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132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8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红岩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总的原则是施工组织设计应完全满足业主要求和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本工程工程安全、优质和按期完成。

(1)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及重庆市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条例,并做到规范施工、文明施工。

(2)我公司严格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保证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本工程施工的顺利、高效、高质创造良好条件。

(3)以成熟的施工技术、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按期为业主提供一个优良的工程产品。

(4)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先进工艺,防止坍塌,控制地面沉陷,确保地表及邻近建筑物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不受损坏,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5)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业主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本工程施工特点和设计文件,认识本工程组织施工的难度。

我公司将根据多年来工程施工积累的经验,认真作好施工组织方案,做到布局合理,合理安排各项目的施工。

1.3编制范围

本合同段的施工范围包括:

红岩村桥隧PPP项目,由三纵线柏树堡立交至五台山立交的中段(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及红岩村立交工程)和南段(红岩村隧道至五台山立交及轨道五号线节点预留工程)组成,包括红岩村嘉陵江大桥1座、红岩村隧道1座、立交2座(红岩村立交、五台山立交)及歇台子连接线施工合同段包含的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支挡结构、隧道工程、交通设施工程、附属工程、绿化工程的掘进、初期支护、防水、二次衬砌以及施工范围内的管线迁改、对外协调、土建及保护工作等。

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上述工程项目的实施性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计划、施工组织管理及相关保证措施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项目名称:

红岩村桥隧PPP项目。

项目地点:

重庆市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高新区、九龙坡区。

建设单位: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体。

工程规模:

本工程包含红岩村大桥、红岩村立交、红岩村隧道、五台山立交、歇台子连接线及轨道交通五号线节点预留工程。

本项目建设范围是重庆市快速路“三纵线”居中的一段,起点位于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北桥台,终点位于三纵线与石杨路的交叉点,即五台山立交。

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km/h,线路总长共4.95km,整个路线在红岩村大桥段与轨道五号线共轴线,采用上下层交通,红岩村隧道段采用左、右线分行交通,红岩村立交与轨道五号线车站重叠。

2.2设计概况

2.2.1轨道交通五号线节点预留工程

(1)概况

轨道交通五号线红岩村车站为轨5号线与9号线的换乘站。

车站全长170.7m,暗挖段长40.8m,断面有2种分别为256.97m2(18.8m)和392.47m2(22m)。

区间隧道:

小里程端为明挖区间,长129.9m;

大里程端为暗挖区间,全长257m,共3种断面型式(其中:

单洞双线IVa85m,IVb断面长78m,单洞单线IVc断面长94m<

双线全长188m>

)。

共4个出入口通道,4个风道。

车站明挖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

(2)结构型式

1)围护结构

YCK26+410.856~YCK26+564.281段位于红岩村车站内,本段为重庆地铁五号线大龙山~二郎段红岩村隧道进口,为明槽开挖,共长153.425米,最宽处74米,最大开挖边坡高62米,其中红岩村站基坑开挖边坡高20m,本工程边坡支护应考虑地铁上方的三纵线城市道路边坡支护,做到两个工程边坡支护一次设计,到主体工程完工后,主体结构边坡支护就是永久支护。

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及区间结构重要性程度,边坡支护等级列为一级。

在边坡开挖深度范围内地质条件为表层素填土,厚度约0.0m~16.8m,其下伏基岩为砂岩及砂质泥岩。

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及周边构筑物情况,基坑边坡支护型式主要分为板肋式锚杆挡土墙。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则主要用在开挖深度10m~20m石质边坡。

2)车站部分

重庆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一期工程红岩村站位于规划三纵线下,南北向布置,车站起点里程YDK26+434.381,终点里程YDK26+605.081,明暗分界里程YDK26+564.281,中心里程YDK26+516.881,总长170.7m。

采用半明半暗挖法施工,暗挖段采用钻爆法施工。

YDK26+434.381~+564.281段(129.9m)为单层多跨框架明挖结构,YDK26+564.281~+605.081段(40.8m)为拱形复合式衬砌暗挖结构,结构净宽18.4m。

车站主体范围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轨面埋深约12m。

本站为轨道交通五号线与九号线的换乘站。

两站上下垂直交叉,五号线在上,九号线在下,五号线车站底板距离九号线车站拱顶约24m,形成通道换乘。

本站设4个出入口,4组共6个风亭,1个垂直提升电梯,1座天桥,1个换乘通道(预留)

3)区间工程

本区间设计范围为红岩村站~歇台子站区间隧道,起讫里程为YCK26+605.081~YCK26+865(对应左线里程为:

ZCK26+604.964~ZCK26+859.354),其中双线隧道长度162.978m(中线里程范围CK26+605.022~CK26+768),其余均为单洞单线隧道。

区间隧道纵坡从设计起点YCK26+605.081开始分别以2‰、19‰、34‰纵坡上行最后到达本次区间设计终点YCK26+865。

(3)结构设计

车站暗挖隧道支护参数

支护类型

应用

范围

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

内净空

湿喷混凝土

锚杆

钢架间距

辅助措施

主洞标准衬砌

IV级

围岩

C25钢纤维砼33cm厚;

Φ8单层钢筋网@200*200mm

φ25中空注浆锚杆

(L=2.5/3/4.5m

@800*600mm,梅花型布置)

 

采用一环长45m的127大管棚超前支护,环410@425mm

C40防水钢筋砼,衬砌厚度及配筋详见设计图

净高11.26m

净宽18.10m

主洞加深衬砌

净高16.31m

净宽20.4m

区间暗挖隧道支护参数

衬砌类别

预留变形量

仰拱

铺助措施

C25喷混凝土

φ8钢筋网

φ22锚杆

ⅣA型

(139.18m2)

拱、墙28cm

(铺底28cm)

拱、墙

@20×

20cm

拱部组合中空锚杆、边墙砂浆锚杆

@100×

60cm,L-4m,梅花型布置

12cm

65cmC35防水钢筋砼

,超前小导管L=5m,环距40cm,纵向间距3m。

ⅣB型

(167.63m2)

50cm,L-4m,梅花型布置

70cmC35防水钢筋砼

ⅣC小净距加强型

(45.6m2)

拱、墙24cm

(铺底24cm)

拱部组合中空锚杆、边墙水平对拉砂浆锚杆

60cm,L-2.5m梅花型布置

5cm

40cmC35防水钢筋砼

,φ108超前大管棚或φ42超前小导管L=5m,环距40cm,纵向间距3m。

车站附属出入口支护参数

支护

类型

锚杆

2、3号

出入口

通道断面1(6m*7.6m)

C25砼24cm厚;

Φ8单层钢筋网@250*250mm

拱部φ22中空

注浆锚杆(L=3m

@1000*1000mm,梅花型布置)

16b工字钢@1m

采用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环向@400mm,纵向间距3m,长5m

C35防水钢筋砼,衬砌厚度及配筋详见设计图

2、3号出入口通道断面2(7.5m*3.5m)

IV级围岩

2、3号出入口通道断面3(8m*1.89m)

注浆锚杆(L=3.5m

车站附属风道支护参数

钢架

间距

1号活塞、机械风道A型衬砌

C25砼28cm厚;

!

8

单层钢筋网@200x200mm

拱部!

22中空注浆锚杆、边墙!

22砂浆,锚杆L=4.0m,@1000x600mm,

梅花型布置

m

采用φ108大管棚超前支护,环向@400mm,长30m

C35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及配筋详见图纸

1号活塞、机械风道B型衬砌

8单层钢筋网@200x200mm

22砂浆,锚杆L=3.0m,@1000x600mm,

采用φ42大管棚超前支护,环向@400mm,纵向2.4m,长4m

1号活塞、机械风道C型衬砌

2号新、排风道A型衬砌

22砂浆,锚杆L=3.5m,@1000x600mm,

C25砼22cm厚;

22砂浆,锚杆L=2.5m,@1000x600mm,

采用φ42大管棚超前支护,环向@400mm,纵向3m,长5m

(4)附属工程

1)出入口通道

1、4号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其结构底板与车站明挖段主体结构底板在同一标高处,围护结构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结构采用单层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3号出入口通道顶板埋深约20m,采用暗挖法施工,出地面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

通道暗挖部分断面采用直墙拱形结构,出入口与主体结构交接部设环框梁加强。

通道明挖部分结构均采用单层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风道

1号风道、2号风道埋深约30m,采用暗挖法施工。

3号、4号风道结构底板与车站明挖段主体结构底板在同一标高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

1 设备管理用房

本站设外挂设备管理房,设备用房平面尺寸为20.5x25.7x12.0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最大柱距为8.8x8.4米。

2 电梯与人行天桥

本站2号出入口设垂直电梯和人行天桥,将2号出入口人群提升到人行天桥上,通过人行天桥与规划道路连接。

桥面净宽5.7m,桥长45.43m。

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垂直提升电梯楼平面尺寸8.4x6.0x23.3米,提升高度23.0m,主要柱距为6.0x3.0米。

框架柱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剪力墙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5)防水等级

车站防水等级为一级,全包防水层采用高分子复合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小于1.5mm。

区间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全包防水层采用高分子复合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小于1.5mm。

隧道二衬模筑(注)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P10。

2.2.2红岩村隧道工程

本工程起点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穿越高新区,止于九龙坡区五台山立交,是连接渝中区与九龙坡区的一条城市主干道。

隧道左线起止里程为ZK3+764.62-ZK7+488.16,全长3723.54m,右线起止里程为YK3+765-YK7+480,全长3715m。

共设14处车行横通道,10处人行横通道,7对紧急停车带及3处洞内变电所。

(2)结构形式

1)平面设计

隧道平面采用分离式双洞隧道方案,尽量避免正穿即有重要建筑,总体上服从路线的走向和两端接线条件。

为提高线型指标、远离军事油库及与嘉陵江大桥的有效联系,进口端设置R-3800(3500)m的大半径右偏曲线,出口端受五台山立交续建工程的接线控制,设置R-3500m大半径右偏曲线与之有效连接,洞身段设置为直线隧道,除洞口段为15-17m的线间距外,洞身段采用32m间距的直线线型,出口端为四车道大跨度过渡至三车道隧道。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考虑隧道内交通条件、行车安全、区域路网接线条件及本项目与轨道交通一号线、五号线、九号线、环线、成渝客专、梨菜铁路等交通线的相互关系外,还考虑了对地表建筑及地质环境对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

全线共设坡段3段,进口段坡度2.8%,出口段坡度为2.95%,洞身段按0.6%缓坡布设。

3)断面设计

隧道建筑界限根据相关规范及规划局、建委等部门的批复意见节结合本线技术标准拟定。

内轮廓以建筑限界为基础考虑断面利用率确定。

4)洞口设计

隧道洞口设计除按“因地制宜、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外,还充分考虑了洞口工程与周围景观、地形地貌相协调,从结构特点及轨道交通的结合、全线景观、人文要求、环境保护、行车安全等因素选取。

5)红岩村进口隧道群设计

进口端隧道群涉及的隧道工程有:

三纵线4座隧道(含左线正洞、右线正洞、A匝道和B匝道)、五号线红岩村车站隧道、梨菜铁路隧道、轨道九号线区间隧道。

重庆市快速路三纵线红岩村段位于轨道交通五号线红岩村车站之上,南北向并行,三纵线4座隧道位于轨道五号线红岩村车站隧道之上,其中两座三车道大断面正洞隧道位于轨道五号线红岩村车站隧道左右拱肩,最小净距约2.5m,三隧道依次呈交错关系,且距离紧贴、并行。

1)系统支护

全隧道暗挖段系统支护:

Ⅲ级围岩地段,隧道拱部及边墙全部采用Φ22砂浆锚杆,Ⅳ、Ⅴ级围岩地段隧道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

并挂设φ8钢筋网形成组合受力体系,支护锚杆及钢筋网参数根据地层岩性确定。

2)加强支护

Ⅲ级围岩地段:

采用拱墙格栅或型钢钢架及拱部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

Ⅳ级围岩一般地段:

采用I16全环型钢钢架及拱部Φ42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

Ⅴ级围岩临近轨道的洞口段:

采用I20b型钢钢架及拱部Φ127大管棚加强支护.

下穿华宇大厦桩基地段:

采用I22b型钢钢架及拱部Φ75中管棚加强支护.

3)二次衬砌

根据地质情况考虑结构耐久性等特点,全隧二衬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要求施工中仰拱超前于拱墙施作,拱墙一次性衬砌,并及时封闭成环,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整体浇筑。

红岩村隧道结构设计参数

内轮廓类型

断面类型

断面面积(m2)

衬砌厚度(cm)

砼强度

每延米砼m3

每延米钢筋kg

长度m

三车道

III级围岩普通段复合式A型衬砌断面

124.37

45

C35

13.78

648.27

225

III级围岩普通段复合式B型衬砌断面

142.54

18.3

977.96

470

IV级围岩普通段复合式衬砌断面

151.02

50

20.42

1244.55

4354

IV级围岩普通段复合式A型加强断面

151.92

1682.32

662

IV级围岩普通段复合式B型加强断面

157.47

60

24.69

3605.02

450.38

V级围岩复合式加强衬砌断面

163.04

70

29.03

3681.19

35

特殊衬砌设计

164.11

80

33.42

3758.04

四车道

IV级围岩加宽段复合式衬砌断面

211.74

34.23

2092.8

105

IV级围岩加宽段复合式加强衬砌断面

218.37

39.37

2905.29

119.16

加宽过渡段

IV级围岩加宽过渡段A型衬砌断面

163.89

21.48

1300.20

20

IV级围岩加宽过渡段A型加强衬砌断面

164.83

23.48

1771.41

21

IV级围岩加宽过渡段B型衬砌断面

195.58

28.20

1974.54

15

IV级围岩加宽过渡段B型加强衬砌断面

200.88

33.12

2732.44

紧急停车带

III级围岩紧急停车带普通段复合式衬砌断面

197.09

28.52

1467.75

40

IV级围岩紧急停车带普通段复合式衬砌断面

204.53

33.49

2046.67

520

4)路面结构设计

1 设计车速80km/h。

2 设计年限:

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

3 设计初始年限:

2015年

4 标准轴载:

BZZ-100

5 路面结构具体如下:

A复合式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H=9cm)

SMA-13厚4cm改性阻燃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5kg/m2.AC-16C厚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内掺0.4%抗车辙剂),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0.3-0.5kg/m2.

B复合式路面下面层(CF40钢纤维混凝土路面H=20cm)

C底基层或垫层

C20仰拱填充或C20垫层。

隧道内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由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及钢纤维混凝土下面层组成,沥青砼上面层为全幅摊铺,砼下面层做单独接缝与分仓设计,复合式路面面层直接施作在仰拱填充上或垫层上。

5)边坡工程

1)进洞口边坡工程

为保证隧道开挖稳定,对隧道洞口仰坡顶人工素填土堆积体进行清除处理,仰坡定岩质边坡及洞口左侧边坡采用1:

0.75-1:

1放坡处理,每10m分一级,坡面采用锚杆框架梁内三维网客土植草护坡绿化。

隧道右侧沿道路顶标高按1:

1.5坡率刷坡后坡脚采用3m高护脚墙加固,坡面采用拱形骨架内客土植草护坡进行防护。

洞口右侧及仰坡顶人工素填土清除后,在剖面合理的位置采用桩板墙、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挡。

2)出洞口边坡工程

该段边坡长78.33m,边坡最大高度27.67m。

边坡下部采用锚杆挡土墙支挡。

挡墙面坡1:

0.1,锚杆竖向间距2-2.5m,水平向间距2m,锚杆由1φ32HRB400钢筋组成,锚杆长度8-12m,锚杆下倾角15°

,锚固段长度5m,锚孔直径91mm,最下排锚杆距基坑底1m。

肋柱截面尺寸为0.4×

0.4m,肋柱嵌入基坑底1m。

肋柱之间采用挡土板支挡,挡土板厚度为0.2m。

在锚杆挡墙顶部设置联梁,联梁尺寸为0.5×

0.6m。

边坡上部按1:

0.75或1:

1坡率放坡处理,坡面采用锚杆框架内客土植草护坡。

2.2.3红岩村立交工程

2.2.3.1红岩村立交桥

红岩村立交是三纵线向南经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后的一个变型的半苜蓿叶式全互通立交,三纵线主线通过嘉陵江大桥的下层桥面分散出两条连接道与嘉陵路相连,连接江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