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8975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你认同哪一阶层的评价?

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你的理由。

(4)结合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答案】

(1)新政的实质: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或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罗斯福的人性魅力。

(3)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保守派)、左派社会主义政党及其他激进组织(激进的左派\左派)、中下层民众。

如同意第一种评价.

理由是:

①新政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措施,如整顿金融体系调整工业、调整农业生产、触犯垄断资本家利益的一系列措施。

②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等措施有利于中下层民众。

如同意第二种评价,理由是:

①新政只是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并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②新政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

①新政采取了-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如以工代赈等措施,使失业率下降,经济恢复。

②强化社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中获取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可知,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罗斯福的人性魅力。

(3)跟据材料三的内容“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可知,材料反映了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左派社会主义政党及其他激进组织、中下层民众阶层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可以任选一张观点进行评论。

如同意第一种评价,因为新政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措施,如整顿金融体系、调整工业、调整农业生产、触犯垄断资本家利益的一系列措施;

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等措施有利于中下层民众。

如同意第二种评价,因为新政只是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并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

如同意第三种评价,因为新政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如以工代赈等措施,使失业率下降,经济恢复;

强化社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等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1)材料中的“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同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加入了反法西斯的行列,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从此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反抗法西斯,在加上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总之,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或:

团结协作有利于应对人类共同危机)

(1)结合材料中的“摧毁法西斯”“联盟”可知,指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

宣言签署后,诺曼底登陆战役、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苏联在欧战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都体现了“宣言”所倡导的团结合作精神。

因此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原子弹研制和使用的进程

时间

事件

1942年夏天

美国在英国和加拿大的合作下,开始了一项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研发原子弹的军事工程。

1945年7月16日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验成功。

1945的8月6日和9日

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

材料二美国之所以在苏联即将参战前夕匆匆忙忙扔下两颗原子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或抵消由于苏联参战造成的影响,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使美国在这一地区处于支配地位。

——白建才:

《试论核武器在冷战发生、发展和结束中的作用》

(1)据材料一,指出原子弹首次应用于哪场战争?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目的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使用原子弹对当时美国产生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

(2)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

(3)美国使用原子弹,排斥苏联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战后美国独占日本。

(1)依据材料图表信息“1945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原子弹首次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2)依据材料信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或抵消由于苏联参战造成的影响,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可知,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目的是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使用原子弹,排斥苏联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战后美国独占日本。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次世界大战。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

“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

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材料一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3)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

为什么?

(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2)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进行四年多;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

(3)不正确。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次世界大战”可知,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战争不会迅速结束,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进行四年多;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

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可知,这种看法是不正确。

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诺曼底登陆军事行动的代号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6月6日黎明,盟军的2000多架飞机轰炸了法国大西洋沿岸的德军阵地,为登陆部队扫清障碍。

随后,1.7万名空降兵在诺曼底地区着陆,占领了部分交通,军事要地,从6时30分开始,4000艘登陆艇载送的部队突击登陆。

登陆时,海明波涛汹涌,不少登陆艇被掀翻。

(2)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盟军主要是哪些国家?

(3)诺曼底登陆战役后,欧洲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霸王计划

(2)英、美

(3)英美盟军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苏军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实施登陆,诺曼底登陆军事行动的代号是霸王计划。

(2)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实施登陆,故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盟军主要是英、美国。

(3)依据所学可知,诺曼底登陆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它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对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

6.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和比较)

【答案】评分说明: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给分要点:

自拟题目,比较的角度(学生能从历史图片、历史影响等任一角度进行比较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比较角度也可)史实正确,表述完整。

若小短文不足80字,可酌情扣分。

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指的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消耗了德军大量的人员和财力、士气,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图二“苏军战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上最严重的失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因此题目可以拟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学生可联系选取此角度进行论述答题。

【点睛】

本题的解答,要求学生能判断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解题的关键,然后在结合所学知识,找准其中的联系和共同点。

要写好历史小论文,必须拟定好标题,在进行合理的论述,答案并不唯一,需运用好关键词,做到观点和史实之间联系紧密,语句通顺即可。

7.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莫斯科红场阅兵遭到袭击的珍珠港

材料二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三

(1)与材料一两幅图片相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造成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文件的签订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历史意义?

(1)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依据图片“莫斯科红场阅兵”结合课本所学,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由右图“遭到袭击的珍珠港”可知反映的太平洋战争。

据所学,1941年12月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依据材料二“兹宣告:

”可知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结合课本所学,由于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世界人民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西斯。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将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

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3)依据材料三图片“斯大林格勒激烈的巷战”“中途岛海战”,结合课本所学,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格勒进行激烈的巷战,于次年大败德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2年日本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中途岛,美军因先了解了日军作战计划,给日军沉重反击,日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中途岛海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条市场突然崩盘,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大萧条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工业生产以1929年为100,到1932年美国生产下降为54,德国下降为53,法国下降为69,英国下降为84.1933年1月,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以黄金计算,橡胶价格仅为1929年1月的13%,羊毛为22%,丝为28%,棉花为34%,大米和咖啡为41%,小麦为42%,食糖为50%.其中世界国际贸易的下降幅度个人令人吃惊,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242亿美元。

经济大萧条使英美和其他欧洲国家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导致战后重建的金本位制完全崩渍。

——摘编自闫二旺等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危机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

这场危机还加深了各主要责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关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

德国接连发生大规模工人丢工。

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来机造势猛增;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影响。

(1)特点:

时间长;

范围广;

破坏性大;

加剧社会危机;

影响深远等。

(2)影响:

对美国:

避免了社会危机;

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

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缓和了社会矛盾;

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但未能完全消除危机。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对世界:

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为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所借鉴等。

(1)依据所学可知,这场危机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可以看出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大萧条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看出经济大危机影响范围特别广;

从“世界工业生产以1929年为100,到1932年美国生产下降为54,德国下降为53,法国下降……”,可以看出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破坏性特别大。

(2)依据所学可知,这场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为了摆脱危机,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

——摘编自《联合国家宣言》(1842年1月1日)

材料二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评价这次战役说:

“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参加“本宣言签字国”有多少个?

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这次战役”指的是哪一次战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为何有这样高度的评价?

(不得照抄材料)(6分)

(1)26;

(2分)消灭法西斯。

(2分)

(2)斯大林格勒战役;

(2分)沉重打击德国法西斯势力;

预示着法西斯走向灭亡;

有助于盟军后续作战计划;

给予反法西斯斗争必胜的信心。

(4分。

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的数量及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由此可见,他们的共同目的是消灭法西斯。

(2)本题主要考查“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罗斯福高度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沉重打击德国法西斯势力;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0.探究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法国作为战胜国,获得了巨大利益,国际威望提升,由此骄傲情绪上升,忘记了徳国的实力,没有加紧机械化国防建设……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纳粹德国的咄咄逼人的战争攻势面前战败而降,使法国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

材料二1940年6月28日,自由“法国”得到英国政府承认,但屡遭美国蔑视和排挤。

法国国际地位并没有因为法国人民的出色表现而有所提高,几次重大国际会议也都没有法国代表的身影。

然而,1945年5月16日,法国却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并于6月15日取得了对德国的占领,接着以此为开端,在重要国际事务中,日益显示其自身价值。

材料三英法百年战争以来所形成的民族观念以及法国历史上的光荣经历使法兰西民族不甘沦为无名小国,路易十四称霸欧洲与拿破仑时期所唤起的民族意识一直都影响法国人民的心理,这种大国情结激励着法国人为国家的再度崛起而奋斗。

……与此同时,美、英两国看到了地缘政治中心的地位之重要,战败的德国地位必然下降,如果法国再衰落下去,欧洲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首当其冲是英国担心苏联的势力会向西欧蔓延而威胁到“自由国家”的安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论二战后期法国国际地位的改变》

(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败而降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法国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提示:

答对4个原因)

(1)忽视国防建设。

(2)由衰落到提高(或由沉沦到上升)。

法国人民积极奋斗;

美、英两国战后对付苏联的需要;

英国出于维护“自由国家”安全的考虑;

法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等。

本题考查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法国。

(1)根据材料中“忘记了德国的实力,没有加紧机械化国防建设”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败而降的主要原因是忽视国防建设。

(2)需要先回答法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根据材料“法国国际地位并没有因为法国人民的出色表现而有所提高”“……接着以此为开端,在重要国际事务中,日益显示其自身价值”可判断出法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衰落到提高(或由沉沦到上升);

其次需要回答法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法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大体时间1945年5~6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德国投降,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再结合材料“这种大国情结激励着法国人为国家的再度崛起而奋斗”“美、英两国看到了地缘政治中心的地位之重要……”“英国担心苏联的势力会向西欧蔓延而威胁到‘自由国家’的安全”可知,原因是法国人民积极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