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8833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1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考提纲经济史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种自然经济。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个体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缴纳赋税和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模式

官营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模式之一。

1.形成与发展

起源较早,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就由官府垄断。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一些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与地位: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也进行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生产。

产品大多不用于市场交换,所以就总体而言它对民间市场没有太大影响。

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都非常精美。

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在冶金、丝织、制瓷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二、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的成就

冶金业:

冶铜业,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高度发达。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当时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但商周时的青铜器种类和数量虽然很多,用于生产的却很少,大多是礼器。

冶铁、炼钢业,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出现在春秋晚期。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生产效率。

春秋以来我国炼钢技术不断发展:

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块炼钢技术,汉代的炒钢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陶瓷业:

制陶业:

原始时代彩陶工艺水平就相当高,如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

唐代“唐三彩”是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

制瓷业: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代只能烧制出原始的青瓷(实际上是釉陶),东汉末已烧出质地纯净的成熟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典型代表:

北方邢窑白瓷,南方越窑青瓷),瓷器也开始大量输出国外。

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

江西景德镇在宋真宗时期景德年间成名,元朝时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至明朝被誉为瓷都。

元代,我国制瓷业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开始生产青花瓷、釉里红、斗彩和五彩瓷,而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工艺,至雍正时期这一技术已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

此外,清代著名的瓷制品还有珐琅彩。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貌。

1.商人的活跃

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晋商和徽商。

晋商通常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

明成化、弘治(1464-1505年)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但并非指所有安徽籍商人。

徽州府之外的松散的安徽各地区商人个体,一般称之为“皖商”,与徽商对应。

2.市的形成与发展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唐前期还仍然实行严密封闭的坊市制度,唐代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逐渐松弛,夜市也比较繁荣。

宋朝时,城中的“市”完全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坊(居民区)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夜市、早市昼夜相接。

城市中还出现了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性和节令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民间集市——草市的形成与发展

草市出现于六朝,自然形成于那些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政府对草市也实行管理。

唐代草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宋代“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3.商业都会的兴盛:

⑴汉代:

长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等繁华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⑵唐代:

北方的长安、洛阳商业繁荣;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唐后期长江流域的扬州和成都(益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当时谚语称“扬一益二”。

广州是唐代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⑶两宋时期:

汴京(河南开封)、临安(杭州)非常繁华。

⑷元朝时,元大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⑸明清时期:

 

城市商业繁荣,如苏州、杭州、扬州;

镇市商业也非常兴盛,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河南朱仙镇(版画)并称“中国四大商业名镇”。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1.形成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的原则。

2.含义:

农业是本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末业。

国家要强调发展农耕生产,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此政策。

3.实施的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4.封建自然经济的存在是该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根本原因。

5.评价:

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推行却使得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海禁政策

含义:

中国古代政府(主要指明清)为了整顿沿海治安,清理走私,保障社会安定起见,采取的一种禁阻民间私人非经官方许可,私自出海贸易的政策,又称洋禁。

海禁时期,海外贸易主要通过官办的方式进行,但官方主持的对外贸易往往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在政治上宣扬国威,如郑和七次下西洋。

闭关锁国政策

18世纪中叶以后至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中外经济、文化、科学交流的政策。

对外贸易方面,仅限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规定了许多禁令。

推行的目的和基础: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都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对两个政策的评价:

积极作用: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消极影响: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已有国际贸易优势,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使中国与世界基本隔绝,阻断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明清时期中英两国对外政策、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比较:

英国: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推行重商主义;

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中国:

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推行重农抑商;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下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自然经济本身又具有一种天然抵制力,它顽强地抵制着西方列强的经济渗透。

就整体而言,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它仍占主导地位。

(长期性)

而就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而言,又具有地区不平衡性,东部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快。

2、外商在华企业利润刺激。

19世纪40年代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中国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企业,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

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经济成分。

3、洋务运动的诱导和促进。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在事实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他们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创办的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一方面诱导了民间私人投资近代工业,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1、时间、地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

(集中于通商口岸,主要是因为那里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最早,自然经济解体最快。

2、产生的途径

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主要依靠直接从国外输入设备、技术创办,在自身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形成的很少。

3、代表性企业

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刚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力量薄弱,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起步阶段异常艰难。

(三)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大量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②在甲午战后的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2、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企业

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的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的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冯济川的山西保晋矿务公司。

二民国年间(1912——1949)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的曲折发展

(一)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1912——1918)

1、发展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④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

⑤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如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⑥一战期间(1914-1918),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最重要的条件)(注:

此阶段美日对华侵略加剧。

2、发展的情况

主要行业:

以纺织业(第一)和面粉业(第二)发展最快

著名实业家:

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南洋简氏兄弟(简玉阶、简照南)

不足: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行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因此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主要工业部门仍受外国资本控制;

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及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基础。

(二)一战后进入萧条

原因: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二、全面抗战前的再次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

(一)能够再次获得发展的原因:

一方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①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也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国民政府官僚资本占有相当比重,并不断膨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受到巨大威胁。

三、全面抗战至国民政府统治结束(逐渐萎缩,陷入绝境)1937——1949

四、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但始终未能在近代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更受其压迫,发展艰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作用:

经济上,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化的进程。

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后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基础;

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17.了解“一五”计划

考点18.理解三大改造

考点19.了解中共八大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49年我国建立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虽然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但就其整体而言,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

过渡时期即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

1949—1952年底,我国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等工作基本完成,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

其基本任务是:

(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1.工业化建设:

(1953——1957)

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

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落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到1957年,我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意义:

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2.三大改造:

(1953——1956年底)

对象: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过程与方式:

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参加从低级到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的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实行公私合营,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成功实现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

实质: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

结果: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问题:

在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了许多问题。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探索。

二、十年全面探索曲折前进(1956—1966文革前)

(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尽快把我国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初步发展(1978——1992)

考点20.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2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22.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23.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北京1978年12月)

1、主要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①它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起点。

二、改革开放

(一)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

(具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征)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中原有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人民公社大集体)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主要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拥有经营自主权和部分产品的支配权)

试点: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率先尝试改革原有农村经济体制,实行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推广:

在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

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普遍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国营企业为对象,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

具体改革内容涉及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政策的调整时期:

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阶段主要是制度创新阶段: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

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中”字企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步骤:

第一步,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1988年又增设海南省2010年增设新疆喀什)

第二步,1984年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那里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力增强了对外开放的活力。

这14个港口城市是: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其中位于江苏的有连云港和南通,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大连。

第三步,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促进从南到北连成一片。

第四步,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

开放沿江、内陆省会城市和沿边城市。

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步是1990年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上海是中国沿海与内陆的交叉口,是中国最具经济影响力的城市,开发浦东不仅有助于上海的发展,而且能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乃至对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这里的进一步主要指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又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2、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包括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格局。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点24.理解“南方谈话”

考点25.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一、南方谈话

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南方谈话主要内容:

改革是在解放生产力,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

要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试验。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完整体系。

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对处于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

为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

主要内容:

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使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即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