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357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docx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小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和基础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位于长江口畔,创办于光绪二十九年,前身是XX县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又改名为XX中心国民学校、XX小学等,1993年命名为XX市XX区实验小学,XX年与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小拆二建一成立新实验小学,分为东、西部两个校区,成为目前区内办学规模较大的素质教育窗口学校之一。

  XX区实验小学的今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呈现“老树春深更著花”的崭新面貌。

近年来,学校在“文化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理念的引领下,以两校合并为契机,确立了全新的文化战略和人才战略,启动“XX教师行动工程”,铸造共同愿景,创建学习共同体,构建现代学校文化。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全体教职员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EPD项目试验校、全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委员会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及师训基地、全国“以校为本”校本研修实验基地、教育部“新校长”培训基地,XX市文明单位、XX市素质教育实验校、XX市名师名校长实验基地、XX市行为规范示范校、XX市“三八”红旗集体、XX市雏鹰大队、XX市安全文明校园、XX市科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区语言文字先进单位、区科技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能力起点的师资队伍,虽规模较大,但团结协作凝聚力强,虽成熟教师多,但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4人,其中在岗教师107人,50岁以上1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X%,五年内新教师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X%,30岁至49岁的中青年成熟教师9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X%(其中31人是近五年内从外区、外校调入本校的原各级骨干教师,占目前中青年教师总人数的X%),显而易见,学校中青年成熟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

学校目前拥有各级骨干40人次(其中XX市特级校长1人、市名师后备人选3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教学能手3人、校级骨干31人),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X%,教师研究生学历、研究生班结业(含在读)8人,本科学历66人,大专学历(含本科在读)33人,分别占教师总数X%、X%、X%;教师中高级职称4人,小高职称78人、小一职称25人,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X%、X%、X%。

  总体分析,我校教师在专业发展和提升上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

教师队伍成熟稳定,具有优秀的师德素养,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近年来社会、家长对师德的满意度为100%,学校是XX市行为规范示范校、XX区德育先进集体,多名教师获得市、区园丁奖、金爱心奖、优秀德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学校也每年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袁希涛金爱心教师进行表彰。

在专业素养和能力上看,我校教师知识结构完备,专业经验丰富,部分骨干教师已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上100%的教师能达到一专多能,同时胜任基础课、拓展课、探究课的教学;X%的教师教学实践课能对外省市区县兄弟学校开放、展示;学校在接受全国、市、区级教育教学展示、督导活动中,教学课均受好评或优质课达标,学校教学质量在区内保持前列。

十一五期间,我校数学大组、语文大组、音乐组先后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体育、自然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居于区领先水平。

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实施研(科研)训(师训)一体,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学校连续两届获区科研先进单位,现学校教师承担区级及以上级别立项课题11项,校级课题15项,形成了一张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的教科研网。

  二.教师培养目标和举措

  近年来,我们将校本师训工作作为实施学校文化战略和人才战略的整合点,通过有效地师训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核心价值,不断探索建设研修团队的生长点,促进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

培训中我校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以下举措。

  

(一)目标定向,内在驱动,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核心价值。

  、修订规划,启动“XX教师行动工程”。

  教师的研修培训是一项前瞻性极强的工作,培训中,目标定向和内在驱动是取得实效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

我校在培养教师方面始终有着前瞻、清晰、具体的培养规划。

早在“十五”末期,我校制定的“教师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近年,随着原XX实小和进修附小的合并,我们又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了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构建共同愿景,联合联动加强校本师训基地建设,促进内驱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持续提升”的具体目标。

  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内在动力是关键。

为解决这个问题,08年初,我校在特级校长余慧斌的引领下,在长期研究现代学生人格培养的基础上,拓展到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研究。

并富有创意地提出了“XX教师行动工程”的设想。

经过半年的酝酿完善,08年9月,我校正式启动了XX教师行动工程。

结合“世博600天”活动,在XX工程的行动规划中,我们提出以培养现代化都市所需要的现代型教师为目标,学校和全体教师制定出二年发展规划。

经过三次教代会的集中研讨,在学校制定的XX行动规划中,我们提出了在今后2年中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1)静心教书育人。

  

(2)铸新愿景谋新发展。

  (3)打造实小新的教师文化。

  XX行动规划还对教师基本素养的培养及各层次教师(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科研型教师)教学行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而教师们则能结合学校的要求和自身实际,在师德修养、文化学历、专业素质、学科技能、教学风格、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作出一个二年内的总体目标定位。

如此上下联动,在实践中,学校、组队和教师个人就形成一张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的相互联结的网络,从而有效地推进XX行动计划的落实。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打造学习型组织。

  我校的师训及校本教研工作,在目标定向、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还始终把教研、科研、师训三者合一作为构建学校文化的切入口,让教师们在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中实现专业核心价值,从而以更大的热情自主地投入到行动研究中去。

  

(1)营造教师学习环境,鼓励教师自我研修。

  学校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创造各种机会让教师学习。

例如:

教师节,学校总与新华书店联系,在校内设摊让教师买书,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学校也投入了一部分资金给教师买书;工会活动组织教师去XX博物馆、XX图书馆等让教师开阔眼界;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外省市学校参观学习交流及支教送教。

又如:

在08年学校的暑期培训中,我们组织教师论坛,就他们感兴趣的教育问题,邀请了兄弟学校:

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校、区三中心的骨干教师来校与我校教师共同展开研讨,我校X%的教师参与论坛发言,100%的教师参加专题讨论;每年九月举办“我心中的好老师”“袁希涛优秀教师”评选表彰研讨,让教师学习身边的好老师,鼓励教师自我超越成为师德优秀、业务精良的教师。

学校力求创办成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在学习中工作,在研究中工作。

我校中青年教师100%双休日都在读书、进修。

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品位,形成了教师良好的学习文化。

为此,十一五期间,学校被光荣的评为XX市文明单位,教师培养的有关经验总结发表于《XX教育》、《XX教育》等刊物。

  

(2)组织各种学术活动,鼓励教师自我研修。

  学习和研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取向上的动力,形成一种文化的氛围。

为此,学校组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学习。

例如:

在XX年学校特地举行了“XX区实验小学师训科研年会”,在年会上,有教师交流她们近几年如何默默地在实践中探寻的经历,有教师交流她们的科研成果,也有科研室向大家发布最新教育教学理念、学校正在进行全国、市级课题信息发布等,多种声音汇成一种研究的氛围,汇成一种推动力,促进教师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又如:

在XX年第一学期教代会上,学校提出了“持续推进校本研修,打造现代型学习组织”的主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及实践,获得理论与实践上的提升。

在实小的文化,校本研修的基本形态是:

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新课程理念与校本研修接轨,而这载体必定是行动研究、应用研究,解决教学过程及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校本研修是基于课题研究之中的,为此,学校确定了每周五下午1:

45-2:

45作为校本研修沙龙时间,在这时间里关注教学,关注研究,关注专业引领,引发教师共鸣,引发教师行动。

学校还对每位教师提出每日一思,每周一评,每课一思,每月一例的要求,使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发展最重要的部分,使教育文化成为实验小学生生不息,长久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3)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形成骨干团队。

  素质培养素质,人格塑造人格。

我校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抓好骨干队伍,落实教师分层分类发展培养的目标。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健全教师发展分层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室、党支部、教导处、科研室、教工委共同参与的教师发展管理框架。

校长室党支部负责制定教师培养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及对策、措施,进行统筹管理;师训处做好教师发展培养工作、管理过程;学校各处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管理。

  完善骨干教师选拔机制。

按照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建立定期选拔制度,跟踪培养,动态管理,适时调整。

其中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根据区教育局有关要求进行选拔与推荐,每三年一届;校级骨干教师由校骨干选拔考评领导小组组织选拔,每年一届。

  组建骨干教师学科教学沙龙。

在师训处牵头下,组织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学科教学沙龙,建立学科教学中心组,聚焦课堂,研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让骨干教师在本校、本学区、本学科范围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接轨XX区、XX市、国家级的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作。

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要求与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作要求、XX市“双名工程”、“优青工程”等工作接轨,积极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后备干部)参加区级、市级、国家级培训与培养,鼓励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活动。

  加大青年教师、新教师培养力度。

关注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青年教师、新教师发展,充分发挥团队组室作用,设计符合青年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与培养项目,组织骨干导师团,采用益友制、师徒结对等形式“传、帮、带、比”,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稳步发展。

  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

建立上一级骨干带教下一级骨干或青年教师的制度,发挥骨干教师的带教作用;建立校学术委员会专家组,邀请部分区级以上层面名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担任智囊团成员;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举办骨干教师公开教学活动,承担或主持课题;鼓励骨干教师参与干部教师培训,开发自培课程;分层面、分学科、分组室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加强教师发展考核评价。

完善师训考核办法与指标体系,明确各层面教师得职责、任务与要求,建立分层考核;建立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长手册,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将结果与激励奖惩挂钩;严格骨干教师管理,对违反师德要求一票否决、未履行职责的实行动态调整,取消相应称号。

  提供教师学习发展经费支持。

实施骨干教师津贴制度,按照基本津贴、考核津贴、工作津贴三个类别,分月考核后进行发放;总结推广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经验,落实学科沙龙研讨经费,根据工作任务与带教工作情况,核拨专项经费。

  

(二)、构建现代型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之间经常研究探讨教学方法,经常交流协作教学课题,实现团结互惠的教研方式。

把教研组建设为一个协作共进的团队,骨干教师在其中起到中心引导人作用,普通教师则能互助分享,每一位教师都能更好的发挥个体的作用,实现教师之间的“多赢”。

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融洽彼此感情,形成和谐的教研文化。

为此,十一五期间,我校进行以下尝试:

  、开展教学案例研讨,构建行动型教学研究。

  我们倡导行动研究,倡导两案(教案和个案)的反思与积累。

我们认为教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