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185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梳理Word格式.docx

对英国历史的总结:

由一个岛国上升为世界一流强国,15-19中期,这个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1)一系列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政治制度-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随经济发展最先展开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2)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局保持长期稳定3)海外扩张的成功提供了条件4)农业土地问题解决较彻底。

19世纪一二战,逐渐丧失世界霸主地位,1)一战后开始走下坡路,从一个一流国家下降为二流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它的保守思想导致工业经济下降)。

2)二次世界大战对它的殖民统治实行重大打击,瓦解它的殖民统治,英帝国成为英联邦。

提高:

“日不落帝国”

1、帝国形成的过程:

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殖民地不断扩大,形成“日不落帝国”

2、殖民地与帝国的关系

殖民地是英国的主要经济来源(产品销售地、资本输出的场所、原料产地、剩余劳动力的移居地);

殖民地事务是英国政治、外交的主要内容。

3、帝国形成的原因

1)政治上:

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确立,英国率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经济上:

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不断扩大海外殖民,来掠夺原料与市场

3)军事上:

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

4)优越的地理位置

4、如何评价殖民地对英国的影响

1)内部:

(利)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产品,资本的输出地及原料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

(弊)由于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英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抵制新技术的运用,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国力下降。

2)外部:

(利)英国的海外殖民,打通了国际贸易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英国的海外殖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

(弊)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造成了殖民地国家的落后。

英国发展的特点

1、不断的制度创新是英国发展(现代化)的助推器

(英国社会之所以能保持长期的社会稳定,是因为英国为适应社会变化,调节各阶层的矛盾,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从而保持社会稳定,持续,和谐发展。

如君主立宪制。

2、政治制度完善,社会长期稳定为英国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3、充分利用地利,善于抓住历史机遇是重要因素

(新航路开辟,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

利用岛国,长期推行光荣政策与大陆均势政策,避免卷入欧洲内部纷争,维持霸权;

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机。

4、庞大的殖民体系为英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原料、市场)

5、重视科技。

(工场手工业时,英国已经是欧洲科技的中心,两次科技革命中出现了一批科学家:

瓦特、法拉第等)

法国

民族国家的形成,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法国政治制度的转变:

2.15-16世纪

政治;

波旁王朝专制统治,欧洲大陆的霸主

重商主义政策,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17-18世纪:

1)1789年以前,波旁王朝专制统治,社会等级制度存在;

2)思想——法国启蒙运动(背景、代表、意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位居世界第二

4、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

导火线-三级会议;

直接原因-波旁王朝的财政危机;

根本原因——

开始:

7.14攻占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故被认为是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789年,《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的纲领,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792年始,战争开始与反法同盟(普鲁士、英国、奥地利、俄国)打;

(害怕法国的革命会动摇欧洲的封建制度)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吉仑特派上台;

处死路易.十六;

1793.5-1794.7雅格宾派上台(反映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政治需求)

1799年,拿破仑政变,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上台的背景、原因——反法同盟与国内王党叛乱,内忧外患,法国资产阶级需要强有力的政权,维护革命成果,拿破仑个人的才能——时势造英雄)

5、19世纪前期的法国:

1799-1815年,拿破仑时代(法国大革命的继续)

对内——《拿破仑法典》(内容、影响);

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进步性(反封建性——打败欧洲封建国家、削弱其势力,在占领地推行资本主义制度),侵略性(欧洲弱小国家,引起当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争霸性(与英国、俄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对内对外措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法国:

政局动荡,革命频繁

6、1852-1870.9.4法兰西第二帝国:

1)1870年,普法战争,色当战役,拿破仑三世投降,巴黎爆发以工人为主的革命运动,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7、1871-1914政治:

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工业生产由世界第二到19世纪末下降到世界第四

对外关系:

1、1895《马关条约》俄法德干涉还辽;

2、1898年,瓜分狂潮-租借广州湾,把云南,两广作为其势力范围;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美国

“没有童年,只有壮年,一下子跨入资本主义世界”

一、美成功经验:

1.历史因素-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它有历史的开始就踏入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2.制度的创新在世界处于领先(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

南北战争(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黑人奴隶制,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罗斯福新政(第三次资产阶级革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3.紧紧地把握住了三次革命,而且在科技革命中处于科技领先地位,使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社会长期稳定,没有遭受战争的危害,相反,利用两次战争的机会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5.自然经济独特优势,国土扩大,资源丰富,在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出现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西进运动)

二、美国的历史发展:

1、17-18世纪由殖民地变成独立的国家(独立战争1775-1783)

波斯顿倾茶事件(1774)

莱克星顿枪声(1775);

美国建立:

以1776年,《独立宣言》为主

2、1861-1865: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3、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到1894年上升为世界第一;

这一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政治:

内战废除黑人奴隶制,国内市场统一;

《宅地法》:

农业的发展;

资本:

欧洲的剩余资本;

自由劳动力:

外来移民;

国土扩展:

市场的扩大

1)1856年,成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

2)黑船事件-打开日本大门

中美关系:

1)近代史上,美国侵华,在列强侵华中,美国地位不断上升;

19世纪中期-1899美追随英法侵华;

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与英法俄结成四国战线;

甲午战争中支持日本;

2)1899-1914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1.美国制定中华政策的出发点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

2.近代史上美国侵华一贯是手段较隐蔽,有一张伪面孔

日本

日本是亚洲各国学习的榜样,在近代中,日本是亚洲唯一的一个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成为世界强国。

一、成功经验:

1.善于学习,历史上三次向三种最先进的制度学习,使它社会迅速发展(中唐:

奴-封;

明治维新,学习英德走上资本主义;

二战后向美学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善于抓住机遇,促使本国发展(明治维新后,抓住第二次革命的机会,完成工业化,进入帝国主义;

抓住一战机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二战后,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朝/越战争机遇,促使经济迅速发展;

)3.国家政策切合实际情况,促使经济发展(明治维新时,大力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战,通过对外扩张,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战后,科技立国,鼓励对外贸易)4.一贯重视教育;

5.日本民族中的优良品质-认真

二、历史发展:

1、19-20世纪初

由一个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3)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为封建军事帝国主义

经过明治维新,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与英法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

国际地位:

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亚洲强国

2、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德日崛起的道路有何相似之处

1政治上:

德国通过王朝战争,日本通过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实现国家统一,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都保留了君主制度和大量封建残余。

2、经济上:

德日两国先后在19世纪中期与后期完成工业革命,通过对外战争获得巨额赔款,促进经济发展,并赢得强国地位。

3、对外关系:

统一改革后的两国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中日关系:

1)1894年,甲午战争,签定《马关条约》;

2)1898年,瓜分狂潮,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对中日关系的认识:

1.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日人民世代友好;

2.日本必须正视历史;

3.中日两国合则二利;

4.当今世界中日两国的友好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德国

1、德国的统一

背景:

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方式:

王朝战争。

普奥对丹麦,普奥,普法。

结果: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意义:

结束割据状态,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但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故,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的历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德国的崛起:

20世纪初,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普法战争的性质与影响

性质:

色当战役前,法国是侵略战争、普鲁士是防御战争。

战争后,相反。

影响:

对法国,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引发巴黎人民起义,建立巴黎公社。

法国经济发展缓慢,降至世界第四位。

对德国,普鲁士完成统一大业,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

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居世界第二位,助长德国对外扩张的野心。

法国力图复仇,法德矛盾加深,导致一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的共同点

表现共同点:

都呈现跳跃式发展,迅速赶超英法

原因共同点:

1、美德两国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内社会稳定。

(美国:

南北战争、德国:

王朝战争)

2、两国都统一了国内市场

3、都拥有充足资金(美欧洲移民带来的资金;

德战争赔款)

4、都拥有资源(美国:

西部开发;

德国:

战争获得)

5、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6、都重视教育,鼓励科技

俄国

认识:

1.近代史上一部俄罗斯的历史是一部对外扩张的历史

2.俄历史发展中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最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又回复到资本主义社会(1861-1917-1991)

3.俄自18世纪开始一直是世界政治,军事强国

一、17-18世纪通过彼得一世改革跟上近代化步伐,成为西欧式大国

1689年,签定《尼布楚条约》-第一个边境条约,平等条约

二、19世纪——20世纪初

经过1861年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经济:

19世纪20/3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起,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缓慢是帝国主义国家中薄弱的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同:

1)都由封建统治者主持;

2)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3)都解决了土地问题;

4)在改革中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6)都在封建统治危机的情况下进行改革;

7)加快对外扩张;

8)都发展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

背景不同-日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外来侵略,而俄没有;

日本是在推翻德川幕府后进行,而俄还是沙皇

俄与中国的关系:

1895年《马关条约》,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1898年,瓜分狂潮,势力范围-长城以北,旅顺,大连为其租界地;

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

与欧洲其他关系:

1)多次参加反法同盟,与法争战,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拿破仑失败。

2)1854年,克里木战争——农奴制危机

表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简表

时期具体表现

工场手工时代

(16-18世纪)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开始)。

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蒸汽时代)

19世纪初-70年代1、英国工业革命;

2、1848年欧洲革命;

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4、美国南北战争

5、德意志王朝战争;

6、日本明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第二次科技革命;

2、垄断组织形成;

3、美、德经济迅速发展。

表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改革和统一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资产阶级统一运动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影像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2、美国独立战争——具有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的革命。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大、最彻底的革命。

4、1848年欧洲革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5、美国内战——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6、俄国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到路。

1、德意志王朝战争

(1864-1871年)

2、意大利王朝战争

(1859-1870年)

表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国家政体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

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俄国沙皇君主专制政体

日本1889年宪法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

德国1871年统一后为君主立宪政体

表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要文献

国家文献英文

英国《权利法案》BillofRights

法国1、《人权宣言》

2、《拿破仑法典》1.DeclarationofHumanRights

2.CodeofNapoleon

美国1、《独立宣言》

2、《1787年宪法》

3、《宅地法》

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The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

2.TheCharterof1787

3.HomesteadAct

4.TheDeclarationoftheLiberationofBlackSlaves

表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土地政策

英国1.圈地运动(15世纪后期-19世纪前期)

2.大块拍卖王室土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法国把流亡在外的贵族和教士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十年分期付款;

把地主霸占的工业土地一律归还农民;

《拿破仑法典》提供法律保证。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美国《宅地法》规定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圆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一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地即成为个人私有财产。

(美国内战期间)

俄国农民出钱赎买一块份地。

(1861年改革)

日本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确认土地私有权。

(明治维新)

表六、二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序列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名称18世纪以后的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科技发展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标志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背景与条件1、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或资产阶级改革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雇佣劳动力、丰富的资源、资金、广阔的市场。

3、工场手工业的发达为工业革命提供的技术条件。

4、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文化知识的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日的普遍建立与发展为科技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强劲与高速的发展殖民掠夺不断加剧,为科技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社会需求。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积累了经验。

4、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为科技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有利的文化氛围。

发明与成就1、纺织:

纺织业的技术革命点燃了工业革命的火炬。

阿克莱特唉曼彻斯特建立的棉纺厂是近代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的开端。

2、动力:

瓦特改进蒸汽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工业革命出现新的飞跃。

3交通运输:

美国的富尔敦发明汽船。

英国的斯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1、新能源的发现与利用:

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首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美国爱迪生制成耐用电灯泡。

石油的开采及广泛使用。

2、电讯事业的发展: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意大利马可尼试验无线电通讯成功。

3、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德国狄塞尔改进柴油机,戴姆勒和本茨制成汽车。

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

4、新兴的工业部门的出现:

钢铁工业:

英国贝赛默发明转炉炼钢法。

化学工业:

瑞典诺贝尔,发明甘油炸药和无烟炸药。

特点与特色1、工场手工业生产阶段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阶段的一项重大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一次重大飞跃。

英国是这次工业革命的带头羊。

2、蒸汽机的发明是本次工业革命最大成就与特色。

3、工业革命主要在轻纺工业。

冶金采矿及运输部门进行,相对后两次工业革命技术科技含量还不高。

1、本次工业革命在欧美日几乎同时普遍展开,美德更为突出。

2、本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生产结合更为密切,对生产力推动更为突出。

3、本次工业革命产生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尤其是电力工业部门的出现,奠定了工业基础。

工业体系更为完整,工业结构更为完善。

4、日本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后果与影响1、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发展,推进了革命与改革进程,有利于资产阶级势力发展与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

2、形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无产阶级遭受残酷剥削。

3、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加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胜利。

4、西方加强了对东方掠夺,造成了先进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格局。

5、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贸易、教育,改变了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

6、工业污染严重,自然环境遭破坏。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更加进步的社会文明。

2、它使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但差距也更大了,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和生产日益集中,产生垄断。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进入成熟发展时期。

5.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是资本主义世界三大基本矛盾加剧,导致更多。

更大战争爆发。

6、使资源逐渐匮乏,自然环境日益险恶。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当现成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机就到来了。

”“新的生产关系就有加速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最基本的观点。

主要是用以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历史作用。

在下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表现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指“现成的生产关系”,下同),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新的生产关系”,下同)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建立,雅各宾派摧毁封建制度,《拿破仑法典》等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经济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指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美国南北战争——南部种植园经济采用黑人奴隶制度,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指美国通过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决了土地问题,巩固和加强了联邦政府的统一,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4)俄国1861年改革——野蛮的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是指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5)日本明治维新——封建闭关落后的德川幕府政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是指日本确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

(6)德意志统一战争——政治上四分五裂了得状态,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是指德意志完成国家统一大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内在联系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资产阶级要摧毁旧的生产联系,扫清资产主义发展障碍。

②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种植园主),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

③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成为革命的战斗号令和理论武器。

④革命进程曲折多变,但新制度终将战胜旧制度,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内在联系: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为美法革命树立了榜样,为本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②美国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法国革命的爆发。

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加速了欧洲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3、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共性和个性

(1)背景

①共性:

A、各国革命或改革前,资本主义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

B、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阻碍和束缚,成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