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1161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自然带与气候带教案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

-55°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洲东北部)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

-60°

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极地气候

极地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山、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4.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判断(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亚寒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气温 >16℃

最冷月气温 0°

-16℃

最冷月气温<

0℃,最热月气温>15℃

最热月气温10℃左右

最热月气温<5℃

气温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冷夏热

冬寒夏凉

终年严寒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注: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气温变化特点为冬温夏凉

从降水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

夏雨型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或干旱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1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地中海气候300-1000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

5.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形成原因

⑴四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

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

⑵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⑶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6.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

⑴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

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不同点:

①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5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在500毫米—1000毫米之间;

②最热月气温,热带季风气候为5月,热带草原气候在3、4月。

⑵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都大于0℃;

干湿季不很明显。

①年降水量,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在700毫米——1000毫米之间,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大于l000毫米;

②最热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大于25℃;

③最热月气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8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7月(北半球)。

⑶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都有明显的干湿季;

最热月均温都在20℃——30℃之间。

不同点是:

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年降水在500——700毫米之间,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

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大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小于0℃。

7.气候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利用。

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目前人类广泛利用气候资源的领域有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旅游和医疗等。

应特别关注几种重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

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异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8.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

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源

主要危害

主要防御对策

关联事件

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

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和交通运输工具等

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①两极冰雪融化,海面升高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改变。

①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②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开发新能源③保护森林等植被

①“图瓦卢”移民

②“京都议定书”

臭氧层破坏

氯氟烃

冰箱、空调等

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国际合作,逐步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两极地区出现“臭氧空洞”、青藏高原臭氧层被破坏

酸雨

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危及人体健康。

①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

②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

西欧、美国东北部和我国西南地区等出现重酸雨现象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

汽车尾气

①降低大气能见度。

②刺激人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

③损害植物体。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控制汽车流量。

②研制开发清洁燃料等。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二)自然带

1.自然环境五要素

五种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

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世界自然带的类型

陆地自然带

典型植被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未发育

3.世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要点深化与能力提升】

1.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天气系统是地理学习能力再生点之一。

其基本判读方法如下。

(1)根据等压线数值分布特征,判读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部等气压场名称。

(2)根据气压差异判读风向,基本原理:

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与等压线斜交。

(3)根据气压梯度判断风力,同一等压线图中看等压线疏密(密大疏小),不同等压线图中看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既要看气压差的大小,更要注意比例尺的大小)。

(4)不同地点天气状况分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

高压中心因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

低压槽附近因冷暖气流交汇常伴有阴雨天气(如图),高压脊控制则为晴朗天气。

2.季风对中国降水量和旱涝的影响

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如图所示。

(1)中国降水量主要由湿热的夏季风带来。

(2)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

集中于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迟,雨季长;

北方地区雨带到达迟,退出早,雨季短。

(4)夏季风的强弱、迟早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

夏季风主要源于“副高”(专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因此副高的位置与强弱影响着我国降水的多少及分布。

正常情况,受“副高”的推动,每年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

6~7月,雨带到达江淮地区;

7~8月,雨带移至东北、华北;

9月开始南撤,10月撤出我国大陆。

当夏季副高发展强大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易造成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如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而北方易发生旱灾;

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则北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易出现旱灾。

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等防灾抗灾措施。

3.气候类型及判断

先根据纬度或气温定气候带---再根据降水或海陆位置定气候类型---同时注意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

【典例例题】

【典例1】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因素。

答案: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亚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

则容易调动出储备知识:

地中海式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º

—40º

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多雨。

依据经纬度数值和重要城市宜昌,可以推断出该区域为亚欧大陆东岸,以湖北宜昌为中心的我国中部地区,由于在秦岭以南,所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题目要考查同纬度大陆西岸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典例2】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

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

读图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图,因为。

B(两地同处青藏高原,但与格尔木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因此拉萨·

(比格尔木)降水量多,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因子。

常用“8字方针”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最低月均温在15º

C以上为热带气候,再依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和年降水总量,细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º

C以上15º

C以下,有三种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以下,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两者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前者一般在400—800mm之间,后者则小于400mm。

同时,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在夏季。

再调动相关知识:

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拉萨,同时拉萨位于拉萨河谷,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此盆地盐湖广布。

故容易得出答案。

两图中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º

C以下,为温带气候。

A地年降水量小,气温年较差大,故大陆性强,B地年降水量大,气温年较差小,故大陆性较弱。

【典例3】图中A、B地区为高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

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

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

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依据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轮廓,可以推测出A为德干高原,B为云贵高原。

由于两地的地形地势不同,距海远近不同,因此季风气候的表现具有差异性。

本题的解答需要熟悉世界八大国家的地理概况。

在宏观上,记清各个国家的轮廓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地表状况。

理清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性质,地形特征等。

理解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A区域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B区域的夏季风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由于B距离印度洋较远,故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A区域小。

【典例4】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

按温度带划分,两国绝大部分都位于带,但甲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气候,而乙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和  气候。

甲乙

热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

根据题干已知条件、经纬度和国土轮廓可知甲为印度,乙为巴西。

印度位于印度半岛上,巴西位于南美洲东海岸。

由回归线的位置可以看出两国都主要分布于热带。

印度半岛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最主要分布于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巴西的地形类型以北部亚马孙平原和南部的巴西高原为主,所以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于南北纬10º

附近,南部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一般分布于南北纬10º

—20º

之间。

【典例5】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

(1)A

(2)B

从图中可以看出,沿X方向植被依次由森林变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该方向表示干燥程度增加;

沿Y方向,植被由针叶林到温带阔叶林,再到热带雨林,显然这个方向表示热量条件的变化,但它表示的并不是纬度的增加方向,而是纬度的降低方向,也不是海拔高度增加的方向。

M两侧分别是温带阔叶林和热带雨林,因此它表示的肯定是热量条件介于两者之间的亚热带植被,题中的四个地区中,只有江南丘陵分布着亚热带植被。

【典例6】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

读图回答

(1)~(3)题。

(1)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与⑤B.①与⑥C.③与⑤ D.③与⑥

(3)与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高   D.温度低、盐度低

(1)A

(2)C(3)A

读沿某经线甲大陆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可知,该地区以①自然带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据此可以判断甲大陆是非洲大陆,非洲大陆北端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根据沿南纬某纬线乙大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自西向东变化,且是自西向东由干变湿,所以可以判断乙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再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⑤是热带沙漠带,⑥是热带草原带,⑦是森林带,根据上题判断可以知道甲大陆是非洲大陆,再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所以①是热带雨林带,②是热带草原带,③是热带荒漠带,④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根据题意可以判断①位于赤道附近,⑦位于副热带附近,由海洋表面温度分布规律和世界盐度分布规律可以确定,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温度高,盐度低。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90分钟)

**下图是某大陆35度纬线的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判断1~3题:

1.图中乙处年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①终年受高气压控制②位于背风坡③地处大陆中心,各方向距海远

④地形闭塞⑤受寒流影响⑥终年盛行由陆到海的风

A.①⑤B.①②C.②④D.③⑥

2.图中丙处所属气候类型的典型农作物是

A.柑橘、柠檬、葡萄、油橄榄B.甘蔗、柑橘、茶、棉花

C.苹果、梨、葡萄、棉花D.苹果、桃、葡萄、油橄榄

3.根据水循环原理,图中甲处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读下图回答4~6题。

**4.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图,a、b、c表示气压值,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①④点。

B.①②③④点中表示高空的是②③点

C.若①②③④点形成热力环流圈,则气流方向为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点中,气温最高的点为②点

5.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地等太阳高度线,则a=0°

,b=30°

,c=60°

,P=20°

S,N=20°

W,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上海夕阳西下

B.巴西高原的草原一片枯黄

C.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正值小麦种植业的忙碌季节

D.摩尔曼斯克有可能出现极夜现象

6.如上题所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点自转线速度大于②点

B.①、③点位于大陆上

C.6月22日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为①>③

D.④处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7-8题。

7.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大气环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此时沿图中AB一线海岸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读下图,完成9-10题。

9.A地的气候特点是

A.最冷月均温在0°

C以下B.雨热不同期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10.B地沿岸洋流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B.加那利寒流C.墨西哥湾暖流D.阿拉斯加暖流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图中A、C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产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度差异B.洋流C.大气环流D.下垫面

12.图中各地中获得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其太阳辐射最强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云层薄B.纬度很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深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D.海洋热容量大,吸热多

宋代诗人苏轼在《舶棹风》中说:

“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

”据此回答13-14题。

13.“三时”是指

A.春分后半个月B.清明后半个月C.夏至后半个月D.冬至后半个月

14.“黄梅雨”的成因是

A.夏季风遇到江南丘陵遭阻挡B.冷锋作用的结果

C.暖锋作用的结果D.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徘徊在江淮一带

**下表是X、Y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据此完成15-16题。

(单位:

mm)

X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数

降水量

14

13

16

20

133

实际蒸发量

可能蒸发量

25

48

86

137

190

212

194

152

84

46

1207

Y

28

29

18

147

22

59

15.Y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D.季风气候

16.X地最可能分布在

A.南部非洲地区B.澳大利亚C.中亚地区D.东南亚地区

17.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检测的表层土壤的分析数据,由数据可以推断,从东到西排列的顺序最有可能的是

pH值

有机质含量

SiO2含量

Al2O3含量

CaO含量

4.1

12.4%

62.39%

16.02%

2.44%

6.9

8.8%

68.58%

2.06%

9.87%

8.8

1.29%

65.05%

3.63%

14.96%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

18.自然状态下,哪一种林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A.中国温带荒漠带B.巴西热带雨林带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俄罗斯苔原带

**下图是30°

N附近五座名山的海拔比较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