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7057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册核外电子排布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仪器演示]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分析](,而我们的肉眼只能接受0。

几秒的事物变化就如看电影我们都已经分析不出它的不

连续性。

学生必须记住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只有一个电子在运动)

3、学生活动:

总结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师生共同活动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运动空间小。

高速运动。

(1) 

运动时没有固定的轨道。

(2) 

在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少,(3) 

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

再次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引出电子云的概念

4电子云:

电子在核外空间的一定范围内出现,好象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

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观察书本P124页 

强调

(1)图中只有一个电子

(2)每个小黑点的意义

(3)小黑点的稀、密代表的含义

5. 

[分析]如卫星一样离子地球远的运动速度大,还是近的速度大?

运动速度大运动能大,则相对能量较大。

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能量高分别叫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 

…..或K、L、M?

 

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大稳定还是能量小稳定?

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

(2) 

再排能量高的。

[分析]就如同一个国家生活安定的地方当然大家都想去,但这是不现实的每个地方的人口密

度是有限的,所以每个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数也是有限的。

[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

(3)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4) 

最外层不(5) 

能超过8个

(6) 

次外层不(7) 

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8) 

能超32个电子。

{练习}东方高考配套,第一题。

第二题。

写出Br,S 

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K,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老师分析---有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较复杂,我们主要学习

主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1~~18号,日后再详细分析)

[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高速——无固定轨道——(多出现于)离核近处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

(2)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3)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

(4)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能超32个电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

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

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

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

检验方法;

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

其中有两个探究:

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

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

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

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 

反应原理

  1.试剂 

石灰石或大理石 

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

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

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

(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

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板书】三 

收集方法:

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

(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

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引入】

  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前面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经验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

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

  【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应可生成CO2?

  列出很多反应

 

  除大家列出的反应外,还有许多反应可以得到CO2。

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

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

  提问:

以上反应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

说明原因。

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应1、2、3、4、6、7、8。

明确反应5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

  [板书]:

  实验药品:

  1. 

石灰石和稀盐酸

  2. 

  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应的特点。

  3. 

反应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4.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提出探究问题:

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

(至少2种)

  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

分组讨论。

小组活动。

  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

  2.在制氢装置基础上,改进实验装置。

  3.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

  4.画出草图,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

  5.其他小组质疑。

  (建议:

此处应提供可制备CO2的各种仪器及组装好的装置图。

最好是动态的。

  在同学们的共同设计中找到满足条件的设计。

  1.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导气管)

  2.将试管改为烧瓶、广口瓶等较大液体容器。

  3.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气体出口有控制开关或固液分离机关设计)

  提出问题:

根据大家的设计,总结满足需要的制取CO2的合理装置。

  1.制取少量的气体

[1] 

[2] 

下一页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

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

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

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

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

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

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

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

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

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

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

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

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

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

水的量是否改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

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

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

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

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

[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

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

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

192克 

碳酸钙:

0.0013克 

食盐:

36克 

氢氧化钙:

0.17克

  判断:

(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

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

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

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

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

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

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2.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方法。

3.疑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4.解决方法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称和收集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节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H2、O2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教师活动]:

投影出制取H2、O2的几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范围:

(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

(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制取H2的装置(注意该气体难溶于水或酸)。

[提问]:

(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H2和O2,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2)如何检验H2和O2?

[学生活动]:

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