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2682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下载.docx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商品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减少其表面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施工中必须把它作为重点。

板面混凝土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不宜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拖振捣。

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水覆盖保温措施,加强混凝土的温度监测。

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测量坍落度。

1.1.1.4.钢筋工程

施工时严格控制钢筋的位置,确保钢筋的截面尺寸,特别是负弯矩筋及双层钢筋网片的上层钢筋。

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强管理,采取搭跑道、支马蹬形式,严禁踩踏钢筋。

由于分布筋一般为圆钢,同混凝土的握裹力较差,因此分布筋末端应设半圆弯钩。

梁柱接头处理及梁柱接头抗震加密箍的设置,可采用焊接柱笼法。

1.1.1.5.施工缝的留设和施工荷载

施工缝的设置,在施工方案中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来抓。

现浇楼板施工缝处由于新老混凝土不能很好结合,往往出现裂缝现象。

所以楼面混凝土施工,应充分做好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尽量不留施工缝。

由于抢赶结构施工工期,过早的为下一道工序施工备料,会对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施工荷载。

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太低,过早的施工荷载会导致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因此,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组织流水作业,避免由于施工荷载导致结构裂缝。

1.1.1.6.原材料

(1)用低水化热水泥配制混凝土,减少拌制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可有效地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

(2)严格控制骨料中的含泥量。

砂宜用中(粗)砂;

石子宜用级配良好的碎石。

1.1.1.7.其它通病防治措施

(1)、改进模板及支撑体系,选用质量好的七胶板拼装;

增加模板及支撑的刚度,消除胀模、烂根、蜂窝、麻面,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

墙板模板应进行编号,以便于同部位间周转使用,减少重复打眼和拼装。

(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钢筋纵向位移,保证轴线正确、不偏位。

悬挑雨蓬、挑檐的负弯矩钢筋下均设置钢筋支架,确保钢筋不产生下压位移。

(3)、墙体砌筑灰缝砂浆必须饱满,构造柱、拉结筋按设计设置。

1.1.1.8.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对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及耐久性、耐火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规定,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因此在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针对钢筋混凝土柱、梁、板等构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技术措施

①.购置成品保护层、制作钢筋撑马。

根据双层钢筋的高度,用Ø

6.5、Ø

8、Ø

10圆钢和Φ12\20螺纹钢弯制成马凳状,用于支撑双层钢筋网片的上层钢筋。

②.墙、柱钢筋保护层控制,可用成品保护层绑在墙、柱竖向钢筋外皮上。

间距一般1000mm,布置成梅花状,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

③.主、次梁钢筋在主筋下和侧面垫好成品保护层,间距一般为1000㎜。

④.楼层现浇板配双层钢筋时,两层钢筋之间须设置间距为1000㎜×

1000㎜的钢筋撑马,以防止上层钢筋被踩下。

下部钢筋按梅花状设置间距为1000㎜×

1000㎜成品保护层;

对于板负弯距配筋,也应设置间距为1000㎜×

1000㎜的钢筋撑马,且每个扣均要绑扎,以防止被踩下。

(2)、管理措施

①.钢筋绑扎时,应根据进度及时放置保护层垫块。

对于关键部位如雨蓬、悬挑板等,要设专人严格控制负筋保护层位置,防止负筋被踩下。

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专业工长应跟班作业,指导督促操作工人的操作程序及方法。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应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刻整改。

③.浇筑混凝土时,要安排钢筋工看钢筋,及时恢复被移位的保护层垫块和踩下的钢筋。

1.1.1.9.楼板厚度及平整度控制措施

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楼板的成型厚度。

本工程模板为肋形楼盖模板系统,特点是:

楼板厚度变化多,高空作业危险性高,混凝土成型质量要求严。

因此,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外,模板的标高及平整度是控制的重点。

针对以上特点采取以下措施:

①.模板施工前,专业工长应向操作班组作详细的技术交底,熟悉本工序的操作规程,指出易出错的部位。

②.操作班组应严格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进行,模板支设采取先支主、次梁,再支楼板模板。

先支好主梁板模,经轴线、标高检查校正无误后,加以固定。

在主梁上留出次梁截面缺口,支设好次梁。

楼板模板安装标高,为楼板板底标高减去模板厚和搁栅高度,铺搁栅,钉楼板模板。

③.肋形楼盖模板支设好后,应对模板的尺寸、标高、板面平整度、模板和支撑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④.浇筑混凝土时,应随找平随带线或架设激光水平仪检查混凝土面标高,确保混凝土浇筑厚度。

(应在柱筋上弹出+0.50水平线)

①.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专业工长应跟班作业,指导督促作业人员的操作程序及方法,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应及时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②.浇筑混凝土时,应安排木工看模板。

发现胀模、跑模、板面下沉等应立即暂停混凝土浇筑,采取有效措施修正,经过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浇筑。

③.制定奖惩办法,拆模后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发现有偏差的将对班组进行惩罚,杜绝同样的缺陷再次出现。

1.1.1.10.卫生间防渗漏施工

1)、管根、墙根渗漏

原因分析:

主要是未按规范要求作防水层、周边混凝土不密实,套管和水泥墩台做法不规范。

防治措施:

卫生间必须做好防水层;

管根处、大便器泄水管、地漏处的防水要认真施工;

堵洞必须用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做出规范的混凝土圆墩台;

厨房间也要同样处理,防止结露水顺管下流,造成渗漏。

2)、防倒泛水措施

主要原因是未按弹出的水平线认真进行找坡;

地漏埋设偏高,造成周围积水。

在卫生间地面施工时,要按照地面泛水要求,根据四面墙上50㎝水平控制标高线,用水平尺引测方法,在楼地面基层表面做好塌饼,再冲筋做地面。

对屋面也要按泛水要求,用水平仪测控,在底层上做好塌饼,再用陶粒找坡。

1.1.1.11.窗框(扇)、窗台防渗漏施工

1)、窗框(扇)渗漏

窗框(扇)渗水主要原因是窗框(扇)密封性不好;

未设止水槽。

施工中严把进场材料关,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允许进入现场,进现场后要做好成品保护,防止变形;

窗框上口做10×

10止水槽。

2)、窗台渗水

窗台渗水主要原因是细部做法不规范;

外窗台倒坡或窗台外高内低,在窗台内侧下部设置30*30现浇混凝土挡水条。

施工中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框与墙间缝隙的清缝、填缝和细石混凝土塞缝工作,外窗框边涂刷JS(聚合物)防水层一道;

控制好窗台的内外标高和坡度。

1.1.1.12.墙面防渗漏施工

1)、墙体结构渗漏

外墙支模穿墙洞及脚手眼洞封洞不密实,留有缝隙或砂浆干裂;

砖墙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处施工不规范,造成脱落或开裂。

清扫洞(眼)内杂物、浮灰(表面光滑部位应凿毛),撒水湿润。

基层刷素水泥浆一道,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封洞,封堵验收合格后7天用聚氨酯防水涂刷,以达到防渗漏效果。

砖墙砌筑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特别要注意与混凝土结构接缝砂浆的饱满度,杜绝透缝、假缝、瞎缝现象;

框架梁底锁砖方法和时间应严格按规范要求;

按设计要求在砖墙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处满挂钢丝网。

2)填充外墙抹灰空鼓、开裂引起渗漏

主要原因是抹灰层与基层粘结不牢;

超厚部位未分层抹灰,造成干缩裂缝、空鼓;

未按规范要求设伸缩缝,引起温度裂缝。

抹灰前应提前24h将墙面浇水湿润,混凝土墙面应刷素水泥浆一道(表面光滑部位应凿毛);

严格控制每层抹灰厚度;

按规范要求设伸缩缝。

1.1.1.13.地面找平层防空鼓、开裂、起皮施工

空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基层未錾毛,表面浮灰、浮浆未清扫干净,与面层粘结不牢;

未按规范刷素水泥浆(扫浆),或扫浆后未及时铺找平层砂浆,造成基层与找平层隔离空鼓;

超厚部位施工不当;

未及时养护。

起皮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操作不当,找平层压光时在表面撒了干水泥。

基层应錾毛,将表面浮灰、浮浆冲洗干净;

按规范要求在基层表面刷素水泥浆一道,及时铺找平层砂浆;

找平层超厚部位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施工完12h内洒水养护。

找平层压光应分多遍进行,严禁在表面撒干水泥,减少压光次数。

1.1.1.14.建筑墙面防空鼓、开裂施工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墙面未錾毛,基层未清理干净和湿润;

未按规范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超厚部位未分层抹灰;

混凝土墙面应錾毛,将基层表面浮灰冲洗干净;

按规范要求在基层表面刷素水泥浆一道;

找平层超厚部位应分层抹灰。

1.1.1.15.屋面防漏水措施

由于屋面防水层材质不过关,防水层未做到泛水底或翘边等原因,往往会造成屋面漏水。

屋面防水层必须选用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又不易在施工中造成损坏的防水材料。

防水层应“顺水”搭接铺贴并均应做至泛水底。

1.1.1.16.落水口和立管预留洞处防渗漏措施

由于落水口和立管的预留洞修理时,垃圾未清除干净,未充分湿润和细石砼未浇筑密实等原因,造成漏水现象较多。

落水口应比屋面或楼面防水层面低10~15㎜,且做成盆子形口。

预留洞修补方法:

凿除预留洞四壁疏松部分,清除干净垃圾,充分洒水湿润洞壁和管面,对粘结面刷一遍建筑胶水泥胶浆。

先灌10~20㎜厚1:

2水泥砂浆。

再灌C20细石砼,坍落度6~8㎝,用铁棒捣实,刮平表面,面层低30㎜左右。

第二天在管道和落水口四周与细石砼接缝处,刷2㎜厚左右的1:

在楼面、屋面完成后,立管四周用1:

2水泥砂浆粉成防水圆台,修补预留洞应专人操作,对修补完的预留洞要确保24小时不准摇动立管。

1.1.1.17.涂料质量通病及防治

通病:

漏刷、阴阳角不直、棱角不清晰、流坠、皱纹、返碱、咬色、粗糙等。

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0%,表面应平整、干净无污物。

批刮用的腻子应按要求配置,干燥后应有一定的强度,不得粉化、起皮、裂纹。

浆皮开裂、基层未处理干净时以及批腻子未干透容易出现面层开裂现象。

脱皮:

刷浆过厚或者乳胶漆未按标准规定的比例配制时出现脱皮现象。

因此要严格按照规定配制涂料。

返碱、咬色:

主要原因墙面过于潮湿或墙面干湿不一致,解决的办法是将墙面烘干,待墙面干燥后再行施工。

另外刷浆的遍数不能跟的太紧,应等到第一遍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遍的施工。

流坠:

涂料粘度太大容易造成流坠现象出现,应掌握好涂料的配制比例。

1.1.1.18.楼地面面砖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板块空鼓:

基层清理不干净,洒水不均匀、砖未浸水,水泥浆结合层刷的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上人过早等。

表面不干净:

地面铺贴完成后,成品保护不够,油漆桶放在地面上。

在地砖上拌水泥砂浆,施工墙面涂料时不覆盖等都会造成面层受污染。

地面铺贴不平:

对地砖未事先挑选,砖的厚薄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铺贴时未按水平线进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