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061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数学小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文档格式.docx

(板书:

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二)认识人民币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元角分)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的人民币中你认识的,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汇报交流。

  生l:

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生2:

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生3:

我们按数值来分类。

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老师这里有一块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汇报交流。

  生1:

我直接付l张1元的。

我付2个5角的。

我付5个2角的,还可以付10个1角的。

  生4:

我还可以付1个5角和5个1角。

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归纳,师板书:

1元=10角。

你真了不起,同学们桌上还有一个标价l角的练习本,请你们想出不同的付钱方法来购买这个本,然后互相说一说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讨论后汇报,师板书:

1角=10分。

  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1角的可以换()个2分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

  1张2角可以换()张1角;

  1张5角可以换()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

  ……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角分十进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游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四)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超市经理。

请“经理”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

各组推选出的“经理”介绍商品。

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吧!

  学生自由购物。

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lt;

五)评价及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高兴吗?

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比较好?

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总之,让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

那么,学生将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

  2、教材简析:

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②创设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②进一步学习分类方法。

  ③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⑤教学重点:

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活动中获取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情景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创设购物活动。

  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1、认识了人民币;

2、学会了怎样买东西。

3、回答创设的问题。

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lt;

/PGN0060.TXT/PGNgt;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请学生回答。

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教师边看边问:

在什么地方?

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

“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

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

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

我叫明明。

嗨!

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

  1.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

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

这是多少钱?

你是怎么认识的?

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

对!

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

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

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

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

背面是什么?

(国徽。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

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

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

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

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

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

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显示。

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

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

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

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

“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

“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那怎么办呢?

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

“谢谢你!

现在我知道了。

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

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

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

(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

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

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

(配音乐)lt;

/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

聪聪、明明再见!

  (作者工作单位: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小)

  评析(谢文霞)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

它们扮演的角色是:

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

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

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

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

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

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首先,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

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lt;

/PGN0064.TXT/PGNgt;

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

最后,“小小超市”活动,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

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

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

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

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把一个圆柱形木头截成相等的三段,表面积(  )

A.不变B.增加2个底面

C.增加3个底面D.增加4个底面

2.某班的女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

少4人,男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40%多6人,那么这个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人。

A.3B.5C.9D.10

3.小明用一张梯形纸做折纸游戏。

先上下对折,使两底重合,可得图①,并测出未重叠部分的两个三角形面积和是20平方厘米。

然后再将图①中两个小三角形部分向内翻折,得到图②。

经测算,图②的面积相当于图①的

这张梯形纸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50B.60C.100D.120

4.如果某车间男职工占

,那么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人数多()

A.20%B.25%C.33.3%

5.下列选项中的两种量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人的体重和身高B.今年订阅《小学数学》杂志的份数和钱数C.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6.在含糖20%的糖水中,糖比水少()%。

A.75B.20C.60D.80

7.有6瓶饮料,其中有1瓶过了保质期,现从中任取一瓶,没过保质期的可能是()

A.

B.

C.

D.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

,它的顶角是( 

)。

A.80°

 

B.100°

C.20°

9.在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为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

30B.1:

3000C.1:

3000000

10.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5:

3,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

A.5:

3B.25:

9C.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

6,圆锥的高是4.8厘米,则圆柱的高是(_______)厘米。

12.新新书店2016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为19.5万元,第二季度得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________。

(填百分数)

13.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________.

14.找规律填空:

0.5,

,37.7%,

(______)(填分数),(_______)(填百分数)。

15.2022年亚运主场馆奥体博览城核心区占地A5B3C00平方米,A为最小非零自然数,B为最小合数,C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七位数是___,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____万平方米.

16.7

8

这个四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个位上能填(____),百位上最大能填(_____)。

17.“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据统计今年约有三亿零四十五万八千零九十人参加了这一活动,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__),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万。

18.

(1)3吨5千克=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2)2

小时=________分.

19.3÷

()=0.6=():

15=

=()%=()折

20.():

40=40:

()=

=0.625=()%。

三、判断题

2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

(_____)

22.因为0.7=0.70,所以0.7与0.70的意义相同.(_____)

23.掷一枚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______)

24.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________。

25.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是车轮的直径。

(____)

四、作图题

26.按要求画出图形。

(1)把小旗子向右平移6格。

(2)把小旗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五、解答题

27.有15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有编号,它们是1号到15号.1号同学写了一个自然数,2号说:

“这个数能被2整除”,3号说:

“这个数能被3整除”,……,依次下去.每位同学都说,这个数能被他的编号数整除.1号作了一一验证,只有编号连续的两位同学说得不对,其余同学都对,如果告诉你,1号写的数是六位数,那么这个数至少是多少?

28.求如图的体积:

单位(厘米)

29.求如图的面积:

30.5月份起,为了节约用水,水司贴出通告:

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立方米的(含20立方米),每立方米收费2.1元,超过部分则每立方米3.5元。

由于贝贝家没有采取节水措施,5月份交了56元水费,求他家实际用水多少立方米?

31.学校组织六年级500名师生去参观博物馆,共付门票费1075元。

已知每张教师票是5元,每张学生票是2元。

六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各买了多少张门票?

32.把一张铁皮按如图所示展开,正好能制成一只铁皮汽油桶,求所制铁皮汽油桶的容积.

33.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回共走了多少千米?

六、计算题

34.求未知数x。

x+

x=33

35.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1.5倍是3.1与0.5的和的6倍,这个数是多少?

(2)4.5除以

的商加上8所得的和乘以

,结果是多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0

答案

D

A

C

B

11.6

12.30%

13.10%

14.

35%

15.154

16.9

17.30046

18.0053005144

19.9、30、60、六

20.642462.5

21.√

22.错误

23.×

24.反

25.错误

26.如图所示。

(蓝色)

(红色)

27.300300

28.6立方厘米

29.50平方厘米

30.24立方米

31.学生票:

475张教师票:

25张

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