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0156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阐发了重视民生日用的个人观点

C.重申了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级观念 

D.批判继承了阳明心学的思想精华

5.(2016·

31)“新的市民意识的形成使人们发现西塞罗和其他古典作家的论述极为中肯,因为他们提出一种不受基督教和中世纪传统支配的伦理学。

”材料中的“他们”意在(  )

A.重建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度 

B.构筑符合时代精神的个人理念

C.终结基督教对世俗领域的控制 

D.确立未来世界理性王国的蓝图

6.(2016·

32)英国教士马尔萨斯认为:

“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

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

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

”这一论断产生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导致人口激增

B.殖民扩张,贩卖黑奴带来大量白勺移民

C.工业化革命,经济增长激化社会问题

D.经济危机,失业者过多导致就业困难

7.(2016·

33)19世纪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快速崛起,赶超或接近英国、美国等老牌工业国家。

这主要由于德意日等国(  )

A.完善的代议制民主的优越性 

B.摒弃自由主义模式的局限性

C.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D.后发国家经验汲取的普遍性

8.(2016·

34)1917年11月,中国国内报刊纷纷报道:

“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乱……俄京现无政府亦无议院,若数日内社会党首领不能阻止稳固政府,俄京不免大乱云。

”材料所述事件(  )

A.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建立了第—个工人阶级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完成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9.(2016·

28)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

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

材料直接反反映了(  )

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 

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0.(2016·

29)甲午战后的“戊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是爱国救亡为目的的政治思想运动。

其影响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 

B.全面颠覆了民族传统与守旧观念

C.有效促进了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 

D.深刻变革了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

11.(2016·

35)1949年美国政治家威廉·

福斯特说:

“马歇尔计划的每一块美元,到头来都会在美国花掉……在当前西欧大量需要美国货的情况下,美元很快会回到美国来。

”这种论断是基于当时美国构筑了(  )

A.欧共体 

B.北约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布雷顿森林体系

12.(2016·

30)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的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的批评,被指责为“崇美”,他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的例子”。

这位教员应是(  )

A.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的教员 

B.国民革命时期黄埔陆军学校教员

C.过渡时期新中国某军事院校教员 

D.文革时期某工农学校的军事教员

13.(2016·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漕运”始于秦汉,终于晚清。

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社会、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商品交换关系尚不发达,全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不断南移,与统治者固守在西北或北部的政治、军事中心又相去日远,专制政府欲满足其自身日益增长的官俸、军饷和宫廷靡费需要,而当时首都和畿辅周围附近的生产水平根本不足以供给,并且亦无全国性的商品市场予以不足,因此不得不凭借国家政权力量,每年通过田赋的征收,从富庶的重点产粮区攫取巨额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通过水路,长途跋涉,运往都城或指定地点,用以充实京师,或者供应军旅,抑或分储廒仓,以充上述用途。

漕运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是朝廷发展军事、进行战争以及赈济灾荒、平粜市场的坚强后盾。

同时,漕运也对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交流、区域开发等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自彭云鹤《明清漕运史》

材料二清代是漕运制度发展的顶峰和衰亡时期。

清代中期以后漕运官员中饱私囊,勒索州县,虽然“屡经申谕,但相沿已久,积习难除”。

再加之各级官吏“征漕额数倍于民,以致之农憔悴,百室怨咨,抗漕、闹漕不断”。

清后期,商业资本更为活跃,商帮活动频繁,逐渐出现了由征集漕粮向购买漕粮的转变趋势。

近代运输业兴起后,轮船的引进和应用,使得花费甚巨,弊端严重的漕运业显得落后而多余。

至1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

——摘编自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中国古代漕运的形成的背景及作用。

(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中后期漕运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11分)

14.(2016·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

省份

数量

广东

57

云南

7

广西

27

河北

3

福建

28

山东

4

浙江

22

河南

2

湖北

14

山西

湖南

13

陕西

江西

辽宁

1

——据民国时期各市县方志,转引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

上表能够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

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提示:

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

15.(2016·

4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魏晋南北朝北周第三代皇帝。

他在父亲宇文泰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公元573年,周武帝下令改“军士为侍官”,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

当兵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他们的家庭在三年内也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现在直接为朝廷所掌握。

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

灭齐以后,他把改革扩展到了整个北方。

就在灭齐的这年八月,下诏“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之科,因之永削。

”十一月,又规定“自永熙三年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后,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

若田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

”次年,又下令释放豆卢宁攻打江南武陵等地所俘“民庶为人奴婢者”成为百姓。

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于“蒲州开河渠,同州开龙首渠,以广灌溉”。

周武帝在“六条诏书”的基础上,制定了“刑书要制”。

“要制”在本质上是镇压人民的,但对豪强地主隐没土地和人口也同样施以重典。

如规定正、长隐没户口五户和十丁以上或土地三顷以上的处死刑。

此外,他还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便利于商业交往。

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对当时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周武帝的改革措施及目的。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周武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6分)

16.(2016·

46)(15分)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惟大盗利用乡愿;

惟乡愿工媚大盗。

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被托者之大盗乡愿,而责所托之孔,又乌能知孔哉?

方孔之初立教也,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亦汲汲然动矣。

——谭嗣同《仁学》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各自思想产生的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谭嗣同思想主张的异同。

(7分)

17.(2016·

47)(15分)

【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8年,阿富汗通过政变建立起亲苏政权。

同年底,苏联旋即与阿富汗当局签订条约,企图将阿富汗变成苏联的“卫星国”,这激起了阿富汗人民愤怒的反抗,在阿富汗多座城市爆发了武装抵抗活动。

苏联当局为保住他们对这个经营多年的国家的控制杈,决定直接出兵干涉。

1979年12月,苏联突袭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随后,约8.5万的苏军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线。

并扶植流亡国外的卡尔迈勒成为国家领导人。

与苏联的主观设想相反,一如当年美国在越南那样,苏联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沼。

尽管现代化装备的驻阿苏军一度增加到15万,却丝毫看不到取胜的前景。

阿富汗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抵抗。

苏军侵阿八年多,伤亡达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

1989年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境内。

这是阿富汗人民在国际反霸权主义力量支持下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背景。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历史影响。

(8分)

18.(2016·

48)(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出生于委内瑞拉的最显赫的土生白人贵族家庭。

他少年时代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

有人从军事才能上把他称之为“美洲拿破仑”,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10倍于西班牙的国土。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经历。

他认为“委内瑞拉过去是、现在是而且也应当是一个共和政府。

”他主张解放黑人奴隶,关心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

玻利瓦尔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他又认为绝对的民主自由,权力高度分散的联邦制都不利于新生共和国的巩固。

西班牙美洲遭受了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人民受到无知、暴政和恶习三重枷锁的束缚。

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

他设想拉丁美洲走向联合:

“只有新独立的西班牙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才是不可摧毁的。

——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玻利瓦尔对拉美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材料讲述的是古代选官制度中君臣关系的变化,其中由之前的血缘关系演变为一种“犹如买卖关系”,说明古代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故A项正确;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是在西汉,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仅说明了韩非关于选官制度的论述,并不能说明其已经成为社会的潮流,故C项错误;

因果关系颠倒,应该是社会变革促使君臣关系,故D项错误。

_

2.【答案】C【解析】就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来说,汉代仍然是皇帝权力的加强时期,而不是渐趋衰落时期,故A项错误;

宦官势力的兴起与宗族观念无关,故B项错误;

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权力主要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而汉代皇帝的即位年龄偏小,所以容易出现与其关系较近的宦官和外戚所控制,故C项正确;

材料讲述的是君主专制受到宦官和外戚的影响,与地方割据势力无关,故D项错误。

3.【答案】C【解析】部分反映了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明朝时期华北地区居多,则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仅反映了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全面,故A项错误;

关中地区经济确实衰落,但是这点只能说明关中地区影响力下降,并不能说明明朝时期各地区篇幅增多,故B项错误;

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南方地区的经济实力上升,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北方地区尤其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

材料与进步思潮影响关系较小,故D项错误。

4.【答案】B【解析】材料涉及到了道,但没有全面论证理和道两者的辩证关系,故A项错误;

“大而君臣、父子,小而盐米细事,总谓之文”“以其可以日用常行,又谓之道”可以看出许衡重视民生日用,故B项正确;

材料虽然涉及到了君臣、父子,但其宗旨并不在于强调封建等级观念,故C项错误;

王阳明是明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答案】B【解析】“他们提出一种不受基督教和中世纪传统支配的伦理学”说明其所倡导的思想并不是在于重建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

“新的市民意识的形成”和不受基督教和中世纪传统支配的伦理学,说明其意在构筑符合时代精神的个人理念,故B项正确;

终结基督教对世俗领域的控制是宗教改革,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确立未来世界理性王国的蓝图是启蒙运动,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增多更多的是解决人口增多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物种交换导致人口增多,故A项错误;

殖民扩张,贩卖黑奴更多的是导致了人口的锐减而不是人口增加,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可知当时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

材料讲的人口增长而不是失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危机无关,故D项错误。

7.【答案】C【解析】德意日等国的代议制民主与英美等国相比更加不完善,故A项错误;

19世纪末的德意日等国并没有完全的摈弃自由主义模式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

德意日等国与英美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国家主导经济发展,而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C项正确;

后发国家确实汲取先进国家的经验,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8.【答案】D【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的诞生,故B项错误;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故C项错误;

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完成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

9.【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前后尚未产生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但这并不是直接反映的,而是本质上反映,故B项错误;

材料并未显示中国粮食出口国外,无法显示被卷入世界市场,故C项错误;

商品粮的比重直接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故D项正确。

10.【答案】C【解析】甲午战后的“戊戌新文化运动”并不能沉重打击帝国主义,故A项错误;

甲午战后的“戊戌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面颠覆民族传统和守旧观念,故B项错误;

两场运动的最大意义是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的觉醒,故C项正确;

两场制度都没有变革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故D项错误。

11.【答案】D【解析】欧共体建立于1967年,且与美元无关,故A项错误;

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组织,故B项错误;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与此题时间不符,且该组织是关于北美的而不是关于西欧国家,故C项错误;

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故D项正确。

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时期中苏关系较好,而中美关系,且阶级意识浓厚,故A项错误;

国民革命时期中苏关系较好,但此时革命阶级意识并不是很浓厚,故B项错误;

过渡时期中苏关系处于蜜月阶段,而此时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等政策,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题目信息相吻合,故C项正确;

文革时期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都处于恶化阶段,故D项错误。

13.【答案】

(1)背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具体答满足京畿粮食供应;

满足军事需要;

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也同等给分);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政治重心的东移(或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的分离);

商品市场难以满足需求(商品经济不发达);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

封建赋税制度的存在。

【每点2分,答任意4点得满分8分,不拘泥于上述文字表述,考生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作用:

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维护中央政权稳定;

保障军事物资供应);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区域经济开发;

促进南北文化交流;

缓解了社会矛盾(救灾,平抑粮价)。

【每点2分,答任意3点得满分6分】

(2)趋势:

达到顶峰并逐渐衰亡。

(顶峰1分,衰亡2分,共3分)

原因:

吏治腐败(漕运官员腐败、地方的横征暴敛、官员中饱私囊、敲诈勒索等具体表现也得2分,不拘泥于文字表达。

);

民众的反抗(学生答抗漕、闹漕不断也给2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活跃也得分。

地域性商帮的壮大(商帮活动频繁也得分。

征粮制度的变革;

近代交通运输业(如无近代二字不得分)的兴起(学生回答轮船的应用也可得2分);

外资入侵等。

【每点2分,答任意4点得满分8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社会、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商品交换关系尚不发达,全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不断南移,与统治者固守在西北或北部的政治、军事中心又相去日远,专制政府欲满足其自身日益增长的官俸、军饷和宫廷靡费需要”,可以归纳出主要的原因为小农经济的影响、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偏移、专制政府的穷奢极欲,根据所学知识还有此时特殊的赋税政策;

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漕运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是朝廷发展军事、进行战争以及赈济灾荒、平粜市场的坚强后盾。

同时,漕运也对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交流、区域开发等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漕运的作用有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稳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区域开发,此外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也有重要意义。

_

(2)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清代是漕运制度发展的顶峰和衰亡时期”,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漕运制度变化的趋势是发展到顶峰后渐趋衰亡;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清代中期以后漕运官员中饱私囊,勒索州县,虽然“屡经申谕,但相沿已久,积习难除”。

”可以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吏治腐败、抗漕闹漕不断、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帮的出现、征粮制度的变化、近代运输业的兴起等,根据所学知识,此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4.【答案】评分说明:

学生提出符合材料信息的明确观点给4分,答出三个对应观点的基本史实给6分。

每个给2分,结论2分。

示例一:

信息:

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巨大。

(4分)

说明: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缔造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国各省几乎都建有中山公园,说明了民众和政府对孙中山历史功绩的认可。

示例二:

广东省的中山公园远多于其他省份(或南方省份远多于北方)。

孙中山是广东人(或南方人);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基地在广东(或南方);

国民革命以广东为根据地;

北伐军进军路线由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

这反映了广东(或南方)民众对孙中山的认同程度高,故南方(或广东)中山公园数量较多。

示例三:

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区域不平衡。

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均发端于南方,民主共和观念在南方地区影响力更大。

南方各省受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洗礼,对民主共和观念认同程度较高,故南方中山公园数量较多。

示例四:

民国政府不能全面控制中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中国,但地方的军阀割据势力仍然存在。

在民国政府实际控制地区中山公园数量较多,而在地方势力控制较强地区,中山公园数量较少。

示例五:

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建设的西化。

公园式近代以来西方传入中国的城市公共建设项目之一。

民国时期,各地民众及政府兴建中山公园以此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同时,也带动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建设的西化和进步。

(8分)(学生如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来叙述史实也可。

【解析】学生可以从材料中提取诸多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片面的,只要是从材料中提取到的信息即可,诸如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孙中山的南北影响力不平衡、辛亥革命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南北区域不平衡、民主共和思想的认同不平衡等,也可以从公园这个西方城市化角度回答,因此观点可以很广泛,重点在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最后结论即是采用这种表述方式“这说明了”“这反映了”“因此”“所以”等。

15.【答案】

(1)措施:

改革军制;

变革赋税制度;

释放奴婢;

兴修水利;

重视农业;

统一度量衡;

打压豪强地主。

【每点2分,答任意3点得满分6分】

(学生如摘引材料中改革的具体内容也可同等给分。

目的:

富国强兵,强化统治。

(3分,学生回答富国强兵即可给3分,只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