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478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99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

B.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5g

C.家用电冰箱一天消耗的电能约为24kW•h

D.初中生小美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A、完整播放一遍我国国歌的时间约为50s,符合实际;

故A正确;

B、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50g,故B错误;

C、家用电冰箱一天消耗的电能约0.6kW•h左右,故C错误;

D、初中生小美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

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2,即0.02m2;

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压力F=G=mg=50kg×

10N/kg=500N,压强P=

=1.25×

104Pa;

故D错误。

4.(2019四川泸州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由图象知,

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

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

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5.(2019四川乐山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通高达到71m

B.通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心率约为每分钟25次

C.峨眉山顶上水的沸点是100℃

D.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5A

A、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通高达到71m,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坐像,故A符合实际;

B、通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故B不符合实际;

C、峨眉山顶上,高度高,气压低,气压低一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故C不符合实际;

D、由课本知识知,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A,故D不符合实际。

6.(2019四川乐山8)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A、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则速度为:

v1=

=2m/s,此过程中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30~40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40m=40m,

其速度为v2=

=4m/s。

所以,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

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4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整个4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m/s,故C正确;

D、由图象知,物体20~3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的速度为0,故D错误;

7.(2019四川眉山2)下列关于宇宙、物质及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地球运动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太的核能

D.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没有间隙

B

8.(2019四川眉山11)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由v=

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

0.25s=85m,故A错;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

0.2s=68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

s′=s1﹣s2=85m﹣68m=17m,故B错;

(2)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

t′=△t﹣t1+t2=0.9s﹣0.25s+0.2s=0.8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v′=

=20m/s,故C错、D正确。

9.(2019浙江杭州4)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A.

(1)

(2)(3)B.

(1)

(2)(4)C.

(1)(3)(4)D.

(2)(3)(4)

运动的相对性

10.(2019浙江杭州5)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由速度公式可以求解

11.(2019浙江湖州4.)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

则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12.(2019河北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A、一张纸的厚度为100μ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故B符合实际;

C、一支普通圆珠笔的质量约为10g=0.01kg,其重力G=mg=0.01kg×

10N/kg=0.1N,故C不符合实际;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D不符合实际。

13.(2019黑龙江大庆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

A.质量约为50kg

B.脉搏跳动约为10次/s

C.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

104Pa

D.的平均密度约为1.0×

103kg/m3

B;

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

故A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3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p===≈1.5×

104Pa左右。

故C符合实际;

D、水的密度是1.0×

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

103kg/m3左右。

故D符合实际。

14.(2019黑龙江大庆5)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

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A.由图像可知,0~t1时刻,乙队所走距离大于甲队,故AC错;

B.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故B错,D正确;

15.(2019黑龙江哈尔滨1)下列物理量与测量仪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长度﹣﹣刻度尺B.电压﹣﹣电压表

C.时间﹣﹣停表D.电阻﹣﹣电能表

A、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压的测量仪器电压表,故B不符合题意;

C、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表,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不能用电能表测,故D符合题意。

16.(2019黑龙江绥化3)下列数据与事实相符的是(  )

A.一节新铅蓄电池电压为1.5V

B.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2℃

C.初中物理课本长度大约是26cm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0.5N

C;

A、一节新铅蓄电池电压为2V,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不大,故B不符合实际;

C、初中物理课本长度大约是26cm,故C符合实际;

D、由课本知识知: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故D不符合实际。

17.(2019湖北鄂州10)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

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

D.拉力F的功率为24W

D;

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2,

由s=nh可得,物体上升的高度:

h=

=1m,

则物体移动的速度:

v=

=0.2m/s,故A错误;

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100N×

1m=100J,故B错误;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60N×

2m=12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

×

100%=

100%≈83.3%,故C错误;

拉力F的功率:

P=

=24W,故D正确。

18.(2019湖北荆门16)下列物理量的大小不符合实际的是

A.成年人行走的速度大约1m/s

B.家用壁挂式空调的功率大约1000W

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是37℃

D.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150g

C选项,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为23℃,

故答案选择C.

19.(2019四川内江1)下列是2019年体考考和实考之前培训时四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小丁同学测出冷水温度是45℃B.小阳测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功率为15W

C.小聪立定跳远的成绩为4.50mD.小丽1min跳绳的成绩为156个

本题考查与生活相关的估测问题。

A选项,冷水温度的温度应低于体温,故A错误;

B选项,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功率低于1W,故B错误

C选项,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为,男生满分是2.5m,故C错误

D选项,中学生跳绳的要求94个—180个,故D正确

20.(2019四川内江11)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

A.青山竹排 

 

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竹排

A;

本题考查的是参照物的选择问题,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所以竹排江中游的参照物是青山,青山两岸走的参照物是竹排,故A正确。

21.(2019新疆兵团1)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75mmB.75cmC.75dmD.75m

本题考查长度的估测。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知道,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应该在0.5m到1m之间,只有选项B符合。

22.(2019四川自贡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河岸B.山C.船D.岸边的树木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A、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C符合题意;

D、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山与岸边的树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23.(2019四川自贡10)体育课上,有许多运动项目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应保持1s不动,等待裁判确认,在这1s内运动员仍对杠铃做功

B.百米赛跑记时,裁判应是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

C.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A、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应保持1s不动,等待裁判确认,在这1s内运动员仍对杠铃有力,但是沿力的方向没有运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A错误;

B、枪声和烟雾同时发生,通过相同的距离,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根据t=

得,烟雾传到计时员时间很小,忽略不计。

枪声传到计时员的时间长,影响测量成绩,所以百米赛跑记时,裁判应是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故B正确;

C、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正确;

D、交接棒时,以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另一个运动员是静止的,易于传递接力棒,故D正确;

24.(2019江苏无锡5)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I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女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

s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n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所以小红的速度为路程120米,除以时间60秒,可计算出小红的速度为2m!

s

25.(2019山东枣庄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

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托盘与地面、餐桌、墙壁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机器人与托盘的位置没有变化,以机器人为参照物,托盘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B。

26.(2019山东泰安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

A.教室的高度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D.中学生的身高

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

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

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

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

故D不符合题意。

A。

27.(2019山西1)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A.2mmB.2cmC.6mmD.6cm

B

迷你“西瓜”与硬币的高度相同,硬币高度大概2cm,故选B

28.(2019广西贵港1)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两年的初中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7cm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g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7cm,故B符合题意;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29.(2019贵州安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V甲=0.6m/s,V乙=0.2m/s,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等于乙车的动能

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小于乙车的动能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考查知识点】惯性、动能、速度图像

A、由图象知,甲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3.6m,乙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1.2m,

所以v甲=

=0.6m/s,v乙=

=0.2m/s,

因甲、乙两个小车的质量相等,所以惯性相同,故A错误。

BCD、因为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

当甲乙反向运动时,6s后相距s=3.6m+1.2m=4.8m;

当甲乙同向运动时,6s后相距s=3.6m﹣1.2m=2.4m。

故BC错误,D正确。

30.(2019福建9)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止常体温约为42TB.人的止常步行速度约为1m/s

C.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mD.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2N

考查常见量估测,属于简单题。

人正常一秒行走两步,大约一米,所以正常步行速度为1m/s,所以选B。

31.(2019甘肃武威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下列数据符合事实的是(  )

A.一个苹果所受重力约为

B.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kW

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20g=0.12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12kg×

10N/kg=1.2N.故A符合实际;

B、家用空调的工作电流在5A左右,其功率在P=UI=220V×

5A=1100W=1.1kW左右。

C、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D不符合实际。

32.(2019广东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3

本题属于一道生活常识的估测题。

对A选项,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错误;

对B选项,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故B正确;

对C选项,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即体重约为500N,故C错误;

对D选项,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即体积约为0.01m3,故D错误。

33.(2019广东2)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

本题属于一道力与运动的小综合题。

对A选项,球被头顶飞,在头的力作用下,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

对B选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故B错误;

对C选项,物体的惯性是固有属性,且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所以足球的惯性不会因为头的作用力消失而消失,故C错误;

对D选项,以运动员为参照物时,足球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足球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应选A。

34.(2019广东深圳1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此图像为s-t图像,先明确甲乙的运动状态,甲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2~4s内,乙是静止状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4s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0~4s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4s,平均速度为v=s=8m=2m/s,该选项符合题意;

D.t=3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m,甲运动的路程是6m,乙在甲前方,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3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