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623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PT 页数:805 大小:13.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5页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5页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5页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5页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8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朱栋霖版】768页全套课件.ppt

19172012,中国现代文学史,考核办法:

一、期末占60%,平时成绩占40%二、平时成绩构成:

1、读书笔记4篇10分2、检查上课笔记10分3、两个人合作一个5分钟的上台报告。

10分4、考勤10分,1.“现代”作为一个时间概念传统分法:

19171949。

多数学者。

如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

现代分法:

包括了当代文学。

南方不少学者。

如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上即指19171949,下指1949至今。

还有一种把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包括进去的说法:

20世纪中国文学。

不过,上限又推到1898至今。

如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

2.“现代”作为一个性质概念,三十年序言:

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语言上,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学形式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内涵和地位古今均一样。

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并重。

内容上,真正属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标准。

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劳工神圣,妇女解放。

最关键一点,个人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出现。

于是,一切思想,情感和审美心理均从个人出发,皆因个人变化。

上编(19171949),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第一节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陷于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从1898年的戊戌变法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求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进化论思想,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是清末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897年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把进化论思想带进中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文学变革的基础,1、政治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

2、物质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乘机发展,新兴的社会力量增长,又为新的文化与文学运动提供了物质的、阶级的基础。

文学变革的基础,3、人才基础。

随着清末废除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

4、经济基础。

而由现代印刷工业技术的引入促成出版业的发展,晚清大批报纸副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导致现代文学市场的形成,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第二节文学观念变革,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诗界革命:

梁启超,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认为要想挽救中国诗歌日益衰落的命运,必须使诗歌创造出全新的境界来。

他认为诗歌革命“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是应具备“三长”(三个特长):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夏威夷游记),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诗界革命:

黄遵宪,最能体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特点的是黄遵宪。

黄遵宪对诗歌语言形式方面的革新主张比梁启超要大胆的多,他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杂感)。

他的诗中有很多当时已经通行的新词语,也使用了不少当时的民间口语,但诗中的基本语法和词语还都是古诗式的,并没有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黄遵宪(18481905),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文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口号也是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首先提出的。

他反对当时那些缺乏新意、缺乏生气的散文,主张要输入“欧西文思”,即学习西方人写文章的思路与风格,使文章既有新鲜的思想,又有明白流畅的语言,成为一种虽是用文言文写成,却比较通俗易懂的“新文体”。

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人都是这种新文体的代表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提出了“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的主张,并于同年十月创办了新小说杂志。

他在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提出“新小说”或“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倡导寄托“政治之议论”的“政治小说”。

他是推动启蒙主义与文学结合的开山匠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戏剧革命,1898年,梁启超发表新罗马传奇等描写西方革命历史故事的剧本,拉开了戏剧改良的序幕。

1904年,陈去病、柳亚子等革命派创办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20世纪大舞台,正式打出“戏剧革命”的口号,出现了大批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剧本。

1905年,陈独秀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的大教师”的观点。

1906年冬,由李叔同、曾孝谷等在日本创建的春柳社,首次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后又演出了黑奴吁天录,此后新剧在国内也迅速开展起来。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戏剧革命,1906年冬,由李叔同、曾孝谷等在日本创建的春柳社,首次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后又演出了黑奴吁天录,此后新剧在国内也迅速开展起来。

李叔同演茶花女剧照,黑奴吁天录剧照,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文体革命,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主张“言文合一”。

裘廷梁1897年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呼吁提倡白话文。

晚清已经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亦为后来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现代文学观念,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近现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1908年周树人摩罗诗力说、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既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又认同文学自身内部规律。

第三节文学创作实绩,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诗歌社团。

1907年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具有严肃的艺术追求。

1910年,任天化在上海组织成立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

散文:

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秋瑾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章太炎序革命军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士钊孙逸仙。

第三节文学创作实绩,小说创作政治小说: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谴责小说: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翻译小说: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周树人、周作人域外小说集鸳鸯蝴蝶派礼拜六言情小说:

徐枕亚玉梨魂社会小说:

李涵秋广陵潮,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文学分期:

19171927年20年代文学启蒙文学左翼革命文学19281937年30年代文学人文主义文学19371949年40年代文学抗战文学,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发起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

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就明确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

思想启蒙的核心内容是宣传“科学”和“民主”。

最富有代表性的口号为“打倒孔家店”。

“五四”启蒙运动可以概括为“破旧立新”。

“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1919年5月4日学生示威游行,“五四”文学革命:

白话文运动,“五四”运动:

学生示威游行,白话文运动,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白之争在当时已经成为新旧文学之争的焦点之一。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白话文运动,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强烈的文学革命立场。

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新青年编辑,白话文运动双簧信,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

钱玄同,刘半农,刘半农写复信复王敬轩书,逐一辩驳。

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试图将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道主义直接移用于中国新文学,使文学革命内容更加具体化。

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1919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

1919年10月,胡适在谈新诗中提出“诗体解放”说,主张“作诗如作文”,提倡白话诗,并写作尝试集。

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题为美文的文章,才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1923年周作人结集出版了评论集自己的园地,进而强调尊重创作个性,抒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既反对“以个人为艺术工匠”的“为艺术派”,又反对“以艺术为人生的仆役”的“为人生”派,而主张“人生的艺术派”。

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1、首先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效仿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报刊,仅1919年就出版400多种,到1920年,连那些最持重的大杂志,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等,也都采用白话文了。

1920年1月,当时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

1924年出版的中学课本,已经收有一些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