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4467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5551篇文档格式.docx

热裂化存在的主要危险性是(  )。

A、裂化过程产生大量的裂化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B、裂化过程中,活化催化剂不正常时,可能出现可燃的一氧化碳气体

C、裂化过程中,若温度过高或落入少量水,容易引起突沸冲料或爆炸

D、裂化过程中,生成过氧化物副产物,它们的稳定性差,遇高温或受撞击、易分解,造成燃烧或爆炸。

A

热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漏出会立即着火。

热裂化过程产生大量的裂化气,如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加热炉等明火,会发生爆炸。

5.违法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极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对危险化学品储存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A、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B、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C、爆炸物品和一级易燃物品可以露天堆放

D、同一区域储存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化学品时,按最高等级危险化学品的性能进行标志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6.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低于大气压的甲A和乙A类液体应选用的储罐类型为(  )。

A、低压储罐或压力储罐

B、固定顶罐

C、卧罐

D、浮顶罐

可燃液体储罐采用钢制储罐,液化烃常温储存应选用压力储罐,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气压大于或等于大气压的物料,应选用低压储罐或压力储罐。

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低于大气压的甲A和乙A类液体,应选用浮顶罐或内浮顶罐,酸碱类宜选用固定顶罐或卧罐,液氨常温储存应选用压力储罐。

7.特种设备中,压力管道是指公称直径50mm并利用一定的压力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道。

下列介质中,必须应用压力管道输送的是()。

A、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0.1MPa(表压)的气体

B、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化气体

C、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D、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压力管道的使用范围: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气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

8.甲化工厂设有3座循环水池,采用液氯杀菌。

挥发的液氯对操作岗位的员工造成职业危害,因此,该企业决定将液氯杀菌环节采用半封闭式操作.规定人员不得进入液氯杀菌环节。

这种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的措施属于(  )。

A、替换

B、变更工艺

C、改善操作条件

D、保持卫生

本题是将造成职业危害的环节进行封闭,属于改变工作环境,故应选C。

9.安全电压确定值的选用要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

对于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的安全电压是(  )V。

A、12

B、24

C、3

D、42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

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

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特低电压;

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10.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下列关于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孔性介质适用于盛装稀碱液

B、常采用防腐层,如涂漆、喷镀或电镀来防止对压力容器器壁的腐蚀

C、一氧化碳气体应尽量干燥

D、盛装氧气的容器应先经过干燥,并排放积水

A选项中,碳钢容器的碱脆需要具备温度、拉伸应力和较高的碱液浓度等条件,介质中含有稀碱液的容器,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使稀液浓缩的条件,如接缝渗漏、器壁粗糙或存在铁锈等多孔性物质等。

11.某化工工程设计公司为电厂化学水车间设计管道布置图,当输送水和盐酸的管道需并列敷设时,盐酸的管道应敷设在水管道的(  )。

A、内侧或下方

B、外侧或上方

C、外侧或下方

D、内侧或上方

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

12.泵是化工厂主要流体输送机械。

泵的选型通常要依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

下列关于泵的选型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可选用屏蔽泵

B、悬浮液优先选用齿轮泵

C、黏度大的液体优先选用离心泵

D、膏状物优先选用屏蔽泵

选用泵要依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一般溶液可选用任何类型泵输送;

悬浮液可选用隔膜式往复泵或离心泵输送;

黏度大的液体、肢体溶液、膏状物和糊状物,可选用齿轮泵、螺杆泵或高黏度泵;

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可选用屏蔽泵;

输送易燃易爆的有机液体可选用防爆型电机驱动的离心式油泵等。

13.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交叉敷设时,二者应保持一定净空间距,且在位置上(  )。

A、输油气管道在通信电缆上方

B、输油气管道在通信电缆下方

C、后建工程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D、后建工程从先建工程上方穿过

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不宜小于10m:

特殊地带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交叉时,二者净空间距应不小于0.5m。

且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下方穿过。

14.压力容器器壁内部常常存在着不易发现的各种缺陷。

为及时发现这些缺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需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进行检验。

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

其中,对气孔、夹渣等体积性缺陷检出率高,适宜检测厚度较薄工件的检测方法是(  )。

A、超声波检测

B、射线检测

C、磁粉检测

D、涡流检测

射线检测的特点:

可以获得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较准确;

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长期保存;

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类)检出率高,对面积型缺陷(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

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不适宜检验较厚的工件:

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棒材和锻件等;

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较困难;

检测成本高、速度慢;

射线对人体有害。

15.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应当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

记录应当至少保存(  )。

A、1年半

B、2年

C、3年

D、1年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

销售记录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相关许可证件复印件或者证明文件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16.某载有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

押运员报告了事故现场简要情况后,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根据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  )。

A、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B、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

C、防静电工作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D、阻燃防护服、全面罩防毒面具

此次事故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17.安全仪表系统(SIS)包括安全联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及火灾检测保护系统等,下列关于SIS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IS应有安全联锁报警功能

B、SIS应安装在振动大、灰尘大的危险场所

C、SIS有容错性的多重冗余系统,单一故障不会导致SIS安全功能丧失

D、SIS响应速度一般在50ms以下

信号报警、安全联锁设备应当安装在振动小、灰尘少、无腐蚀气体、无电磁干扰的场所。

18.化工装置停车后,作业应使用(  )工具。

A、铜质或木质

B、对设备内可燃物的沉积物,可以用人工铲刮的方法予以清除

C、铁质或木质

D、铁质或铝质

化工装置停车后,对于可燃物的沉积物的铲刮应使用铜质、木质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并对铲刮下来的沉积物妥善处理。

进行此项作业时,应符合进入设备作业安全规定,设备内氧及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含量必须符合要求。

19.凡进入石油、化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容器、炉膛等以及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设备内作业。

下列关于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中,错误的是(  )。

A、进设备内作业前,可以采取关闭阀门的措施进行安全隔离

B、设备内作业必须设有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C、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D、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作业许可证,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设备内作业安全要点包括:

①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②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

③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④在设备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

⑤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20.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

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相关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

下列关于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的一般规定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检测区域内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优先

B、同一检测区域内,二级警报优先于一级警报

C、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应采用固定式

D、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

同一检测区域内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有毒气体报警优先。

21.根据化工生产风险评估矩阵的判定,需要设置紧急切断、紧急终止反应、紧急冷却降温等控制设施的是危险度为(  )的工艺过程。

A、1

B、2

D、4

对于反应危险度为1的工艺过程,应配置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主要反应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和自动调节。

对于反应危险度为2的工艺过程,应配置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主要反应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和自动调节,还要设置偏离正常值的报警和联锁控制,在非正常条件下有可能超压的反应系统,应设置爆破片和安全阀等泄放设施。

根据评估建议,设置相应的安全仪表系统。

对于反应危险度为3的工艺过程,在危险度为2的基础上,还要设置紧急切断、紧急终止反应、紧急冷却降温等控制设施。

22.化工操作单元中的冷却操作过程中,在开停车时要注意操作顺序,开车前,首先应清除冷凝器中的积液;

并且,(  )。

A、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

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B、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

C、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

停车时,应先停冷却系统,后停物料

D、开车时,应先通入高温物料,然后通入冷却介质;

停车时,应先停冷却系统,后停物料

化工操作单元中的冷却操作过程中,开车前,首先应清除冷凝器中的积液;

开车时,应先通入冷却介质,然后通入高温物料;

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  ),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A、生产化学品须知

B、使用化学品须知

C、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D、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24.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

下列关于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密闭空间进行强制通风

B、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

C、提供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D、采取静电消除措施

密闭空间的危害主要是有毒气体,静电法不起作用,A、B、C选项都是正确的安全措施。

25.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

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  )。

A、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B、信号检测→状态识别→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C、状态识别→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D、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信号处理

故障诊断是研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信息,进而识别、预测和监视机械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

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如下:

信号检测→特征提取(或称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26.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经营场所应坐落在交通便利、便于疏散处,零售企业的店面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或罩棚)应有实墙相隔,单一品种存放量不应超过500kg,总质量不应超过()。

A、1t

B、2t

C、3t

D、4t

零售企业的店面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或罩棚)应有实墙相隔,单一品种存放量不应超过500kg,总质量不应超过2t。

27.在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内作业要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

下列场所中的作业,不属于设备内作业的是(  )。

A、反应釜

B、炉膛

C、锅炉房

D、地下室

凡进入石油及化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球、炉膛、锅筒、管道、容器等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设备内作业。

28.工业生产中有毒危险化学品会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造成伤害。

进入现场的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按作用机理,呼吸道防毒面具可分为(  )。

A、全面罩式和半面罩式

B、过滤式和隔离式

C、供氧式和生氧式

D、电动式和人工式

呼吸道防毒面具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

29.化工管路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保证其强度与严密性符合设计要求。

当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称为试压。

除特殊情况外,试压主要采用(  )试验。

A、冲击

B、负压

C、气压

D、液压

当管路安装完毕后,试压主要采用液压试验。

30.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

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动火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

进入有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相关手续,执行有限空间和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

受限空间的可燃、有毒、易爆介质气体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31.苯胺泄漏后,可用(  )浸湿污染处,再用水冲洗。

A、石灰乳

B、氨水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稀硫酸溶液

苯胺泄漏后,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浸湿污染处再用水冲洗。

因为苯胺呈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

如与硫酸化合,可生成硫酸盐。

32.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其中,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作业证审批部门应为(  )。

A、动火点所在车间

B、安全管理部门

C、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D、动火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二级动火作业安全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审批,一级动火作业安全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安全管理部门审批,特殊动火作业安全作业证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

33.某化工企业以轻石油为原料,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异己烷、正己烷、正庚烷,副产品为石脑油,厂区内有储罐区和装置区两处重大危险源。

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该化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下列有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B、该化工企业辨识出的主要事故类型有火灾、容器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等

C、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该企业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D、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该企业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内审后签署发布

应急预案的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

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34.化工装置停车过程复杂、危险较大,应认真制定停车方案并严格执行。

下列关于停车过程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系统泄压要缓慢进行直至压力降至零

B、高温设备快速降温

C、装置内残存物料不能随意放空

D、采用关闭阀门来实现系统隔绝

A选项应为,系统卸压要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但压力不得降至零,更不能造成负压,一般要求系统内保持微正压。

B选项应为,高温设备不能急骤降温,避免造成设备损伤。

D选项应为,最安全可靠的隔绝办法是拆除部分管线或插入盲板。

3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规定,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和(  )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A、强氧化性

B、遇湿易溶

C、遇湿燃烧

D、强腐蚀性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规定,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和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36.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的报警设定值应符合有关规定。

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  )。

A、25%爆炸下限

B、50%爆炸下限

C、100%最高容许浓度

D、200%最高容许浓度

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爆炸下限。

(2)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爆炸下限。

(3)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最高容许浓度,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00%最高容许浓度。

37.关于化工管道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管道应尽量埋地敷设,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B、对于温度较高的管道要采取热补偿措施

C、有凝液的管道要安排凝液排除装置

D、有气体积聚的管道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

化工管路的布置原则:

①应合理安排管路,使管路与墙壁、柱子、场地、其他管路等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并尽量采用标准件,以便于安装,操作、巡查与检修。

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平行成列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减少管架的数量;

并列管线上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

从主管上引出支管时。

气体管从上方引出,液体管从下方引出。

②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

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不应敷设在生活问、楼梯和走廊等处;

配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水封等防火防爆

38.根据系统不响应安全联锁要求的概率将安全仪表系统(SIS)分为1级、2级、3级3个等级,3级安全仪表系统适用于(  )。

A、事故不发生情况

B、事故很少发生情况

C、事故偶尔发生情况

D、事故经常发生情况

SIL等级越高,安全仪表系统实现安全功能越强。

3级安全仪表系统用于事故经常发生,如发生事故,对装置和产品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39.锅炉结构复杂,且系统中存在水、汽、烟、电、燃料等介质,检修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必须针对各类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下列关于锅炉检修的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检修锅炉相连接的风、烟、水、汽、电和燃料系统必须可靠隔断

B、禁止带压拆卸连接部件,可以在器内有压力时拧螺栓或其他零件

C、锅水温度至70℃以下时,方可打开被检锅炉的各种门孔

D、锅炉内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清理锅炉内的垢渣、炉渣、烟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