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7554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结果学生虽然年级升高了,学习知识加深了,学习任务重了,但A级指标的学生增加了,学生多数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学校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常规学习习惯的几个方面,没有讲到教师们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具体怎么做,并且设定的目标不够完整,如:

上课时学生做笔记的习惯、作业的书写姿势,安排习惯、单元复习习惯、教师每课时及时反思的习惯、教师备课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习惯等都没有。

  

(三)我校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1、我校学习管理运作机制:

学校领导、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

没有与学习习惯相关的要求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2、教师教学实践:

教师虽然知道学习习惯养成很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仅仅停留在口头,没有将好的学习习惯一项一项地进行落实固化。

3、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相关制度和教师指导的缺失,原本就缺乏自主性的孩子自然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相反,很多孩子课前不预习,学生听讲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部分学生在课堂的后半段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个别孩子甚至整堂课都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

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部分学生只是专注于听老师讲课,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善于倾听、接受别人的意见来提升自己的思考;

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课堂上部分学生只会等待老师提问,没有预先思考的习惯。

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

正确的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书写潦草,随意涂改,不能达到字迹准确、匀称、端正、美观;

另外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方面的习惯的养成也还存有差距。

二、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1、该课题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本质时说:

“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生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

”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它起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作用。

从重建“学生”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因此新课程提出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检验的习惯等等。

2、该课题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我校教学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需要。

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往往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常常是老师在教学中,规定学生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而不是从学生主体出发,是在教师反复训练的基础上养成。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是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自然习得的,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学习习惯的培养应着眼现在,关注未来。

我校是一所有着良好教育教学传统的学校,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理念,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理念提升了,课堂教学中教学规范开始有了一些转变,由原来的以讲台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沟通、合作、对话式。

可是教师在培养孩子习惯、学生上课注意力时间上、课堂上学生的倾听习惯、做作业的姿势及书写安排、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相对较弱,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很好的转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小学生可塑性大,正处于新习惯易于养成阶段的有利条件,在大力推进新改中,选定此课题进行研究,是具有时代性的、针对性、实效性的。

三、研究设计

(一)课题界定:

习惯就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

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

学习习惯就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

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之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外延包括学生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做作业的姿势及书写安排习惯、单元复习的习惯、及时交流反思的习惯。

(二)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掌握

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深入了解、

人认识,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大幅度提升。

3、改变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激

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从而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2、构建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运作机制

3、探索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4、建立农村小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四)、研究重点:

小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的构建

探索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我校学生学习的现状。

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条捷径。

(2)调查研究法:

研究前期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研究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观察,研究后期再次调查、测试,前后对比。

(3)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法:

在群体主动性研究的同时,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六)、研究对象、周期、阶段划分

1、研究对象:

我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周期: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

2010年9月----2013年8月

3、研究阶段划分: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成立课题组,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确立研究课题,拟定实施方案,进行课题论证,学习宣传发动;

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学习和理解“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理论;

制定实施方案,向上级进行课题申报;

经上级领导批准后开题。

(2)、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3年1月)

修改课题方案、启动和开展课题研究,收集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优化整合的要素。

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中期评估;

循序渐进开展实践活动,并对方案进行运行调整;

指导教师将获得的经验转化为教育行动。

(3)、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8月)

做好实验的后测及效果的评估;

进行检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成果,编写校本教材,撰写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

(七)、研究预计突破的难点与创新

我们将把改进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课题突破的难点。

创新:

改善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使其“愿学”、“乐学”、“爱学”、达到“主动学”、“会学”、“独立学”的境界,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八)、效果预测: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立足实际,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构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体系。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构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教学发展,最终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服务。

4、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

5、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

四、改革主张与改革措施

(一)、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走进新世纪,学习途径的不断拓宽,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肩负着传递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说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

”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则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良好的学习行为,突出的个性品质将成为持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而小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形成的初级阶段,可塑性极强,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所以,研究此课题的意义十分重大。

(二)、研究的可行性与理论支撑

1、研究的条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随时确保物资的供应。

(2)、课题组成员年轻,有朝气,点子多,思维活,在长期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有自己的套路,并积累了一定的好方法。

在课题实施前,大家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为课题的开展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课题组教师均是学校的主力军,课时足,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2、研究的理论支撑、学习理论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说法;

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

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

只要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有好的收获。

(三)、预计投入的改革措施

研究过程中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预计做好以下工作:

1、召集课题组成员研讨制定《学习习惯培养要求》,《各年级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量化参考表》。

2、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把课堂作为培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答问,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3、学科教学,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4、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预计开展的活动

1、全校师生创编“小学生学习习惯”歌谣。

2、开展竞赛活动,小组内写“我的好习惯”文章来进行评比。

3、间周开展一次以学习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五、研究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学术指导组:

合江教师进修校教研室的专家

2、领导组:

以高校长为核心的我校校委会所有成员

3、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高全文(校长)

副组长:

张光箭(副校长)任维书(教科室主任)

成员:

李玲全青海成录亭骆曦周秀周洪王强赵丽梅张箭霞冯昌平熊启容张学琼余玥谭易龙张晓丽李钊来黄丽娟叶玉霞杨利群

高全文:

负责课题组织研究,撰写论文、实验报告,主管课题研究各项工作。

张光箭、任维书、冯昌平、张学琼、赵丽梅:

负责调查、访谈,资料记录整理,撰写论文,过程分析,阶段性报告。

李钊来、周洪、谭易龙、杨利群、叶玉霞、成录亭:

负责调查、访谈,电子化数据采集,过程分析研究。

课题组全体成员:

共同参与摸底调查,跟踪指导教育、访谈、信息采集,执行方案,撰写论文及各类报告。

(二)、激励措施:

学校提供科研过程中所需的经费,逐年适当增加投入,统一购买和实验课题有关的书籍。

各实验小组课根据实验过程中所需经费向学校课题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由领导小组研究后决定。

对于在研究活动中贡献巨大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课题组每年解决9000元的工作经费和资料费。

(三)、经费保障:

 

焦滩中心校课题组

2010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