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0292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QSY 1517文档格式.docx

6.4应急保障

6.5附则

6.6附件

7现场处置预案主要内容 

7.1事故特征

7.2工作机构及职责

7.3应急处置

7.4注意事项

附录A综合应急预案与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要素对应关系 

附录B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格式及文本要求 

参考文献 

前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参考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常宇清,刘景凯,裴玉起,张作庆,吴东平,彭力,杜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下列需求的任何组织及其相关方:

a)编制或修订应急预案;

b)对应急预案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和持续改进;

c)获取上级组织或其他相关方对其应急预案文本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确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Q/SY1424应急管理体系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险risk

某一事件(3.3)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注1:

“风险”通常仅应用于至少有可能会产生负面结果的情况。

注2:

在某些情况下,风险起因于与预期的后果或事件偏离的可能性。

3.2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系统地获取相关信息以确定风险来源,了解风险性质,并对照相关准则评价风险等级的过程。

[Q/SY1424—2011,定义3.20]

3.3

事件event

特定情况的发生。

注:

事件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

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系列的的。

3.4

突发事件emergencyevent

突然发生且具有不确定性,能对组织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3.3)或事故(3.5)。

3.5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污染、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6

应急能力评估emergencycapabilityassessment

对组织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并减少其损失和影响的主观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组活动。

[Q/SY1424—2011,定义3.4]

3.7

预警alert

针对监测、预测或发现的突发事件,向受其影响的组织或人员提出警示信息的活动。

3.8

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9

应急演练emergencyexercise

通过模拟突发事件的事发场景,对相关应急程序、操作或资源等是否满足预定的要求而进行测试或验证的一组活动或行为。

[Q/SY1424—2011,定义3.6]

3.10

应急恢复emergency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以及应急资源等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11

总体应急预案generalemergencyresponseplan

从总体上阐述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3.12

专项应急预案specialemergencyrescueplan

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类别(如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井喷、油气装置泄漏等)、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3.13

现场处置预案localemergencyexecutiveplan

针对具体的作业场所、设施或装置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3.14

岗位应急处置程序(岗位应急处置卡)workingpositionemergencyexecutiveprocedure

采用简洁和便携的方式,针对具体的管理、操作或生产作业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岗位应急处置程序可采用卡片化的方式予以记录,形成岗位应急处置卡。

3.15

综合应急预案comprehensiveemergencyexecutiveplan

将总体应急预案(3.11)和专项应急预案(3.12)合并编制而成的、以突出应急管理流程、职责和应急处置程序为重点的综合性文件。

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有严格的限制,一般针对生产作业风险单一、机构简单的组织,如科研研究、机关事务管理、事业性的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经营活动的单位。

4应急预案编制通用要求及程序

4.1.1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满足科学、实用、简明、可操作的基本原则。

4.1.2应急预案一般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组成。

a)总体预案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纲领性文件。

总体预案对专项预案的构成、编制提出要求及指导,并阐明各专项预案之间的关联和衔接关系。

b)专项预案是总体预案的支持性文件,主要针对某一类或某一特定的突发事件,对应急预警和救援行动等工作职责和程序作出的具体规定。

c)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基层单位重大危险源、关键生产装置、要害部位及场所,以及大型公众聚集活动或重要生产经营活动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次生事故,编制具体处置程序。

4.1.3生产经营专业比较单一,经风险识别、评估后,认定突发事件类型、应急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响应、救援方案等比较简单的组织,可将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合并,编制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的要素可参考附录A。

4.1.4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当制定岗位应急处置程序(岗位应急处置卡)。

岗位应急处置程序应作为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作业现场、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的规定动作,内容应简明、易记、可操作,形成应急标准操作程序。

4.2.1策划编制方案

组织应对应急预案编制和发布的过程进行策划,确定预案编制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预案体系构成、编制过程控制和时间进度安排,形成应急预案编制方案。

4.2.2成立工作机构

组织应成立本组织最高管理者(或授权的负责人)任组长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由管理人员、各方面专业人员或相关专家组成。

负责应急预案编制方案的审定、应急职责和应急工作流程的梳理、预案内部审核及评审等工作。

必要时,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可设置办公室,协调、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

各突发事件所涉及业务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单位)负责各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突发事件相关业务部门或单位,按照预案编制方案的工作分工,参与和协助预案编制工作。

4.2.3确定应急对象

组织应识别其生产、服务或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的范围、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后果,结合组织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和相关准则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组织应根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结果,确定作为专项应急预案控制对象的突发事件。

风险分析的结果应形成文件。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所确定的重大风险应作为应急对象。

4.2.4开展应急能力评估

组织应针对所确定的突发事件的风险等级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应考虑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等,其评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组织内外部可利用的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经验、技术及装备配置;

b)专用应急设施设备及工器具;

c)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存和配置;

d)人员的能力和意识;

e)与组织外部相关方建立的公共应急响应协议的有效性;

f)组织对现行适用的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和执行情况。

应急能力评估的结果应形成文件。

4.2.5编制应急预案

应按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方案,通过自下而上逐级编制应急预案,形成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对预案涉及的管理层次、部门和岗位所赋予的应急职责、应急工作流程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并达成一致;

对预案所涉及到的应急资源应确保得到配置。

4.2.6内部审核

预案编制完成后,按照业务管理流程和应急工作职责等,由突发事件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应急预案进行内部审核。

审核可以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参加,审核的过程资料、审核结论应形成记录。

应急预案审核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预案与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符合性;

b)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c)危害因素分析、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d)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e)与相关预案的衔接性;

f)组织体系、预防措施、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

g)预警体系、联动机制、响应程序的针对性。

4.2.7管理评审

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按照预案级别和管理权限,由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进行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重点对内部审核出不符合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对预案的支持文件以及有关预案之间的衔接关系等内容进行审核。

管理评审可邀请预案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应急专家参加。

管理评审的结论应形成记录,由参加评审的人员签字确认,并归档保存。

预案管理评审应形成修改应急预案的决议,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管理层次、部门和岗位所赋予的应急职责、应急工作流程,以及应急资源。

4.2.8批准和发布

总体预案或综合预案由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批准,专项预案由主要负责人或业务分管负责人批准,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

现场处置预案由基层组织现场主要负责人或授权的现场负责人批准实施。

组织应确定应急预案的修订及审核频次,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审核和修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

a)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

b)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

c)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新的危害和重大危险源;

d)应急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或者应急工作职责进行调整;

e)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

f)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

g)应急演练评估报告提出要求修订;

h)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修订时。

应急预案变更后,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机构。

5总体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5.1.1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5.1.2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上级组织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及本组织自身的有关规定等。

5.1.3适用范围

规定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突发事件类型、级别等。

5.1.4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满足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要求。

5.1.5预案体系

明确组织各类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并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必要时绘制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图。

5.2.1应急组织机构

总体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构成,包括常设机构和临时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一般可包括:

a)应急工作领导机构;

b)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c)日常应急工作机构;

d)应急工作支持机构(如负责人事、计划、财务等职能的部门);

e)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

f)根据实际设立的其他机构或组织。

5.2.2机构职责

总体应急预案应规定各应急组织机构的应急工作职责,包括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应得到沟通和确认,并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5.3.1组织概况

根据组织生产经营的实际和主要风险,简述组织的基本情况,一般可包括如下内容:

a)地理位置、生产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

b)主要原材料、产品及产量、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生产设施等内容;

c)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放射源、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及分布情况;

d)生产作业现场、公众聚集场所及其它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施、建(构)筑物布局等情况;

e)周边区域的公众、社区、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环境(气候、河流、地质)以及医疗、消防等。

5.3.2风险分析

按照突发事件类别,对组织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4.2.3),记录风险分析的结果,并根据应急能力评估(4.2.4)的结果,确定作为组织应急对象的突发事件。

对于应急能力评估(4.2.4)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在应急保障(5.6)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并予以实施。

5.3.3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

事件分类可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划分,其中以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为主。

对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安全环保重大危险源等突发事件的类型及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

可参照本组织风险分析结果,依据事件可能的后果和影响范围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

突发事件分级应与本组织所能承受的风险及应急能力相适应,并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上与上一级组织的应急响应相对应。

5.4.1预防与应急准备

针对确定的突发事件,分别描述组织已采取的措施及相关要求,一般可包括以下方面:

a)完善预案体系,健全应急工作制度;

b)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及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

c)加强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及应急物资的储配;

d)应急处置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等。

5.4.2监测与预警

明确组织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以及获取突发事件预报信息的主要途径,并对突发事件信息的识别、收集、分析、传递作出规定。

一般地,当下一级组织启动应急预案时,上一级组织应启动预警,达到响应级别时启动应急预案。

5.4.3信息报告与处置

组织应明确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求,包括事故信息上报的机构、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

同时,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以及向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5.5应急响应

5.5.1响应流程

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组织应急工作的实际,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5.5.2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决策方法、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施。

应急响应分级要清晰,一般以I级为最高响应级别。

5.5.3应急响应启动

明确组织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和启动方式。

5.5.4应急响应程序

按照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过程顺序,结合事件特点,根据需要明确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机构启动、资源调配、媒体沟通和信息告知、后勤保障、应急状态解除和现场恢复等应急响应程序。

5.5.5应急联动

应明确应急联动程序,启动多方参与的公共应急响应协议。

5.5.6恢复与重建

明确组织开展应急恢复和重建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包括对突发事件发生及影响的现场、使用的应急物资装备等进行恢复的要求,以及提出对应急响应过程、应急预案的取得作用和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的要求。

5.6.1应急保障计划

组织应编制应急资源建设及储配计划,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

应针对应急能力评估(4.2.4)中以及应急响应(5.5)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应急保障计划。

5.6.2应急资源保障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装配、设施的配备及调用标准。

必要时,组织应与外部组织或相关方签订形成文件的协议,以确定可为组织利用或为组织服务的资源,作为组织应急资源的组成部分。

5.6.3应急通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

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

5.6.4应急技术保障

阐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救援的综合性技术、方法或手段的获取和应用要求,以及相关技术机构对应急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内容。

5.6.5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

一般包括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5.7应急预案管理

5.7.1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

如果预案涉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5.7.2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

5.7.3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5.8附则

5.8.1名词与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专有名词、术语进行定义。

5.8.2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5.8.3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的实施时间。

明确总体应急预案的支持性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附件:

a)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配及工作流程图;

b)应急联络及通讯方式(办公电话、传真、手机、应急通信方式等);

c)风险分析及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d)主要应急救援队伍现状及联系方式。

6专项预案主要内容

6.1.1突发事件及危害分析

明确本专项预案针对的主要危险源、风险所引发的突发事件,分析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必要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落实。

6.1.2适用范围与事件分级

规定本专项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明确突发事件类型和分级标准等。

特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应适应总体预案对事件的统一分级标准。

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每个环节中负责应急指挥、处置、提供主要支持的机构、部门或人员,并确定其职责,清晰界定职责界面。

6.3.1预警

明确信息报告和接警、预警条件、预警程序、预警职责、预警解除条件。

预警条件以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预警信息为依据,把预警工作向前延伸,逐级提前预警,提高预警时效。

6.3.2信息报告

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报警程序,包括报告对象、时限、内容和方式等;

确定24小时应急通讯联络方式;

落实内外部信息报送以及获取外部支援的方式等。

6.3.3应急响应

明确应急响应条件、程序、职责,及响应解除条件等内容。

根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环节,明确现场工作组的派驻方式、人员组成和主要职责,应急专家的选派方式,应急救援队伍的协调和调度方式,以及与外部专家和救援队伍的联络与协调等。

结合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构、管理层、部门及岗位,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绘制流程图,编制应急职能分解表。

6.4.1通讯与信息

明确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

6.4.2物资与装备

明确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要求的应急物资、装备的储配情况,包括种类、规格、功能、数量、存放地点、责任人,必要时包含其生产、供应和储备单位基本情况。

应包括与外部单位签订协议的可利用或为组织代储的应急物资与装备。

6.4.3应急队伍

确定对突发事件实施应急救援的可利用或依托的主要应急队伍情况,包括专业、规模、能力、分布、联系方式等,以及满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要求的有关措施。

6.4.4应急资金

明确满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及相关要求的应急资金设立依据、额度标准和计划、审批等内容。

6.4.5应急技术

阐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处置的新型技术、方法或手段的获取和应用要求。

主要阐述名词与定义、预案的签署和解释、预案实施等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的附件应针对特定的突发事件特征,并满足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要求而确定,一般可包括如下信息:

a)应急组织机构及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含响应程序和应急职能分解表);

b)应急值班联系人及通讯方式;

c)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级相关人员应急通讯方式;

d)政府有关部门、上级组织、外部救援单位相关部门应急联系电话;

e)水、电、气等供应单位的联系方式;

f)医疗机构分布及联系电话;

g)重要的消防、环保设施的配置图;

h)重要的应急物资、装置及设施配置详情(6.4.2);

i)现场平面布置图、疏散路线和紧急集合点;

j)生产工艺流程图;

k)周边环境情况,包括单位、社区、水源、环境敏感区、危险源等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以及主要道路、疏散路线、紧急避难场所位置分布图。

7现场处置预案主要内容

7.1.1危险性分析

针对具体的生产场所及区域的性质,对作业现场进行风险识别。

重点分析关键装置、关键岗位、要害部位、重大危险源、现场环境等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对作业现场及可依托的应急资源的救援处置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7.1.2事件及事态描述

根据危险性分析和对现场处置能力评估的结果,描述现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特征。

必要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和专家对事态可能的趋势、后果及潜在危害等进行描述。

参照专项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职责及要求,明确作业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及具体的人员组成,按照现场应急工作进行分工。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趋势预测(7.1.2)和应急处置需求,现场作业人员可组成不同的工作小组,分工负责。

一般可包括综合、抢险、通信、专家、善后、后勤、信息报送及对外信息发布等若干工作小组,并确定各工作小组及人员的现场应急职责。

7.3.1应急处置流程图

明确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按处置程序和步骤绘制流程图,并在各处置步骤中列出相关机构、工作小组和(或)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必要时列出各项工作负责人的紧急联系方式。

7.3.2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特征分析,确定突发事件报警、应急信息报送、应急措施启动、救援人员引导、人员疏散与救护、工程抢险、应急资源调配、污染源控制、扩大应急等应急处置程序或措施,明确各程序实施步骤和方法。

7.3.3应急处置要点

针对特定的突发事件现场人员救护、工程抢险、污染源控制等典型应急程序或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