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Word文件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革命派散文:
以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家)成就最高。
文章动人心魄,自由尖锐,富于创造。
革命派散文具有革命性、斗争性、鼓动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3.政治、问题小说:
宣传政治观念,关注社会问题。
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等。
4.谴责小说:
讽刺带谩骂。
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5.鸳鸯蝴蝶派小说:
市井通俗言情、奇侠、黑幕小说,倡导文学是消遣的游戏的金钱的文学观念,主要以《礼拜六》杂志为代表。
有影响的有:
徐枕亚的《玉梨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广陵潮》等。
6.翻译小说:
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迦因小传》等,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等。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思潮
1.文学革命的特征
2.社团流派与文艺论争
一、文学革命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
1.肇始于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需要。
五四文学革命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一起产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2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918年5月第四卷第五期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端。
主将: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傅斯年等(都是学贯中西、学养深厚,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知识分子)
周作人: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认为新文学应该重新发现“人”,在于助成人性的健全发展。
周作人以人道主义的观念,从文学与人的精神联系出发谈论文学变革。
3.文化革命发难者的特色所在
胡适、陈独秀、周作人、李大钊、鲁迅他们处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旧民主革命交替,封建王朝解体和共和交替时代,青年心理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努力探索中国的新出路,他们深感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对人精神的闭锁和弊害而要求文学革命。
这是处于历史中间地带的知识分子常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义和良知意识。
(二)、文学革命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求得了语言和文体的解放,解放了禁锢上千年的文学形式。
2.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文以载道,代圣人立言思想),提倡新文学的观念(国民文学,社会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恢复文学中人的尊严,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是人学”)。
3.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影响。
尤其是注重吸收苏俄文学的影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影响到后来文学的发展潮流。
4.创作方法提倡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为主要方法。
(三)、文学革命的特征
1.理论预设,创作滞后;
2.功利为主,审美为辅;
3.反封建,重启蒙为主,文学自身本体追求为辅;
4.语言、形式变革为主,文学的内涵更新相对滞后;
5.具有未完成性。
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目标,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都是去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四)、文学革命的意义
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特征。
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二、社团流派与文艺论争
(一)文学社团流派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
发起人:
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12人,会员有200余人。
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为人生而艺术。
创作方法上倾向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是文学史上的人生派。
主要刊物:
《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2.创造社
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
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
冯乃超、杨汉生等。
刊物:
(1921-1930)前期《创造(季、月、旬、日)刊》1925年后,《洪水》、《文化批评》、《流沙》、《星星文艺》等
主张:
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
1929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新月社:
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成员较复杂,文人、银行家、政客、交际花都有。
1933年消亡。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
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4.语丝社:
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立,因周伏园创办的《语丝》(主张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
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
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丝社可以将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的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该刊停刊的时间作为该社的存在时间。
“语丝文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鲁迅语)散文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锐利活泼的杂文;
二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冲淡的小品文。
杂文创作是《语丝》作家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共发表杂文500多篇。
成就最高首推鲁迅。
语丝社散文,其成就最高的当数周作人。
5、莽原社:
1925年4月在北京成立,因创办《莽原》周刊而得名。
主要发起人韦素园、向培良等人,都是受到鲁迅指导的文学青年。
6.未名社:
1925年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鲁迅,主要成员有韦素园、
高长虹、李霁野等,以“率性而言,凭心而论,忠于观世,望彼将来”为主旨。
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文学。
7.浅草社:
1922年成立于上海。
发起人林如稷,成员有陈祥鹤、冯志等。
注重创作,侧重于内心世界的挖掘,作品充满了苦闷、彷徨和伤感情绪。
8.沉钟社:
1925年2月浅草社解散,同年秋原成员陈祥鹤、冯志等汇集到北京重组的社团。
注重翻译和创作,广泛介绍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思潮和作品,创作上写五四后觉醒但尚未突破个人生活圈子的知识青年的悲凉心声,主要倾向忧郁和感伤的创作。
1934年解散。
9.湖畔诗社:
1922年在杭州成立。
发起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
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出版有《蕙的风》、《湖畔》、《春的歌集》等诗集。
“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湖畔》扉页题词
10.民众戏剧社:
1921年5月上海成立,发起人有茅盾、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等。
有《戏剧》月刊,强调戏剧的社会作用,进行戏剧理论的探索和传播。
1921年10月《戏剧》停刊,社团解体。
11.北大歌谣研究会:
1922年11月成立,周作人主持工作,主要成员有:
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胡适等。
主要收集、征集、整理民间歌谣。
创有《歌谣》周刊。
(二)文学争论
1.与复古派的论争:
文白之争、新旧文学之争。
2.与学衡派的论争
3.与甲寅派的论争
4.“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论争(问题与主义之争)
三、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一)胡适的白话文学论和历史文学观
1.胡适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变革。
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白话文学史》中表达了他的文学观念。
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和工具。
“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动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革命。
”(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
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10页)
2.宣扬个性主义,采用写实主义,主张诗体解放。
用西方的少年血性来挽救濒于死亡的中国文学的命运。
《易卜生主义》对西方理想精神的推崇,以此作为联结中西的桥梁。
(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
1.以人道主义观察、研究、分析人生诸问题
2.文学是人性的
3.文学是为人生的:
人的文学
4.文学性散文(美文)的提出:
在理论是确定了散文的地位,把散文作为文体概念进行了规范。
(三)李大钊、瞿秋白等人宣传、介绍的马克思文艺观
注重马克思的文艺反映论,把文学看成现实社会革命斗争的工具。
四、本阶段文学整体特征
(一)理性精神
(二)感伤情调
(三)个性化
(四)创造性
第二章鲁迅(4学时)
1、《呐喊》与《彷徨》的杰出成就
2、《野草》与《朝花夕拾》的解读
4课时
一、生平
鲁迅(1881·
9·
25—1936·
10·
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语)。
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封建士大夫家庭。
故乡生活(1881-1898)
南京求学(1898—1902)
扶桑求学(1902—1909)
痛苦与彷徨中孵化思想(1909-1918)
文艺创作阶段(1918——1936):
主要从事小说、杂文创作和社会文化活动。
鲁迅的主要作品集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17本杂文集,书信集《两地书》。
鲁迅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社团,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
鼓励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
大力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进步作家及作品,搜集、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整理了《嵇康集》、辑录了《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史钩沉》、《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16卷。
2005年修订出版了鲁迅全集18卷。
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因肺病逝世,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组织公祭、送葬活动,先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碑题字。
毛泽东称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
人民把鲁迅视为“民族魂”。
二、《呐喊》与《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之作,“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严家炎《呐喊》《彷徨》的历史地位,《世纪的定音》作家出版社。
)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精神“病苦”,通精过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
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归来——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1.看与被看模式:
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
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
另一类“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发生在先驱者与群众之问,是“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医生”与“病人”、“牺牲者”与“受益者”的关系在中国的现实中,变成了“被看”与“看”的关系。
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
《故乡》、《祝福》、《在酒楼上》等
鲁迅小说结构上有一个顶点:
或是情节上人物的死亡,或是情感、心理上的绝望;
又反弹出死后之生,绝望后的挑战,然后嘎然而止,这不是纯粹的结构技巧,更是内蕴着“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
1.13篇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
2.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
3.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都渗透于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之中.
4.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能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和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
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
《孔乙己》
《伤逝》
《阿Q正传》
三、说不尽的阿Q
1.鲁迅:
“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2.茅盾:
“中国人品性的结晶”
3.30、40年代:
“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上面三点关注的中心是“精神胜利法”)
4.50年代至70年代末:
“落后的农民典型”(阶级分析)
5.80年代初:
“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6.近年来:
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
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困恼(生计问题)
无家可归的惶惑(恋爱的悲剧)
面对死亡的恐惧(大团圆)
四、《野草》与《朝花夕拾》
《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的潮流,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
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
(一)“独语体”的散文《野草》
(1)无归宿感:
深刻的焦虑与不安,处于一种“无物之阵”。
是一种找不到立足点的无归宿感。
过客意识,折射出鲁迅的虚无感和孤独感
《颓败线的颤动》、《复仇(其二)》勾画了一个为人群谋福利而又为人群所唾弃的改革者的形象——虚无和孤独、悲剧感。
(2)必死的主题:
对死亡的阐释和态度构成了《野草》哲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逻辑
(3)荒诞的主题:
无物之阵,虚无的战斗,无归宿感,对生命和虚无的体验。
荒诞背后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发现。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立论》
(4)绝望的抗战
(二)“闲话风”的散文《朝花夕拾》
“闲话风”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
集26年写的10篇散文。
作者对青少年时代生活和求学经历的回忆,目的在于“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表现的心态宁静、祥和,自然、亲切,一种美好温馨的回忆。
平等的精神对话(非启蒙性质),精神世界的柔和与悲怆互为表里,正如作者所言:
在复杂中寻找宁静,重振士气。
——这是鲁迅的另一面,传统人格的体现。
第三章小说
(一)(2学时)
1.“问题小说”形成及衰落的原因
2.乡土小说的成就
3.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2课时
一、问题小说(冰心、王统照)
1.冰心
处女作《两个家庭》,接着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最后的安息》《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冰心具有不偏不激的中庸思想,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
因此,冰心的问题小说虽然反映了一些矛盾冲突,但冲突是平缓的,虽描写了一些正面人物,但人物是软弱的,是一些软脊骨的好人。
(茅盾《冰心论》)冰心早期问题小说的基本格调:
微忧的爱。
忧指对时代的思考,忧而微则反映了入世不深,爱是追求哲理所获得的济世良方。
1921年《超人》的发表,标志着冰心问题小说有了较大的变化,由批评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弊病,转向试图安慰青年的苦闷、忧伤的心灵,作品不仅仅提出问题,更主要的是试图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在之后,冰心又写了《超人》的姊妹篇《悟》
冰心以母爱、童真、自然为内容,在其创作中建构起她的“爱的哲学”。
冰心小说的结构,一言以蔽之——“单纯”在描写手法上,冰心是多用白描的,是“诗化的白描”
冰心小说创作内容:
揭露封建社会封建家庭的弊端;
《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反映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
《最后的安息》、《一个不重要的军人》等
•表现时代青年的内心矛盾;
《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和光明》、《超人》等
2.王统照(1897——1957)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1924年)、长篇小说《一叶》(1922年)、诗集《童心》(1925年)。
王统照的这些小说叙事的主观想象大于细节的客观写实,充满某种单纯的理念如“爱”“美”等,由于作者善于以单纯的情绪营造诗的意境,作品有一种单纯的美。
1933年出版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这表明他把主要精力倾注到养育他的齐鲁大地,以中农奚大有一家的遭遇为线索呈纵向展开,写出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和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划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图”。
小说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地方色彩浓郁,场景开阔,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二、为人生的小说
叶绍钧(1894——1988),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江苏苏州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他早在1914年就在一些通俗杂志上发表文言小说和旧体诗词,1919年开始白话文学创作。
叶绍钧家境贫寒,曾多年从事小学教育。
他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他写得最好的,就是小市民和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2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5)、《未厌集》(1928)、及长篇小说《倪焕之》(1928)。
代表作:
《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分析《潘先生在难中》,了解叶绍钧小说创作的特色所在:
1.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2.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
4.他的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实、纯正,既无欧化的成分,又没有半文半白的现象,十分讲究规范化。
三、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大多以客观真实的写实笔触展开叙写,透露出浓郁的乡土之情与忧患意识,呈现出独物的悲剧色彩——凡人琐事的悲剧,现实主义的色彩,阴柔为主的风格。
这批作家有鲁迅、冯文炳、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沈从文、黎锦明等。
以鲁迅、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等为主的乡土写实风格,以写实的笔触描写农民的不幸与心理。
以冯文炳、沈从文、黎锦明等为主的乡土抒情风格,以抒情的笔调抒写充满人情人性美的理想色彩乡村社会。
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镇江镇海人。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屋顶下》等。
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
四、“自叙传”抒情小说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
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1.“自叙传”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其一是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其二是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2.“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点:
其一是以自我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
其二是侧重表现情绪、感受、心境。
其三是抒情性和散文化倾向。
3.郁达夫(1896——1945)
(1)简介
1913年即随长兄郁华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2年回国,1923年又完成第2本小说集《茑萝集》。
两部小说的出版,震惊了国内文坛。
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的编辑工作,并先后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任教。
1925年又到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课。
1926年3月,同郭沫若赴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
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
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化界的抗日工作。
日军逼近新加坡后,撤退到荷属小岛石叻班让,后又辗转到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在该地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不久为占领印尼的日军胁迫,到武吉丁宜日本宪兵部当翻译约达7、8个月之久。
在此期间,他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
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后,在9月17日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
其小说创作于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约50余篇。
短篇小说集有《沉沦》、《茑萝集》、《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奇零集》、《薇蕨集》,《忏余集》。
中长篇《迷羊》《蜃楼》《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短篇小说集,1921年出版。
收有《沉沦》、《银灰色的死》和《南迁》三篇小说。
(2)小说《沉沦》分析
艺术特色:
自叙传体的叙述方式
主观抒情色彩和感伤倾向
亲和自然的浪漫主义色彩
(3)郁达夫30年代以前小说的基本特:
强烈的主观抒情。
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是由一种独白式的抒情话语构成,
大胆的自我暴露郁达夫在小说中大坦地袒露内心,自我反省,根本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专注于故事而忽视心灵,作家只充当虚伪的道德教训者的状况。
“零余者”的形象系列。
第四章新诗(2学时)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郭沫若《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
4.早期象征派诗歌
一、《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这被看作是现代中国最早出现的白话诗。
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是现代中国第一部个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