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5570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录片 《玄奘之路》第四集 随风而逝 西天取经Word文档格式.docx

26

于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费劲了各种心思设计圈套,但是这些圈套最终都被法力无边的孙悟空化解,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在印度,猴神哈努曼是印度教的大神之一,它源自于古印度一部著名的史诗,王子的爱妃被魔王抢走,为了帮助王子解救王妃,哈努曼历经艰险,他力大无比,又聪明非凡,既能腾云驾雾,又善于变换形象,或许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哈努曼的故事也慢慢传到了中国,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想象和加工,印度的猴神哈努曼最后变成了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哈努曼在印度家喻户晓,孙悟空在中国无人不知,相隔万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同样伟大的艺术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连接它们的是西行印度的中国僧人玄奘。

“西南进入大森林,有恶兽和野象,成群结队,袭击行人,如不结伴而行,很难通过这一地段”

公元631年的夏天,三十二岁的玄奘终于抵达了佛陀的故乡——伽毗罗卫。

整整四年的历程,他即将到达最后的目的得。

佛教典籍记载,公元前6世纪,释迦王国兴盛一时,都城迦毗罗卫尤其繁华,考古学家推测,今天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南部交界的地方就是佛祖的故乡,佛祖在悟道之前,是释迦王国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

“东北行走八九十里,有过释迦族的浴池,池水清澈皎洁,花朵竞相开放,这里是佛祖诞生的地方”

在尼泊尔南部的小城市蓝毗尼,这个规模不大的遗址就是佛祖的诞生地。

根据佛教传说,释迦国的王后在返回娘家的路上因为天气燥热而在水中沐浴,沐浴后的王后产下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太子悉达多,未来的佛教创始人。

“佛祖诞生的地方有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已经枯死了”,这个巨大的菩提树已经成为蓝毗尼的标志,但这已经不是玄奘看到的那棵菩提树了,为了纪念释迦王后,信徒们在蓝毗尼专门修建了一所祠堂。

“距离太子出生的佛塔不远,有一个大石柱,上面雕刻有马的形象,是阿育王时期塑造的”

马头雕像已经不见踪影,但上面的铭文依旧可以看见,慈祥的阿育王亲自来此朝拜,立柱刻像以标示此处是佛陀的诞生地。

在迦毗罗卫国,悉达多太子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然而在29岁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人生的无常,生老病死,似乎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的轮回,人如何才能逃脱这种可怕的轮回呢,疑惑在心中滋长,他开始厌倦尘世的生活;

“在大树林中行走一百多里,到达一座阿育王建造的大佛塔,太子在这里解下宝衣,命令仆人返回,然后剃光头发,离家出走”

27

释迦国的太子决定逃出牢笼,寻找人生无常的根源,探求解脱之道,佛祖从此开始在恒河平原上修行。

迦毗罗卫是佛祖的故乡,佛教的发祥地,但是当玄奘到达这里的时候,往日的荣光不再,一切都成过眼云烟。

“境内空城十多座,非常荒芜,都城倒塌,长度不详,寺院的旧基址有一千多所,人烟稀少,僧侣罕见。

穿越了一大片树林之后,玄奘来到了拘尸那迦,这里是佛祖涅盘的地方。

“有一佛塔是阿育王所建,塔基已经陷落,但仍高二百余尺,塔前建有石柱,以记如来涅槃之事”

80岁那年,佛陀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耗尽,他沐浴之后,在两棵娑罗树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卧,佛告诉弟子他将涅槃,这是公元前545年的一个月圆之夜。

“大精舍中有佛祖涅盘的像,头向北而卧”。

佛陀修长的身体,躺在一片树林的中央,一群哀悼者围在他的身旁,痛苦万分,有些人抓着胸口,悲痛欲绝,其他人摸着佛陀的脚,默默的诵经,地上的鲜花枯萎了,树上的鸟儿不再鸣叫。

公元七世纪初期,沿着佛陀走过的路,玄奘行走在恒河平原上。

在大唐西域记中,他在这一段留下了大量的记录,没有人想到一千二百多年后,玄奘的记忆将照亮印度的历史。

佛教在印度的土地上诞生,又消失在印度的土地上,在十九世纪之前几百年的时间里,除了神话和传说,人们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过去的历史记载,没有人知道佛陀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十九世纪初期,面对佛祖的雕像,一位考察印度的学者这样写道,佛祖是一个圣人还是一名英雄?

他是黑人,还是白人呢?

在佛祖的故乡,人们对佛祖一无所知,根据雕像的特征,西方的学者做出了结论。

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埃及人,就是埃塞俄比亚人,很多学者感叹,印度没有历史,这种现象或许跟古印度人得性格有一定关系,他们极度重视精神世界,对世俗生活漠不关心,印度的古代历史因此全部隐没在迷雾当中,1834年,一个叫康宁汉姆的英国工程师来到印度,在恒河边上的瓦伦纳西城附近,他看见了一座30多米高的圆顶建筑,对考古充满兴趣的工程师决定做一次发掘,他发现了一些精美的雕像,还找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文字破译证实,这可能是一个佛教遗址,确定佛祖确有其人,但是他既不是埃及人,也不是埃塞俄比亚人,而是出生在印度北部的某个地方,康宁汉姆的考古成果仅此而已。

10多年后,由于两本书的缘故,真相在一夜之间大白于天下,混沌的印度历史出现了一束明亮的光芒。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僧人玄奘和法显的著作相继在英国出版,对照《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康宁汉姆不仅确认了遗址的身份,而且惊

28

奇的发现遗址背后竟然有那么多真实的故事。

英国人的考古发掘,中国人的历史资料,古印度的历史,从此被一点一点地剥开。

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康宁汉姆知道,宏伟的圆顶建筑师一座佛塔,是纪念佛祖觉悟后第一次讲经的地方。

这就是著名的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论之地。

离开佛陀涅槃之地以后,玄奘来到了鹿野苑。

“佛塔是阿育王建造的,塔基已经陷落,仍高达百尺,这里是佛祖觉悟之后,初次转动法论的地方”

转法轮意思是讲经说法,公元前6世纪,佛祖佛道之后,步行300多里,来到这里,为5位修行者第一次说法。

“大墙内有一座精舍,高二百多尺,其上有黄金制作的图案,里边有一尊石质佛像,与佛祖真身一般大小,做转动法论的姿势”

在鹿野苑博物馆,珍藏着一尊佛教艺术中最完美的雕塑,这是释迦牟尼初次讲经的形象,无限的关爱超越痛苦,平和的内心穿透人生。

佛祖涅槃200多年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鹿野苑竖起了高耸的石柱。

今天,阿育王石柱的柱头就保留在鹿野苑博物馆,1950年,这一形象被选为印度的国徽。

“寺院分为8个区域,用围墙连成一体,台榭层层,楼阁重重,壮丽至极点”

根据《大唐西域记》来看,鹿野苑的建筑依然华丽,僧人也为数众多,但是,这是极其罕见的景观,鹿野苑就在恒河边上,距离古印度的名城瓦伦纳西很近。

与佛祖的故乡一样,瓦伦纳西的佛教也凋零了。

“街巷相连,居民繁多,但多数人相信外道,只有少数人敬仰佛法”

离开了鹿野苑,玄奘来到了吠舍离,今天印度的巴特那一带。

“寺院有几百座,大多废弃倒塌,留下来的仅有3,5座,僧人很少”

公元前3世纪,印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王朝的缔造者就是阿育王,在吠舍离,阿育王皈依了佛教。

根据阿育王留下的碑文记载,他的回心转意源于一场极为残酷的征战,十多万人被屠杀殆尽,更多的人死于饥饿。

痛苦折磨着阿育王,他决定皈依佛门,阿育王在佛祖生活过的地方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不计其数的石柱上刻上法令,教导百姓遵纪守法,恪守佛教教律。

在巴特那博物馆,最珍贵的收藏是一枚佛祖的舍利,佛祖涅槃之后,舍利据说被8个国王分别收藏,在巴特那一座修建于阿育王时期的佛塔,考古人员发现了这枚罕见的佛舍利。

印度史学界认为,这枚佛舍利不仅历史脉络清晰,而且,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佛陀涅槃以后,这个国家的君王分到了舍利,恭敬地建造了佛塔,”

29

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玄奘来到了著名的大菩提寺,释迦王国的太子,正是在这里成为佛祖的,佛祖离开故乡以后,为了获得觉悟而进行不懈的努力,6年的时间,他赤身裸体,四处流浪,头发脱落,眼窝深陷,萎缩的身体看上去像一个骷髅,最后,他走出森林,接受了一位牧羊女送来的乳粥,勉强支撑着来到一颗毕钵罗树下

“树干黄白色,枝叶青翠,冬夏不凋谢,”

牧羊女的乳粥恢复了佛祖的体力,他在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座,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到了黎明之时,他明白了生命的真相,终于大彻大悟,这种树本名为毕钵罗,由于佛祖在树下觉悟,因而称之为菩提树。

菩提的意思是智慧,每到佛祖涅槃的日子,树叶都会凋落,不久又回复原状,佛陀成道的日期为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八日,为了纪念那位给佛陀喝了乳粥的牧羊女,中国的佛教徒都要在这一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粥。

今天的大菩提寺是英国人康宁汉姆根据玄奘的描述修缮而成的,甚至连装饰图案和建筑材料也来自于《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

在发现了鹿野苑之后,康宁汉姆并没有停止,他以《大唐西域记》为蓝本,在印度的土地上进行了长达25年的考古发掘,康宁汉姆在日记中写道,发掘工作很单调,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在阅读中国人的《大唐西域记》,玄奘对那颗著名的菩提树以及周围的佛像和庙宇记载的都很详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的遗迹,书中的描述与发现结果非常吻合。

“菩提树周围垒有砖石,高达坚固,东西长,南北狭,正中有金刚座。

在大菩提寺,昔日佛陀悟道的地方只是方寸之地,后来虔诚的阿育王在此特设宝座,宝座被佛教徒命名为金刚座,在佛教徒眼里,金刚座是大千世界的中心,佛祖涅槃以后,国王们在菩提树附近,树立两尊菩萨像。

“听老年人讲,如果菩萨没入土中,佛教就消亡了”

当玄奘到达的时候,泥土已经埋到了菩萨的胸口。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悲哀懊恼,痛哭不已。

西行四年,无论在磨刀霍霍的强盗,还是九死一生的雪山,他都无所畏惧,但是在菩提树下,一向意志坚定的玄奘,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已经凋零,我才赶到这里。

在玄奘的内心深处,佛祖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即使相隔千年,他仍然渴望亲自聆听佛祖的教诲。

四年的时间不顾性命的追寻,终于面对佛祖觉悟之地,但是佛教的衰败又如此令人难以承受。

“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30大菩提寺旁有一圆形石座,上面雕刻着佛的足印,北侧有一长串圆台,上面刻有莲花图案,象征着佛祖踏足之处冒出的莲花。

面对生命的局限,佛陀所做的努力因其悲壮艰难而给人以震撼,他在探求人生真谛过程中的献身精神激励着玄奘坚忍不拔地走下去。

那烂陀就在前方,但求法之路才刚刚开始。

古代中国人去印度,都要沿着丝绸之路西行,然后走到一个比西域更远的地方。

16世纪,明朝人吴承恩受玄奘西行启发,创造了神话小说《西游记》,西天取经的故事从此在中国家喻户晓,事实上,玄奘所去的西天就是印度北方的一座寺院那烂陀。

公元631年的秋天,在经过整整四年的跋涉之后,玄奘终于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

那烂陀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鼓声回荡在天空,宣布一个中国僧人的到来。

荒无人烟的大漠,冰封林立的雪山,野兽出没的森林,一切已成往事,拼了性命的西行,都是为了这一天。

那烂陀位于印度北方的比哈尔邦境内,距离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不到一百公里,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

根据传说,公元前6世纪,佛祖曾经在此地的芒果园说法,他的大弟子舍利弗也在这里讲经,舍利弗涅槃之后,后人在那烂陀修造了这座真身佛塔。

公元5世纪,那烂陀已经成为古印度名副其实的学术中心,公元7世纪,当玄奘到达的时候,佛教在印度已开始衰退,而那烂陀依旧辉煌。

百花已经凋零,那烂陀是最后一朵娇艳的奇葩。

“那烂陀的住持是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法师出身王族,德行高贵,是一代宗师巨匠。

戒贤法师已近暮年,因患有严重的痛风病而几乎自杀,在冥冥之中,他等来一位来自大唐的学生。

在印度大师和中国学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因缘。

《三藏法师转》记载,玄奘的拜师仪式非常隆重,玄奘拜见他梦寐以求的导师.孤独的童年,迷惘的青春,玄奘一直在寻找之路的明灯。

“四年前,我曾经在长安许下誓言,不到印度,绝不东归一步,现在,誓言终于实现了”

此时的玄奘,沉浸在无边的喜悦之中。

或许这是32岁的玄奘记忆中最为幸福的一刻。

那烂陀的意思是不知疲倦的施舍,由于历代君王慷慨的捐助,经过数百年的修建,这所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华美壮丽。

“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宝阁重重,僧院林立,虯(qiu)栋虹梁,绿栏朱柱“

印度的寺院成千上万,要问壮丽崇高,那烂陀是其中的极致。

31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用最美丽的语言描绘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学府,与一般的佛教寺院不同,那烂陀不仅是古印度,或许是世界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僧徒主客常有万人,不仅学习大乘学说,还包括世俗经典以及因明和声明学。

甚至医学和数学也要研究,”

这个面积广袤的寺院,分布着很多佛塔,舍利弗塔是那烂陀规模最宏伟的建筑,高大的佛塔直插云霄,塔身布满精致的雕刻,形象地讲述着佛陀的故事。

舍利弗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称,可以想象,虔诚的佛子经常在这里散步和冥想。

沿着前辈的足迹,探求佛法的真妙。

“在那烂陀,能够读解20部经论者有一千多人,30部者500多人,50部者,包括我在内10人,唯有戒贤法师穷览一切经卷,是所有人的导师”

在佛教历史上,像那烂陀这样高僧云集的寺院,似乎没有第2个,这些昔日的佛堂,曾经弥漫着极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了数以万计传承佛法的学者。

“那烂陀每日开设一百多个讲坛,所有的学生兢兢业业,不敢浪费一寸光阴,也不敢违反戒律;

僧徒几千人,都才能出众,学问渊博,明传外国者,就达几百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寺院,各种消费名目繁杂,数额惊人。

公元7世纪,那烂陀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哪儿呢?

谁支撑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呢?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

“国王非常器重那烂陀,用一百多个城镇的税收来供养寺院,除此之外,专门有二百户人家,供应粳米和酥乳,每天数百石,学生们因此没有后顾之忧,专心于研习佛法”

在那烂陀,学问高于一切,初来乍到的玄奘受到了极其崇高的待遇。

“每天有一百二十枚瞻步罗果,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供大人米一升月给油三斗,酥乳随要随取。

不仅如此,玄奘还有两个仆人伺候日常起居,旅行也可以乘坐大象。

在古代印度,乘坐大象是最尊贵的出行方式。

在一万多人的那烂陀,只有十人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坚实的佛学根底,孜孜不倦的学习,玄奘的学术成就已非常人能及,在戒贤法师的眼里,玄奘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而是一个来自遥远大唐的高僧。

在正式学习之前,玄奘走出那烂陀,访问了佛教历史上一个叫灵山的地方。

在《西游记》中,佛祖居住在一个叫灵山的地方,唐僧就是在那里获得了经书。

神话中的灵山,就源自于这座并不高大的鹫峰,在那烂陀附近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它只是显得非常突兀。

“这里常有鹫鸟栖息,山顶的高台也像鹫鸟的形状”

32

根据玄奘的记载,这个平台上曾经有一座精舍,佛陀当初在这里为信徒释疑解惑。

“精舍南边的山崖旁有一个石洞,在精舍东北的石涧,有一块大磐石,是佛陀晾晒袈裟的地方。

史料记载,佛陀涅槃后,信徒们在鹫峰举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结集,佛教最早的典籍就出自这里。

从鹫峰返回那烂陀之后,玄奘迅速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是他西行印度最重要的事情。

两百年以来,那烂陀一直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它拥有的藏书量在整个佛教界首屈一指。

公元632年的春天,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最重要的佛典,规模很大,体系也很完备,非一般人所能通晓。

戒贤师出名门,是瑜伽学派最权威的学者,为了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一代宗师重开讲堂。

这次讲经,不仅在那烂陀,而且成为全印度轰动一时的大事。

“法师殚精竭虑,用了15个月的时间,才讲完这部长达四万颂的经书”

在纸张传入印度以前,经书大多用梵文书写在一种叫多罗树的树叶上,成为贝叶经。

今天在那烂陀博物馆,仍然保存着大量的贝叶经。

多罗树生长在热带,树叶修长,非常适合书写,但是加工树叶的过程却很繁琐,用多罗树叶刻写的经文,防蛀,防潮,可保存数百年之久,这些如天书一样的梵文符号,是用纤细的铁笔直接刻在树叶上,再覆上颜料,很难想象,抄写一步经典,需要多大的耐心和体力。

在那烂陀,玄奘学习了整整五年,《瑜伽师地论》很深奥,我从头到尾研读了3遍,除了通览佛教经典,玄奘还专心于古印度的逻辑学和语言学,对于佛教的通用语梵文,他更是字斟句酌。

那烂陀严谨而开放的学术氛围,令玄奘非常欣慰。

“僧徒们谈论玄妙的道理,日复一日,没有满足。

在这样的地方,如果每天不讨论高深的佛法,都觉得不好意思”

“国外之人,想进寺院,守门的人首先发难,失败退走的总是十之七八,只有学通古今的人,最终才能进来,博识事理,多才多艺的人相继涌现,德超高尚,谈吐高雅的人名重一时”

在佛教历史上,那烂陀或许是最负盛名的学术之地。

今天,这座规模巨大的遗址,仍能够震撼访问者的心灵。

从南向北,整齐划一的僧院,整整有11座,僧舍,厨房,水井,石桌,从遗址的格局来看,僧院不仅是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它同时也兼具学习功能。

院落中间的这个平台,很可能就是僧侣们济济一堂,辩经论道的地方。

居住在这些标准化僧院里的,应该是数量最多的普通学生,那烂陀还有不少特殊的院落,供高僧居住。

玄奘位于十大高僧之列,他究竟住在哪个院落?

无论如何,这里肯定有一间居

33

室,曾经属于中国人玄奘。

伴着恒河的日出日落,一千多年过去了,大量的细节已经遗失,没有人知道,这个一万多人的佛教大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想象,那烂陀的辉煌。

上万名学生在华美的校园中穿行,礼佛诵经的声音,在悠远大的天空回荡。

公元7世纪,那烂陀是佛法的最后的乐土。

留学那烂陀期间,玄奘的生活平淡而充实,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5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那烂陀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玄奘决定再次游学,这个中国留学生希望走得更远,看得更多。

在其后的3年时间里,玄奘走遍了整个印度,在大唐西域记中,他留下了大量地理学式的描述。

在印度的西边,他记载了一个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国家“在西南方向的大洋上有过西女国,岛上清一色是女人,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每年派男子上岛与岛上的妇女交配,假如生下男婴,就抛弃于荒野”

这些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神秘故事直接启发了几百年后充满想象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公元639年,在距离那烂陀不远的地方,游学的玄奘做了一个梦,这个梦不仅改变了玄奘的行程,也把他的留学生涯推上了顶峰。

“院子里系着水牛,庙里没有一个僧侣,寺外火光冲天,村庄化为灰烬,那烂陀一片荒芜。

菩萨在梦中告诉我,应该早点回去了,这个地方十年之后将会陷入混乱,”

公元640年的春天,玄奘返回那烂陀。

离开长安14年,西行求法的使命已经完成,他渴望立即返回大唐。

然而,玄奘的归国计划搁浅了,戒贤法师希望玄奘在那烂陀开设讲坛,与一个攻击瑜伽派的高僧辩论,古印度的辩经非常激烈,失败者要么销声匿迹,要么改换门庭。

不少失败者甚至割掉自己的舌头,或者干脆结束自己的生命,辩经不是学术讨论,它是两个高手之间的生死决斗,对于玄奘而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讲经,他关系到那烂陀的精神领袖戒贤法师的一世英名。

玄奘开始设立讲坛,为那烂陀的荣誉而战,随着辩论的深入,两个讲坛的学术最后都归集到玄奘门下,对手逃跑了,瑜伽学派的神圣地位得以重新确立,玄奘的声音开始流传。

然而,返回大唐仍然是玄奘一心所念

在这个高大的佛塔边上,围绕着无数的小佛塔,一些来自于异国他乡的佛子,在求学期间不幸离世,被同伴们埋葬在这里,无论如何,客死他乡是人生莫大的悲哀,此时的玄奘,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返回大唐。

“我西行的目的就是为众生解惑,现在,学业已经完成,我想回到我的国家。

34

都能够承蒙佛法的普照,这应该是报答师恩最好的方法。

5年的留学生涯,玄奘与那烂陀的师生接下来深厚的友谊,但是,当玄奘表露出归国的愿望时,他们一致反对,执意劝说这个异国的高僧。

“那烂陀的师生从未去过大唐,在他们眼里,大唐是偏远之地,缺少智慧,因此,坚持要我留在印度”

对于玄奘而言,那烂陀的挽留不是最大的障碍,真正使他无法摆脱的是一次次不期而至的辩经。

自从开设讲坛以来,玄奘就卷入到一连串的辩经当中,胜利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雪,那烂陀的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令玄奘没有想到的是印度最强大的两个国王也卷了进来,口舌之争的辩经即将引爆一场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