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979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docx

护理学基础重点学习

护理学基础重点

1.医院物理环境正常值:

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

2.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

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3.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

问题(P)即护理诊断的名称;相关因素(S)与。

有关症状和体征(S)

4.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

.

护理级别

适 用 对 象

护 理  容

特别护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

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器官移植等。

  ①专人24小时严密观察病情。

  ②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③备好急救用品。

  ④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一级护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

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等。

  ①15~30分钟巡视一次病人,观察病情。

  ②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地填写特护记录单。

  ③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二级护理

  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

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等。

  ①1~2小时巡视一次病人。

  ②按常规护理。

  ③给予必要的生活、心理帮助,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级护理

  病人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

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等。

  ①每日巡视两次。

  ②按常规护理。

  ③给予健康指导,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5.掌握卧位的分类和概念,掌握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1昏迷和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2椎管麻醉及脊髓穿刺的病人

2、屈膝位:

常用于腹部检查、导尿、会阴冲洗

3、中凹位:

(休克卧位)常用于休克病人

4、头低脚高位:

1胎膜早破的产妇,防止脐带脱垂;2下肢或骨盆骨折后行骨牵引术的病人;3严重失血性休克的病人;4十二指肠引流及胆汁引流的病人;5体位引流的病人,利于肺底部的分泌物向外引流

操作方法:

将床尾处的床脚垫高15~30cm

5、头高脚地位:

1脑水肿的病人,降低颅内压,预防或减轻脑水肿;2颅脑手术后或头部外伤的病人,减轻颅内出血;3颈椎牵引的病人

(二)侧卧位

1灌肠术、肛门检查和配合胃镜检查等;2长期卧床的病人,侧卧位于平卧位交替,预防压疮;3臀部肌注

(三)半坐卧位

1颜面及颈部手术后,利于减少局部出血;2腹部手术后;3盆腔手术后及盆腔或腹腔有炎症者;4心肺疾患和呼吸困难者;5疾病恢复期

操作方法:

先摇起床头支架40°~50°,再摇起膝下支架。

(四)端坐卧位

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

操作方法:

床头支架抬高60°~70°,膝下支架抬高15°~20°。

胸前置床桌,上放一枕。

必要时背部盖毛毯以保暖,加床档防止坠床。

(五)仰卧位

腰背部检查:

腰背部手术及腰背部或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和侧卧的病人

(六)膝胸卧位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病人;2矫正胎位不正及子宫后倾的病人

(七)截石位

会阴、肛门区域的检查、治疗及手术,产妇分娩

注意保暖和遮挡病人。

6.掌握几个概念: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无菌用品、清洁区:

清洁:

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只能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致病的程度,而不能完全杀灭微生物。

也就是说只对繁殖体有效,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有的只起到抑菌的作用。

灭菌技术: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

无菌用品: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清洁区:

凡未与病人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库房、值班室等工作人员使用的场所。

8.掌握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

擦洗法:

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达到消毒作用。

常用于墙壁、厕所、家具等的消毒。

浸泡法:

将物品洗净擦干,浸泡在消毒液中,在标准浓度与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常用于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与灭菌。

如刀、剪及某些塑料制品等。

喷雾法:

将药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在标准浓度和一定时间内达到消毒目的。

熏蒸法:

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液呈气体,在标准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常用于室内物品、空气、贵重精密仪器、血压计、听诊器及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票证等

消毒剂

名称

消毒

水平

作用原理

使用范围

注意点

乙醇

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对肝炎病毒及芽孢无效

(1)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

(2)70%~75%溶液可作为消毒剂,用于皮肤消毒。

(1)易挥发需加盖保存,保持浓度≮70%。

(2)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和皮肤的消毒。

碘酊

使细菌蛋白氧化变性,能杀灭大部分真菌、芽孢

(1)2.5%溶液用于脐带断端的消毒,20″后用70%乙醇脱碘。

(2)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后,再用70%乙醇脱碘。

(1)刺激性较强,不能用于粘膜的消毒。

(2)皮肤过敏者禁用。

碘伏

破坏细菌胞膜的通透性屏障,使菌体蛋白漏出失活。

能杀灭细菌、病毒

(1)0.5%~1.0%溶液用于外科手术及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涂擦两次。

(2)0.05%用于口腔粘膜、烧伤、创伤等涂擦或冲洗。

(1)皮肤消毒后留有色素,可用水清洗。

(2)碘伏稀释后稳定性差,宜现用现配。

(3)避光密闭保存。

戊二醛

与菌体蛋白质反应,使之灭活;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芽孢

2%戊二醛溶液加入0.3%碳酸氢钠成为2%碱性戊二醛,用于浸泡器械、内窥镜;消毒需10’~30’,灭菌需7h~10h。

(1)浸泡金属类器械时加入0.5%亚硝酸钠防腐。

(2)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3)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消毒液一次。

福尔马林

(甲醛)

使菌体蛋白变性,酶失去活性;能杀灭细菌、真菌、芽孢和病毒

(1)空气消毒加热法:

取2~10ml/m3甲醛溶液+4ml~20ml水,加热熏蒸,密闭6h以上。

(2)空气消毒氧化法:

取高锰酸钾15g/m3倒入盆中+等量水+福尔马林2~10ml/m3,密闭门窗6h以上。

(3)物品消毒氧化法:

取40~60ml/m3甲醛溶液,加入高锰酸钾20~40g/m3,放入甲醛消毒柜中密闭熏蒸6h~12h。

(1)穿透力弱,熏蒸衣物时要挂起。

(2)温、湿度对消毒效果有明显影响,要求室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在70%~90%。

(3)对人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要注意防护。

过氧乙酸

使菌体蛋白氧化、死亡;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病毒

(1)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1~2分钟。

(2)0.2%~0.5%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浸泡10’。

(3)0.5%溶液用于餐具的消毒,浸泡30’~60’。

(4)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8ml/m3加热密闭熏蒸30’~120’。

(1)易氧化分解而降低杀菌力,宜现用现配。

(2)浓溶液有腐蚀性和刺激性,配制时宜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3)对金属有腐蚀性,应贮存于有色玻璃瓶及阴凉避光处,以防高温引起爆炸。

环氧乙烷

与菌体蛋白结合,使酶代谢受阻而导致死亡;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和芽孢

(1)少量物品可放入丁基橡胶袋中消毒;大量物品则放入环氧乙烷灭菌柜内,可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投药量等进行消毒灭菌。

(2)精密仪器、化纤、器械的消毒灭菌剂量为800~1200mg/L,温度为54℃±2℃,相对湿度为60%±10%,时间为2.5~4小时。

(1)易燃易爆,且有一定的毒性,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程序。

(2)置阴凉通风、无火源、电源开关处保存,严禁置入冰箱中。

(3)贮存温度≯40℃,以防爆炸。

(4)灭菌后的物品,应消除残留环氧乙烷后方可使用。

(5)每次消毒时,应进行效果检测及评价。

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漂白粉精、氯氨-T等)

在水溶液中可释放出有效氯,破坏细菌酶的活性而致死亡;能杀灭各种致病菌、病毒及芽孢

(1)0.5%的漂白粉溶液、0.5%~1%氯氨溶液用于餐具、便器的消毒,浸泡30′。

(2)1%~3%漂白粉溶液、0.5%~3%的氯氨溶液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及物品表面。

(3)排泄物消毒:

干粪5份+漂白粉1份搅匀放置2h;尿液100ml+漂白粉1g放置1h。

(1)水溶液性质不稳定,宜现用现配。

(2)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衣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3)置于阴凉、通风、密闭容器内保存,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

(4)3天更换一次消毒液

苯扎溴铵

(新洁尔

灭)

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吸附带阴电的细菌,破坏其胞膜,导致菌体自溶死亡;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死亡

(1)0.01%~0.05%溶液用于创面、粘膜消毒。

(2)0.1%~0.2%溶液用于皮肤及金属器械消毒。

用于金属器械消毒时可浸泡15~30分钟,可加入0.5%亚硝酸钠以防腐。

(1)有吸附作用,会降低消毒效果,故容器底部不能垫纱布、棉花等。

(2)对肥皂、碘、高锰酸钾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拮抗作用。

(3)对铝制品有破坏作用,禁用铝制品盛装。

(4)目前已较少使用

洗必泰

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

(1)0.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3分钟。

(2)0.05%用于创面消毒。

(3)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1)有吸附作用,会降低消毒效果,故容器底部不能垫纱布、棉花等。

(2)对肥皂、碘、高锰酸钾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拮抗作用

注:

高效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中效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不能杀灭芽胞。

    低效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

9.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能熟练操作:

 无菌技术操作总的原则是保持无菌,防止污染。

1.对操作者要求

(1)必须衣帽整洁,戴好口罩、帽子,剪短指甲、洗刷手。

(2)操作要在视线以内,身体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或桌面以上。

(3)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4)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5)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重新灭菌。

2.对环境要求

(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

(2)减少人员流动,且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等工作,以防止尘埃飞扬。

(3)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1小时。

3.无菌物品的放置、有效期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且有明显的标志。

(2)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包布潮湿后应视为污染,不可再用。

(3)无菌容器或包上应注明名称、消毒日期,并按失效日期先后顺序放置,先失效的在前,先用,以免浪费。

有效期:

7天

4.无菌物品的存取

(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容器或液中保存,不可过久地暴露在空气中。

(2)取用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3)未经灭菌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区域。

5.无菌物品的使用

(1)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

(2)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有效期为24小时。

已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亦不可再放回。

10.工作区的划分:

清洁区:

凡未与病人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库房、值班室等工作人员使用的场所。

半污染区:

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如住院处、走廊、化验室等地方。

污染区:

凡与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如病房、病人盥洗室等病人经常活动的地方。

11.种类及措施:

隔离措施代表病种

严密隔离霍乱、鼠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