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4559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四库分类了解国学全貌Word格式.docx

经籍志》概括最为简洁允当,用四个字就把每种书的内容说清楚了,很有利于我们了解“六艺”:

  

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

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

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

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

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

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

《庄子·

天下》对“六艺”的概括与《旧唐书·

经籍志》的意思基本相同,但更早,也更为凝练,只是不如《旧唐书·

经籍志》那样容易理解: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2.“六艺”的治国和管理作用

《史记·

滑稽列传》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

孔子曰:

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孔子的话“微言大义”,就像我们看《论语》,内容非常简洁,但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很丰厚的涵义。

“六艺于治一也”:

六艺对于管理、对于治国来说,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只是侧重点不同。

“礼以节人”——《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或者说:

《礼》从规范人的生活方式这个角度来谈怎么治理;

“乐以发和”——《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或者说:

《乐》是从促进和谐团体这个角度来解决治理的;

“书以道事”——《尚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它通过记录古代的事件和典章制度来教人们怎样治理;

“诗以达意”——《诗经》是用来抒情达意的,它通过表达感情来谈怎么治国;

“易以神化”——《周易》是用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来谈怎么进行管理的;

“春秋以义”——《春秋》是通过让人们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来推动社会治理的。

3.“六艺”的教化作用

我们再看一段文字,这是《礼记·

经解》里引用孔子的一段话: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

《书》之失,诬;

《乐》之失,奢;

《易》之失,贼;

《礼》之失,烦;

《春秋》之失,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

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

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

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这个“国”跟现在的国家不太一样,最初的意思是人口聚居的地方,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城市,进入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国君也好,长官也好,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教化民众,看当地的百姓的精神面貌就能知道。

“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百姓是温柔和顺,淳朴忠厚,那么这个地方主要是采用《诗经》教化民众的;

“疏通知远,《书》教也”——如果这里的人是开明通达、博古通今,那么这是用《尚书》教化的;

“广博易良,《乐》教也”——这里的人心情舒畅,轻松和美,管理者主要是用《乐》来进行教化的;

“洁静精微,《易》教也”——这里的人清静精明、细致入微,那就是用《易经》教化的;

“恭俭庄敬,《礼》教也”——这里的人谦恭辞让,庄重严肃,这是用《礼经》进行教化的;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个地方的人擅长辞令,议论是非,这是用《春秋》进行教化的。

孔子这话当然是在2000多年前说的,对今天的作用也不小。

他给我们一些提示:

如果企业家想让团队和员工温柔敦厚,你就让他读诗,读韵文,像《三字经》《弟子规》,你的人就会变得温柔敦厚;

你想让他们谦恭辞让、庄重严肃,那你就用礼来教化,给他们讲礼节,比如看看金正昆先生的教学视频;

你要让他善于辞令、议论是非,那就让他读读历史……

4.“六艺”的缺点

经书当然不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是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孔子也是一样,他在《礼记·

经解》中就指出了这些教材的不足。

“故《诗》之失,愚”——《诗》的不足是使人愚钝。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诗能教人温柔和善,但是它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商。

如一个人只学《诗》不学别的,就会造成这个人智商低。

让员工背《弟子规》《三字经》的,一般都是宾馆、餐饮等行业的服务人员,使他们为人厚道,温和柔顺,对工作是有利的。

至于那些推广产品的、开拓市场的业务人员,企业老板都不让他们背《弟子规》《三字经》,而是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提高智商。

诗可以刺激人的想象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但诗的想象手法,好多时候就是“装傻”。

李白的诗是中国最好的诗,你看“年少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小的时候月亮和盘子分不清;

长大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天上的月光和地下的霜还是分不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上的银河和眼前的瀑布分不清;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不知轻重取舍,挥金如土;

还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四川到江苏扬州沿着长江水道走,即使今天坐轮船,一天也到不了,那时候是人划的小木船,怎么可能一天就到呢,李白把他的小木船当成动车组了吧?

诗体现了一种美,一种想象力,可以用诗教化民众,追求善和美,培养出来的人特点就是温柔敦厚。

但好诗常常禁不住理性分析,你让他懂权谋、多智慧,用诗就不合适。

“《书》之失,诬”——《尚书》的毛病是夸大其词。

这个不仅是我们中国,国际上都一样,政治人物说的话都有夸张,不然没有感召力。

“《乐》之失,奢。

”先秦的贵族要搞一次燕飨活动,其乐融融,温馨诗意,充满欢乐的氛围,但平民享受不到。

这需要乐队、歌手和舞蹈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钱是办不到的。

今天搞场演出也是一样。

即使我们聚会,几百块钱吃顿饭,要是出去唱唱歌,一动用音响可能就得上千。

“《易》之失,贼”——《易经》的毛病是伤害正道,一个人如果总研究《易经》,他很可能会不务正业,总算计事能不能成啊?

一算这个“凶”,算了,不做了;

“吉”,那我不用努力,等着就行了。

“《礼》之失,烦”——礼的毛病就是纷繁琐碎,不同地方、不同的场合礼节不同。

“《春秋》之失,乱”——熟悉历史了,掌握的权谋手段多了,就容易造成社会混乱。

孔子讲了六经的优点,又说了它们的不足,特别是用一个字就概括了每种书的毛病,并且非常准确,这就叫“微言大义”。

然后他又总结说:

温柔敦厚又不愚,就把《诗》学好了;

疏通知远又不诬,就把《尚书》学好了……依此类推。

不管是学习中国的、外国的文化知识都是这样,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综合上述讨论“六艺”的资料,可列成下表;

“六艺”的内容与作用

六艺

春秋

阴阳

名分

变化

帝王

遗范

兴衰

诵叹

文物

体制

声容

律度

行事

褒贬

神化

道事

达意

节人

发和

洁静

精微

疏通

知远

温柔

敦厚

恭俭

庄敬

广博

易良

属辞

比事

5.“五经”探讨的五类问题

千百年来,人们认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做易传、编春秋,但到汉朝时,六艺中“乐”这部分就亡佚了,后人只能看到五经,就是《易》《书》《诗》《礼》和《春秋》,五经都是经过圣人手的,是我们最重要的经典。

当代新儒家的代表、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Institute)社长杜维明先生指出:

儒家对人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儒家五经,从抽象和象征的意义上说,分别探讨的是人的情感性问题(《诗》)、社会性问题(《礼》)、政治性问题(《书》)、历史记忆问题(《春秋》)、形而上问题(《易》)。

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的金海峰教授接受了杜维明先生的思想,在讲学过程中多次强调:

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

《周易》——哲学角度;

《尚书》——政治角度;

《诗经》——艺术角度;

《礼记》——社会角度;

《春秋》——历史角度。

我完全认同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

我们也由此知道,传统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社会、历史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同时也能看出,五经中缺少科学领域、经济领域、法律领域的充分探讨,所以我们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要借助西方文化、现代文明来补充。

(二)从“五经”到“十三经”

1.“九经”

《易》《书》《诗》《礼》《春秋》这五经中,因为《易》《书》《诗》出现年代更为久远,所以叫“三古经”。

“礼”有三种:

《周礼》《仪礼》《礼记》。

西汉时期首先列为官学的是《周礼》。

《周礼》又叫《周官》,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

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司空”,它对应的就是后代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

《仪礼》又叫“士礼”,商、周贵族阶层有君王,有诸侯,有大夫,有士,他们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没有专门儒生经常排练演习,就不能经办这些典礼。

儒生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种类繁多的仪节汇编,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

但传到汉代,只剩了《仪礼》这个“士”阶层使用的礼仪规范,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五项典礼仪节17篇,原来君王、诸侯、大夫的礼仪规范都是失传了。

《礼记》最后成书比较晚,大约是在汉代定型。

《礼记》既记录了一些礼仪规范,也揭示了礼所反映的一些思想,所以学术性比较强。

我们大家熟悉的《大学》《中庸》都是出自《礼记》。

下面说“《春秋》三传”。

孔子编订《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如无注释,则无法解读。

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例如隐公元年的“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给大家讲述了“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历史故事。

《公羊传》则解释:

克是什么意思?

是杀的意思。

杀为什么说成是克?

是强调郑庄公的恶。

为什么强调郑庄公的恶?

母亲是想要立段,自己却把段杀了,不如不给他地盘算了。

段是什么人?

是郑庄公的弟弟。

为什么不称弟弟?

是因为他与国为敌……

《谷梁传》也解释:

是能够的意思。

能够做什么呢?

能够杀人。

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

因为要表示出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

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

因为假如国君杀了嫡亲的长子,或者同母所生的弟弟,便用国君的爵号称呼他,现在文中既然已经称呼郑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了。

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

共叔段应当是公子,也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斥,因为共叔段已经丧失了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道德。

所以《春秋》鄙视共叔段的程度超过了对郑伯的批评……

可见,《左传》多用事实解释《春秋》经文,记事详实;

《公羊传》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

《谷梁传》侧重传《春秋》之“义理”。

或者说,《左传》是讲历史事实的,《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字义的。

自汉至今,学者全凭“三传”研读《春秋》。

“三古经”“三礼”和“《春秋》三传”就成了“九经”。

2.“十三经”

东汉在原有的“五经”之上,加《论语》和《孝经》。

《论语》是孔子身边的那些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所辑录,是研究孔子的第一手材料。

汉代以孝治国,所以把《孝经》也放到经部里面。

《尔雅》相当于一部辞典,它的编写体例是把意思相同的词语放在一起,最后给出较为雅正的解释,和我们今天的辞典不太一样。

如: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赉、贡、锡、畀、予、贶,赐也。

《孟子》在汉代仅被视为子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刻石经包括了《孟子》,到南宋时《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与上述经书合为“十三经”。

《十三经》文字量并不大,60多万字,还不如120回的《红楼梦》多,但在传统文化中地位非常重要,是传统文化的根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十三经》并不等于经学的全部,阐释、研究《十三经》的书加起来有成千上万种,文字量就要以亿计了。

经书解读有个特点: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所以两千多年前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就有“《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论断。

“达”就是通,每个人对经的理解都可以不一样,儒家经典蕴含的文化资源具有无限挖掘和探索的可能,所以古人解经、今人解经文字量非常大。

解释完了吗?

没有。

解经的书每年还在不断地涌现,对经义的阐释无法穷尽。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个人研究国学,如果他没有读,甚至不知道《十三经注疏》,那他依然是个门外汉。

民国时期世界书局缩印阮刻本,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又影印的世界书局的本子,成为最通行的《十三经》版本。

近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都出版了排印本,但影响都很有限。

任何理论、任何学说都不能解决世间所有的问题,儒家也不能解决全社会所有的问题。

经书主要就是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是提高个人的修养,指导读者做一个好人;

第二是在前者基础上,建立一个和谐的、人人心情舒畅的社会。

《十三经》关键就是这两条:

一是个人的积极进取,刚健有为;

二是社会整体的和谐。

这些书体现的包容性、普遍性,使它们成为中国社会最实用的百科全书。

(三)“四书”

南宋大学者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挑出来,做了章句,然后给《论语》《孟子》做了集注,这样形成了《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穷毕生之力,死不辍笔的心血凝聚。

明、清两朝《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是读书人必学的教科书,也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粮。

在今天,《四书》依然是中国人拓展灵魂境界,历久弥新、千古不磨的光辉经典。

(四)小学

经部除了主体“十三经”之外,还附了一部分——就是“小学”。

小学最初定名是指儿童开蒙读书的学校。

因为儿童刚开始学习文化都是认识文字,所以“小学”就用来称呼语言文字之学。

一个汉字有三方面:

字形、字音和字义。

研究字形是文字学,研究字音是音韵学,研究字义的学问叫训诂学,文字、音韵、训诂是传统小学的三个主要分支,这方面的书都列在经部,比如汉代杨雄著的《方言》,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都列在小学里,小学是经部的一个部分。

经部就是这些内容。

学到这儿我们可以讨论一下,《道德经》是否属于经部?

《三字经》是否属于经部?

还有陆羽的《茶经》是否属于经部?

这些都不是。

经部就是以《十三经》为核心,加上小学。

《道德经》《三字经》《茶经》都属于子部。

二、史部

下面我们讨论史部。

(一)史部分类

史部的书有多种体裁,我们现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方式列出15种。

第一种是纪传体,像《史记》《汉书》这样以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进程,叫“纪传体”,《项羽本纪》就围绕楚霸王项羽叙述,《淮阴侯列传》就围绕淮阴侯韩信叙述——就这样以人物为纲来写。

第二种是编年体,按时间顺序为线索,先讲2008年大事,然后讲2009年大事,这是编年体。

经部的《春秋》就是这样编定的,史部书则以《资治通鉴》为代表。

纪传体与编年体各有不足。

纪传体给张三李四立了传,可是他们共同参与的某件事,就要分散记述在每个人的传里;

编年写2008年奥运会、2009年国庆阅兵这种当年完成的事可以,而三峡建设、西部大开发这些战线较长的大事呢?

再比如英法百年战争,延续了一百多年,编年体就得把它切成一百多片,这不合适!

在竖切、横切的纪传体与编年体之外,还要有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就是“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

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

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在古代史籍中,前面三种体裁是较为重要的。

别史,私人撰写的、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关系当朝执政的史书。

比如说《尚书》是孔子编订的,孔子编订时候给剔除的、不重要的内容(《史记》中这样记载,不一定符合史实),一部分保存在《逸周书》里,《逸周书》就是别史。

杂史,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杂荒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疏漏与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

整理纵横家到各国游说的资料编成的《战国策》就是杂史。

诏命奏议,这是文件汇编,像《唐大诏令集》。

传记,正史之外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形成的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著作,像《唐才子传》。

史钞,一些历史书卷帙浩繁,读不过来,那么就有改编或删削众史的节选本史书,便于大家学习。

载记,记载不属于正统王朝的割据政权的事迹。

这种题材主要是记载少数民族、中央政权控制比较薄弱地方的历史,像《吴越春秋》,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还是比较边远,未归王化政权,所以《吴越春秋》就是载记。

时令,有关时令的书籍,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像《岁时广记》。

地理,我们传统的分类,地理书是放在史部的,比如《水经注》《大唐西域记》和《徐霞客游记》都是在史部。

职官,就是政治制度,像《唐六典》。

政书,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

“三通”——《通志》《通典》和《文献通考》,影响较大。

目录,“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像《四库全书总目》,本来是编订《四库全书》的一个副产品,但是在学界非常重要,成为阅读古代文献的“地图”,学术的导航定位系统。

有了目录,对图书有总体的把握,才知道读每种书是什么地位,有多大价值。

史评,以评论史籍为宗旨的著述,一般认为始于刘知几《史通》,后来还有《文史通义》等。

史评范围有:

评史事、评史书、评史法、评史家、评编纂等。

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史书一共是这样15种。

(二)“二十四史”

国学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李学勤先生到吉大讲学时说,古代传世的文献——包括英文、法文、德文、俄文、阿拉伯文等在内的所有世界其他民族语言的——加在一起不如我们汉语的传世文献多。

我们人生不过就是百、八十年,即使你活十辈子,这些图书文献也读不完。

我们要研究国学,有基础、有功底,得拣重要的书读。

记得十几年前我看到一种提法,说要想打下国学基础,至少《十三经注疏》要通读一遍,“二十四史”读一半。

刚才介绍了十三经,我们现在介绍一下“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正史,所谓“正史”,要有官方的认定。

清朝确定正史二十四部,所以叫“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最早的四种,《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写得质量比较高,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史记》记了3000年,一半还多。

《汉书》记载西汉皇朝从创建到衰亡这230年的一部史书。

《史记》《汉书》著作权分别归司马迁、班固,实际上都是集体完成的。

今天我们看的《史记》,司马迁之后的人(例如褚少孙)写进去的内容也很多。

班固去世的时候《汉书》也还没有编完(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后因事入狱,死在狱中,《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命班昭补作,马续协助作了《天文志》。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史书。

全书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195年的史实。

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西晋的司马彪。

《三国志》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基本属于纪传体的史书。

记述年代较《后汉书》晚,但成书比《后汉书》要早。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学习国学如果“二十四史”读不完,那么“前四史”是必须要看的,后面的没有时间看,读读《资治通鉴》也是可以的。

前四史之后,按所记历史的顺序该说《晋书》,但《晋书》的编写是在初唐,比南北朝时编的《宋书》《南齐书》和《魏书》要晚,甚至比初唐编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和《周书》还要晚。

《晋书》130卷,记载了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是遵照皇帝的命令,集体完成的。

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撰修《晋书》,两年后成书。

《晋书》中司马懿、司马炎、陆机、王羲之四篇论赞是唐太宗亲自撰写的。

作者署名列在第一位是宰相房玄龄,实际担任着主编之职的是令狐德棻和敬播,全书的体例均由他们二人裁定。

《晋书》以后的正史书大多数都是由皇帝命令编写的,第一作者往往是当时的宰相。

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皇帝命令编写,就相当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则由内阁首相担任。

首相今天调研,明天出访,政治事务繁忙,处理不完,不可能投入那么大的精力编写史书,但他代表政府作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