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0987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一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因青奥“9322”环境整治行动,在六合区政府、六合开发区管委会重新规划下,南京鹿晶混凝土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六合经济开发区六新路以南、方水路以东地块,投资12250万元建设年产6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异地搬迁项目。

搬迁地块场地原为一闲置废弃的砖厂,并无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次异地搬迁项目总用地面积25303平方米,建设厂房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21759.03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9869.03平方米,主要分办公区、生产区、原料区及维修车间、加油点和附属用房。

搬迁后新厂区设有食堂。

购置设备约34台套,建成后年产6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

该项目于2015年9月投入试生产,职工人数65人,年运行300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

二、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工序

注:

S:

固体废弃物,N:

噪声,L:

废水,G:

废气

图1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商品混凝土工艺流程简述:

外购原材料进入全封闭料场暂存,经装载机装入后台骨料仓,石料、砂料由骨料输送胶带机送至配料层上设置的骨料预加料斗内,等待和其它物料一起卸入搅拌机内;

水配料系统布置在配料层平台角部,均采用泵送配料;

水泥、粉灰经粉料车输送到2X400T、2X300T粉料仓中,配料层设有4台粉料秤,采用气槽给料;

液体外加剂配料系统布置在配料层平台角部,水称量的上部,采用泵送配料。

以上物料分别按设定配比量同时落入搅拌机内,搅拌合格后通过卸料斗装入混凝土运输车,送至施工工地。

骨料和粉料的进料、输送等过程中少量的粉尘产生,搅拌混合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和粉尘。

续表二

三、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

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处理和排放情况

生产设备

/排放源

主要污染物

排放规律

处理设施

去向

“环评”/初步设计要求

实际建设

废水

生活污水

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磷

间断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回用于场内绿化,不外排

食堂废水

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动植物油、总磷

隔油隔渣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场地冲洗废水

化学需氧量、悬浮物

沉淀池预处理后回用于场地冲洗

用于场地冲洗,不外排

搅拌主机及运输罐车清洗废水

悬浮物

砂石分离机预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噪声

搅拌机、空压机、分石机、分砂机、水平胶带机等

间断运行

隔声屏

蔽消声

减振、围挡

减振、消声、隔声、围挡等措施

距离衰减

搅拌工序产生的粉尘

颗粒物

经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处理,处理后粉尘集中收集进行重复利用,剩余粉尘通过除尘器呼吸筒排出,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

大气

原材料堆放运输过程、车辆引起的扬尘

无组织排放

加油点废气

非甲烷总烃

固体废物

员工办公

生活垃圾

环卫部

门处理

环卫部门

处理

零排

污水处理设施

污泥

剩余混凝土

混凝土

回用生产或集中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置

分离后回用于生产

除尘器

收集的粉尘

回用于生产

油罐清洗

废油及油泥

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未与有资质单位签协议

维修车间

废含油抹布

废机油

隔油池

废油脂

表三

验收监测内容及排放标准值:

监测点位、项目、频次

污染种类

测点

位置

监测项目

布点个数

监测频次

沉淀池S1

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性固体、色度、浊度、溶解氧

1

4次/天、共2天

无组织废气

上风向Q1

下风向Q2~Q4

4

厂界Z1-Z4

等效连续A声级

昼间1次,共2天

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排放标准

标准依据

五日生化需氧量

20mg/L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表1城市绿化标准

氨氮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mg/L

溶解性固体

1000mg/L

色度

30倍

浊度

10度

溶解氧

≥1.0mg/L

昼:

60dB(A)

夜:

50dB(A)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1.0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

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件一

表四

监测分析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

本次监测的质量保证严格按照《南京市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细则》、六合区环境监测站编制的《程序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监测人员经过考核并持有江苏省环境监测合格证书;

所有监测仪器经过计量部门检定/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现场监测仪器使用前后经过校准;

监测数据和报告实行三级审核。

监测分析方法

项目名称

分析方法

方法依据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HJ505-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7494-1987

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

HJ/T51-1999

水质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

GB/T11903-1989

便携式浊度计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3.1.4.3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

HJ506-200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5432-1995

废水监测分析质量控制表

监测日期

平行

加标

10月15日

~16日

污染物

样品数

平行样

(个)

检查率

(%)

合格率

加标样

8

50

100

/

2

25

表五

表1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表

监测地点

及监测频次

监测项目单位:

mg/L,pH无量纲,色度:

倍,浊度:

10月

15日

5.0

3.12

0.238

322

1.0

0.031

5.5

3.08

0.215

278

6.3

2.28

0.233

279

0.033

5.8

3.10

0.244

320

0.028

日均值

5.7

2.90

0.232

300

2

1.0

0.031

评价

达标

10

16

5.2

0.208

333

6.0

3.06

361

6.6

2.96

308

2.88

0.223

329

5.8

3.00

0.220

333

0.030

评价标准

20

≥1.0

1000

30

表六

表2监测期间气象参数

日期

频次

气温(℃)

天气

气压

(hpa)

当时主导风向

当时平均风速(m/s)

23.6

1014

23.9

0.6

24.1

1.9

24.4

0.5

10月16日

23.5

1.2

23.8

24.0

1.4

0.7

表3无组织废气颗粒物监测结果与评价表

监测

采样频次

监测结果单位:

mg/m3

下风向Q2

下风向Q3

下风向Q4

15

0.308

0.758

0.677

0.801

0.325

0.752

0.722

0.711

0.341

0.747

0.648

0.738

0.326

0.744

0.723

0.774

周界外浓度最高值

周界外浓度限值

0.324

0.754

0.827

0.805

0.765

0.688

0.721

0.348

0.641

0.379

0.761

0.736

0.663

表七

表4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表

测点编码

测点位置

主要声源

等效声级值dB(A)

评价标准dB(A)

昼间

夜间

Z1

厂界北外1米

52.5

60

Z2

厂界西外1米

52.3

Z3

厂界南外1米

50.0

Z4

厂界东外1米

49.7

53.5

51.1

50.3

表八环境管理检查

“三同时”执行情况:

该项目已按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规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相应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较好地执行了“三同时”制度。

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及运行情况:

搅拌粉尘经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处理,处理后粉尘集中收集进行重复利用,剩余粉尘通过除尘器呼吸筒排出,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

食堂废水经隔油隔渣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环保管理制度及人员责任分工:

该项目环保工作由办公室负责,负责全公司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对公司发展规划和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公司范围的环保统计和考核,环保三同时检查验收,日常环保设施检查,清洁生产,污染源治理,污染源监测,岗位尘毒监测,污染纠纷处理等一系列环保工作。

排污口规范化、污染源在线监测仪的安装、测试情况检查:

水污染物排放口有标志牌,无在线监测仪。

表九环评结论、审批意见及落实情况

一.环评结论:

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符合清洁生产原则,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的大气、水、声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

要求:

1、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短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按照上述防治措施进行,将影响减到最小。

2、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务必认真落实本项目的各项治理措施,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人,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使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公司应十分重视引进和建立先进的环保管路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职工自身的环保意识。

环评审批意见及落实情况:

环境影响批复要求

批复落实情况

项目排水实施雨污分流,设雨水排出口一个。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员工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绿化标准后,回用于场内绿化;

场地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

搅拌主机及运输罐车清洗废水由沉淀池收集后经砂石分离机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项目产生的废水均不得外排。

已做到雨污分流。

食堂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中城市绿化用水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项目原料堆放于车间内,搅拌工序产生的粉尘经引风机吸入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收集重复利用,未能收集的粉尘经除尘器呼吸筒无组织排放;

项目应按环评要求采取高压喷雾喷淋洒水等有效措施减少无组织粉尘的排放;

加油站废气经油气回收系统处理后排放;

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

食堂燃料须使用清洁能源,厨房油烟须经高效净化装置处理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标准限值后经专用烟道至屋顶排放。

根据环评报告,该项目应以搅拌罐区及原料堆场粉料仓、骨料仓车间为执行边界,设置50米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现无环境敏感目标,今后不得新建居民区等敏感目标。

已按环评要求落实。

加油站为柴油,用量小,无组织排放,本次未监测。

无组织颗粒物达标排放。

3

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各噪声源须落实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同时合理布局噪声设备的位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合理布局噪声设备的位置。

噪声达标排放。

落实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措施。

不合格砂石及剩余混凝土、收集粉尘、沉淀池沉渣综合利用;

加油站废油手套、油罐清洗废油及油泥、维修车间废机油、含油废手套等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等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

不合格砂石及剩余混凝土、收集粉尘、沉淀池沉渣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置。

加油站废油手套、油罐清洗废油及油泥、维修车间废机油、含油废手套等未与有资质单位签协议。

5

各污染物排放口应设置便于采样的检测点和排污口标志,并按要求进行规范化设置。

6

项目搬迁后原有厂区不得再进行混凝土的生产。

表十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

验收监测结论:

本次验收监测仅对验收监测期间负责。

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符合验收监测工况要求,具体监测结论为:

1、废水监测结果:

10月15~16日沉淀池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最大日均浓度值为5.8mg/L,溶解氧最大日均浓度值为3.0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最大日均浓度值为0.232mg/L,溶解性固体最大日均浓度值为333mg/L,色度最大日均浓度值为2倍,浊度最大日均浓度值为1.0度,氨氮最大日均浓度值为0.031mg/L,均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表1中城市绿化用水标准。

2、噪声监测结果:

在厂界西、北、东、南共布设4个噪声监测点,10月15~16日各测点昼间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值范围49.7dB(A)-53.5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3、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10月15~16日验收期间,颗粒物周界外最大小时浓度为0.827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标准。

建议: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监管,尤其加强处理装置的日常监管,确保各环节的正常、稳定运行,保证各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附件一:

图例:

★废水监测点;

▲噪声监测点;

○无组织废气监测点

厂区平面示意图及污染物监测点位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