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2263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古代汉语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转注字虽然没有产生新的造字方法,但是它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或方音的差异;

同时它也反映了一种语言文字现象:

即文字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形体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语言的需要的,它是一种动态的文字现象。

10、什么是假借字?

假借字就是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但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

其特点:

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上与本字没有联系。

11、什么是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在某一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不同字形。

古今概念是相对的,时代在前的为古字,时代在后的为今字。

12、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所谓异体字,即所有意义都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

异体字不同于古今字,古今字是着眼于历时的文字产生的先后,异体字则着眼于共时的字体的差异。

13、什么是繁简字?

汉字的简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繁简字就是繁体字和简化字。

简化的方式主要有:

(1)采用原有的古字,如:

无—無云—雲礼—禮气—氣从—從

(2)采用同音字,如:

后—後姜—薑谷—穀

(3)采用笔划少的偏旁代替笔划多的偏旁,如:

灯—燈阳—陽粮—糧矾—礬

(4)采用基本废弃的僻字,如:

听—聽圣—聖体—體

(5)采用繁体字的一部分,如:

乡—鄉声—聲飞—飛习—習开—開亲—親

(6)采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原字的一部分,如:

汉—漢戏—戲对—對劝—勸

鸡—鷄凤—鳳聂—聶

(7)草书楷化,如:

头—頭举—舉尽—盡应—應图—圖

(8)另造新的简化字,如:

丛—叢尘—塵灶—竈

(9)采用旧有的简化字,如:

蚕—蠶办—辦

14、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是什么?

古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性成分作谓语,用判断句式本身来表达判断。

作出肯定判断的叫肯定判断句,作出否定判断的叫否定判断句。

15、古代汉语的否定词有哪些?

共9个,不、弗、毋、勿、未、否、非、無、莫。

二、单项选择题:

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D)

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

2、《周易·

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B)所作

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D郑樵

3、下列例句“道”字用其本义的是(A)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C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D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4、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A)

A早晨B朝廷C早上省视父母、君王D朝见,朝拜

5、古代汉语主要指(A)。

A文言文B白话文C平话D粤语

6、“丧欲速贫,死欲速朽”各指的人物是:

()

A曾子桓司马B南宫敬叔孔子C桓司马南宫敬叔D南宫敬叔桓司马

7、“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中的“冯”与下列哪个词通假。

(B)

A马B凭C赁D依

8、“使鉏麑贼之”中的“贼”是指()

A小偷B贼C杀D叛徒

9、“三周华不注”中的“周”是指()

A周围B周期C围绕D次

10、古代汉语的词汇以(A)为主。

A单音节词B多音节词C双音节词D三音节词

11、“责毕收,以何市而反”的“责”是指()

A责任B债务C任务D责问

12、“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中的“徧”与下列哪个词通假()

A遍B扁C编D篇

1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的“市”是指()

A市场B买C街市D市长

14、“亡羊补牢”的“亡”指()

A逃亡B死亡C失掉D忙碌

15、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B)

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

16、“辟”和“避”的关系是()

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D异体字

17、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D)年至5000年

A2000B3000C40000D4500

18、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C)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19、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

20、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D)

21、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B)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2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D)

A亦街炎伐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

23、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C)

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

24、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C)

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诂语超D滑株鸠功

25、“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

A改换意符B增加意符C读音相同D意义同源

26、《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

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D许慎

27、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B)

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

28、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

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

29、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C)

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

30、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C)

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

31、“北”是一个(C)字。

32、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a桃b雅c洗d室e篇f贼g颖h彩

Aabc/de/fghBab/ch/de/fg

Cac/bh/de/fgDab/cg/de/fh

33、《说文解字·

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B)

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

34、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A)

A问闷B福祈C通过D江河

3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A雨舟水牛B兵本日月C手木鱼甘D刀亦哀鸟

3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A)

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

37、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策”字应属(D)

3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B)

A草慎武信B集泪承莫C从战天走D现责至秉

3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B)

A莫鱼向闽B牧岩岳泪C凭亦寒罟D集冰迢逐

3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C)

A锦楚众男B森栽表朝C友见比炎D袜肥果解

3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D)

A回步文意B笛初明看C即婢休驰D暴祭赤半

3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固颁旗锦B病师姑甲C马偷逃布D斧行财国

3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B)

A腾贼章汁B徒问辩背C勉海谐盗D后美碧途

3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C)

A胞记范舀B斩初伐婚C暑迪跳除D箸怡哨安

3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B)

A修梁吟前B吠技菜荆C志赛浅鸣D怕表苦存

40、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A)

A炼约输碉B唾睹理明C油姚破益D特灿威慕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分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1、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

A弟:

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信:

表示伸展。

C岁:

表示时间,即一年。

D辟:

表示逃避。

E畔:

表示背叛。

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A时——伺B生——性C伯——佰D辟——避E矜——鳏

3、下列各组字,后者属于为前者的引申义所造新字的是(ADE)

A解——懈B辟——嬖C国——國D景——影E取——娶

4、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C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D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A点——點B泪——淚C烟——煙D敛——殓E弃——棄

6、下列词语属于联绵词的是()

A倜傥B忸怩C徘徊D逍遥E须臾

7、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B芸——耘C归——馈D涂——途E知——智

8、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9、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A徒徙行径B腥胡肖胃C冯骐笃骏D孟盟盆益

E福神祈视

10、《战国策·

赵策四》:

“左师触龙言:

原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A盛气:

怒气很大。

B揖:

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C揖:

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D趋:

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E谢:

谢罪,道歉。

11、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释材料,这说明“东”和“红”的关系是()

A两字具有双声关系B两字具有叠韵关系C两字具有同音通假关系D两字具有声调相同关系E两字具有同义关系

1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引申义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C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D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E三十而壮,有室。

1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酌以大斗。

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E淆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14、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是()

A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B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E故中御而从齐侯。

15、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A薪:

砍柴。

B奋:

举起,扬起,振作。

C权:

权力,权衡。

D信:

言语真实。

E候:

守望,放哨。

16、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A断:

决断,果断。

B术:

道路。

C危:

不稳定,危险。

D析:

分析,辨析。

E牢:

监狱。

17、《战国策·

18、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有()

A“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重点在“入”不在“出”。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卑鄙:

卑,地位低下;

鄙,见识浅陋。

C“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勉:

勉强。

D“是儿最叵信者。

”叵:

不可,合音词。

E“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丈人,妻子的父亲。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占优势。

B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复音节化。

C汉语词汇中词的复音节化规律当同汉语语音的简化规律相联系。

D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根源,主要是由语言内部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E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难在“异”而不在“同”;

难不在“微殊”而在“迥别”。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E)

A《国语·

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爪牙:

君主的得力武臣猛将,褒义。

B《国语·

周语中》“王厚贿之。

”贿:

赠送。

C《论语·

公冶长》“于予与何诛?

”诛:

谴责,责问。

D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

青年。

E《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

”闻:

听。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E)

A复音节词的大量产生已成为汉语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

  B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同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音词。

这个复音词的词义只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而存在。

  C《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中“指示”是偏义复词。

  D合音词是指书写形式是一个字,但实际上暗含了两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是两个字合起来所表示意义。

  E《孟子·

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中“诸”是“之乎”的合音。

四、指出下列句子特有的语法现象,并具体说明。

1、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姜氏惊

2、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将虢是灭:

宾语前置,将灭虢,“是”是复指前置宾语“虢”。

3、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明德:

使德明,“明”是使动用法。

4、虞不腊矣。

腊,用作动词,腊祭之意。

5、晋侯饮赵盾酒。

饮:

使动用法,使……饮。

6、衣冠而见之。

衣、冠,都是名词用如动词,穿衣和戴帽。

7、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高,用如动词

8、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何厌”前置,之,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何厌”。

9、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宾语前置,是,代词,征的宾语,指代“包茅”。

10、不拊爱子其民。

子,用如动词,以……为子。

11、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先、后,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五、翻译题:

把下列译为现代汉语句

1、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3、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4、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5、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6、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7、鬼神非实亲,惟德是依。

8、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9、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10、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1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12、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13、食之,比之门下。

14、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15、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16、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從鄢陵君与寿陵君。

17、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18、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举淮北之地也。

19、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

20、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六、问答题:

1、试分析《晋灵分不君》一文如何体现儒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思想观念的?

提示(要点):

(1)"

的意思是:

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

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

(2)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

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

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

(3)赵盾身为臣子,他对晋灵公滥杀宰夫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

赵盾在职守

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

他盛服待朝,"

不忘恭敬"

从赵盾对待饿坏了的灵辄来看,又

做到了养民也惠了。

赵盾的确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4)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才子的形象。

灵辄按子道而行,三天没

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

这可谓是大孝。

(5)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

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

"

为法受

恶,惜也。

这里所说的这个"

法"

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

最后,《春秋》是阐述孔子

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

《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

要"

忠之至"

,忠到极致才成。

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

这是名分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观念。

2、以儒家的观点如何认识《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

赵盾按臣道,做到了"

敬"

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

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

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

尽了忠君之职。

所谓"

,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

赵盾在职

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

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

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

在这里赵盾确

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

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

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

这不能不说养

民是恩惠的。

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

它是怎样一部书?

提示: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收录篆文9353个、重文1163个。

按照部首排列,共540个部首。

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篇。

每篇又分为上下。

《说文解字》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

根据它,可以上求造字的根源,下辨字体的变迁。

它不但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而且也是当前文字改革的重要依据。

《说文解字》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

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

4、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造字本义是昏暮,但是它被借用作语言中的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后来用“暮”字表示昏暮的意思。

疲劳的意思本来用“疲”字表示,但古书里常用“罢”来代替“疲”,表示疲劳。

请分析一下这两种用字现象各自的性质,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莫”字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后来造的“暮”同“莫”是今字与古字的关系。

借“罢”表示“疲”,由于“疲”字本有,所以“罢”字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两者都是依声托事的做法,区别在于前者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而后者是本有其字的通假。

5、什么是《左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