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079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酿造工艺学实验张楠104Word格式.docx

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区分和识别各类微生物可从菌落形态(群体形态)和细胞形态(个体形态)两方面进行,菌落形态是无数细胞形态的集中反映,因此每一大类微生物都有其一定的菌落特征,可通过这些特征差异区分和识别。

特征描述:

形状、大小、颜色、边缘、隆起、光泽、质地等。

(1)细菌菌落特征:

凝胶状、表面较光滑、湿润、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取,正反颜色一致。

(2)酵母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比细菌大而厚,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粘稠,易用针挑起。

多呈乳白色。

(3)放线菌菌落特征:

致密、坚硬、多皱、不易用针挑起,不透明。

孢子成熟后,表面粉末状,干燥(常有土腥味)。

(4)霉菌菌落特征:

比细菌菌落大,有菌丝组成疏松的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无固定大小,研制整个培养基中,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三、实验材料

1、制片观察:

黄曲霉、黑根霉、酿酒酵母

2、菌落观察:

(1)霉菌:

曲霉

(2)酵母菌:

酿酒酵母

(3)细菌:

大肠杆菌

(4)放线菌:

BS-112

3、0.05%和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A液:

美蓝0.3g,95%乙醇30mL。

B液:

KOH0.01g,蒸馏水100mL,分别配制A液和B液,混合即可),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A液:

碱性复红0.3g,95%乙醇10mL;

石炭酸(苯酚)5g,蒸馏水95mL。

先将染料溶解于乙醇,将苯酚溶于水,AB两液混合即可),20%甘油;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实验方法

(一)水浸片观察真菌形态

1、根霉、曲霉、青霉和犁头霉——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用接种针以无菌操作方式挑取少许菌丝于蒸馏水中充分展开(借助另一接种针),盖上盖玻片(从一边向另一边覆盖,避免产生气泡)。

2、酵母菌——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细胞悬液,盖上盖玻片。

镜检:

用低、高倍镜观察细胞形态。

(二)观察比较各种微生物菌落

分别观察各类微生物的菌落的大小,表面粗糙及含水分状况,边缘,致密程度、透明程度及厚度等特征,并填写记录表。

五、作业

1.绘图表示观察到的四种霉菌及酵母菌的形态,并标注其中的特征性结构。

2.列表比较各种微生物菌落的形态特征。

 

实验二四川泡菜的制作

一、试验目的

1、了解酱腌菜生产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川泡菜的制作方法

蔬菜经过食盐酷制,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蔬菜组织中的水份和可溶性物质从细胞里抽出来,使微生物和酶进行活动,从而引起外观、质地、风味和组织发生各种各样的一系列变化。

细胞中水份的抽出,菜的体积随之减小,同时盐卤渗透入菜内,而将组织内的空气排出,使菜的质地呈紧密半透明状态,因此加工处理不易折断。

在整个酶制过程中,发酵是主要的变化。

各种酶制品,除用盐量过大而使发酵停止外,一般都进行不同程度的乳酸发酵,同时也产生醋酸发酵、酒精发酵、丁酸发酵和其它主成份和糖类、淀粉、蛋白质等分解,不过乳酸发酵居主要地位。

三、试验材料

泡菜坛子2-3个、高粱白酒、花椒、辣椒、大料(就是八角茴香,也叫大茴香)、冰糖、盐。

白萝卜1个,青萝卜1个,水萝卜1个,胡萝卜1个,心里美萝卜1个,卷心菜半个,青菜2棵,豇豆1把(一定要选嫩的),藕1块,青辣椒1个,小红辣椒几个,嫩姜1块,芹菜3根。

四、试验方法

1、所有青菜洗净,放在筐里晾干。

然后切成条或者块,继续晾半天。

2、泡菜坛子彻底洗净,晾干后倒入少许高度白酒,晃动瓶子使酒均匀洗刷一遍坛子内壁,然后倒掉酒,倒扣坛子备用。

3、将3L清水倒入无油的锅中,放入花椒1小撮,八角2个,桂皮1快,香叶几片,冰糖1块,盐,老姜几片(去皮)煮开后继续煮5分钟,彻底放凉后,倒入泡菜坛子中,然后倒入半瓶带汁的野山椒,和高粱酒。

最后把晾好的蔬菜放入。

蔬菜要全部浸泡在泡菜汁中,最好不要塞的太满。

4、扣上盖后,往水槽内倒入清水把坛子封口。

置阴凉通风处,保持水槽内水不要干。

1天后卷心菜就可以吃了,2-3天内卷心菜味道最好。

3天后萝卜也入味了,5-7天内萝卜味道最好。

7天后萝卜就很有酸味了。

10天后酸豆角就差不多了。

所以先吃的菜最好最后放入瓶子,这样先捞出来的时候比较方便。

豆角就可以先放入瓶子,在最底下。

若到了时间里面的泡菜吃不完,可以全部捞出放入密封盒内冷藏储存。

但泡菜不能长时间存放,要随泡随吃最好。

泡菜水里要保证一直有蔬菜,不能闲置太久。

每次新加入蔬菜都要相应的加入些盐之类的调料和白酒。

经验:

1、初做卤水时要加些红糖和四川大红袍花椒和盐水一起煮。

红糖即可起消毒又可产酸,花椒可起麻香的味道。

2、第一次泡时最好要泡些胡萝卜,因为它可以泡出漂亮的红颜色,再泡点芹菜(芹菜可以产生特殊的香味)红绿非常好看。

3、还应放些蒜.

4、天气热,容易泡的酸,吃时放些糖和鸡精,再浇些辣椒油(干辣椒一定要炸焦才香)

5、坛子一定要密封,最好选用土烧制的带沿口的那种。

坛子的上沿口是装水的,且平常水不能缺,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取泡菜时注意不要把生水滴到坛子里。

6、坛子里不要沾油,沾了油会生花,严重的整个坛子里的菜会腐烂。

1.绘制泡菜制作工艺流程图。

实验三白酒的酿造

1、了解白酒酿造的基本原理

2、掌握白酒制作的工艺流程

在工业生产上,可用发酵法或合成法来制取酒精。

由于合成法生产酒精所用生产设备要求具有较高的耐酸、耐压性能,生产条件和成本均较高,所以我国一般不用此方法生产酒精,基本上都是用发酵法来生产酒精。

所谓发酵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酒精的生产方法。

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半固体发酵法和液体发酵法三种。

目前,固体发酵法和半固体发酵法在我国主要是用于生产白酒,一般产量较小,生产工艺较古老,劳动强度大。

而在现代大生产中,都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酒精,它与固体发酵法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生产连续化、设备自动化、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采用发酵法来生产酒精,可以使用淀粉质原料或糖质原料。

若是采用淀粉质原料,需要经过淀粉糖化过程产生糖份后再进行发酵。

如果采用糖质原料,则可以直接进行发酵。

糖份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酒化酶的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

这个反应过程称为糖分的酒化,不需要氧气也可以进行,其化学反应式为:

葡萄糖(C6H12O5)2→(酒化酶)=酒精2CH3CH2OH→二氧化碳2CO2+24大卡热量。

泡菜坛(容量10-20斤)一个,甜酒曲一包,糯米或大米(20斤),电饭锅,电磁炉,电磁炉,压力锅,酒精计(玻璃化工仪器商店买到),干酵母(做馒头用的干酵母,作发酵剂用,把单糖,葡萄糖转化为乙醇,也就是酒精),硅胶管(化工玻璃仪器商店买),铜管(制冷设备商店买)。

1、购置能储放10—20斤容量的泡菜坛一个。

2、用清水洗净坛子,晾干,在发酵前烫一下或用酒精消毒。

3、洗米。

(甜酒曲一包8克,每包可做4—5斤糯米或大米,可根据所需量洗米。

4、泡米。

(糯米洗净后约泡16—24小时左右,浸泡至用手碾碎既可,大米不用浸泡,洗净既可。

5、蒸饭。

(用“微波炉”法制作酒饭,效果不错。

将大米或糯米或其它粮食用热水浸泡2-4小时,淘洗干净,放入微波炉专用饭锅(装满2/3)按1:

0.5(1斤米:

半斤水)比例加入矿泉水(散装的),或自来水也行,水超过米1cm左右就可以;

设定时间20分钟,调节火力为80%,按开始,微波炉报警后略等10分钟,然后将饭出锅摊开晾凉。

6、将蒸熟的酒饭彻底晾凉,用手摸至感觉不到热为止,否则容易将酒曲烫死。

7、拌酒曲。

(用一烫过或酒精消过毒的干净盆,将凉透的酒饭用适量冷开水打散,撒曲拌匀,如果太干,可多加一些冷开水,但所有操作过程中绝对不能流入生水和油。

8、酒饭入坛。

(先在消过毒的坛底撒一些酒曲,然后将拌匀酒曲的酒饭倒入坛中,在倒入过程中也可在中间再撒一些酒曲,最后用消过毒的手或勺子将酒饭压实,中间掏一个洞,叫酒窝,把最后剩下的酒曲倒在表面和酒窝中。

9、发酵糖化。

(酒饭入坛后,将坛口用碗盖住封口,用冷开水将坛口封住,根据室内温度约20度左右,过三天就差不多发好了,此时打开碗口,可看到酒窝中有酒水,如果一转动坛子,酒饭可在坛中转动,既为接种发酵糖化成功,此为固体发酵,也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醪糟,这叫一次发酵,也就是发酵糖化,既把大米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葡萄糖,如果吃醪糟,就可以吃了,如果做白酒还要经过二次液体发酵。

10、干酵母的复水活化。

(方法是:

干酵母的加入量为米的0.12%,即500克米用0.6克干酵母。

加法是用杯子盛30℃左右的温水,内加少许白糖,再把称好的干酵母加入其中,用筷子搅拌使其沉入水中,放置几分钟后,杯中开始泛起小泡便倒入矿泉水或凉开水中,然后搅拌均匀。

11、二次发酵。

(将复水活化的干酵母按1斤米加2斤矿泉水,凉开水也可以,只是质量差点,加入发酵坛中,再次将封口碗盖好,并用冷开水将坛口密封,进入主发酵过程,约3周左右,完成发酵过程,准备蒸馏,注意坛中必须保持干净,绝对不能让生水和油流入。

12、蒸馏。

(蒸馏采取液态法蒸馏,将发酵料用过滤网过滤,液体部分进行蒸馏,固体部分仍然可以当醪糟吃。

13、蒸馏采用冷凝法。

(加热设备是电磁炉,天然气炉或煤炉,锅是28cm的不锈钢压力锅,或其他压力锅,连接管是硅胶管,冷凝器是螺旋铜管。

硅胶管直径6-9mm的医用硅胶管,每米约8.5元,1米左右就够了,然后一分为二,一条一头接高压锅出气口,一头接冷凝器的螺旋铜管。

另一条一头接冷凝器的螺旋铜管,一头接盛酒的容器。

冷凝器的螺旋铜管可自制,一段直径6-9mm的铜管1米左右,然后用手工弯成一个直径约40mm左右的螺旋铜管。

将以上设备连接好后,将冷凝器的螺旋铜管放在一个盛满冷水的盆中,就可以开始蒸馏了。

最好准备两盆冷水,当一盆水烫手时,马上将冷凝器放入另一盆冷水中,交替冷却。

14、出酒。

(蒸馏时先用大火烧开,沸腾后改用中火,很快酒就源源不断蒸出来了,这时可用一个玻璃试管接一些酒,用酒精计测量酒精度。

(可当酒精度接近0度时,蒸馏就结束了。

这时容器中的酒,约为20度。

15、高度酒。

(一般一次蒸馏完约为20度,二次蒸馏完约为40度,三次蒸馏完约为50-70度,可根据你所需要的酒的度数,决定蒸馏的次数。

也可以将度数高的头酒直接接出存放,只蒸馏后面度数低的酒,这样可减少蒸馏次数。

16、陈酿。

(刚蒸馏出的酒一般比较烈,口感不太好,如果能放置一段时间,酒会柔和一些。

说明:

以上是一般的制酒过程和器具,有些是可以变通的,比如,发酵坛可用塑料桶,玻璃瓶,锅,盆等替代,封口可用保鲜膜代替,有时一次没有很多可蒸馏的液体部分,可以将每次做醪糟时的液体攒起来,存放在一个容器中继续发酵,直到够一次蒸馏时再做酒,这样可减少蒸馏次数。

另外,做好的酒最好标上时间、度数,以防时间长了忘记了。

据说,高度酒相对于低度酒味要更醇香一些,所以如果陈酿的话,最好蒸馏到70度以上保存为好。

总之,做酒成功的关键是不能见生水和油,所用的器具不管是用什么代替,都要用开水烫过或用酒精消毒,保持干净,这样才能保证不失败。

1.绘制白酒酿造的工艺流程图。

试验四葡萄酒的酿造

1、了解红葡萄酒的酿造原理,

2、掌握在实验室条件下葡萄酒的加工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前期发酵是将糖份经酵母的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红葡萄酒的前发酵过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有酵母,酵母在葡萄破碎时已接入汁中,所以自制葡萄酒在发酵时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

后期发酵是苹果酸-乳酸发酵,后期发酵会降低酒的尖酸使得酒质更柔润可口。

三、实验用具

新鲜红葡萄5kg,玻璃罐(或玻璃坛、玻璃瓶、陶瓷坛、)、饮料空瓶6个,玻璃棒,75%的酒精溶液,白糖,乳胶管,纱布,洗耳球,一根细塑料管。

四、实验步骤

1.称取500g葡萄,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清洗),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2、把手洗干净,将葡萄捏破,葡萄肉挤到主发酵器中,然后将葡萄皮也放进发酵器中

3、当把葡萄装到发酵器容量的70%左右时,停止装葡萄,盖上盖子,但不要完全拧紧。

4、将装好葡萄的发酵器放在阴凉通风处。

葡萄装入发酵器后,大约会在12个小时以内启动发酵,表现为葡萄汁中有较多气泡产生。

5、在发酵启动后,每天两次用筷子将葡萄皮压入酒液中,然后盖上盖子。

6、发酵启动后一到两天内,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白糖,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

7、发酵启动后三到四天时,再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搅拌均匀。

8、葡萄酒发酵一般需要在室温下发酵6~8天,秋天需要8天左右,当发酵器中很少有气泡,并且基本上只剩下没有颜色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品尝酒液基本没有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了。

9、当酒精发酵完成后,首先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汁倒入二次发酵器,注意二次发酵器留有1/10空隙,盖子也不要拧的很紧。

放在阴凉处。

10、二次发酵中会有少量洁白、细腻的泡沫上升。

两至三周后,二次发酵基本完成,酒液变得清澈起来,采用虹吸法将酒液倒入其他容器,尽量装满,盖子拧死。

这时的酒叫葡萄原酒,是完全意义上的干红葡萄酒了。

将剩余的沉淀物(死酵母泥等)扔掉。

五、检验

重铬酸钾与酒精放应呈现灰绿色。

检验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硫酸3滴,震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震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

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