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的教学风格文档格式.docx
《窦桂梅的教学风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桂梅的教学风格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我,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
后来,上网阅读也成了我学习的一部分。
无论工作怎么忙,我都挤出时间学习。
教育名著、文学经典等各类书籍占据了家里四面的墙壁。
《南方周末》《人民教育》《书屋》等报纸杂志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
从23岁到32岁在作为居家女人最为辛劳的时期,我利用9年的时间,从函授的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班。
记得报考中文函授本科的时候,我每天下午5点钟到师范学院进行补课学习,晚上9点钟到家后,再给孩子做第二天上幼儿园的菜,有时还要备课,或者给学生改作业。
之后,我再复习成人高考的内容,直到半夜才睡觉。
半年下来,我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文函授本科。
几年来,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
(二)靠“闯”劲实践
日积月累,书读得多了,听得也多了,我越来越感悟到:
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有领导、专家指导的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快车道。
于是我找到校长要求上公开课。
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长,从没有见过自己争取上公开课的教师。
他告诉我,要先在年级组内练练,然后再说。
于是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我都特别积极地参加。
除了年级组内老师的帮助,我三天两头请领导、专家听课,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我都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
“上节课里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
第一条……第二条……”我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回家细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改进。
1992年我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执教《王二小》。
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推翻了,再重来……第二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下班后我一个人留下来做最后一次试讲。
在我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我可爱的学生……由于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来,可是课还没讲完----于是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由于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感染,真诚的师生交流,加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感人歌声,打动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
从此一炮打响,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市级、省级公开课中得到历练。
平常,我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要求自己。
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三)靠“恒”劲积累
不断的积累已经成为我的自觉行为。
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余,我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教育心得,哪怕是几十个字也赶紧记下来。
另外,我在“教育在线”网站经常粘贴自己的豆腐块,以便和网友交流。
几年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
出版了《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
在清华附小两年中,我和教师们一起大胆实践,勇于尝试,每一次听课后都给教师评课,努力做到优点说透,缺点不漏,策略给够。
到年底听了500多节课后,我给76位一线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结集为《教育的对话》----总结我和教师交流中的收获和思考,并发给他们作为我的工作总结。
这种交流的方法让教师有了一些感触和思考,我和他们在对话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共同鼓励,一起成长。
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
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
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
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跋涉----自觉尝试
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
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
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基,是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1994年下半年,我新接了一年级五班,在这片“自己的园地”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我的学生以及其他科任教师一起用心经营了六年。
(一)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
然而,我发现,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
于是我有意识地扩展阅读内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
在教学中,我和学生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
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
六年中,在积累内容的纵深递进中,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平均每个学生的识字量在3000字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将读书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
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教育部推荐给学生必读的书目等。
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语文知识,而且在书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构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
再比如,六年里用自己编辑的《诗词300首》,我带领学生背诵了300多首古今诗词。
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从而抓住了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了“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
张一帆同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马失前蹄”,一向得意的他沮丧极了,在我开导他的第二天,他送我三首词《西江月》《生查子》和自己独创的词牌----《独笑傲》。
他在这首词中写道:
泪眼已朦胧,成绩难留心中。
风光还是旧时同,恰似,一场春梦。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
荣辱成败瞬念空,仍笑,明朝春风。
试想,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造!
强化语文的诗教,时时拨动学生诗的琴弦,可以说,融会在书籍中的智慧、风骨、人生态度以及表达样式等都成为学生建立人生终极关怀的永恒资源。
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
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认识路线,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不但应在量上扩展延伸,还应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人民教育》在1999年第二期发表了我的《敢向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一文。
文中讲了对《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进行延伸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情节的创造;
讲了《荷花》《小站》等课文如何修改教材内容的情景;
讲了《一夜的工作》《为人民服务》等课文向作家领袖提意见的鲜活事例。
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我们自豪,自豪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厚,可我们却痛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人人文素养越来越单薄。
我,一个从事“人之初”教育的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中华民族将来怎么拥有高贵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
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应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
(二)超越课堂
“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
我告诉学生,也提醒自己,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它有着广阔的天地,与生命的成长共始终。
因此,我的语文课将语文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引进时代,着眼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
六年中,我请学者教授专家来作讲座、答疑;
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
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如体育表演,口头作文大赛,课本剧表演等。
我还经常和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进行热点采访及社会调查活动。
班级组成记者团,采访同学、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人。
当然,还要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于是我每学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编辑杂志,迄今已编有《萌芽文集》《创造文集》《诗画文集》《发现父母》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亲近大自然,触及社会热点、焦点时所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认。
超越课堂,不仅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还要触及他们的心灵。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对话活动。
一封封故事真实、感情真挚的家长来信,从《莘莘学子话艰辛》到《书的故事》,从《不堪回首的文革》到《孩子,我正在看着你们呢》……他们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少年生活,工作压力,下岗困惑,母子情深,父子隔阂……同学们觉得来信的家长虽然是事业的强者,人生的英雄,但又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不像电影小说中的人物那么遥远,而恰恰是自己最亲爱的爸爸妈妈。
就这样,一封封学生的《望星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永恒的伴侣》等回信,带着滚烫的泪,含着浓浓的情传到家长的手里。
且不说学生怎样情动辞发,妙笔生花,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单就精神世界的启迪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家长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又回信和孩子们交流自己的读后感。
有的提出希望,有的提出建议,有的赞叹不止。
梁大为的妈妈读着那些理解、支持、鼓励的信不知哭了多少回。
张继扬的爸爸一篇一篇回味着孩子们给他的回信,并利用双休日把亲戚的孩子叫到家里,把回信当做教材教育孩子们……最后在家长强烈要求下,学生自发编辑一本集子----《发现父母》。
相信,这份精神礼物将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一座不朽的纪念丰碑。
六年级的下半年,我又开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
我给75个孩子写了75封心灵对白。
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缺点等用六年里发生的小故事进行叙说。
从写给赵航平的《想念你优美的声音》到写给黄杉的《努力吧,石头会变成钻石》;
从写给宋宇庭的《擦干眼泪你会变得更潇洒》到写给谢瑶的《你拥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学生以自己的爱回报了我的爱----从齐林的《让生命闪光》到宫策远的《点亮一盏心灯》,从孟楠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到《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封封纯真、感动、感激,甚至提建议和意见的信都化作了爱的翅膀让我的心伴着幸福的泪飞翔!
所有的感觉都沉淀成一句话:
“当老师,值!
”
由此,在超越课堂的过程中,语言已经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
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
只有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为他们身心的健全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超越教师
“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
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是教师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
如何让教师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呢?
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脱离教师的搀扶学会学习,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呢?
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之。
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
在这样的环境中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
有超越之识,能够超越的能力;
有超越之智,实现超越的成功。
语文的学习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
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
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你的一样多。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语文教学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首先,努力让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学生的感觉----我这样提醒自己:
“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他们获得的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其次,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
就要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答案。
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思考和辨别批判的人,我们怎么能指望他去开拓、去创造?
我们追求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谱写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
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学生上台当老师,敢和你平等对话,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
记得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想让学生心中永远树立邱少云这位著名战斗英雄的伟大形象。
于是抓住课文中的:
“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
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进行了精心设计。
首先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邱少云精神的词语,在挖掘了“千斤巨石”“一动不动”词语后,我引导学生抓住“半个多小时”思考:
“烈火刚刚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
”“当他疼痛难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时又是怎么想的?
”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有的说邱少云想到了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他的生命;
有的说邱少云太伟大了,他一定在心里高喊“共产党万岁!
祖国万岁!
”有的说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一定会想,这点痛算什么,我才不怕呢。
正当我非常激动地准备和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两句话时,有个学生却说话了。
他说:
“要是我的话,那非疼死我不可,我想火刚开始烧的时候,他坚持住了,真是了不起,不过火烧到一半的时候他有可能就昏过去了,那么他后来什么也没有想。
”又有一个学生说:
“我不同意老师和同学的意见,我曾被水烫过,疼痛的滋味实在难忍,那么火烧的感觉会更难受。
如果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没动一下的话,他心里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肯定只有一个念头:
挺住挺住再挺住!
坚持坚持再坚持!
就是凭着任何力量无法抗拒的意志,他坚持到了最后。
”还有个学生说:
“老师,我觉得你让我们猜邱少云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好。
其实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就会很感动的。
本来读的时候想掉泪,可是一分析就没有感情了”。
还有的同学奇怪地质疑:
“邱少云他们是先遣部队,埋伏在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他身上带了子弹和手榴弹,那么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品被烧了那么长时间,怎么没有爆炸呢?
”一个悲壮的画面被拆卸得七零八落,学生的激情没有了,变成了一个个困惑,一个个怀疑。
我呆住了,面对英雄,教师会认为他们是神,并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在学生的眼里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才不接受你的看法呢。
的确,神是遥远飘渺的,而人的情感却是相近相通的。
由此看来,靠老师是不够的,只有自己去想,去悟,去创造才是最可靠的。
可见,超越教师的过程,不仅是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综上所述,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的、知识的、智慧的极限,从而实现自我审美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
由此可见,为生命奠基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凭着全心全力的付出----天道酬勤,我登上了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台阶。
1998年被吉林省命名为教改典型。
2000年,省教育厅为我召开了《窦桂梅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
2001年10月24日,我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主讲人,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人民教育》全篇刊发。
理想的风筝飞得高远,是由于实践的线索柔韧。
因此,教师专业探索表现在“思想的技术”也好,“技术的思想”也罢,都必须是“紧贴地面而行”。
与其描述千万遍花儿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地开放。
三、探索----自悟提升
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
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
既要紧贴地面行走,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
每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脚印,并构成学生的成长道路,成为其人生轨迹。
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我调入北京这“百川汇合”的教育入海口,来到教育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海淀区,工作于清华附小。
面对新的校园,新的领导班子,我在这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区,一次次经历观念的洗礼,理念的撞击,实践的研讨,短短两年里,我的教育生命再一次注入了成长的活力,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提升。
(一)为什么提出主题教学
我想,《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之所以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并成为清华附小的教学理念,是因为它改变了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现状。
无论从“大语文观”的角度,还是从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的角度来说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是,回顾以上六年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全部的热情,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的活动项目和选读内容,并且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实现对教材与课堂的超越。
但我的课堂教学还只限于改良层面,而且总有那么一点“茶壶里面翻波浪”的味道----我感觉到,自己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是从课外打包围战,而未完全进入主阵地。
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检索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如目不暇接的“满汉全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些“片断”知识不是被遗忘就是无法与其他经验作链接。
尤其是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时代,许多昨天的知识和方法在今天新知的浪潮席卷之下溶解了,猛然间,我觉得所学内容变成一场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学校的业务校长,我深深懂得: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中探讨的重要问题。
因此,目前我面临的任务不光是教学实践,还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创造,形成既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又能指导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效率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那么教师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积累智慧和情感,立体建构一个教学体系,在主课堂上做到合理高效,追求教学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我读了西方统整课程理论,联想到了比较文学中的母题研究,于是就提出了“主题教学”。
这里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
即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类似于比较文学中的母题。
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统整。
这样的教学,密度强,容量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价值取向的形成,当然也包括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在海淀中心学区领导的指导下,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一边定期为教师上教学观摩研讨课,探讨如何以教材的一篇带动多篇,一边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扩展与提高。
“主题教学”的探索当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努力在理性思考支撑下去实践,去摸索。
“主题教学”是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
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和多重的联系,以求整合;
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互相协调和整体发展。
基于这些思考,2002年我为海淀中心学区的教师上了《朋友》两节课,就以“朋友”为主题,自选古今中外关于友情的四篇文章,本着以上思考展开教学。
初步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相关领导、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更使我坚定了这一追求,使我的教学实践以及理论认识又有了新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多角度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
因此,主题教学的模式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固定的。
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单元,或者自己建构的主题单元,挖掘主题内涵,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地创意、规划、实施。
强调整体和综合,强调综合性语文学习。
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教材就是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来建构的。
作为实践主题单元教材的教师,就不用花大气力对教材进行统整,而应该领悟教材以主题单元编写的意图,很好地使用教材。
当然,也可以在大语文观中审视或者建构教材,即超越教材并且围绕主题重新选编内容。
这样做,就打破了原来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那种知识单元教法“见学不见人”的弊端。
“主题单元”让系统性退隐幕后,让学生通过主题学习,建构和凸现后隐的体系。
可是,我发现大多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认识,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课程教材再先进,如果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以不变应万变,改革的结果可想而知。
“主题”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二)怎样实践主题教学
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进行“主题”教学,那么语文学习就既要着眼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在他们熟悉的系列生活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语言文化的汁液,让他们在语文生活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使得语文素养在同类的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教师既要当主题教学的“设计师”,更要当主题教学的“建筑师”。
因此,落实主题教学的内容和主题教学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源,并花心思、下功夫创意教学流程。
当一个主题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
当儿童的生活兴奋点与社会建立起不同、具体而主动的关系时,学习就趋于统整,因此,学习的连接就不再是个问题,并能整合地成长----也许,这是一次真正的学习。
当然,在主题单元学习的最开始,教师就要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计划、目的、学习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
教学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