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1571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学2Word文件下载.docx

A

[解析]

 

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预防病名

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

麻疹

百日咳

白喉破伤风

乙型肝炎

免疫原

 卡介苗(减毒活结核菌混悬液)

 脊髓灰质炎减毒糖丸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百日咳菌液、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的混悬液

乙肝疫苗

接种方法

皮内注射

口服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初种次数

1

3(间隔1个月)

3(间隔4~6周)

3

初种年龄

 出生后2~3天到2个月

2月以上

8月以上

 3个月以上(第一次3个月,第二次4个月,第三次5个月)

 第一次出生时,第二次1个月,第三次6个月

复种

 7岁,12岁进行复查“OT”试验阴性时加种

 4岁加强口服三型混合糖丸疫苗

7岁加强一次

 1.5~2岁、7岁各加强一次,用吸附白破二联类毒素

 周岁时复查,免疫成功者3~5年加强,免疫失败重复基础免疫

注意点

 >2个月小儿接种前做“OT”试验(1:

2000阴性才能接种)

 冷开水送服或含服,1小时内禁用热开水

 接种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使用胎盘球蛋白及丙种球蛋白制剂

 掌握间隔期,避免无效注射

第4题

疑为苯丙酮尿症的儿童初筛应做( 

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

血清苯丙氨酸浓度测定

尿三氯化铁试验

尿甲苯胺蓝试验

苯丙氨酸耐量试验

[解析]新生儿期筛查采用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可以半定量测定新生儿血液苯丙氨酸浓度,也可在苯内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进行比色定量测定。

当苯丙氨酸含量>0.24mol/L(4mg/dl),应复查或采静脉血进行苯丙氨酸定量测定。

患儿血浆苯丙氨酸通常可高达1.2mol/L(20mg/dl)以上。

第5题

婴幼儿少尿的标准是昼夜尿量少于( 

100ml

200ml

300ml

400ml

500ml

B

[解析]6个月婴儿每日排尿400~500ml,幼儿为500~600ml,学龄前儿童600~800ml,学龄儿童800~1400ml,当一昼夜尿量小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小于300ml,婴幼儿小于200ml时,即为少尿,一昼夜尿量小于30~50ml时称为无尿。

第6题

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 

全身症状轻

皮疹为全身性分布

呈充血性斑丘疹

皮疹一日内出齐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解析]风疹是儿童常见的较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低热、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并发症少见。

风疹病毒届披盖病毒科。

病原体由口、鼻及咽分泌物传给他人,通过飞沫传播。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第7题

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 

46,XY,-13,+t(13q21

46,XY,-21,+t(21q21

46,XY,-22,+t(21q22

46,XY,-14,+t(14q21

46,XY,-15,+t(15q21

D

[解析]易位型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相互易位,其额外的21号染色体长臂易拉到另一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

分为两类:

1.D/C易位 

D组中以14号染色体为主,其核型为46,XX(或XY),-14,+t(14q21q),少数为15号。

这种易位型患儿约半数为遗传性,即亲代中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核型为45,XX(或XY),-14,-21,+t(14q21q);

2.G/G易位 

是由于G组中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t(21q21q),或一个21号易位到一个22号染色体上,即t(21q21q)。

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作染色体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

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父方为D/G易位,风险率为4%;

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下常,但亦有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为本病。

第8题

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碘缺乏

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

甲状腺合成过程中酶的缺乏

促甲状腺激素缺乏

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下

[解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包括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是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最主要的原因)、甲状腺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是导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第二位常见原因)、促甲状腺激素缺陷、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下、碘缺乏及新生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第9题

奇脉见于( 

右心功能不全

二尖瓣狭窄

高血压

大量心包积液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解析]大量心包积液的体征包括心音遥远、肝大,颈静脉怒张和奇脉等。

第10题

食物中每克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供给能量(kcal)分别为( 

4,4,9

9,4,4

4,9,4

4,9,9

9,9,4

[解析]能量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依靠食物中的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取得,每克可供能量分别为:

16.7kJ(4kcal),37kJ(9kcal),16.7kJ(4kcal)。

第11题

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苗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 

2~3天

4~6天

7~12天

4~8周

E

[解析]参见21题。

第12题

小儿腹泻的定义是( 

多为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

星状病毒感染致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

食饵性腹泻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解析]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位于我国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第2位,以小儿排便次数增多(与平时比),大便性质改变(不消化的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表现。

此外,还可伴有食欲低下、呕吐、发热等。

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

第13题

早期确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是( 

甲状腺抗体的测定

TRH兴奋实验

血清T3、T4、TSH测定

甲状腺扫描

骨龄测定

[解析]早期确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是血清T4、T3、TSH测定,任何新生儿筛查结果可疑或临床有可疑症状的小儿都应检测血清T4和TSH浓度,如T4降低、TSH明显增高时确诊,血清T3在甲状腺功能减低时可能降低或正常。

第14题

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 

<5mm

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10~15mm,一周后留有色素

15~20mm

>20mm

[解析]一般用0.1mlPPD(每0.1ml含5个结素单位)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接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6~10mm皮丘,48~72小时观测结果,以局部硬结的毫米数表示,先写横径,后写纵径,取两者的平均直径判断反映强度。

硬结直径不足5mm为“-”;

5~9mm为“+”;

10~20mm为“++”;

20mm以上或还有水疱及坏死者为“+++”;

为强阳性反应。

第15题

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 

流感病毒

合胞病毒

柯萨奇病毒

腺病毒

EB病毒

第16题

儿童风湿热的相关发病机制是( 

链球菌直接损害

Ⅲ型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Ⅰ型变态反应

肠球菌的毒素作用

[解析]急性风湿热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有多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抗原与发病有关:

其荚膜透明质酸与人体关节、滑膜有共同抗原;

其细胞壁外层蛋白质中M蛋白和M相关蛋白、中层多糖中N-乙酰葡糖胺和鼠李糖均与人体心肌、心瓣膜糖蛋白有共同抗原。

第17题

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数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期是(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解析]足月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计数已达到成人水平,其中CD4细胞数较多,CD4/CD8的比值高达3~4,以后逐渐下降,2岁时到2,为成人水平。

小于胎龄儿及早产儿的T细胞数量较少,对有丝分裂原的转化率较低。

早产儿的T细胞数约在1月龄时上升至足月儿水平,但小于胎龄儿的T细胞数在1月龄时仍低于足月儿。

第18题

猩红热出现皮疹多在发热后( 

12小时之内

12~48小时

60~72小时

84~96小时

大于96小时

[解析]猩红热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

猩红热出疹期为起病12~48小时内出疹,皮疹最先于颈部、腑下和腹股沟处,通常24小时内布满全身。

第19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甘露醇

地塞米松

苯巴比妥钠

苯妥英钠

呋塞米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为20mg/kg,15~30分钟内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用10mg/kg;

以后每日维持量为5mg/kg。

如惊厥未控制,可配合使用地西泮(安定),剂量为每次0.3~0.5mg/kg,静脉两药合用时应注意呼吸抑制的可能性。

第20题

男孩,1岁半。

其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 

30%以下

30%~40%

50%~60%

70%~80%

80%以上

[解析]见A1型题答案9。

第21题

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发热、流涕、咳嗽

有感冒接触史

耳后淋巴结肿大

手、足出现红色斑丘疹

Koplik斑

[解析]麻疹黏膜斑又称Koplik斑,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位于颊内侧黏膜,白色斑点直径0.5~1mm,有时有红晕环绕,可累及整个黏膜及唇部黏膜,在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对出疹前早期诊断极有帮助。

第22题

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 

卵巢

胆囊

脾脏

淋巴管

盲肠

[解析]小儿在出生后头儿年缺少黄髓,故造血的代偿潜力甚小,如果造血需要增加,就出现髓外造血。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

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末梢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

感染及贫血矫正后正常骨髓造血可恢复。

第23题

法洛四联症心脏杂音响度主要取决于( 

左、右室之间压力差

肺动脉瓣狭窄程度

室间隔缺损大小

主动脉骑跨程度

右室肥厚程度

[解析]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

法洛四联症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

①肺动脉狭窄;

②室间隔缺损;

③主动脉骑跨;

④右心室肥大。

4种畸形中以肺动脉狭窄最重要,是决定患儿病生理改变及临床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肺动脉狭窄,血液进入肺脏受阻,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

肺动脉狭窄轻者,右心室压力仍低于左心室,故左向右分流;

肺动脉狭窄严重者右心室压力与左心室相似,此时右心室血液大部分进入骑跨的主动脉(右向左分流),因而出现青紫。

第24题

不符合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 

全身浮肿

大量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肉眼血尿

高胆固醇血症

[解析]我国儿科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肾病两型。

单纯性肾病多发生于2~7岁,肾炎性肾病多发生于7岁以上。

起病多见于感染后诱发,水肿轻重不一,多从眼睑水肿开始,呈下行性,蔓延至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可伴腹水及胸水,严重水肿患儿于大腿和上臂内侧及腹壁皮肤可见皮肤白纹或紫纹。

单纯性肾病一般无明显血尿和高血压。

肾炎性肾病可出现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高血压,病程多迁延反复。

第25题

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常见的病原菌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B族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解析]化腑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以婴儿多见。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患儿多见。

若加上无症状者,其发生率可高达85%~90%。

第26题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年长儿可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食欲减退,可出现异食癖

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感染

年龄愈大,肝脾肿大越明显

[解析]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

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

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大越明显。

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

常有呕叶、腹泻。

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

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常有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年长儿常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为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感染。

指趾甲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第27题

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主要的原因是( 

血肌酐增高

血钾升高

血磷升高

维生素D减少

酸中毒

第28题

5岁小儿按公式计算身高、体重及头围约是( 

118cm22kg54cm

114cm21kg53cm

111cm20kg52cm

108cm19kg51cm

105cm18kg50cm

[解析]5岁小儿体格生长的指标公式:

1.身高 

2~12岁平均身长(cm)=年龄×

7+70 

2.体重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

2+8(7)kg 

3.头围 

正常新生儿头围约为34cm,在生后的前3月和后9个月头围都增长6cm,故1周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约为48cm,5岁时约为50cm。

第29题

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直径20mm并出现水疱、坏死,判断结果是( 

“-”

“±

“+”

“++”

“+++”

[解析]参见65题。

第30题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 

起病1~2周内

起病2~3周内

起病3~4周内

起病4~5周内

起病5~6周内

[解析]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起病1~2周之内,有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第31题

尿中发现大量透明管型时,提示病变在( 

肾小管和肾盏

肾小管和肾盂

肾小管和肾小球

肾小管和输尿管

肾小管和膀胱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尿常规血尿伴蛋白尿,可见颗粒或透明管型。

第32题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必有的临床表现是( 

镜下血尿

水肿

肾功能异常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为水肿、少尿,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为下行性浮肿,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渐蔓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

血尿可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或茶褐色,持续1~2周转为镜下血尿;

高血压常在起病1~2周内发生,学龄前儿童大于120/80mmHg(16.0/10.7kPa),学龄儿童大于130/90mmHg(17.3/12.0kPa)。

第33题

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为( 

48~72小时

1周

2周

3周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

①未感染过结核;

②结核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③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

④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

第34题

奇脉最常见于( 

急性左心衰竭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解析]心包炎的表现为一般积液景少,临床上难以发现,有时于心底部听到心包摩擦音,少有心音遥远、肝大,颈静脉怒张和奇脉等大量心包积液体征。

第35题

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 

肠链球菌

副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乳酸杆菌

[解析]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可高达98%~99%。

第36题

小儿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正确认识是( 

B细胞免疫的发育较T细胞免疫早

IgG类抗体应答需在出生1年后才出租

IgM类抗体在胎儿期即可产生

足月新生儿B细胞量低于成人

免疫球蛋白均不能通过胎盘

[解析]与T细胞免疫相比,B细胞免疫发育较迟缓。

B细胞对抗原刺激在胎儿时即能产生相应的IgM类抗体,但产生有效的相应的IgM类抗体需在出生3个月后才出现。

足月新生儿B细胞量略高于成人。

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Ig),是B细胞的产物,存在于血管内外的体液中和B细胞的膜上,分为IgG、IgA、IsH、IgD及IgE五类。

其中IgC能通过胎盘。

第37题

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 

8周以内

9周以内

10周以内

11周以内

12周以内

[解析]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便可影响胎儿务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各种畸形,故孕妇的保健必须从妊娠早期开始。

第38题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形式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

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所致,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耐酸,是氨基酸代酣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第39题

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为小儿所特有的是( 

基础代谢

生长发育所需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活动所需

排泄损失能量

[解析]小儿对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