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68808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讲授与习题辅导相结合。

习题要求:

每次课后均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习题,每周交一次作业。

对于习题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

2、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教学内容】

1.1 

前言

1.2 

定量分析化学概述

1.3 

滴定分析法概述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了解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分解;

理解定量分析过程、结果表示。

2、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掌握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掌握滴定分析基本计算。

教学重点:

1、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2、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3、滴定分析基本计算。

教学难点:

滴定分析基本计算

2.1 

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2.2 

试样的分解

第三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

1、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

2、了解误差和偏差、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掌握误差的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运算规则。

3、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4、学习显著性检验、异常值检验。

5、了解误差传递、回归分析法。

6、学习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准确度和精密度。

2、误差的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运算规则。

3、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运算规则;

1、误差的计算。

2、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3.4 

回归分析法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了解分析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等。

2、了解分析化学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内容。

了解分析化学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内容

分析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等

4.1 

概述

4.2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4.3 

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4.4 

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

第五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1、了解活度、活度系数、质子条件和共轭酸碱对。

2、掌握酸碱平衡常数、分布分数的计算。

3、掌握一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了解多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4、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范围;

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5、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原理;

学会选择指示剂。

6、理解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了解滴定曲线和影响PH突跃的因素。

7、学习终点误差。

8、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酸碱平衡常数、分布分数的计算。

2、一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4、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原理;

指示剂的选择。

5、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和影响PH突跃的因素。

6、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各种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2、终点误差的计算。

5.1 

滴定分析中化学平衡

5.2 

平衡浓度及分布分数

5.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

5.4 

对数图解法

5.5 

缓冲溶液

5.6 

酸碱指示剂

5.7 

酸碱滴定原理

5.8 

终点误差

5.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5.10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简介

第六章 

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法

1、了解络合剂的分类;

掌握EDTA的性质。

2、了解络合物的分布;

学会分布分数的计算。

3、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平衡常数、络合物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

4、掌握酸效应系数、络合效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

5、了解金属指示剂、理解指示剂的封闭和僵化现象。

6、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了解终点误差。

7、理解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

1、EDTA的性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平衡常数、络合物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

2、酸效应系数、络合效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

3、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4、准确定判别式和分别滴定判别式、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

准确定判别式和分别滴定判别式、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

6.1 

常用络合物

6.2 

络合平衡常数

6.3 

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

6.4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6.5 

络合滴定条件

6.6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了解氧化还原平衡及反应进行的程度。

2、理解标准电极电位、能斯特方程;

学习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3、理解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掌握化学计量点时电位的计算及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4、了解终点误差。

1、标准电极电位、能斯特方程;

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2、理解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化学计量点时电位的计算及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7.1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

7.2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7.3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7.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7.5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1、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分类及特点。

2、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掌握条件溶度积。

3、掌握沉淀滴定条件的选择、沉淀滴定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

4、了解有机沉淀剂、法扬司法。

1、沉淀滴定条件的选择、沉淀滴定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

沉淀滴定条件的选择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8.2 

莫尔法

8.3 

佛尔哈德法

8.4 

法扬司法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1、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3、了解沉淀的类型和沉淀形成过程。

4、掌握重量因数及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1、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2、条件溶度积。

3、重量因数及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9.1 

重量法概述

9.2 

沉淀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9.3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形成过程

9.4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9.5 

沉淀条件的选择

9.6 

有机沉淀剂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1、掌握光吸收定律;

了解吸收曲线、标准曲线。

2、了解光度分析方法及仪器、参比溶液的选择;

掌握光度分析法的误差、示差吸光光度法。

3、理解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4、了解双波长吸光光度法、弱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1、光吸收定律、吸收曲线、标准曲线。

2、光度分析法的仪器。

3、光度分析法的误差、示差吸光光度法。

显色条件的选择

10.1 

10.2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0.3 

分光光度计

10.4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10.5 

光度分析法的设计

10.6 

吸光光度法的误差

10.7 

常用的吸光光度法

10.8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

1、理解沉淀分离法、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2、理解液-液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气浮分离法。

3、了解固相萃取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法、液膜萃取分离法、毛细管电泳分离法、微波萃取分离法。

1、沉淀分离法、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2、液-液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气浮分离法。

固相萃取分离法、毛细管电泳分离法

11.1 

11.2 

气态分离法

11.3 

沉淀与过滤分离

11.4 

萃取分离法

11.5 

离子交换分离法

11.6 

色谱分离

11.7 

电分离法

11.8 

气浮分离法

11.9 

膜分离

五、教学学时分配建议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

60 

学分:

章节

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

备注

讲授

习题

小计

第一章

2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3

8

18

10

12

14

6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合计

54

六、教材与学习资源建议

教材: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主要参考书:

1、彭崇慧、冯建章等.《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王彤、赵清泉.《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周光明.《分析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1年

5、潘祖亭、曾百肇.《定量分析习题精解》(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4年

6、华东理工.《分析化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建议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闭卷考试,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课期末考试成绩一般不低于50%)

制 

订:

应用化学系(院、部) 

教研室:

分析化学教研室

执笔人:

×

审订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