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1457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Word文档格式.docx

14、洗手

15、签名,记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的操作流程

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

3、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4、将橡胶管与负压瓶相连,接通电源,检查管道、负压装置性能。

调节吸引器负压(负压为150-200mmHg,小儿吸痰压力为小于150mmHg)

5、用无菌镊子或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冲洗吸痰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6、吸上呼吸道分泌物:

神志清楚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其张口、折叠吸痰管以关闭负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出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7、吸下呼吸道分泌物:

更换吸痰管,左手指折叠导管末端,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尽痰液。

【使用呼吸机时行气管内吸痰方法】:

(1)吸入高浓度氧气1-2分钟

(2)如痰液过粘稠不易吸出时,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

(3)在患者胸前铺无菌治疗巾,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打开吸引器

(4)分离与呼吸机连接的管道,将接头置于无菌治疗巾上,将吸痰管插入适宜深度旋转上提

(5)吸痰毕迅速连接呼吸机,吸入高浓度氧气1-2分钟

8、观察吸出痰液性质、量及患者生命体征

9、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未吸尽,休息2-3分钟再吸

10、拔出吸痰管后吸入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11、清洁患者口鼻部。

恢复患者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床单元,指导清醒患者适当饮水

12、洗手

13、记录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3、连接各种导线,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检查心电监护仪是否正常

4、用棉签沾酒精清洁粘贴电极部位皮肤,在用纱布擦净

5、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护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护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避开除颤部位

6、根据情况选择导联;

调节振幅、报警上下限。

保证监测波清晰、无干扰

7、观察心电示波性质,有无心律失常

8、帮助取舒适体位,整理病床单元,整理用物,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观察电极周围皮肤情况,致谢

9、停止心电监护时,向患者告知,取得合作

10、关机、断开电源

11、取下电极片,清洁局部皮肤

12、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除颤术的操作流程

1、监测患者心律心电示波,再次确认患者处于心脏除颤指征状态,迅速给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松解衣物,检查并除去金属等导电物质,其余人员不得接近病床

2、除颤前遵医嘱给予药物,以提高除颤阈值

3、将除颤器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或胸部电极板放置处置盐水纱布,打开除颤器电源并设置到非同步模式,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并开始充电,首次充电至360J

4、立即将两块电极板分别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和心尖部,用适当压力按压使电极板与胸壁紧密接触

5、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颤,嘱其他人离开患者床边,操作者身体离开床缘双手拇指同时按压两电极板放电按钮

6、立即观察患者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

若首次除颤无效可重复电击

7、除颤结束,用干纱布擦净导电糊,整理用物为患者取适宜体位

8、洗手

9、记录

简易呼吸器使用的操作流程

1、将简易呼吸器于氧气(高流量8-10L/MIN)装置相连接、检查连接是否正确、呼吸囊有无漏气

2、戴手套,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如有义齿取下,给患者去适宜体位

3、打开气道:

解开患者衣领、腰带,操作者站于患者的头侧,手托起患者下颌,使患者头后仰(必要时用口咽通气管)

4、戴面罩:

在患者口鼻部扣紧面罩并固定(E-C钳夹法),挤压气囊

5、以每分钟10-12次的频率有规律的反复挤压呼吸气囊,每次挤压500-1000ML(挤压气囊凹陷1/2以上)

6、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判断通气量是否合适

7、观察患者使用呼吸器后呼吸是否改善

8、停止使用后清洁患者口鼻及面部,脱手套

9、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整理用物和床单元,安慰患者,致谢

10、洗手

11、记录

氧气射流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

2、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

3、按要求安装好供氧装置及雾化器管道,检查有无漏气

4、将药液注入雾化器药罐内,装好喷嘴,连接无话管道

5、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确定氧气流出通畅,观察气雾大小

6、指导患者口含雾化器喷嘴,用正确的方法吸入气雾(吸气时用手指堵住出气口,含紧喷嘴,用口深吸气;

呼气时放开堵住出气口手指,用鼻呼气)

7、观察雾化效果及反应

8、雾化完毕,向患者解释,将雾化器从口中取出,擦净口部,关流量表

9、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和用物,致谢

血糖测量操作的操作流程

3、安装采血笔,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空腹或者餐后1H血糖测定的要求

4、调节采血针刺入深度

5、选择采血部位(指端两侧),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

6、将一张试纸插入血糖仪,开启血糖仪(遵循血糖仪生产商关于血糖仪使用方法的说明)

7、用采血针采血

8、将血滴在试纸上,使测试区完全变红

9、按压采血点,指导患者继续加压1-2MIN

10、读数记录,数值异常时通知医生

1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和用物,向患者致谢

微量泵的使用的操作流程

2、告知所用药物及配合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安装输液泵或微量泵,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输液泵或微量泵是否正常

4、输液泵:

将输液管(或泵管)正确安放入输液泵(或微量泵)内的输液管槽中,固定夹紧,关好外盖

5、将输液管(或泵管)充满液体,排净空气,按静脉输液(或静脉穿刺)进行操作

6、按医嘱准确调节泵入药液的速度、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参数,按启动键,打开输液调节器(输液泵),绿灯闪亮表示运转正常

7、观察输液情况及患者反应,询问患者感受

8、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和用物,告知注意事项,致谢

9、洗手

指脉氧的使用的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2、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协助取合适体位

3、打开开关,检查是否正常

4、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5、将指脉氧机正确安放在患者手指,使其光源透过局部组织,保证接触良好

6、显示血氧饱和度值

7、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感受

8、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和用物,致谢

10、记录

呼吸机操作法流程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必要时为患者遮挡。

2使用呼吸机前准备:

(1)正确安装湿化滤纸,安装湿化滤器。

(2)连接呼吸机管道个部件,连接模拟肺将模拟肺与呼吸机管路连接置于专架上。

(3)连接电源氧源,打开主机开关,呼吸机自控,自控通过,调节待机状态,向湿化器内加灭菌用水至刻度。

3使用呼吸机:

(1)选择呼吸机模式。

(2)遵医嘱调节参数,观察呼吸机运行情况观察2分钟。

(3)再次向病人解释,检查人工气道情况。

(4)取下模拟肺,将呼吸机与病人的人工管道相连。

(5)听诊两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检测有关参数。

(6)打开湿化器电源开关,调节湿化器温度。

(7)设定报警限,打开报警系。

(8)记录有关参数。

(9)观察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同步情况,必要时吸痰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10)通气半小时后查血气,遵医嘱调节参数。

4使用呼吸机

(1)遵医嘱检查病人是否符合脱机指征。

(2)做好解释和指导。

(3)准备还合适的给氧装置,充分吸痰,妥善处理病人人工气道,撤去呼吸机,调至待机状态。

(4)观察病人病情,确认病情平稳。

(5)先关湿化器开关,在关呼吸机开关和光氧气,最后断电源。

(6)安置病人,为病人清洁口鼻及面部。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单元和用物,安慰患者,致谢。

6洗手

7记录

JK-B下肢康复器操作流程

4、毛巾擦净整机,酒精消毒患肢搁架。

5、将起始角度调至0档位后开机。

6、将复位键是患肢搁架前达到0位置时停下,关机。

7、将患肢放于搁架上,,穿鞋子,绑小腿,大腿带。

8,根据身高调节大小腿肢架长度,使患者肢体与搁架的没段长度一夜。

9、调好后分别将各调节旋钮旋紧。

10、开机。

11、调节屈伸角度及速度。

12、记录时间,观察机器运行及病人耐受情况。

13、治疗结束,按复位键使患肢搁架前导达到0位时停下,关机。

14、将机器放回原位,清洁,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