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0880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企业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量进行预测;

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规模,拟定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3编制原则

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

3、“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排出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

4、节能与降耗并重,做好工艺余热的回收和水的重复利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1.4项目概况

1.4.1项目单位简介

***为私有制企业。

该企业为新组建公司。

公司新建项目为年产生物柴油10万吨、醇醚汽油3万吨、沥青2.5万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该项目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利益。

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又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产业。

该项目一旦投入正常生产,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

1.4.2项目的提出背景

目前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耗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进口,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004年我国石油消费量3.17亿吨,国内生产量1.76亿吨,净进口量1.51亿吨,对外依存度为47.3%。

2006年我国的成品油产量约为1.82亿吨,(含汽油6千万吨,煤油l千万吨),当年的对外依存度为42.4%。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若一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40%,该国经济安全会受到很大威胁。

针对以上现状,***绝对投资建设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

本项目促生了一种新的专利技术,利用专用催化剂促使煤焦油和洗油催化裂解转化为柴油和汽油。

这对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缓解目前燃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4.3产业政策

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我国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等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生物燃油的开发利用。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

1.4.4项目优势

本项目采用微化学方法实现废油的催化裂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工业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了原料酯化效率,成品得率96%以上,比国内同行缩短了反应时间2-3个小时,降低能耗30%以上。

其主要技术创新为①该工艺为免蒸馏方法。

在常温、常压进行,不需加热,不消耗其他能量,因而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

②本项目利用微化学方法生产,工艺简单。

生产中不需要加温,属于环保友好型项目。

③本项目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利于小本经营。

利于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市场行情可行和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不断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专业性,现代规模性企业。

④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高,符合国家标准,可在机动车上正常使用,动力强劲。

1.4.5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根据***及周边市县的生物燃油行业现状,结合设计建设水平、原料供应情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规模的经济性,新建年产13万吨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

1.4.6场址概述

本项目位于***,土地面积约20亩。

原土地用途为村办企业砖厂所用,自2008年因政策性关停闲置至今。

本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

1.4.7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本项目水源为自备水井,本项目自备一台200KVA变压器,用电由***电网供给,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的需求。

1.4.8环境保护

本项目设有环保设施,可以控制污染物,使其达标排放。

1.4.9项目定员和来源

本项目的劳动定员为260人,全部面向社会招聘。

1.4.10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项目从编制可研报告到竣工交付使用,共计划安排2年。

1.4.11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总投资由企业自筹3000万元,其余2000万元全部申请贷款。

1.5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生产规模

1

生物柴油

万吨/年

10

2

醇醚汽油

3

沥青

2.5

主要原料及燃料动力

甲醇

洗油

7

煤焦油

4

催化剂

0.39

5

万Kwh/年

50

劳动定员

26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3333(合20亩)

建筑面积

10000

运行时间

时/年

8000

主要经济指标

I

经济数据

总投资

万元

5000

建设投资

4000

流动资金

1000

6

年平均营业收入

68500

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1161

8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33400

9

年平均利润总额

15077

年平均增值税

11921

II

财务评价指标

总投资收益率

%

50.49%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57.67%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54.09%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3.77

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53.54%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67.64%

1.6结论及建议

1.6.1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的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项目建设的规模和产品方案合理,项目所需的废油等原材料市场供应有保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

项目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属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清偿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1.6.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争取政府及金融机构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注重直接融资,使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2、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调整营销策略,建立、完善和扩大销售渠道,同时应大力在市场上推广企业自身整体形象、产品形象,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

3、项目承办单位采用了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应注意培养员工尽快掌握操作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项目应严格按环保“三同时”原则,搞好环境治理工作。

综上所述,该项目技术先进、设计合理,资金回收期短,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目切实可行。

建设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议尽早建设、尽早受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煤焦油是一种资源性产品,主要来自炼焦过程,是煤干馏的主要副产物。

焦油组分主要是分子量较大的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这些复杂的化合物目前除部分可以人工提取外,其余大部分较复杂的芳烃及其衍生物尚无人工方法可以获得,只能以沥青形式加以利用。

煤焦油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多年来一直表现较为平稳。

虽也有波动,但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涨落。

煤焦油加工产品是制造冶金炭素制品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各种高标炭黑的优良原料,从焦油中提取的化学品如萘、甲基萘、多烷基苯、蒽、苊等是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原料。

煤焦油下游产品很丰富、应用市场十分广阔,需求量呈快速、稳定增长的形势。

2002年,我国焦炭统计产量1.12亿吨,焦油产量在275万吨左右。

山西和河北是我国最主要的焦炭生产省份。

两省的炼焦能力约占全国的1/3,煤焦油的资源量达到150万吨以上,许多中、小型焦化厂没有配备加工装置,所产煤焦油做为燃料或直接外销;

也有部分焦化厂虽有焦油加工装置,但由于加工能力不足,使部分富余焦油外销。

煤焦油含有上百种组份,其中很多有机物是生产塑料、染料、合成纤维、橡胶、医药和耐高温材料的重要原料。

在当前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石油化工原料成本不断攀高,石化产品竞争力大大削弱,“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为长期处于竞争劣势的煤化工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晋、陕、内蒙古等地,煤化产业作为传统煤化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煤焦油加工产业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同时基于中低温煤焦油货源稳定,组分和柴油的组分相似,是燃料油和柴油组分的最佳原料,因此,全国各地都在利用煤焦油做为燃料油的研究。

洗油是煤焦油精馏过程中的重要馏份之一,约占煤焦油的6.5-10%,目前主要用于从焦炉煤气中洗苯,价格低廉。

而洗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富含喹啉、异喹啉、吲哚、α-甲基萘、β-甲基荼、联苯、二甲基荼、苊、氧芴和芴等宝贵的有机化工原料。

50年代我国就开始洗抽的加工利用,但至今洗油的加工利用还很单一,效益不甚理想,洗油资源受到极大的浪费。

因此,需要合理地综合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2.2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解决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需要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石化燃料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再生能源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柴油是我国主要能源产品之一,到2015年柴油需求量将突破1.3亿吨,缺口达3000万吨,发展再生能源可极大地缓解柴油的供需矛盾,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2、项目的建设是社会环保的需要

我国政府为解决能源和绿色环保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和法规,特别是在“目前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中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自主创新,节约型国家。

“十一五”规划的第六篇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

提出: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国策,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第二十二章(发展环保经济)的第一节(节约能源)中重点提出:

“制定替代液体燃料标准,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3、该项目建设采用先进技术、设备

学习引进的是专利技术,具有四新亮点,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它的主要创新是:

国内外大部分工艺为酯交换,为传统的两步法。

即分为反应和提纯两步。

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甲醇和催化剂的用量,甲醇用量越多,产率越高,但会给分离带来困难,年产量受到设备(提纯用)限制。

不利于推广和普及。

本技术为“一步法”生产技术,即除杂、脱色、脱质、酯化、分离等全部反应都在一个反应釜中完成,且甲醇用量一步到位,不用分离,产品稍加提纯即可单独或按BXX(XX指生物柴油所占比例)使用,年产量大,设备相对简单,设备投资率远远小于“二步法”。

使用“一步法”技术生产的生物柴油,可进一步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提高生物柴油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土地面积约20亩。

本项目所在地交通、通讯便利,距离水源地、居民集居地等敏感点较远。

3.1.2行政区划

***位于***西部,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距济南市250千米,南距徐州市67千米。

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

全境东西最大横距29.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5.25千米。

邮政编码:

277000。

区人民政府驻永福中路2号。

3.1.3自然地理

***东西最大横距29.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5.25公里。

境域地质构造属于华北台鲁西隆起区南缘。

千山山脉和圣土山脉呈东西走向蜿蜒境域,千山山脉出境后与鲁南第一高峰抱犊崮相连,再向东绵延数百里至沂蒙山。

抱犊崮,海拔584米,汉代称楼山,魏晋称仙台山,明清称君山。

古人有云:

“昔有五老抱犊耕秆其上,后仙去”,故又称为抱犊崮,历史上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称。

地处温带和亚热带过度地带,植物区系有着明显地带过渡性。

园内有植物165科627个品种,古代和近代植物混生,多达十几个品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脚下有周村水库,为鸟兽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境内共有鸟类39科89种,兽类8科21种。

其中有许多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水系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有主要河流17条,总长175公里。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洋调节的影响,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降水集中。

春季回暖快,降雨量少,多风,蒸发量大,易干旱;

夏季炎热、多雨,潮湿,易涝;

秋季降温快,雨量骤减,多晴朗天气,晚秋易旱;

冬季雨量稀少,寒冷干燥。

全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532.1小时,整个作物生长期3月至10月份总日照时数为1826.9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72%,光照条件优越。

全区多年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极值40.5℃,最低气温极值-22.3℃。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4毫米,季节降水明显不均,春季占年降水量的16.3%,夏季占59.2%,秋季占19.2%,冬季占5.3%。

本区多年平均蒸发量757.5毫米,夏季是全年蒸发量最大的季节,月平均蒸发量166.4毫米。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铝、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等30余种。

现探明煤储量2.6亿吨,煤质优良,煤种有气煤、肥煤、天然焦等;

石灰石储量9亿吨;

脉英石1000万吨;

磷3.2亿吨。

地下水资源已探明2.5亿立方米。

农副土特产品众多,盛产花生、核桃、板栗、冬枣、石榴等。

3.1.4历史沿革

自夏时奚仲封薛,春秋战国时期,齐相国田文(孟尝君)大规模增筑薛城,成为东方大城,薛城原名于此。

西汉分属鲁南薛县、沛郡广戚县和东海郡新阳县、郡阳县。

东汉分属鲁国薛县、彭城国广戚县和东海郡丞县、阴平县。

隋至清,薛城隶属蕃县(曾更名为滕阳、滕县)、丞县(曾更名兰陵县、峄县)。

民国中期,废县建区、乡、镇,分属滕、沛、峄。

抗战时期建置临城县。

1952年改称薛城县,1962年建置***。

1994年11月24日,撤销常庄乡,设立***。

1996年12月25日,撤销***张范乡,设立张范镇(鲁政函民字[1996]57号)。

1998年10月19日,撤销南石乡,设立南石镇(鲁政函民字[1998]26号)。

2000年,***辖8个镇、5个乡。

2001年,全区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

辖1个街道、6个镇,359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45.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6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

辖2个街道、6个镇,237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4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

年底全区总人口4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7万人。

2004年,全区总面积506.72平方千米。

辖3个街道、6个镇,237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5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7万人。

2005年,***政中心西迁,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市直区级政府,兴仁街道办事处和兴城街道办事处属高新区代辖。

2006年,全区总面积420.05平方千米。

辖1个街道、6个镇,137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区总人口4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7万人

3.1.5基本概况

***位于***南部,是鲁南地区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交汇处,京沪铁路干线的中点,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是***行政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枣庄矿业集团所在地。

下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面积420.5平方公里,人口50万。

2004年6月,***委市政府西迁该区,薛城成为***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薛城古称薛国,是世界造车鼻祖奚仲故里、举世闻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适宜人居的濒湖城市。

全区辖6镇1个街道,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

2008年,全区实现GDP74.22亿元,人均19835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1亿元;

地方级财政收入3.1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300元、5997元。

薛城有4600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世界造车鼻祖奚仲、商朝左相仲虺、勇于自荐的毛遂、主编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的万章等历史名人辈出,文化底蕴厚重。

四千年的文明传承,使得薛城人民重情、包容、好客,素以“豪爽”、“诚信”著称。

薛城,曾名临城,古称薛国,为历代注目的战略要地。

早在4000年前,境内就有人类聚居;

奚仲造车,饮誉华夏;

夏商时期建立薛国;

仲虺作国书,助汤灭夏;

战国孟尝君,四君子留名;

毛遂自荐,一马当先;

叔孙通演礼,儒教初汉;

匡衡凿壁,好学典范;

临城劫车案,震惊中外;

抗日战争以来,因铁道游击队而蜚声中外。

薛城资源丰富,地下可采矿藏资源30余种,已探明优质煤储量2.6亿吨,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

石灰石等建材储量10亿吨,是***的富水区。

3.1.6***位

区位交通密度为全国前列。

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

辖区有“三纵三横”6条省道和国道穿境而过,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均在薛城设有出入口,特别是京沪高速铁路2011年建成通车后,从薛城到北京、上海均只需2个多小时;

周边200公里半径内有济南、徐州、连云港、临沂4个机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港口、年吞吐量400万吨的枣庄(薛城)港即将建成通航,人员往来、货物运输极为便捷。

全区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256公里。

特别是***委、市政府搬迁薛城的顺利实施,为薛城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使薛城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3.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6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25元和3415元。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

形成15万亩大棚瓜菜、10万亩优质林果、10万亩花生、240万只长毛兔、15万头生猪基地,冬枣、石榴、雪桃等干鲜果品驰名南北,是国家确定的世行项目和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区。

工业结构合理。

拥有45万吨机制纸、15万吨啤酒、30万吨玻璃制品、160万吨煤炭、300万吨水泥、5.7万千瓦发电、5万吨铸钢以及机械、化工、玩具等十大主导产业,800多种产品。

“山峰”板纸、“南极洲”啤酒、“多乐”多用炉、“神农”面粉等8个产品被命名为省、部级名牌产品。

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建成区面积达14.2平方公里,区驻地人口达15万人;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通讯、通气、供电、给排水、学校、医院、星级宾馆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教育教学水平省内一流,卫生保健服务非常先进,先后被命名为***社会文化先进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

随着我国加入WTO,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坚定不移地把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的决定》,制定了《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成立了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诉中心,在全社会形成了爱商、重商、亲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全区每年利用外资都在10亿左右,一大批投资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落户薛城。

特别是薛城造纸总厂与印尼光彩集团、新加坡尧泰私人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2.3亿元,资产总额16.8亿元,是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3.1.7经济概况

全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8.5亿元,增长22.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6%、29.1%和15.6%,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0.6∶55.9∶33.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6亿元、利税7.9亿元,分别增长30%和76%。

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金8.5亿元,纳税额1.8亿元,增幅均在30%以上。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3.1亿元,增长65%。

全区总财力达到3.13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2.28亿元,同口径增长43.2%。

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7.17亿元和5.61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除进出口总额外,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是199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农业:

到2004年底,全区耕地面积1894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12亩,粮食总产量11.4万吨。

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金虹食品、捷利木业、东盛木业、中华乳业、银牛面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新建了清泉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市场,组织参加了上海、枣庄、北京等农产品交易会,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6个会员达到2100人;

信用联保协会达到72个,联保农户达到3300人。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区新建成了7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粮、6万亩花生、6万亩果品、1万亩食用菌和2万亩良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