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2916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性化辅导教案322碳与碳的化合物Word下载.docx

4:

有关碳与碳的氧化物的化学计算。

三:

进行典型例题的讲解,目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做题的速度与做题的准确性,进行巩固性复习。

  

教导处签字:

日期:

年月日

 

课后

评价

1、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二、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学生自评

学生签字:

留言

教师签字:

家长

意见

家长签字:

教学讲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较为全面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繁多,物质间联系较为复杂,与生产、生活、新科技联系密切,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

在复习时要在掌握性质的同时熟悉它们的用途。

一、碳的单质

碳单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金刚石、石墨和C60。

1、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作。

(2)石墨:

具有质、导电、熔点高、润滑性等物理性质。

对应的用途:

作、

作、作高温润滑剂。

其中由石墨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木炭、活性炭都具有

性,可作净水剂、防毒面具虑毒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

(3)C60:

很稳定。

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

2、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但在高温条件下,碳能够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1)可燃性(作燃料):

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氧气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

2CO。

(2)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色,澄清的石灰水变。

二、碳的氧化物

1、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的途径主要有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造成。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叫干冰,易升华,可作。

(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

②不供给呼吸:

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枯井和深洞底部前,必须先做试验。

③与水反应:

CO2+H2O=H2CO3,可以制作汽水等碳酸饮料。

光照

④与碱反应:

CO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以用来(填“检验”或“吸收”)CO2;

CO2+2NaOH=Na2CO3+H2O此反应可以用来(填“检验”或“吸收”)CO2或制取纯碱。

叶绿素

⑤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在温室里施用CO2作,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制法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装置应该选用

(填“固固加热型”或“固液常温型”),用向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②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2、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极难溶于水。

①可燃性:

一氧化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可以做。

(注意:

点燃前必须验纯。

②还原性:

一氧化碳与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3CO+Fe2O3

2Fe+3CO2。

可用于。

(注意:

实验过中可以用燃烧法处理尾气。

③毒性: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强于氧气,易造成人体缺氧而中毒。

参考答案

一、1、

(1)钻头

(2)软能铅笔芯电极吸附不同

2、不活泼

(2)红浑浊

二、1、燃烧温室效应

(1)制冷剂

(2)①灭火②灯火试验④检验吸收⑤肥料(3)固液常温型上口

2、

(2)①气体燃料②冶炼金属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天然存在

金刚石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石墨

最软的矿物之一,有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C60

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单质。

(此外还有C50、C70等)

无定形碳

木炭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所起作用叫做吸附作用,可吸附毒气、色素、异味等。

活性碳

炭墨

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用来制墨汁,书写字画不容易褪色。

焦炭

冶铁

化学性质

稳定性

常温下性质稳定

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2点燃2CO

还原性

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

冶金工业

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化学

性质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微热或过一段时间又变为紫色是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实验室制法

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装置

固液常温制气体装置

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

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检验方法

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用途

灭火、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光合、温室肥料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

毒性:

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输氧能力。

可燃性:

2CO+O2点燃2CO2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途:

做燃料

还原性:

3CO+2Fe2O3高温4Fe+3CO2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途:

做还原剂,冶炼金属。

中考试题

1.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C.COD.CO2

2.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A.金刚石B.活性C.炭黑D.石墨

3.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金刚石B.石墨C.焦炭D.活性炭

4.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

5.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大气污染物

B.都能与水反应

C.都能还原氧化铜

D.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B.用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7.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C.都不溶于水D.密度都比空气大

8.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 

 

【 

9.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示意图如下),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

下列说洪错误的是【】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0.以下结构示意图表示C60分子的是【】

ABCD

11.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2.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铜B.干冰C.氯化钠D.金刚石

B.

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4.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15.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的现象。

请你指出在图中蓝色火焰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O2

CO2B.2C+O2

2CO

C.2CO+O2

2COD.CO2+C

16.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厦大化学家制得了C50,它与C60都是单质

B.某物质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

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C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17.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喷石灰水B.直接喷水C.直接放入CO2中D.喷水后放入CO2中

18.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标号)

A.酸B.碱C.盐D.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9.2002年底某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

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D.吸附性

20.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

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

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A.能导电B.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C.密度小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22.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3.在一定温度下,1cm3活性炭所能吸附某些常见气体的体积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有关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2

CO2

O2

N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A.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高的气体,越容易被吸附

C.化合物的气体比单质的气体更容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容易被吸附

24.下列四瓶气体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25.检验集气瓶中的CO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B.在瓶口闻其气味

C.将带火星的木插入瓶里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26.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B.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

 课后作业

选择题(每题5分)

1.我国古代遗留下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

  A.蓝墨水  B.红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2.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是( )。

  A.C  B.CO  C.CO2  D.O2

  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剧增,为减缓此现象,最理想的燃料是( )。

  A.优质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

  4.在书写档案时,规定必须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墨水,其理由是( )。

  A.单质碳不跟其他任何物质反应

  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D.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

  5.检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B.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6.CO和CO2具有相同的( )。

  A.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元素质量比  D.可燃性

  7.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

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CO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是( )。

  A.H2和CO  B.H2和O2  C.H2和C  D.C和CO

  9.①氧气;

②干冰;

③石灰浆;

④活性炭的一些用途为:

保存食物、做吸附剂、冶炼钢铁、砌砖抹墙。

按四种物质的用途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10.一种无色气体X和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跟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金属铜和X。

则X和Y分别是( )。

  A.CO、O2  B.CO2、CO  C.CO2、O2  D.CO、CO2

计算题:

(注意步骤)(每题25分)

 1.工业用煅烧碳酸钙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欲得到88吨二氧化碳,则需煅烧多少碳酸钙?

同时得到氧化钙多少?

2.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方法制取铜。

若要得到128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

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