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3230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参考小组计划书怎么写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

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己念,不愿合群,易与人产生误会和争论。

三、出言不

逊,行为偏激,人际间不协调,不愿意解释,不愿意去接纳别人,从而导致一些没有必要的

冲突发生的情况。

小组的对象中更多的是倾向与第一层次。

在这个群体中,虽然他们基本已经成年,但存

在着社会经验缺乏,沉默寡言,很少与他人交谈;

面对陌生人退缩;

说话紧张,无法完整表

达自己的意思,想法。

在小组训练中,工作者会可以教导组员一些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

并对组员进行自我肯

定训练,安排组员主动地他人接近。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组员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看法。

通过小组,最终培养出组员与人交往的兴趣,结交朋友,扩展人际关系。

三.目标与目的:

目标:

增强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改善其人际关系,促进其健康的成长,从而更好的适

应社会目的:

1、增强小组成员的自我意识,使其明确沟通的重要性2、增强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

使其更好的与他人接触交流3、通过活动,竖立小组成员的信心,使其健康的成长,从而

达到锻炼,交流的目的

四.服务对象:

人际关系不良的人群

五.小组特征:

1)性质:

成长小组2)节数:

五节3)日期:

(略)4).时间:

5)地点:

6)人数:

8人

六.招募方法:

1、各宿舍楼张贴通知,邀请有意向者2、针对性访谈:

3、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到各家各户,鼓励招募对象报名参加。

4、由老师或家长推荐招

募对象,介绍申请参加。

5、若人数不足,工作组成员亲自走访邀请招募对象参加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第二节活动内容篇二:

小组工作计划书“从象牙塔到职场人生”—角色转换适应小组小组计划书组长:

陈启辉20GG03020GG0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九

日小组计划书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名称

“从象牙塔到职场人生”----角色转换适应小组。

2.组织与管理机构:

兰州商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3.小组督导

王立冬,中共党员,副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

系主任,兰州商学院大学生社会工作协会专业督导老师。

一直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个

案社会工作》、《小组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

编写及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三部,《心理咨询与辅导》教材一部。

获省

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

4.小组组长

陈启辉,兰州商学院法学院10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曾有过10个小时小组亲身参与和

自我探索经历,接受过小组工作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技巧培训,先后修读《基础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辅导》、《小组工作》等专业课程,具备带领和开展一般性小组的能力。

二、基本理念

岁月添痕,时光流转,每个大学生都将面临毕业走向社会,踏入职场的一天。

他们在面

对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之际,或多或少产生一些恐惧或认知偏差。

对于大三或大四

的本科生们来说,这种压力和紧迫之感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能够让他们平顺度过这一角色转

换期呢?

其实在这样一个时期内保持一颗学习上进的心,完成角色的转变其实并不难。

根据

小组动力理论,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

和力量,可以增进组员进行自我探索,发掘他们潜能,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而我们开展“角

色转换适应小组”恰好可以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全面而准确的定位自身,充分认识自

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劣势、所适与所不适;

体验未来职场中可能出现的情境;

学习未来职场上人际交往技巧;

与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最终在小组中发展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三、理论背景

1.小组动力理论

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小组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个物理学所讲的场,

当组员进入小组就进入了一个有自身和不同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中,个人行为会受到这

些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的影响。

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

我们此次开展的“角

色转换适应小组”就是希望通过组员间相互沟通,表达真实的意愿并从小组中分享他人的经

验。

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增

进成员自我洞察和自我接纳,从而增强其社会功能,为组员未来踏入职场后应对各种困难诸

如新的环境之下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交往沟通等做出很好的预见与示范。

2.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影响,

行为和环境具有交互作用,它强调观察与模仿、认知对学习的作用,并认为行为可以通过赞

赏与惩罚得到强化。

在小组中,组员交流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

程,组员与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为别人树立一个观察模仿的榜样,同时,组员也

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与模仿,是自己发生一些改变。

作为工作者,我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好组员

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并要对组员及时做出回应,起到强化或替代强化的作用,对组员进行引

导,在每组员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交流分析理论

第一,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

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人。

第二,交流分析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

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第三,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

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第四,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环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四、小组目的

此次小组的开展,我们旨在希望最终能够帮到那些即将融入社会、踏入职场的组员们尽

快调整好心态,通过在小组这个集体中交流和探索,发展出一条能够从大学平稳融入社会的

人生道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然,要走好这段历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

阶段性的小目标来逐步达成最终目的。

(1)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小组成员间良好的关系,为后续小组工

作的进行和未来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处理打好基础。

(2)促使组员能对自身进行准确而全面的分析和定位,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3)预见未来职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掌握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

力。

(5)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组员能为自己发展和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人生道路。

五、小组成员的职责:

1.小组组长

作为小组组长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这对带领小组前进的方

向有很重要作用。

其次,组长在小组进行的过程中要积极投入并参与,而不是以一个领导者

的姿态自居。

再次,必要时刻,小组组长要做典范,引导组员进行活动。

最后,我个人认为

一个合格的小组组长还应该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对场上组员的情绪做及时的处理,帮助组员

澄清价值观。

2.小组组员

小组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组组员的支持。

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认同并接纳

了这样一个理念“小组是大家的”,因此,小组组员如果能在小组过程中积极参与,履行以下

职责,那么该小组会很充满小组动力,最终更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一,小组组员间应该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和参加小组所带有的

期盼,不要有恶意的隐瞒,同时作为小组成员一定要替其他组员的隐私保密。

第二,小组组员应积极关注小组,愿意在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以促使小组中产生积极

的氛围,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有所收获,这正好符合小组的功能中的利他主义。

第三,小组组员应该对小组怀有希望和信心,以他们积极地参与来促进小组的发展。

第四,当小组中出现一些带有悲伤情绪的组员时,其他小组组员中应该主动去关怀该组

员,而不是冷漠无视;

当小组中出现敌视的小组的组员时,其他小组成员不要群起而攻之,

这样很容易将敌视小组的成员孤立起来,造成该组员中途退出小组,最好的做法是先省察自

己是否也有过相同的情绪,然后配合组长的引导,一起帮敌视小组的成员省察他的行为方式,

帮他理清这种敌视情绪背后的真实情境和意图。

六、时间

由于此次小组组员面向兰州商学院在校本科大三大四学生招募,考虑到课业问题,基于

调查之后的情形,我们选择在大多数学生没有课程的时间段:

兰州商学院20GG—20GG学年第一学期第6/11/15/18周星期五下午2:

30—4:

30

七、小组特征

1.性质

本小组属于自我探索和发展小组。

2.开展形式

以小组成员互动和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

3.小组对象

我们本次角色转化适应小组旨在引导那些即将融入社会和踏入职场的大学生,对自己角

色转换这一过程有准确的把握和合理的规划,因此我们希望那些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或

不久也要面对这一过程的大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他们更具有参与迫切性和必要性。

于受交通和小组工作场地的限制,我们认为和平校区的在校本科生更方便参与,同时我们也

认为他们更具有稳定性,更亲赖和相信他们能遵守小组的基本要求,按时参加小组,做到善

始善终。

根据小组的结构,我们拟招募兰州商学院和平校区大三或大四年级在校本科生12人。

们将制作小组招募广告,在教学楼张贴,吸引同学们加入小组中。

篇三:

社会工作小组计划

小组计划书

小组课题: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行动力提升小组导师:

领导团队:

小组的设计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大学生做事情的时候总喜欢拖拉,把

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做。

虽然这总是体现在小事上,但见微知著,日积月累,人不自觉就会

产生一些惰性。

而且,大学生对拖拉产生的内在深刻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如拖延成因中有一

个原因是自我贬低,担心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甚至颓废的心理状态,

后果很严重)。

我们组可以提供给组员一个平等轻松的平台,通过工作者的引导,让组员清楚认识到拖

延的成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能正确规划时间,改善自己拖延的态度,从而做到行动上改

变。

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我们主要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和系统理论,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讨论及工作者的引导达到

预期目标。

我们会开展一次组前会议和三次活动。

第一次活动主要是破冰游戏,通过游戏的

方式拉近组员的距离,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引出我们的主题。

第二次活动则切入主题,走

进拖延,主要以分享交流互动为主,通过活动,小组成员间可以相互借鉴学习,从而不断成

长。

为实现小组目标奠定基础。

第三次我们计划是进一步深化主题,同时进行一下评估。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会运用一些工作方法,如赋权,给组员一定的权力,让他们知道这

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同时也会运用一些专业的技巧,如同理心、真诚和接纳。

在交流过

程中,工作者要价值中立,设身处地的体会小组成员的感受,站在组员的角度思考问题。

作人员必须是真诚的,并且会对小组成员做出诚实的回应,是组员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和感受。

还要学会接纳,接受每一位组员的行为语言及想法。

但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倾听,不仅工作人员要仔细聆听组员的想法,也应告诉组员学会倾

听他人的想法,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的理论架构(治疗方法):

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

反应方式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

行为和环境具有交互作

用;

观察和模仿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认知非常重要,人可以借观察和模

仿学习新行为。

我们希望通过练习设计、游戏及小组讨论,让成员观察到各种拖延的行为及

其后果。

所以成员间经历、经验的分享的材料,可以给每个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及前车之鉴。

2.系统理论——在小组内部,组员之间存在这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员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

小组有以下四个作用:

整合、适应、模式维持、目标实现。

在小组活动时,

工作人员要尽力将组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努力培养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做好组员之间的权力分配。

特别是要注意组

员在小组活动中的互动,让组员与组员、组员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要考虑到组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小组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组员的决定都会影响到整个小

组的活动。

工作人员以各种小组活动将组员团结在一起,保证小组实现小组目标。

小组的目标及目的:

1.总目的:

改善组员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其做事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2.具体目标:

⑴让成员认识拖延的成因⑵学会如何规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⑶形成今日事,今日毕的生活态度。

小组的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群体:

在校大学生,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教育背景不限.

2.服务对象特征及需求:

对本小组课题感兴趣,有拖延状况并愿意尝试改变的同学或已改

善拖延状况并愿意分享经历的同学.小组的特征:

1.性质:

自愿封闭式小组

2.持续时间及聚会频率(日期/次数):

20GG.5.23----5.27,为期两周,每周两次聚会.

3.规模(人数):

6--9人.最终以实际情况来确定.

4.聚会时间地点:

随机安排.尽量不占用组员上课时间.活动地点借用社工实验室.组员招募方案:

1.宣传:

于北区综合楼张贴海报.于校组织内进行宣传.

篇二:

小组活动计划书

成长你我他

——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一.目标及目的:

1.目标:

帮助陷入迷茫的新生走出困境,摆脱认清自己的苦恼和困惑,重新激发信心,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2.目的:

(1)引导组员对自己现状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2)引导组员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3)引导组员树立信心,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组员的团结协作,提高组员的沟通技巧,从而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

(5)增强组员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探索大学的学习方式,提高自我管理时间的技巧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二、理念:

结合亲身经历体会与调查,我们发现大一新生在认清自己身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方面普遍存在有以下问题:

1.中学时代生活简单规律,目标极其明确,大学生活则相对宽松自由,很多新生一入学会觉得十分迷茫,找不到自己,开始对以前的自己充满了怀念,并对现状产生强烈的不满。

2.不少新生陷入自卑的困惑中,不停地羡慕别人,觉得自己处处不及他人,从而加大心理压力。

3.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专业了解很少,充满困惑,不知道怎么学习,单纯的采用高中式学习使他们深感力有不足。

4.大学有很多的课余时间,大把的青春把握在手中让他们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以前的一切梦想和计划摆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力了。

5.大学要求统一住校,很多孩子以前一直处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生活,不会照顾自己,不会与人交流和沟通,人际交往存在严重问题。

由上,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存在的内在心理,外在行为习惯这两方面因素,影响着新生的成长。

因此,小组即以这两方面为重点展开工作。

1.心理层面:

针对大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不适应,产生怀旧、自卑甚至自我放纵等问题。

小组工作中,工作员引导组员进行互动。

通过小组过程中小组动力对组员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激发和发展组员的积极心态,促使自信心的形成,提升其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其次,帮助组员明晰自己的目标,通过活动及活动后分享,使组员产生目标感,并能规划自己的短期目标,考虑自己的长期目标。

2.行为习惯层面:

在本小组中,通过朋辈互动等活动的影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各自经验或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困难,组织者加以及时的疏导并加强引导,唤起组员对自身或他人的思考。

更进一步,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引导组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组工作的关键,不在于要对组员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在于帮助组员形成自省自觉的生活观。

从而使组员脱离小组后,在以后遇到困难时,能够自我调适,以积极的心态处理面临的问题。

即:

助人自助。

三、理论架构:

1.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人际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

存在六种基本的人际取向:

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主动支配型、被动支配型、主动感情型、被动感情型。

舒茨发现,相同需要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常常能够互补。

在小组中,只有小组工作员认识到组员的真正需要,并且据此制定小组的目标,把握小组的方向,才能和组员达到相容,促进小组的发展和组员的成长。

我们小组正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在认清自己身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方面上存在困惑,才制定出这个大学新生小组。

掌握舒茨理论中人际交往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悉心观察小组中的互动情况,

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生产效率,借助小组中的人际互动来实现促进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目标。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是由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别人的尊重。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在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中谈到人们都有追求自己的能力或潜能的完善或发挥的需要,他们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和追求,完成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小组的形式把一些有相同境况的人召集起来,在互动和工作员的引导下,利用培养自信心的活动,提高组员的自信(自尊),促成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的氛围,使组员进步和成长。

同时利用小组活动激发组员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度过精彩的大学时光,不留遗憾。

3.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

在以促进成员的认清自己身份为目标的小组中,让组员通过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反馈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组员的自我觉知不仅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

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小组工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成员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可以为其他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组员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

在小组活动中工作者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和塑造积极的成员形象,给组员提供正面的学习榜样,促进组员的进步和发展。

5.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人天生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情绪问题来自于非理性信念;

人天生有容易受人影响倾向,尤其童年时候;

人的思想、行为、情绪是互相影响同时存在;

人有谴责自己、他人及周围事物的强烈倾向;

人惯于以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作为生活准则;

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人的存在就是价值,而不是由他们的能力、表现等决定的。

作为发展型小组,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将采取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正祛邪,通过活动,通过对其它组员经验的借鉴,通过工作员的正确引导,达到促进组员成长的目标。

使他们思考问题更趋于全面和理性,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把握,更容易为自己做主和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消除迷茫、失落和悲观。

6.小组动力理论:

小组动力是指在小组中发生的被察觉和未被察觉的各种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及相互作用,产生了各种动力,这些动力使小组能够持续并实现各种小组目标。

这些现象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内容。

静态的主要有小组名称,组织机构和最终目标等,动态方面的因素包括正在进行的运作,改变,互动沟通与反应回应等。

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充分把握这些静态和动态的现象,以对小组动力有详尽的了解,妥善利用小组动力实现小组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成员目标的实现的同时达成小组目标,为此次小组活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时小组动力学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小组是一个动力场域,在这个动态的动力场域中,小组工作者可以通过积极建立良好的动力机制,达成小组工作的目标,促进小组及小组中成员的成长。

四、服务对象:

20GG级社会工作专业全体学生五、小组特征:

1.性质:

团队发展小组(结构式,封闭式,自愿式)2.节数:

五节3.日期:

4.时间:

每周二下午3:

00——4:

30(可能会因特殊情况而变化)5.地点:

104教室,201,3016.组员:

11人

“缘”来有你活动目的:

1、进行开组前的会谈,说明此小组活动目的,进行小组分组。

2、各小组新生初步认识,建立关系。

3、制定小组名称、口号和小组规范,初步了解小组活动时间:

100分钟活动地点:

篮球场,系楼201室、301室、413室教室休息室,和历史楼社工实验室

我——独一无二

目的:

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

地点:

系楼201室、301室、413室教室休息室,和历史楼社工实验室时间:

100分钟

第三节

我用双手成就你的梦想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促进团结合作。

90分钟

第四节

同舟共济海让路

增强同学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节华丽转身

回顾小组内容,评估小组成效。

结束活动。

时间:

系楼201室、301室、413室教室休息室,和历史楼社工实验室

八、计困难及解决方案:

困难1.当工作者提出某种问题需要大家讨论时,成员沉默不语。

解决方法:

发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有思考、茫然、感情负荷重、抗拒和自然停顿等,此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