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测试参考---2015初中生物教师基本功试题.doc
《专业知识测试参考---2015初中生物教师基本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知识测试参考---2015初中生物教师基本功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教师基本功大赛学科专业知识测试
(生物)
(考试时间:
100分钟)
考号:
题号
I
II
总得分
一
二
得分
注意事项:
本模拟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5分,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本卷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比例。
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2.右图是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有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和要看到较清晰的细胞结构,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
A.甲和丙乙和丁
B.乙和丙甲和丁
C.甲和丁乙和丙
D.乙和丁甲和丙
3.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子叶处理
株高(cm)
主根长度(cm)
须根
叶片数
a组
保留两片
10.1
18.25
发达
26
b组
保留一片
7.2
14
较发达
19
c组
去除两片
0.8
3.8
极少
9
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
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须的结构B.实验组为a和b,对照组为c
C.实验组为a和c,对照组为bD.实验组为b和c,对照组为a
4.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图①—④部分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指标。
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国家粮食部门明确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一般是4--5年)后,不能再作粮食出售,其依据主要是因为粮食储存过久
A.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B.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造成营养成分缺乏
C.种子生虫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而无法食用
D.种子发霉易引起中毒
6.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
7.某中午,小华按照营养需求吃了混合性食物。
在消化道内形成食糜之后,能分解得到的一组最终消化产物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
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8.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观察结果如下:
①黄瓜汁
②青椒汁
③芹菜汁
④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ml)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四种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不同,那么由多到少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
9.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c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10.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来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某同学在透明纸上写一个“b”,则在显微镜下的视野看到的应是“p”
B.在生产实践中,香蕉用组织培养繁殖及豌豆用种子繁殖都属于无性繁殖
C.某同学患甲流后,体内的抗体是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刺激下产生的
D.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是皮肤与黏膜
11.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①蚯蚓—体壁②蝗虫—气门③鱼—鳃④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12.右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属于有性生殖
B.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属于无性生殖
C.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属于有性生殖
D.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属于无性生殖
13.下列不属于仿生学的原理技术的是
A.模仿萤火虫发冷光——荧光灯
B.模仿蛇类感知热量的来源一一响尾蛇导弹
C.长颈鹿的长颈——电视天线模仿
D.模仿肾脏的功能——血液透析机
14.下图是有关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五者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就是DNA
C.DNA位于基因上
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5.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本卷包括两个大题,请按题目要求解答问题。
一、理解和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3分)
16.(12分)根据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答问题:
(1)酸奶、泡菜是我们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其制作原理都是利
用菌发酵制成的。
(2)一对夫妇脸颊都有酒窝,基因型皆为Bb,这对夫妇所生子女可能的基因型有。
(2分)
(3)右图为人体大脑、身高体重、生殖器官随人的年龄增长而发育的曲线示意图,其中代表大脑发育的曲线是。
(填图中代号)
(4)自然界中,生物进化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
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
(5)下表是对某高校高三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
据表分析回答:
样品
检测项目
部分学生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范围
甲
乙
丙
尿检
葡萄糖
-
-
-
-
蛋白质
++
-
-
-
红细胞
+
-
-
-
水
95
96
95
95~97(g/100ml)
无机盐
1.4
1.2
1.5
0.9~1.6(g/100ml)
尿素
1.9
1.8
2.0
1.8~2.0(g/100ml)
血检
白细胞
6.8
5.3
13.0
5.0~10.0(×109个/L)
红细胞
4.8
3.0
5.1
3.5~5.5(×1012个/L
血红蛋白
130
80
140
110~160(g/L)
①甲的尿液中出现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处。
②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
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
。
(2分)
③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
血检显示,说明炎症任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17.(10分)右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
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而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5)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_______________分泌不足。
(6)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
18.(10分)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从妈妈那获得营养。
(2)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我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是我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刚出生的我一碰到妈妈的奶头,就会吮吸乳汁,这是一种(填“简单”/“复杂”)反射。
母乳的营养太丰富了,其中的是生长发育和细胞更新所需要的主要原料,让我快快长大。
(4)人们说我长得像妈妈,这是一种现象。
不过,作为男孩子,我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5)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了,这和性器官中的分泌
的有密切的关系。
我要积极锻炼,努力学习,不虚度青春好时光。
19.(11分)资料分析:
“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
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
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
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
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
的中;水稻种子萌发,除外界环境条件外,需要的自身条件是。
(2分)
(2)施用化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因为化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
(3)“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
说明有毒物质会随
着的积累,最终将危害的健康。
(4)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2分)
(5)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