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8297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工程复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原则

[1]过程改进建立在过程评价和过程度量基础上;

[2]软件过程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3]过程改进活动本身应当被作为一个过程改进项目来完成;

[4]将过程度量用于对改进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对改进活动做必要的调整;

[5]适当地重复软件过程评价活动。

步骤

[1]制定过程改进方案

[2]评价各个改进方案

[3]对改进方案进行排序

[4]估计实施的进度表

[5]获得管理层的承诺

第三章概要设计

1、概要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将划分出组成系统的物理元素——程序、文件、数据库、人工过程和文档等等,

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软件的结构,也就是要确定系统中每个程序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以及这些模块相互间的关系。

概要设计的过程

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

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

结构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过程包括下述9个步骤:

[1]设想供选择的方案

[2]选取合理的方案

[3]推荐最佳方案

[4]功能分解

[5]设计软件结构

[6]设计数据库

[7]制定测试计划

[8]书写文档

[9]审查和复审

2、概要设计的工具、方法和结果(重点)

[1]层次图

[2]结构图

[3]Jacksan图

3、如何选择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系统

[1]语言自身的功能;

[2]系统用户的要求;

[3]编码和维护成本:

[4]软件的兼容性:

[5]可以使用的软件工具;

[6]软件可移植性;

[7]开发系统的规模;

[8]程序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

第四章详细设计

1、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目标是确定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

2、详细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逻辑上正确地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设3、计出的处理过程应该尽可能简明易懂。

4、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

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使用的数据。

5、过程设计就是用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结构的有限次组合或嵌套,描述模块功能的实现算法。

6、过程设计阶段的工具:

流程图、N_S图、问题分析图(PAD图)

7、用户界面设计

8、用户界面设计问题

[1]系统响应时间

[2]用户帮助设施

[3]出错信息处理

[4]命令交互

9、用户界面设计过程

用户界面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一般步骤如下:

[1]先设计和实现用户界面原型。

[2]用户试用该原型,向设计者提出对界面的评价。

[3]设计者根据用户的意见修改设计并实现下一级原型。

[4]不断进行下去,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10、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可靠性

(2)简单性

(3)易学习性和易使用性

(4)立即反馈性

11、用户界面设计指南

(1)一般交互

(2)信息显示

(3)数据输入

12、数据代码设计的原则、种类、方法

[1]数据输入、输出设计

[2]数据安全设计

[3]详细设计文档与复审

13、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1]时间跟踪。

时间管理首先要跟踪时间,即对所用的时间进行跟踪,并保存一份完整和准确的记录。

时间跟踪要使用工程记事本和标准的时间记录日志。

[2]跟踪已完成的任务。

除了记录时间,还要对时间段内产生的结果进行跟踪和记录,这样才能计算出工作效率。

[3]活动分类。

在时间跟踪的基础上,可以对活动分类,将重点放在那些占用大部分时间的少数几项活动上。

在此基础上,可以分析和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优先级,判断自己是否承诺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

[4]作出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是如何使用时间的计划。

可以使用时间安排表来编制时间安排计划。

14、算法与程序运行的效率是直接相关的,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在进行算法设计时应遵守的原则:

[1]在编程前,尽可能化简有关的算术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2]仔细检查算法中嵌套的循环,尽可能将某些语句或表达式移到循环外面。

[3]尽量避免使用多维数组。

[4]尽量避免使用指针和复杂的表达式。

[5]采用快速的算术运算。

[6]不要混淆数据类型,避免在表达式中出现类型混杂。

[7]尽量采用整数算术表达式和布尔表达式。

[8]选用高效率算法。

15、模块?

为什么要进行模块划分?

模块(Module)是一组完成指定功能的语句,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运行环境(与功能对应但不是一对一关系)。

一个子程序、一个函数、一个对象等都是模块的例子。

一个大的软件系统的所有的功能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块来实现,人的处理能力也限制了模块不能太大太复杂。

将一个大的软件系统,用几个模块来协作实现,每个模块实现一部分功能,保证每个功能都用相应的模块来实现。

将系统划分成模块就是把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许多容易解决的小问题,这就是大事化小、分而治之的思想,是人类对待复杂问题时采用的高明策略。

16、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数据耦合。

17、各种内聚与耦合(请大家自己补充)

18、信息流的种类

[1]变换流(交换流)

[2]事务流

第五章实现

1、通常把编码和测试统称为实现

2、编码就是把软件设计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3、软件测试基础

[1]测试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最终把一个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给用户使用。

[2]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

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3]软件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在极端情况,测试那种关系人的生命安全的软件所花费的成本,可能相当于软件工程其他开发步骤总成本的3倍到5倍

4、软件测试的目标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5、测试原则:

1.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数据两部分组成,这样便于对照,有的放矢。

2.测试用例,不仅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还要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对不合理的输入数据,程序应拒绝接受,并输出相应的提示。

3.除了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事,还应该检查是否做了它不应该做的事。

例:

打印信息时打出了用户并不需要的多余信息。

4. 

应制定测试计划并严格执行,排除随意性。

5.长期保留测试用例,因为以后还要用。

(例修改后或以后的维修)

6.对发现错误较多的程序段,应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7程序员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①心理状态的障碍。

②自己错误理解,应由别人或另外机构来测试。

6、软件测试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

动态测试方法与静态测试方法,而动态测试方法中又根据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不同,分为黑盒与白盒测试两类。

7、白盒法:

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8、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设计测试用例需要研究需求规格说明和概要设计说明中有关程序功能或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等信息,

9、单元测试内容

1、主要检查数据能否正确地通过模块。

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参数的个数、属性及对应关系是否一致。

2、局部数据结构:

(局部数据结构主要检查一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说明不正确或不一致;

初始化或缺省值错误;

变量名未定义或拼写错误;

数据类型不相容;

上溢或下溢,地址错等。

3、重要的执行路路径:

(白盒法)4、错误处理:

①检查能否处理,外部输入错误或内部处理引起的错误;

②对错误不能正确描述,或描述内容难以理解③在错误处理之前,系统已进行干预等。

5、边界条件的测试

10、单元测试测试方法:

每个模块逐个测试,在与被测模块有联系的模块,尚未验好或未测试时,要设计驱动模块和桩模块。

11、集成测试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非渐增式测试和渐增式测试。

12、非渐增式测试:

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13、渐增式测试:

逐个把未经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至程序组装完毕。

14、非渐增式和渐增式区别:

[1]非渐增式把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而渐增式把两个测试合在一起,同时完成。

[2]非渐增式需要更多工作量,(因为要做较多的驱动模块和桩模块)而渐增式工作量较少。

[3]渐增式有利于排错,特别是模块接口错误。

[4]非渐增式开始可并行测试所有模块,能充分利用人力,对测试大型软件很有意义。

15、逻辑覆盖

共有六种逻辑覆盖技术

[1]语句覆盖

[2]判定覆盖

[3]条件覆盖

[4]判定/条件覆盖

[5]条件组合覆盖

[6]路径覆盖

例一:

以下述程序模块为讨论基础:

procedureexample(A,B:

real;

varX:

real);

begin

if(A>

1)and(B=0)

thenX:

=X/A;

if(A=2)or(X>

1)

=X+1;

end;

(一)对于上述程序段,我们如果选用的测试用例是:

A=2B=0X=3

这样该程序段的4个语句均得到执行,预计结果是x=2.5,从而做到了语句覆盖

(二)如使用下述两个测试用例:

A=1B=0X=1

从而可以使两个判断的“真”、“假”分别得到覆盖

(三)上例中四个条件A>

1,B=0,A=2,X>

1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1,A<

=1,B=0,B!

=0,A=2,A!

=2,X>

1,X<

=1

只要选择下面两个测试用例就可以满足条件覆盖标准:

A=1B=1X=1

(四)使用下述用例即可满足判定/条件覆盖标准:

(五)上例有两个判定表达式:

表达式一:

(A>

1)and(B=0)

表达式二:

(A=2)or(x>

1)

可能的组合形式有:

(1)A>1,B=0

(2)A>1,B≠0

(3)A≤1,B=0

(4)A≤1,B≠0

(5)A=2,X>1

(6)A=2,X≤1

(7)A≠2,X>1

(8)A≠2,X≤1

该例的条件组合覆盖的测试用例可以是:

A=2B=0X=4

A=2B=1X=1

A=1B=0X=2

例二:

floatfun(floata,floatb)

{

floatx=0;

if(a==3)||(b>

x=a*b;

if(a>

2)&

&

(b==0)

x=a-3;

returnx;

}

语句覆盖:

测试数据

预期返回结果

a=3,b=0

判定覆盖:

a=1,b=0

条件覆盖:

a=2,b=2

4

判定/条件覆盖:

a=1,b=2

2

a=1,b=1

条件组合覆盖:

a=3,b=2

6

16、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设计测试用例需要研究需求规格说明和概要设计说明中有关程序功能或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等信息,黑盒测试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

错误推测法

(一)等价类划分示例一

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

地区码:

空白或3位数字

前缀:

非‘0’或‘1’开头的三位数字

后缀:

4位数字

(二)等价类划分示例二

某一8位微机,其八进制常数定义为:

以零开头的数是八进制整数,其值的范围是-0177~0177,如05,0127,-065

请划分上述问题的有效等价类与无效等价类。

17、需求测试的一般方法

[1]进行需求的同行评审。

[2]通过用例设计来测试需求。

测试用例设计是从一个不同于开发的角度上对系统进行分析,因而易于暴露需求存在的问题或者测试用例设计本身的问题。

[3]需求建模测试。

需求建模包括把需求转换成图形模型或形式化语言模型,如采用UML建模。

[4]基于原型的测试。

原型法(PrototypeMethod)是建立一个将开发的系统(新产品)的部分实现,以便获取需求和理解需求,也用于对系统的一些参数和技术难点、关键进行估计。

18、衡量一个软件开发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

[1]功能性:

最终软件产品与客户的陈述和隐含要求的一致程度。

[2]可靠性:

涉及到设备及媒体失效背景下软件的健壮性及其相对功能性。

[3]可用性:

描述了用户学会使用软件的容易程度、它的直观性以及由客户组织使用的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

[4]效率:

涉及到计算机资源的有效利用。

[5]可维护性:

要求软件容易修改和测试且不影响它的稳定性。

[6]可移植性:

软件在多平台上运行的能力和对组织标准的一致程度。

19、常见的系统测试有:

[1]功能测试。

根据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测试需求列表,验证产品的功能实现是否符合产品的需求规格。

[2]协议测试。

对系统协议的一致性、协议的性能指标、协议互操作性和协议健壮性进行测试。

[3]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

对程序的正常性能和对付非正常情形的能力进行测试。

[4]容量测试。

测试系统能处理的数据容量。

[5]安全测试。

测试系统的安全性。

[6]恢复性测试与备份测试。

恢复性测试检验系统从失败中恢复过来的能力。

备份测试是恢复性测试的补充。

[7]GUI测试。

测试系统的图形用户接口。

确认界面实现与设计的吻合。

确认界面处理的正确。

[8]健壮性测试。

又叫容错性测试,测试系统出现故障时,是否能够自动恢复或者忽略故障继续运行。

[9]兼容性测试。

测试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10]可用性测试。

检测用户在理解和使用系统方面的方便和容易程度。

[11]安装/反安装测试。

测试用户成功安装拆卸系统的方便性和可行性。

[12]文档测试。

验证系统提交给用户的文档的正确性。

[13]在线帮助测试。

验证系统在线帮助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14]数据转换测试。

验证系统升级时能否转换原有数据。

20、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其中一类就是避开错误技术,但避开错误技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和绝无错误,这就需要避开错误。

21、桩模块是用来代替被测试模块所调用的模块,它的作用是返回被测模块所需的信息。

第6章软件维护

1、软件维护(softwaremaintenance)就是在软件产品交付之后对其进行修改,2、以纠正故障,或改进性能和其它属性,或使产品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3、软件维护的种类

[1]改正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4、维护的流程

(1)确定类型

(2)维护记录的保存

(3)维护的复审

5、维护的副作用

[1]编码副作用

[2]数据副作用

[3]文档副作用

6、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的方法

[1]明确软件工程的质量目标

[2]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和工具

[3]选择便于维护的程序设计语言

[4]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

[5]完善程序的文档

7、软件维护(softwaremaintenance)就是在软件产品交付之后对其进行修改,以纠正故障,或改进性能和其它属性,或使产品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8、软件可维护性就是维护人员对该软件进行维护的难易程度,具体包括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该软件的难易程度。

9、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是软件工程各阶段追求的目标之一。

10、在开发时明确质量目标、考虑软件的维护问题是必须的、重要的。

11、在软件开发阶段提供完整、一致的文档,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关键。

12、面向对象方法简称为OO(ObjectedOriented)方法

13、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Analysis,简称OOA)

14、面向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Design,简称OOD)

15、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是一种直观的、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

16、对象(Object):

面向对象方法把客观世界中的实体抽象为问题域中的对象。

17、类(Class):

类是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

18、继承(Inheritance):

在层次结构中,下层的派生类具有和上层的基类相同的特性(包括数据和方法),这种现象称为继承。

19、消息传递:

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相互联系。

20、封装性:

对象的信息都被封装在该对象类的定义中,必须发消息请求它执行其某个操作,处理它的数据,不能从外界直接对它的数据进行操作。

21、OO=Objects+Classes+Inheritance+CommunicationwithMessages

面向对象=对象+类+继承+消息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