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和抵御诱骗》教育读本2Word文档格式.docx
《《识别和抵御诱骗》教育读本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别和抵御诱骗》教育读本2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你看阿姨说得对吗?
”说完,那个女的还告诉甜甜:
“你妈妈让你带我回去给她找衣服。
”阿姨说妈妈病了送到了医院,小甜甜非常着急,又见阿姨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在哪里玩和长相都说得头头是道,甜甜就信以为真。
当小甜甜打开门,刚才还善良的阿姨顿时露出了魔爪。
她将甜甜捆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就在甜甜家里“大扫荡”。
课堂活动
说一说:
大人有事大人管,
小孩不要太操心;
有人找你有急事,
千万警惕莫轻信。
第9问:
面对“打骂威胁的行为”怎么办?
某农村学校四年级女学生高敏,家庭条件较丰裕,经常大手大脚花钱。
有一天,几位家长到学校找到老师,说高敏多次收取其孩子的“保护费”,此事经查证属实。
老师及家长大惑不解。
经耐心教育,高敏承认道:
由于爱在同学面前摆阔,家里给的钱不够花,所以就向低年级学生“借钱”,并逐渐变为威胁“要钱”,如“拿不来钱,就使劲打”,还“警告”低年级学生不准向老师和家长说,小孩子因为害怕挨打长期不敢言。
课堂活动:
读读记记:
面对威胁要镇定,
假装屈服离险境;
事后及时报大人,
大家合力来应对。
第10问:
面对“追星崇拜”的行为怎么办?
某校六年级5个女生,自称是某电视台一夜成名的某“超级女声”的“铁杆粉丝团”。
一次,听说其偶像将回家乡,于是5个女生相邀前往一睹风采。
在未告知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5个女生私自乘上了公交车,车上因为激动不已还议论纷纷。
一中年妇女在听出了她们的话头后,对她们说自己是该“超级女声”的一个亲戚,可以为她们带路。
5个女生非常高兴,庆幸自己运气好。
谁知到了一住处,5个女生被反锁在屋内。
中年妇女转眼成狼。
幸亏其中一个女生带有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家长指点下及时报警,才脱离狼穴。
请与同学交流:
看到明星很耀眼,
正确欣赏和喜爱;
不要盲目去崇拜,
否则危险在等待。
综合实践活动三:
请收集有关成功预防受骗、成功识别受骗、受骗案例,并与同学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四:
办一份识别和抵御诱骗的手抄报。
第三章:
临灾自救与互救篇
第11问:
小学生遭遇诱骗会有哪些不良心理?
(1)害怕与恐惧感
害怕自己已经遭遇到的诱骗活动或自己经历了的诱骗活动被家长、老师发现,害怕自己不能满足坏人的要求而受到身体伤害等等,使自己在一定时间段里内心充满恐惧,整日胆战心惊,并在身体上表现出失眠、做噩梦、注意力无法集中等。
(2)伤心与负罪感
觉得自己遭遇或经历了诱骗活动,给家庭和学校添了负担,增加了经济困难,对不起家长或老师,心里很伤心,还常有一种负罪的感觉。
因为这样的心理,使自己经常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身体软弱无力。
(3)愤怒与报复心
觉得自己之所以有被骗的经历,是骗子太可恶,太可恨了,所以总是不经意地“重复情景”,产生愤怒感,并且会产生想点什么办法报复骗子的念头。
这种心理情绪非常不利于自己建立良好的心态,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4)失望与无助感
为什么没有人提醒我?
为什么没有人帮助我?
为什么会是我遇上这种事?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觉得自己很脆弱,很无能,因而常常感到对什么都失望,都不信任,也觉得谁也靠不住,很无助。
为此,有的人会变得麻木,冷漠,对任何环境与他人少有反映。
第12问:
小学生正视诱骗行为的正确心理有哪些?
(1)坚强和冷静
“人一辈子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自己一旦碰上了,就不要回避,要有坚强的信心和冷静对待的心理。
坚强了就不会害怕,冷静了就会思考出对策。
(2)不要孤立自己
遇到事情,要多和家人、朋友、同学或老师交流沟通,和他们谈感受,不要把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
同时,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使自己从不愉快中解脱出来。
(3)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明天会更好
灾难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灾难总会过去。
要承认,任何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及时心理素质较好的人,也会有不知所措的那一刻。
阴影不会常在,阳光总会灿烂。
因此,无需勉强自己去遗忘,不良的身心反应会停滞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的。
记住: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它会抚平一切创伤。
第13问:
小学生遭遇诱骗时有什么自救方法?
1、在任何极具诱惑力的事件面前,回忆自己学习过的有关预防技能,放弃“试一试”的念头,并以愉快心态与情感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2、对任何自称国家工作人员的来电或信息进行确认。
3、对任何自称亲戚、朋友等人员的好意关照或其他事由,及时让父母或老师进行甄别。
在家庭和社会上,想办法告知自己信赖的人;
在学校,想办法告知老师。
4、对暴力威胁等诱骗行为尽量顺从以保护自己身体或生命不受伤害(在险境中切不可当着坏人的面声称要报警等,以免遭到杀身之祸),遇有机会及时报警或逃离骗子。
5、及时将自己受骗或受威胁情况报告家长、老师,也可以用110电话或其他方式向当地派出所等机关报警。
6、面对任何诱骗行为多可以拔打110报警或亲自到公安机关报警。
7、记住骗子的体貌特征、作案车辆颜色与牌照号码等,对灾害处置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
第14问:
小学生遭遇诱骗时有什么互救方法?
1、当有同学经不住诱惑时,提醒同学回忆学习过的有关预防技能,放弃参与的念头。
2、在同学遇到有自称其亲戚、朋友等人员的好意关照事件时,及时与同学的父母或老师联系。
3、如果知道同学受到暴力威胁而参与诱骗或被骗,要立即告知家长、老师,或报警(不要自己去解决)。
4、对同学不听劝告而离校或不归家的去向,及时要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
5、及时将同学受骗情况报告家长、老师,也可以用110电话或其他方式向当地派出所等机关报警。
6、对任何诱骗行为多可以拔打110报警或亲自到公安机关报警。
7、帮助同学记住骗子的体貌特征、作案车辆颜色与牌照号码等。
8、与同学作积极的、正面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同学战胜内心的不良念想。
第15问:
灾害降低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1、灾害降低的内部有利因素
(1)及时报告或报警:
对于自己参与、受到的威胁与意外的关怀,当时学生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在家庭或学校的帮助下降低灾害。
(2)积极主动的配合:
遇到灾害时,当时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说明情况,不要隐瞒自己的某些行为,也不要忽略事件的任何细节。
(3)协调的合作:
在学校层面,启动《突发性事件学校自救机制》,及时对学生实施引导、疏导等教育活动,各方面人员协调工作,会有效地使灾害降低。
2、灾害降低的外部有利因素
(1)当事人家人或亲属恰当的处置行为。
遇到灾害时,当时学生的家人或亲属冷静思考对策,在与骗子巧妙周旋的同时,与学校、公安部门或其他部门有力配合,对灾害降级会产生积极影响。
(2)公安部门政府部门的正确舆论。
遇到灾害时,公安部门政府部门一是在第一时间与受害人及亲友进行沟通,二是及时发布信息,建立正确舆论导向和舆论氛围,消除社会消极言论的破坏力,无疑有利于灾害处置。
第16问:
灾害降低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灾害升级的内部不利因素
(1)自我放弃:
遇到灾害时,当时学生在消极心理如折财免灾、不愿扩大事态等心态影响下,做出自我放弃的做法,会给骗子以“卷土重来”的机会,使灾害升级。
(2)过度的不冷静:
遇到灾害时,当时学生不会冷静地处置,要么表现出过度急躁、愤怒,出现大喊大叫或当着骗子面反复声称要报警,要么表现出过度失望、无助,出现心理崩溃,都会造成灾害升级。
(3)不协调的合作:
在学校层面,没有“学校自救机制”,没有有效的学生灾害教育活动,遇到事件发生,各方面人员手忙脚乱,不能确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更不能实施起协调的救赎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会成为灾害升级的一个因素。
2、灾害升级的外部不利因素
(1)当事人家人或亲属的不当处置行为。
遇到灾害时,当时学生的家人或亲属要么一味的向骗子妥协,期望以满足骗子要求救护受害人;
要么慌乱无措,不及时与行为机关联系;
要么对学校或其他部门无理取闹。
如此等等的不当处置行为,不利于灾害处置。
(2)社会上的不利言论。
遇到灾害时,总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说长道短,造成负面影响,更有一些不法之人乘机浑水摸鱼,想要扩大事态以达成自己某种卑鄙目的,这些社会上的消极言论,不利于灾害处置。
综合实践活动五:
请与父母交流自己是怎样识别和抵御诱骗的。
综合实践活动六:
说一说小学生遭遇诱骗时有什么自救和互救方法。
《农村小学生识别和抵御诱骗》校本教育学生读本
编写说明
2010年3月,仁义二小承研了天全县师训中心省重课题“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学校自救机制研究”之子课题“农村小学生识别和抵御诱骗的方法研究”。
4月,课题组根据调研分析,确立了课题的四个研究点,即:
﹙1﹚识别和抵御中奖诱骗的方法研究;
﹙2﹚识别和抵御恐吓威胁诱骗的方法研究;
﹙3﹚识别和抵御关照式诱骗的方法研究;
(4﹚识别和抵御崇拜诱骗的方法研究。
为了使学生有读本,教师有教本,课题组依托四个研究点,由聂开恩、杨霞、李子丽和杨文静四位老师,编制了《农村小学生识别和抵御诱骗》校本教育读本(实验稿)。
2011年11月,在经过实践运用后,以实验稿为蓝本,由吴成洪、李子丽、杨张丽、张智四位老师按照总课题组关于教育读本编写的要求,对读本统一作了体例上的调整(读本中的图片主要由仁义二小2011年度三年级学生高耀完成),成为现行使用的读本。
在《农村小学生识别和抵御诱骗》校本教育读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天全县教育局师训中心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李晓玲主任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最为诚挚的谢意!
读本中的图片主要由仁义二小2011年度三年级学生高耀完成
由于编撰者学识浅陋,能力、水平与研究条件受到极大局限,编撰本读本尤诚惶诚恐,错漏之处实在不能避免,敬请使用者谅解。
仁义二小《农村小学生识别和抵御诱骗的方法研究》课题组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