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1245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筑城与拆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的「经济国界」逐渐向内陆移动,造成近代「都市中国」与「乡村中国」的隔绝,破坏了传统的城乡一致性,使近代城乡趋于两极化(urban-ruraldichotomy),城乡开始对立。

这不仅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转型,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大变革,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大动荡,而传统城墙都市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直到清末(1911),中国境内各类城垣及城墙都市超过2000座。

本短文仅选取上海、天津、汉口、重庆、广州等近代重要的港埠城市为例证,观察分析历史上筑城与近代拆城的动机、过程与特征意义。

全文只是一个论纲性质,较详细全面探讨近世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转型特征,惟有俟之来日。

一、上海

上海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目前所辖17区及1县(崇明)实已包括清代松江府全部及太仓直隶州大部分地区。

但直到清末,上海城市范围及行政建置仍属县城的层级,其上司是松江府(设于华亭、娄县兩个附郭县城)、江苏巡抚(驻苏州府城,亦即吴县、长洲、元和三个附郭县)、兩江总督(驻江宁府城,上元、江宁兩县附郭)。

上海设县于1292年(元至元29),置县261年后,迟至1553年(明嘉靖32)始筑城。

在此之前,上海地区曾有阖闾城、沪渎垒、筑耶城等古城,惟已荒废难考。

唐宋之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上海逐渐崛起于历史舞台。

1077年(北宋熙宁)设上海务(征商税);

1149(南宋绍兴)置市舶提举司、榷货场;

1267(南宋咸淳)置上海镇;

1277、1287元政府设市舶司及都漕运万户府。

以后置县筑城,建立衙署,确立城市规模。

明至清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1684-5年(康熙23~24)设江海常关,1730年移苏松道驻上海(1736改称分巡苏松太兵备道),此即上海道台之始。

1843年上海成为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treatyports),旋于1854年后由外人管理海关(洋关),并设立工部局(MunicipalCouncil)、会审公廨;

直到此时,上海的行政地位始终很低,它属于松江府管辖(府城设于华亭、娄县两个附郭);

到清末,它仍是县级的建制(1911年始将自治公所改名为上海市政厅)。

中国城市真有“市”的建制是在1920年代以后。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上海设置特别市,始正式称市。

上海置镇设县源于经济发达,聚落人口日渐成长增加,行政管理之需要;

筑城则为了防御外力入侵,也具有与四野乡村分隔界限的意义。

东南沿海自宋代以后,大致兵革不兴,承平无事。

宋金交兵、元军攻宋及明初与张士诚之战,上海微受波及,但“闾里晏然”、“素无草动之虞”,依然无恙。

但明初倭寇入侵东南各地,嘉靖(1522-1566)之后日益严重。

1552年倭船犯境,大肆抢掠,县署民房被焚,知县潜逃,上海官绅始有筑城之议。

1553年邑人顾从礼奏准筑城(見收录文献一、二),知府方廉集众筹议,勘定基址,征集捐赋,督工筑城。

上海绅民踊跃捐输,拆屋献地,倾囊助役,竟于兩个月中筑成一座周9里,高2丈4尺的城垣,辟有6门(朝宗、跨龙、仪凤、晏海、宝带[即小东门]、朝阳)及水门3,“环抱城外,通接潮汐”。

1598(万历)加高城墙,护以巨石,增开水门一座,抵抗太平军时又加开障川门。

城垣之建,固定了上海旧城区的基本格局。

上海开埠(1843)后商业日盛,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租界的成立(1845英,1848美,1849法租界;

1863年英美合并为公共租界),其兴盛繁荣对华界影响冲击日大。

租界内辟马路大街、筑码头堆栈、建华屋丽宅、兴办洋行银行商场店铺,开设各种娱乐场所,“租界鱼鱗历国分,洋房楼阁入氤氲,地皮万丈原无尽,填取申江一片云”。

十里洋场出现于旧城北郊,城市中心由百年老城移转到新兴租界内。

清末邑人李钟珏(平书)论上海云:

其在通商以前,五百年中如在长夜,事诚无足称道。

通商以后,帆樯之密,马车之繁,层楼之高矗,道路之荡平,烟囱之林立,所谓文明景象者上海有之。

中外百货之集,物未至而价先争,营业合赀之徒,前者仆而后者继,所谓商战世界者上海有之。

然而文明者,租界之外象,内地则闇然也;

商战者,西人之胜算,华人则失败也。

租界洋场的兴旺对照着上海县城的没落。

上海城垣此时城基砖泥堆积,老旧颓坏日甚,城门低隘,车马壅塞,行旅不便。

加以租界非法扩张,越界筑路日渐严重。

法人即有将上海县治移设闵行镇,拆毁县城,以其地并入法租界,“填沟渠以消疫疠,修道路以利交通”之议。

“与其为他人口实,不如先自拆之”,1900年上海邑绅李平书等人即已有拆城之意念,他极力主张“拆城垣与筑周围之马路,填城濠设轨道以行汽车,与租界衔接”。

1906年地方士绅姚文枬領衔具禀上海道呈请拆城,得到上海道台袁树勋的支持。

但拆城之议在当时却引发一场争议。

守旧派反对拆城,以为祖宗之物不可毁,城垣之设可以保全地方,消弭隐患;

成立「城垣保存会」,呈文督抚请禁拆城。

1908年上海道台蔡乃煌召集拆城、保城兩派士绅议决,终以增辟城门、筑造马路的折衷方式解决。

1909新辟三城门,并将原有城门三处拓高放宽,至此上海县城共有10城门。

惟此时城垣仍为障碍之物。

城西、北、东北三面为租界,无以发展;

城南和东南通道有限,外依黄浦江,内逼城垣,难以拓展回旋。

1905-1914年为上海地方自治运动时期,特别是「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1905-09)、「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1909-1911)成立的六年中,以李平书、姚文枬等为首的绅商在上海城市建设与地方公务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是近代中国地方自治、市政建设、市民社会与城市民主的先驱。

拆城工作与上海自治运动关系密切,是当时上海开明士绅的重要主张之一。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民政总长李平书及士绅姚文枬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市政厅组成「城濠事务所」,筹款集役,于1912年初开工拆城,先拆东南兩处城基,后沿西北顺城而拆,城濠下埋设瓦筒作为阴沟,其上修建马路。

1913-14年筑路工程完成,取名民国路与中华路,加上陸续兴建的新马路,将旧城与租界、城外华界紧密联系起來,融成了近代上海的核心市区。

附:

有关上海筑城与拆城的重要文献史料

文献一:

《同治上海县志》,2/1〈城池〉

城周围凡九里,高二丈四尺,门旧六新一,凡大小七:

东曰朝宗,南曰跨龙,西曰仪凤,北曰晏海。

跨龙门迤东为小南门,曰朝阳。

朝宗门迤北为小东门,曰宝带。

晏海门迤东为新北门,曰障川。

水门四:

东、西门者跨肇嘉浜、小东门者跨方浜、小南门者跨薛家浜,堞三千六百有奇,箭台二十所。

濠环抱城外,长一千五百余丈,广可三丈。

旧从肇嘉浜、薛家浜、方浜分流灌注。

今西商于方浜北新开一浜,又于城西沟通周泾焉。

元建县[1292年]后二百六十余年犹无城。

故前明倭寇数躏焉。

嘉靖三十二年[1553],邑人顾从礼疏请建城,知府方廉始筑之。

文献二:

﹝明﹞顾从礼<

请建上海城疏略>

(《同治上海县志》2/1b)

上海,宋市舶司所驻之地。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县,治原无城垣可守。

盖一则事出草创,库藏钱粮未多,一则地方之人,半是海洋贸易之辈,武艺素所通习,海寇不敢轻犯,虽未设城,自无他患。

今编户六百余里,殷实家率多在市;

钱粮四十余万,四方辐辏,货物尤多。

而县门外不过一里即黄浦,潮势迅急,最难防御。

所以嘉靖戊子等年,屡被贼劫烧,杀伤地方乡官商人居民,不下百有余家。

盖贼自海入,乘潮劫掠,如取囊中,皆由无城之故。

伏望轸念钱粮之难聚,百姓之哀苦,敕工部会议,开筑城垣,以为经久可守之计。

文献三:

﹝明﹞潘恩〈筑城记略〉(《同治上海县志》2/1b~2a)

上海故未有城,嘉靖癸丑,海寇肆虐者数矣。

群凶觊觎,攘臂首至,民无固心,受祸尤酷。

郡侯方公﹝知府方廉﹞忧之曰:

“斯城不筑,是以民委之盗也”,乃建议城之。

公以忠诚之心,集众思之益,酌以义,布以公,发以果。

于用,取田赋之裨益者;

于工,取佣民之受直者;

于费不足,附以钱库之羡者,计日商工劝分,庀役不愆于素。

故大功遄举,民罔告劳云。

文献四:

(《上海县续志》)2/1a〈建置上‧城池〉

城旧制高二丈四尺,本不足此数,而内外城根,复日壅积,砖泥仅存一丈四五尺;

月城洼下,跨龙、晏海等门潮大时辄涌水,堞及箭台多脱落。

旧有之门既低隘,鲜能通车马,咸苦不便,议拆未果。

爰添开三门:

东北曰福佑,西南曰尚文,西北曰拱宸。

其寳带、朝阳、晏海三门亦扩张之,均高一丈五尺,宽一丈八尺,视旧约增三分之一。

濠常淤垫,北半城尤甚。

缘濠内地尽庐舍,濠外地即租界,无处储泥,不易浚治。

前志﹝《同治上海县志》﹞所称于方浜北新开一浜者,已由法公董局填塞;

其于城西沟通周泾者,亦已填作马路。

文献五:

光绪32年(1906)2月上海绅士姚文枏呈请拆城文

上海一隅,商务为各埠之冠,而租界日盛,南市日衰。

推原其故,租界扼凇沪咽喉,地势宽而展布易;

南市则外濒黄浦,内偪城垣,地窄人稠,行栈无从广设。

城中空地尚多,而形势梗塞,以至稍挟资本之商,皆舍而弗顾。

绅等朝夕筹思:

舍自拓商市,无由抵剧烈之竞争;

舍亟拆城垣,无由期商业之自立。

窃维城垣之设,所以防盗贼而限戎马,表治所而卫仓狱;

欧洲古制,亦复相同。

近数十年,策军事海防者,多注重炮台,而不尚城守,埃及罗马之名城,视同古器;

柏灵、巴黎之都会,即藉市场;

参互而观,可为明证。

且天津拆城,而商市骤盛;

汉口拆城,而铁路交通是。

即以中国设城之本意言之,亦正可仍其意而不必泥其法。

(《上海市自治志》,1915,公牍甲篇,页27a)

文献六:

光绪32年(1906)上海道台袁树勋呈请拆上海城垣文

城垣之设,本古人重门击柝御暴之意,原无轻议拆除之理。

惟上海为通商总汇,城厢、租界同在此二、三十里之中。

而租界则商务日盛,地段则日推日广,南市则以城垣阻隔,地窄人稠,无可展布;

非唯有碍商务之进步,且益外人以轻视之心。

盖所赖于城垣者,无非谓藉此可以保卫人民、衙署、仓库、监狱起见。

今租界洋行林立,人民﹑公署、银库、监狱较华界倍形吃重。

彼只倚巡捕、团丁为之戒备,而我顾专恃城垣以为防守,使外人见我并无防御土匪之实力,殊为非计。

且沪城本不高厚,砖名无实,徒形其陋而已。

况考察租界之所以兴盛,则以有马路交通之故。

今我自治之地,仅城厢、南市一隅,马路仅只两条,中间复有城垣间隔;

车马既不通行,行旅苦不方便;

仕商巨富固无城垣居住者,即在租界觅食小本经纪,亦都不吝租金以寄居于租界之中。

以致城内﹑租界地价房价相去数十百倍,一盛一衰之故,内轻外重之情,其显著逼切若此,若不及时变通,与民更始,日后市情凋敝之象,将更不可胜言。

窃思…拆城筑路,非唯无弊,且有四益:

就城基改作马路,东西南北环转流通,外而南市沿浦,内而西门外一带,马路可以联络照应,一也。

清理城内河浜,填作马路数条,徐图扩充收效,二也。

填河应筑大阴沟,可将城砖代用,有余更可修沿河破岸,三也。

房地市价增涨,民情振奋,收捐以办善后,事能持久,四也。

目前筹计,已有此四益,日后利赖自更无穷。

是拆城筑路一事,即属创举,亦应毅然为之。

况天津业有成案,商务兴旺,民情安谧,尤为明证。

(《上海市自治志》,1915,公牍甲篇,页27)

二、天津

比起黄河流域各地城邑的悠久历史,古代天津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其城市聚落的出现显然较迟。

天津位于海河及大清、子牙、卫河、南北运河的交汇点及入海口,自來河海要冲地位巩固。

东汉末年曹操曾在此区开凿河渠,转运军粮;

唐代此地出现“三会海口”名称,与北平郡相提并论,显现其重要性。

但直到13世纪女真人统治时,始有直沽寨出现(1214),从此天津成为北方国都所在的重要附属城市。

没有金、元、明、清北京的建都,便没有天津的形成与发展;

而没有天津的转输、供给与保障,北京也不能发挥帝国首都的职能。

元朝于直沽设漕运都指挥使,1316年置海津镇,1404年设天津卫,次年筑卫城,这是天津城垣之始,直到1902年拆除。

清于1662年,设户部钞关于卫城北门外河畔;

1725年改卫为州,属河间府,旋升直隶州,1731年(雍正9)再升为天津府,从军事城邑变为地方行政中心,另设天津镇总兵及海防同知。

1668年长芦盐政由北京移驻,1677年盐运使司衙门也由沧州移驻此地,而河道总督也于开府同年,由山东济宁州移驻天津。

天津置卫时,即在今南运河与海河之间的小直沽营建卫城,费时一年,为土筑。

城垣周长9里,呈矩形,俗称“算盘城”,辟有4门,以河为池。

卫城之筑主要是军事上的考虑,但也具有保护漕运及经济发展的效果。

永乐年间(1421)正式迁都北京后,天津更成为拱卫明朝都城安全的海上门户。

由于天津地势低洼,常有水患,城垣屡遭浸泡冲击,年久失修,已多坍塌。

弘治6年(1493)加以重修,甃以砖石,并筑城楼,重修后“平看俯瞰,回出尘垢”,更为壮观。

明清战乱之际,卫城破坏严重,断壁残垣比比皆是。

1653-54年又連续遭水患,淹及城砖十八层,洪水倒灌入城,城内低洼处甚至可以行船。

康熙13年(1674)天津总兵赵良栋再次重修,近城周围民房尽行拆除,在離城三丈外另筑城垣,

加深城濠,并筑石闸引海河绕城四面,改善了城内居民的用水问题。

1725年洪水又淹达城砖十三层。

为了防洪抗洪,再次重修,主要由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出资捐修,巩固城基,加厚城墙,疏浚城濠,工程极浩大,雍正皇帝特将卫城西门赐名为卫安门,或有褒奖安家父子之意。

乾隆年间(1736-1795)曾先后9次修城,惟工程较小,只在城角加筑城楼而已。

清以前城内为土路;

清初于北、东门内外修石板路。

1739年又修筑北门外及沿海河迭道以捍卫水灾,方便行旅,并渐建设桥梁、渡口。

明代天津中心市区沿海河西岸上下延伸,在此区域,“百货交集,商賈輻辏,骈填逼侧”,“素封巨室,率萃河干”。

做为统治权威的卫城,除军政衙署外,“屋瓦萧条,或为蒿菜”,城四角尚为水洼。

弘治(1488-1505)年间有10个市集,城内5个不見发展,城外沿河则集市日旺。

虽筑有城垣,却不具城垣城市的封闭性质,反而拥有无城垣城市的经济特色。

至18世纪(乾隆年间),天津城垣可說已沦为象征性的饰物而已。

1822年直隶总督为招集团練,在天津城内外修筑18土堡,设义民局与保甲局,为地方性半官方社会管理系统。

二次鸦片战争后,偏安一隅的旧天津城无法保卫城市,僧格林沁奏请在城外增筑濠墙(1860年),做为城市防卫工程的城外之城,长36里,距旧城3-6里不等,大致符合当时天津城市的基本范围,但旋即在英法联军逼迫下被废弃。

天津也在1860年开放为通商口岸,九国租界区陸续建立。

清代后期天津几乎完全摆脱旧城的束缚,沿运河、海河自西北向东南发展,整个城市沿河分布,初步形成了条狀城市雏形。

城居人口、城市小区大致依地域区块分布。

根据1846年版的《津门保甲图說》,此时天津县人口442,334人,其中近57%的绅衿,近96%的盐商,近80%的应役,75%的铺户和55%的负贩,集中于城内,而铺户和负贩又占县城内户口数的53%,可谓“逐末者众”。

海河干流为城市发展主轴,因此东南地区村镇集中,人烟稠密,人口与户口数仅次于城区(城区人口估计约有25万)。

开埠后,人口激增:

1895年天津城市人口达587,666人,1903年为326,552人,1906年356,503人(租界人口68,053),1917年为600,746人(租界人口119,150),1936年达到1,081,072人(租界人口173,624)。

1900年八国联军占領天津时,列强成立「都统衙门」(TientsinProvisionalGovernment)对天津城和濠墙周围地区行使管辖权,以后更扩大范围至城市安全、市政工程、道路建设、河道疏浚等。

尔后兩年中,陸续拆毁城墙,改建环城马路,全长4.5公里,宽达24米,7条路线遍及天津旧城区及租界。

并扩建城内街道,铺设碎石大道,改造租界内外道路,计划修筑穿越各国租界之中立马路,主持下水道改造工程(用拆下的墙砖建造大型砖砌暗沟。

后來天津地方政府也下令将城内四街旧渠改筑砌砖明沟),增建沿河码头,疏浚海河,管理城市卫生。

1903年引进汽车(上海于1902年引进),1906年比商电車电灯公司开设有轨电车。

电车、汽车及人力车为市民提供方便交通工具,扩大市民活动范围,加速人流物流节奏,也沟通新旧市区和租界的联系。

天津城墙是根据辛丑和约规定,被迫于1902年拆除的,这使天津名符其实成为一座无城垣的开放城市。

这是近代拆城的先驱,也成为同时期上海拆城运动的范例。

三、汉口(武汉)

武汉地区城邑的起源,不是因商业,也不是因统治阶级设立政治中心的需要,而是为开疆拓土,屏障都城而形成的军事堡垒。

最早的盘龙城,距今3500年,在离今市区5公里的黄陂县,为长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

东汉末年在汉阳筑却月城,是武汉市区城堡之始。

三国时孙权曾以鄂城为都,在今武昌蛇山依山筑夏口城以拱卫之(223年);

唐代扩大,改修砖城;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再扩修,有九道城门(这位江夏侯对于明代东南沿海各地城垣的修筑有很大贡献,堪称为筑城专家)。

隋唐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军事性的城堡转化为镇邑,武汉双城阶段(武昌、汉阳兩市镇)逐渐形成:

直到明清兩代,江夏县与汉阳县分别是武昌府(省城)及汉阳府的附郭县(首县)。

武汉双城到明成化(1465-1487)年间进一步演变出汉口,呈现三镇新格局。

汉口「肇于明中叶,盛于(天)启、正(崇祯)之际」,明初为无人居住之芦苇荒洲,成化年间汉水北移,汉阳一分为二,南岸为汉阳,北为汉口。

正德元年(1506),明政府定汉口、长沙为漕粮交兑口岸(后增设荆州、岳阳),同时淮盐亦以汉口为转运港口,以后汉口经济迅速发展,取代了昔日商务繁荣的汉阳刘家滆,明末清初终形成三镇鼎立。

汉口晚出,但后來居上,号称「九省通衢」,为天下「四大镇」、「四大聚」之一。

作为漕粮、淮盐、茶葉等主要转运中心,商品流通量巨大。

武昌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汉阳则为地方行政中心,以手工业及早期军事工业著称。

汉口的行政地位很低,不能与武昌、汉阳相比。

汉口向來是汉阳县辖地,明中叶(有认为是嘉靖21年,1542)始设汉口镇巡检司,雍正5年(1727)分为仁义、礼智二司;

汉阳府同知、通判移驻汉口,行政地位始提升。

1861年正式开港(据1858年天津条约),次年江汉关成立,由移驻汉口的汉黄德分巡道兼理;

直到1899年,汉口专属行政建置夏口厅才正式成立,但仍隶属于汉阳府。

民国改为夏口县,至1926年设市政委员会,1927年成立武汉特别市,以后汉口为院辖市;

现在为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武昌、汉阳为所辖之区名)。

从汉口的发展过程來看,他是一个很典型的「无城垣城市」(行政中心的武昌省城、汉阳府城当然都筑有城垣)。

明崇祯8年(1635),汉阳通判袁焻在汉口镇北修筑「袁公堤」,以防后湖之水南浸,堤外掘土成深沟,即为玉带河;

加以长江、汉水沿江堤防的修筑,汉口渐形成四面设防的市区。

从此北岸水患大减,聚落、商业迅速发展,超过南岸。

1862-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钧为抵制捻军,加强防务,在汉口后湖一带筑土堡,长11里,堡基为木椿,堡垣砌红石,开辟7门。

这项工程主要由汉口绅商胡兆春、熊建勲、刘璘等集资25万兩协助建成。

此堡之兴建,抵挡了水患,堡内低洼之地尽填平为民居,而堡内原有袁公堤已失去挡水功能,遂被填平改建街道(今市区长堤街),使市区扩大不少,为汉口沿江发展奠定基础。

明代至清中叶,汉口处于木船航行时代,码头和街巷大致沿汉水分布。

1861年开埠之后,汉口进入轮船时代,以长江为主航线,沿江码头仓库林立,形成新的滨江市区。

5个外国租界的相继成立,使汉口东北沿长江以下原來荒芜之狭长地带,逐渐形成一个有规画的现代城市。

汉口对外贸易发展,北岸玉带河、后湖一带日渐繁荣。

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建长堤,号为「张公堤」,全长23.76公里,高6米,宽8米,耗费80万兩,由地方绅商集资协建。

堤成后襄河故道的后湖地区十几万亩低洼之地上升为陸,使市区扩大7倍;

加以京汉铁路于1906年通车,城区开发同步进行,原先的堤堡(1864年建)已失去防卫及防水功能,乃于1907年拆除,旧基修建为后湖马路(现为汉口闹市中心中山大道至江汉路段),此为汉口第一条近代马路。

汉口从沿河走向沿江发展的近代市街格局大致形成。

武昌城墙于1926年底始议拆除。

武昌市政厅成立拆城委员会,拟定分期分批拆城,估计全城3000余丈,需工费27万元,拟招商办理,惟成效不彰。

后來地方政府主动办理,武昌市民亦自动拆城,直接原因是北伐期间,军阀军队凭借城墙顽抗,造成重大伤亡。

但内在深层原因还是商业发展、市区扩张以及武汉三镇合一的趋势。

千年以上的武昌城垣是传统官僚行政统治的标帜,对近代工商发展和城市建设形成障碍,也形成三镇互不统属的壁垒。

拆城实为大势所趋。

四、重庆

重庆是目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42万,下辖19区、17县、4自治县。

夸大的說,它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

重庆是古代巴国的国都,已有城邑。

秦灭巴后,314B.C.张仪筑城江州,为巴郡首府。

三国蜀汉都护李严筑江州大城(226年),周16里,面积2平方公里。

晋、隋、唐为渝州,政治地位不如益州(成都)。

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政治地位渐提高,北宋置恭州,南宋1189年为重庆府。

嘉熙3年(1239)彭大雅筑重庆城,较旧城大2倍,这是防御需要,惟旧城外街市发展之安全保障,以及城外新区对城市的作用,均是扩城的原因。

可见秦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