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330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圣外王篇上Word格式.docx

本,本身是一个指示字,它是一个木然后在木的这个主干的根部画上一横,所谓的本就是树干根的地方。

这是一个起始点,不管我们所学的文化知识有多么多,也不管我们传统文化中它给出我们的道德观念有多么的复杂,甚至也不管有些观念它多么的形而上,比如说德字,比如说仁字,如果单独拿出这种观念的话,我们会感觉到它不知所云甚至是无从下手。

所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们谈仁,“仁者爱人”,仁者,仁心。

仁是什么?

孔子在《论语》中,在儒家文化里多次提到了“仁”字。

我们如果要是不对它有一个本质的把握的话,我们感觉到仁的概念太宽泛了。

实质上你要且己的去考虑人的根儿就在孝上,所以说“孝悌也者”,它是为人的本。

在社会中我们真的想做一个仁人志士,想要做一个好人的话从哪里开始呢?

从对父母尽孝开始,怎么样去尽孝呢?

《论语》确实是一部指导着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生活宝典,它有些话是直接冲着我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最切近的地方入手的。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实质上是很沉重,当然也是很切近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什么意思?

很简单,我们的父亲、母亲的生日,他们的年龄我们是时刻要记在心中的,不能不知道。

我们知道他今年多大年龄,明年多大年龄,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为父母的健康长寿感觉到欢喜。

还有一点,岁月是不断的在流失,人生纵然要有走到尽头的时候,一旦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就会感觉到担忧恐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当中都要经历过的过程,都会产生的一种体验。

特别是像人到了中年,就像我这个年龄或者再高一些,对父母就在这种矛盾的感情交织之中。

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高寿健康很高兴,每年给父母过生日,过生日的时候高朋满座大家庆贺,祝贺父母是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天,但是那只是心中的愿望,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百年终有尽头,所以在高兴的同时还有一份畏惧、还有一份担忧。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文化里边有好多这方面非常感人的故事,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年的子路也走过一段非常艰辛的岁月。

后来子路做官生活富裕了,但是父母已经去世了。

他在贫困的时候曾经百里负米孝顺自己的父母,而当生活富裕之后,他感叹说,我虽然还想百里负米孝顺我的父母,但是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因为父母已经不在了。

因而儒家文化中强调人各种美好的品质和道德都是从自己身边的事说起,最切近的就是孝和悌,这个孝我想最好下手的地方首先要对父母的年龄要牢牢的记在心里。

第二节 

孝道

今天孝的主题,其实当我们的生活相对走入富足之后,这个主题一直在社会中还是不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形式上的变化,但本质意义没有变。

我们的歌曲中唱到常回家看看,我们的公益广告里边有为妈妈洗脚,这都是孝的一种体现。

我们在座的朋友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对自己父母的生日记得非常清楚,你能知道你的父亲穿什么样的服装最得体吗?

你知道你的父亲穿多大号的鞋子吗?

你知道你的母亲她最喜欢什么吗?

一旦我们把这些事情具体化,有的时候我们有些人可能一想起这些事情就会忍然汗出。

就在我们身边中许多小事其实都被我们忽略了,而真的强调一个孝就是从生活中这些点滴小事做起。

做儿子的陪着父亲说说话,如果父亲喜欢下棋陪着他下一盘棋,在烦俗的应酬之余挤出一点时间来看一看自己的父母。

做女儿的、做儿媳妇的陪着母亲、陪着婆婆到街里买一个羊毛衫,买一双袜子,点滴的小事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如果从物质这个角度谁都能够应付的来,关键是有没有这一份的心情,有没有这么一份心愿,有没有把这个事情想到、做到是一种心思。

真的把这些事情做到了,实质上那也就是推己及人,让世界充满了爱,也就达到了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达到了因为诚意而正心,因为正心而修身,因为身体力行达到了齐家这么一个状态。

再往前推而广之,就可以因为家庭的榜样的作用,模范的作用进而治国平天下,实质上一个理想的和谐的社会就在你的身边。

孔子还说,孝顺一个是要知父母之年再一个要顺父母之心。

他两次强调过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呢?

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子女总是在外边工作,总是在外地漂游着。

你真的是因为学习和工作不得已而离开父母的话,那一定是有非常充足的理由,一定是为实现父母所期望的理想在竞争的社会中努力去打拼。

尽管是这种情况也要心系父母,也要常回家看看。

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而谓孝矣。

”这个问题和我们现代生活中有一些家庭非常吻合。

有很多家庭特别是在一些专业化很强的职业领域中,经常是子承父志,父兄这一辈未尽的事业要有子弟这一辈接下来干,而且要做得更为出色。

父亲在的时候要看他的理想,看他的理想是不是也要顺着我们祖先,我们的父辈所要开创的道路所要追求的目标,还是在努力。

而父亲去世了,那就要是看他的行为举止,他的所作所为。

为人子的时候上边还有父、还有天,做什么事情还要收敛。

独立了,当爷爷去世之后就不再作孙子了,当父亲去世之后就不再作儿子了,而且时间长了自己也有儿孙了,从家庭生活的这个领域来讲没有人能约束得了你了,这个时候你的行为是不是还是按着你的家风,按着你的父兄的志向一直在走。

如果说在三年还能保持着这种理想、这种志向,矢志不渝的向前行那就可以称之为孝了。

对父母怎么样尽孝呢?

继承父志是孝,记住父母之年是孝,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孝。

还有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要求就相对的要难一些,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见到父母在言行啊处事上有一些地方要有一些小毛病的话,你也要好言相劝,帮着他们分析,帮着他们去做解释,有一些进谏的味道。

“几谏”,不是父母有问题就义正严辞的申斥,很激烈的批评,那都不是行孝的孝子,所应该做的是“几谏”。

“谏志不从”,如果父母不听怎么办?

父母不听那你就还要敬而不违,对父母还是要很尊重、很尊敬不要去违背他们,而且要劳而不怨、任劳任怨。

怎么样去尽孝道?

不能脸上表现出来不满的情绪,内心中还有一些怨言。

其实《论语》中提出的这些要求,作为对我们来讲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它实质上是为我们如何尽孝提供一份参考。

我们如果从理性上接受了这些思想,在社会生活中一遇到这件事情,我们就能够心平气和的去对待这样的事情。

“事父母几谏”这事情有吗?

有,这样的事太多了。

怎么讲啊?

确实长江后浪推前浪,从自然发展的角度来讲你是一定要比你父母强的,如果你不比你父母生活更进步的话,这个家族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

在奶奶辈儿还是九斤老太,后来就变成七斤了到后来就变成六斤了、五斤了,最后不就成早产儿了吗?

这是鲁迅小说中的这个一段故事。

不能一代不如一代,那如果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话,那你会感到你的父母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未必就很恰当、未必就很高明、未必就很公允。

遇到这件事怎么办呢?

儿童时期特别崇拜自己的父亲,认为自己的父亲就是世界上第一英雄。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成长壮大起来,回头一看,我父亲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人,而且毛病也很多。

胆气也壮了,看有什么不对的时候批评他,那能行吗?

不行。

对父母他们在处理生活问题中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妥的话,你可以和颜悦色的、非常委婉的、很耐心的提出一些意见来给他们提醒供他们参考。

但是他能不能改你不要去像做一个监察机构的人员似的,我可是提出来了,我要责令你在什么时期改过后,我要验收的,那不行。

见志不从还不能影响你对父母的孝顺孝心,他的弟子在和孔子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向孔子问孝,也是从说跟着老师学知识。

我们在传统文化里边特别是在儒家文化里边,孔子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不仅是授业而且还是传道,不仅是教学生知识而且还用行为和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着他这些学生。

最切近的应该就是从孝这个问题开始,孝在整个儒家文化的理论体系中应该说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最切近,同时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其它社会行为规范的起始点。

人在这个社会中要想获取成功,你要知道你的起点是什么?

如果对父母不能孝的话,在社会里边你就不能取信于朋友,你不能取信于朋友就不可能获乎上信乎下,不能获乎上信乎下,你在工作岗位上就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你连对父母这种尽孝的心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够把仁爱之心推及到你的同志,推及到你的朋友,推及到社会,推及到他人呢?

所以孔子的教学很大一部分就是从这孝开始的,而孔子的弟子们也经常性的向老师问孝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而孔子针对每个弟子不同的提问就有着不同的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次课再讲。

第二讲 

始于孝悌兄弟篇

孔门弟子有很多学生向孔子提到怎样对父母才能算尽孝,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提问从不同的侧面做了一些很适宜的相应的回答。

弟子问孝

《论语》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什么意思呢?

孟懿子是当时执掌鲁国国政三家权臣孟孙氏的后人,孟懿子作为贵族向孔子问怎么样尽孝?

孔子说“无违”。

不要违背你父辈们的志愿,不要总去违背你父母的心愿,不要总是和你的父母别着劲来,不要违背他们。

孔子就一句,背后意味深长你想去。

然后,樊迟也是孔子的弟子,他驾着车拉着自己的老师,老师和他的学生在乘车的过程中主动跟学生说了,把这一段事刚才说的话跟樊迟又交流了一下,他说“孟孙问孝于我”,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对曰“无违”。

其实这番话也是在启发樊迟,樊迟说是什么意思?

具体应该怎么做?

孔子说无违对于孟懿子而言要生事之以礼,在父母还在的时候对待父母要非常讲究“尽子孝父之道,行子孝父之理”。

因为那是贵族,像我们贫民家里边儿孙绕膝亲密无间,如果在这一角度来讲特别强调礼,我们反倒无从下手。

对于一个大的家族,对于一个贵族的生活子对父什么样是孝呢?

因为他不愁吃不愁喝,他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高标准要求,因而生要事之以礼。

当父母去世的时候,葬,葬之以礼,以礼来为父母尽孝,父母去世的时候,怎么样合乎礼度的去办理丧事。

父母去世了,有的人家是去世的时候办的轰轰烈烈,外人就说活着的时候干什么来的?

活的时候好好尽一份孝心,用不着在这个时候搞的大张旗鼓。

其实问题还不仅仅在这儿,父母去世的时候葬礼、丧礼办的轰轰烈烈,一年之后、三年之后、十年之后呢?

还能够像父母在那样这份情感、那份怀念,那份思念父母的心情还能依然如旧吗?

每年到父母忌日的时候还能不能热诚不减的去祭祀过世的父母呢?

这一点要是做到了,对于你孟懿子就是做到了孝。

这是对弟子问孝,孔子的回答,这里边其实还有更深刻的意味。

他不单单指一个小家庭中父子之间,子对父孝顺,因为他是一个大家族,他还执掌着鲁国的国政,分管鲁国的政权,他这种孝实质上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在政治生活中是不是也能按照父辈的志愿不要奸理、不要过分,既不能松驰懈怠也不能超越理智去处理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这些事情做好了,也是对父母的孝。

再看其他人,孟武伯问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 

孟武伯是孟氏家族的另一代,他问孝,孔子回答就不像上一个回答的那么简洁,同时意味又很多了。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其实这一句话有三解,第一解,什么是对父母的孝?

是要考虑父母的身体状况,对他们的健康一定要十分的关注,有病你要放在心上及时的治疗。

除了有病之外其他的事情其实不要干涉父母的生活,“唯其疾是忧”,这是一种解释。

再有一种解释,什么是孝?

孝是自己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要让父母还为子女的身体担忧,你健康了,生活的很好,你的父母就很安心、顺心、快乐。

你把自己的生活处理好就是对父母的尽孝,这也是一个解释。

再有就是把这两点综合起来,我们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就要把这两点综合起来,一则自己要有好的身体,要有健康的积极的生活的态度,总是向着父母呈现出非常阳光的一面。

到周末节假日,兄弟姐妹一起到父母的身边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快乐,情绪感染着老人也跟着快乐。

再一点要时刻注意父母的身体健康,在尽孝问题上一定要把健康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惦记父母的健康,同时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也要保持健康。

把这两方面都考虑到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心的体现。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能养而已。

我们对宠物也能养,不敬和养宠物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孔子谈到了孝不是口食之给,是要尽孝心的。

有的人说我对父母很孝顺,我有钱了我给我父母钱,我每到周末都买回去很多很多的东西,你看我父母冰箱里边东西都吃不了,他们要什么我给什么。

这仅仅是孝的物质层面的体现,在食不果腹、衣不能暖身的时代,你要是能够从自己口食中节省出来孝顺父母这是孝。

现在生活中,物质生活已经达到基本的满足,重要的是要孝心,所以说“不敬,何以别乎”,首先对父母得敬。

我们现在生活中,特别是一些豪华住宅区,有些人养的宠物吃的猫粮、狗粮价值都不菲,营养也很全面。

但是你能把那个和对父母的孝等同起来了吗?

差别在哪里呢?

差别就是一个心情,在这个问题上古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在《孟子》中有一段故事,曾子大家知道是在孔门弟子中以孝著称的。

曾子侍亲,他的父亲是曾皙,是我们在前几讲中谈到弟子们志向的时候“舍瑟而坐”,要带着朋友和小孩子上郊外野游的那位,是曾子的父亲。

曾子养曾皙是一定要有酒肉的,而且酒肉每顿饭要有余,是富余的余,要能剩一些,不能不足。

等撤下来的时候,曾子每次都问剩下的东西还有这些食物要给谁呢?

曾皙说把它送给谁,曾子就送给谁,问还有没有了,曾子一定是说有。

而曾皙去世之后曾子的儿子叫曾元,曾元在养曾子的时候也是模仿着他的父亲孝顺他爷爷的形式也有酒肉,但是父亲吃完他不问剩下的给不给谁,当父亲问他说还有没有?

他说没有。

有没有呢?

有,他说没有是想给父亲下一顿留着。

那么这两代人比较起来谁更孝?

从历史上是肯定了曾子,因为曾子的孝是不仅让父母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从心理上还能得到满足。

还有没有剩余?

有,那剩余的东西分给亲戚朋友,分给亲戚朋友之后做父亲的非常的欣慰、非常的高兴。

而曾元养曾子,曾子问还有没有了?

曾元说没有了,其实他说没有是不想给别人,留着下一顿还给他父亲吃。

但是,这只是对父亲物质上的一种养而没有做到孝心。

所以孟子就评价说曾子是“可谓养志”,“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他是让父亲的心情高兴起来,他自己能吃到好东西也让其他亲戚朋友都能够分享的理想得以实现,这就是孝心。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针对他的提问说“色难”,主要是脸色,对父母一定要保持和颜悦色。

我对我父母是挺好,但是平时我就是板着脸,一脸严肃的样子,在工作上可能是做领导,对下级要有威严总是很严肃、板板的,见到父母还是保持一副威严的状态,那就不行。

所以对父母和颜悦色这点一定要认真的把它做好,有意识的把它调整过来。

高兴的时候容色、心情容易调整,不高兴的时候,在社会生活中有些犯难的时候,或者是对父母出现的一些问题几谏的时候,能不能还能做到和颜悦色呢?

要是做不到就不是尽孝的尽善尽美。

因为在中国古代孝如果是理解到一个非常浅的层面上讲,就是顺从着父母。

因为孝就是顺,顺从父母就是孝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对父母要是能孝,对兄长才能做到悌。

悌这边是个竖心,这边是个弟字,它主要是讲做弟弟的对兄长要尊敬、要顺从。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强调的是兄友弟恭,做哥哥的对弟弟要友爱而做弟弟的对兄长要恭敬、要顺从。

那孝悌的本质实质上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伦理道德的根本,大家一定要注意孝是什么,孝就是仁。

悌是什么?

悌就是义。

我们说儒家文化中最核心的道德标准就是仁义吗?

我们说孔子是强调的仁而孟子强调的是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和义都高出于人的生命。

孔子强调“杀身成仁”,孟子说要“舍生取义”,其实仁和义从哪来的?

怎么样才能做好仁和义?

就是从孝和悌这儿来的。

仁义与孝悌

怎么解呢?

刚才我们说有子就曾经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是人之本。

在中庸中有这么一段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真的能做到亲亲你就做到仁,真的能做到孝就找到仁的本。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尊贤就是义,那这尊贤怎么做啊?

我对社会中的贤人都尽贤、尊重,这就是义。

这也还是有点远,怎么能往自己身边来靠近呢?

《孟子》中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解释,仁者人心,义者义路;

仁者是内也,义者是外也,我们说义的时候哪怕是我们解释到现代生活中的一些概念,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很讲究,年轻人在一起很哥们,这都是义。

义的它具体化是什么呢?

《孟子》中有一句话非常之关键,“义者,从兄也”。

啥是义呀?

义就是要跟着兄长,义就是要听老大的。

对不对?

这是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解释,也正是因为我们社会对《孟子》的义尊崇的特别厉害,我们才能看到在一些影视剧作中像古惑仔,像港台周润发、刘德华、陈小春演的一些电影,那里边讲的义就是要听大哥的。

听大哥的要是往我们自己家庭范围内一归拢不就是悌,悌不就是兄弟,是弟弟要尊重哥哥吗?

因为有了在家里边弟对兄的恭敬才能有社会中的做小弟的要听大哥的。

在家庭中它叫做悌,推到社会上它就叫做义。

因而仁的本是孝,而义它的本就是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义之本与。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形而上的概念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能够沉下心来在文献中把它梳理出一个理路,会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离日用常行外,直道先天未画时,”它下手处就是“愚夫愚妇之与知也”,它的高明之处虽圣人亦有所不及也。

你要是想做马上就可以做,知道父母之年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时时刻刻的告诫自己“色难,无违”,孝就是顺,这不立刻随着心态的转变,行为不就转变了吗?

有没有做的不好的?

也有。

在《论语》中还有反面的例证,就是那段非常著名的宰予问。

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

“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予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守孝问题上他有不同的意见。

他就问老师守孝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礼坏乐崩,守这么长时间能行吗?

孔子就说你如果作为一个孝子的话,在守孝的时候吃着很好的食品,穿着很漂亮的衣服你心里安吗?

宰予说我心安,那你心安你就这么做,真正的君子这么做是不心安的。

宰予出来之后,孔子又觉得这个事情还得进行教诲。

实际上人出生的时候前三年是不离父母怀抱的,三年的守孝实质是对父母恩情的回报。

当然在当时社会里边已经是礼坏乐崩了,但是这种礼坏乐崩不是因为守孝导致的,而是因为诸侯立政不统于朝、不统于王是陪臣执国命,正是因为总是以下犯上的奸理,总是想要改革创新,不守旧规才造成的结果。

关于《论语》中的孝悌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

第三讲 

忠于仁义施仁篇

这一节我们讲《论语》中的仁义篇。

关于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出现过一百零九次,应该说是整个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

“仁”的内涵

《论语》里边所包含的内容特别的涵容,特别的广泛,思想非常丰富。

我们不用说谁是在前谁是在后,但是仁确实是在儒家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孔子以至于整个儒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其实要想理解仁应该是要从人的本性分析入手,就涉及到儒家文化的一个内在思想的逻辑理路上来了。

因为孔子他并不非常具体而微的去分析人性,他总是说性是相近的而习然让它们区别开来。

但是从孔子的本意上他是认为人性是善的,也就是强调了仁。

也正是因为孔子不去谈人的性而是谈仁或者是人应该仁,孔子对仁论述的很多。

但有人评价说孔子罕言仁,对仁谈的并不多,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在《论语》里边谈仁是非常多的。

孔子首先说为仁由己,“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的概念很远吗?

不很远。

我真的要想仁的话,仁就到来了。

我们在身边就可以呀!

我们对父母尽孝就是仁,我们对弟弟妹妹友善就是仁,我们对子女慈爱就是仁,我们对朋友取信那就是仁。

仁是从自己的身边最切近的事情产生,推而广之到整个社会,如果社会上要是充满了仁,也就是让社会充满了爱,和谐友爱的社会就会形成。

也从这一点,我们说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细解是什么呢?

怎么样能把仁这形而上的概念让它具体化呢?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由己及人。

啥是仁呢?

你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做,你不喜欢的你就不要强迫着别人来做。

我总期望让我的下属能够非常认真的执行我的意志,你想一想,你对你的上级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去执行他的意志呢?

我希望我的儿子对我尽孝,我就想一想我是不是对我的父亲能够很好的尽孝呢?

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够对我守信,那我是不是先对他就守信了呢?

你要是没有做到,就不要要求别人做到,你要想让别人做得好,就自己首先要做得好,这就是以示一个修身。

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己所不欲就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已经作为全世界人类道德标准规范中的一条。

被整个世界进步的人类所共同尊崇,它已经跨越了我们的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这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心内在的心愿中乐意和不乐意强调的。

怎么样是才是仁?

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是从否定的角度去说什么是仁。

巧言令色,这人话说的很漂亮,总是眉飞色舞的,这样的人一般仁心,仁爱之心都不是很强。

这是对社会,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分析给出的一个结论,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并不一定百分之百、个儿顶个儿都这样。

但它实际上给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提了一个醒,巧言令色、能说会道、花言巧语、眉飞色舞的我们遇到这样的人就要用这个标准去思考一下,这个人是不是很厚道、很有仁爱之心。

从正面上孔子还说“刚、毅、木、讷近仁”。

刚毅,这个人性格刚强、勇毅、很坚定、不动摇,木讷,说话不是很快,也不是很善于言谈,有的时候反应慢一点,有的时候让人感觉到这个人挺木、挺愚,这样的人往往还和仁这种品德很接近。

是这样吗?

其实这后边的理路并不一定就是说有一个非常明晰的理论支撑,但是这种社会现象确实存在,这是基于一种心理而形成的对社会现象的判断,这是基于对人的性格的分析,对这种道德品质的评价。

当然这种评价它是一种概括行为,它是一种有涵容度的评价,它并不是在这个问题上下非常是一定的、不变的定义。

司马牛说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