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9630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凤科 168题文档格式.docx

所以,尽管扩大解释方法被允许,但按照扩大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错误

D.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

但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论理解释的方法;

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不合理或者产生多种结论,则必须进行论理解释

4.①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随着语言文字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二者之间可能出现相互转换的情形②对同一词语的某种解释结论相对于此条文属于类推解释,但相对于彼条文可能属于扩大解释③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④扩大解释的结论仍在国民预测可能性之内,而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国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

因此,扩大解释符合人权自由保障的需要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

C.第①②③句正确,第④句错误D.第①②③④句正确

5.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刑法第241条第2款: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236条(强奸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其中的“性关系”应解释为仅指性交行为,属于缩小解释

B.刑法第289条规定,在实行聚众“打砸抢”过程中,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应认定为抢劫罪。

将“抢走”解释为抢夺和抢劫,属于平义解释

C.为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人员是协助组织卖淫的行为,将比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性质更为恶劣的行为(如为组织卖淫的人充当打手)认定为“其它”协助组织卖淫的行为,属于当然解释

D.刑法第50条前段规定: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据此,缓期执行期间未满2年的,不得减为无期徒刑,这一结论属于反对解释

6.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单位为了单位利益集体研究决定焚烧厂房进而引起火灾的,不成立犯罪,因为刑法只规定自然人成立放火罪,这一结论属于当然解释

B.将“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适用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属于允许的类推解释

C.将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中的“出售”解释成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属于扩大解释;

将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成“购买和销售”,也属于扩大解释;

将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解释为有偿转让而不包括以贩卖为目的的非法收购行为,属于缩小解释

D.因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死缓考验期结束之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2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能假释,这一结论属于当然解释

7.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尽管刑法将伪造货币与变造货币规定为不同的犯罪,但将走私假币罪中的“假币”解释为包含“变造的货币”,属于扩大解释

B.刑法第315条规定: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行为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的“罪犯”可以解释为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属于扩大解释

C.犯洗钱罪,需要“没收”实施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将其中的“没收”解释为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属于扩大解释

D.自然人实施盗窃行为的,成立盗窃罪。

由于单位实施盗窃行为也可以评价为自然人实施盗窃行为,因而应当按照自然人实施盗窃罪定罪处罚,属于扩大解释

8.李某被违章车撞死,现场留下了肇事车的油漆,目击者记住了违章车辆牌照。

警察找到车主甲时,车主甲已经给该车涂上了其他颜色的油漆,擦掉了车上的血迹,修补了车上的相关痕迹。

甲拒不承认自己驾驶了该车,也不说明谁驾驶了该车。

但警方能够确定该车就是撞死李某的违章车。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甲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因为无论肇事者是谁,本案证据都足以证明甲实施了帮助肇事者毁灭证据的行为

B.甲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拒不说明谁驾驶其违章车的行为不成立包庇罪,因为甲没有实施“作假证明包庇他人”的行为

C.甲只成立交通肇事罪,因为甲毁灭自己犯罪证据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D.甲不成立交通肇事罪,因为本案证据不足以证明是甲实施了交通肇事行为

9.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韩国人崔某乘坐俄国民航飞机前往俄国。

在飞经中国领空时,崔某在机上杀死了一个日本人。

我国对此案没有刑事管辖权

B.老挝人金某站在老挝国境线内开枪杀害某越南人,子弹穿越中国领土打死了该越南人。

我国对此案适用属地原则管辖

C.美国某跨国集团公司派驻中国区总裁约翰非法获取我国国家秘密,并提供给M国情报部门。

对于此案,我国只能适用外交途径解决

D.中国公民李某在国外旅游期间贩卖毒品,由于贩卖毒品属于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的国际犯罪,所以我国刑法适用普遍原则管辖

10.日本人甲在越南劫持了该国民航飞机飞往菲律宾,但菲律宾警方未能成功抓住甲。

后来甲进入我国,被某城管抓获并扭送至警方。

后来还查实,甲为劫持该航空器,还开枪打死了空警和乘务员二人。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对此案具有管辖权,应适用普遍管辖原则B.如果甲劫持的是国家航空器,我国仍有管辖权

C.甲成立劫持航空器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对甲定罪量刑的依据是我国刑法以及国际公约

11.根据我国刑法法条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由____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____批准施行;

死刑除依法由____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____核准;

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____判决或者核准;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____核准,执行死刑;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____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人,即使实际执行刑期没有达到最低要求,但如果有特殊情况,经____核准,可以不受最低执行刑期的限制;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____核准。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我国的特赦由____决定,由____发布特赦令。

在上述表述的空格中:

A.有6出填“最高人民法院”,1处填“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有5处填“最高人民法院”,2处填“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有2处填“全国人大常委会”,1处填“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有5处填“最高人民法院”,2处填“高级人民法院”

12.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B.骗取出境证件罪中“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是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C.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中的“伪造、变造”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但“公文”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行贿罪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国家工作人员”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是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13.《刑法》第237条第一款规定: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属于记述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妇女”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但不包括不满14周的幼女

C.“猥亵”、“侮辱”属于规范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D.“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

14.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具有发生火灾的危险,甲能够及时消除危险,但想通过造成火灾陷害仓库保管员,故意不消除危险,导致火灾发生。

甲的行为只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不另成立失火罪

B.乙故意伤害李某,导致李某重伤并有死亡的危险,乙站在旁边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李某最终流血过多而死亡。

乙不救助李某的行为不仅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还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数罪并罚

C.丙的孩子(5岁)不慎落水,丙迅速跳进水中抢救,但河水冰冷而湍急,丙游到中途感觉具有生命危险,只好往回游,在力尽时被岸边的人救上岸。

其子后被淹死。

丙的行为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丁是某工厂消毒员。

该厂新进一批设备,丁某应当进行消毒,但擅自职守,没有进行消毒,而是直接分发工人们使用。

工人们使用后引起病毒感染,死亡多人,但事后发现这种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按照消毒程序难以发现该病毒。

丁的行为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15.关于作为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看到一块石头快要落在李某的头上,为了达到伤害李某的意图,便推了一下李某,使石头砸在李某的肩膀上,致使李某轻伤。

甲的行为成立作为方式的故意伤害罪

D.在狂风暴雨之际,乘客张某不顾摆渡人员乙的“危险”警告,执意要求乙让其过河。

乙在运送乘客过河时,渡船翻沉导致张某死亡。

乙的行为成立作为与不作为方式相结合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C.丙过失行为导致王某重伤,随即将王某抱上汽车,打算将王某送往医院抢救。

此时,旁观的路人张某极力劝阻丙,唆使丙放弃救助念头,致使王某流血过多而死亡。

丙的行为成立作为方式的故意杀人罪(既

遂),丙成立窝藏罪

D.丁因为与朋友刘某开玩笑,误将刘某推到河中,刘某迅速陷入漩涡中,具有生命危险。

丁水性极好,本可以迅速采取救助措施,但拒不救助,致使刘某被淹死。

丁的行为成立作为方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不作为方式的故意杀人罪,属于想象竞合

16.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出租车司机甲对男乘客李某在出租车内强奸女乘客王某的行为不予制止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强奸罪,属于帮助犯

B.乙男任由幼女王某对自己实施猥亵行为而不予制止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猥亵儿童罪,属于间接正犯

C.丙在黑夜中将汽车停在高速公路上,没有设置任何提醒后方车辆注意的标识标志,导致后车追尾的,成立不作为的交通肇事罪

D.锅炉工丁在当班时,故意不给锅炉加水,而是与他人通宵斗地主,造成锅炉爆炸事故的,成立作为与不作为方式相结合的犯罪

17.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商家发现销售危险商品之后不召回,引发事故的,成立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的犯罪

B.宠物饲养者在宠物撕咬他人时不予制止,导致他人重伤的,成立不作为方式的犯罪

C.捡拾毒品后未依法上交相关部门而私自销毁的,成立不作为方式的非法持有毒品罪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而遗弃罪既属于作为与不作为竞合的犯罪

18.关于行为对象,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其犯罪对象都是毒品本身

B.甲受雇杀人未果而拒绝归还5万元报酬,成立侵占罪,其犯罪对象为5万元

C.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时,伪造的信用卡属于犯罪工具,而非行为对象

D.盗开他人机动车运输毒品的,由于其中的机动车属于犯罪工具,应予以没收

19.甲雇请乙、丙将自己的女朋友丁的腿打成骨折,当场交给乙、丙10000元,约定事成后再给8000元。

乙、丙找到丁,举手便打,经丁哀求,乙、丙遂住手,但对丁说:

“你的男朋友雇请我们伤害你,但我们不想这样做;

你最好不要外出,不要与甲见面,并且声称自己受伤了。

”然后,乙、丙对甲说:

“我们己经将丁打伤,但被公安机关发现。

你除了按原来的约定给8000元外,还必须再多给5000,否则,我们向公安机关告发你。

”甲信以为真,除按原来约定给了乙、丙8000元以外,付给了乙、丙5000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乙、丙三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甲属于未遂,乙、丙二人属于中止

B.对其中的10000元,乙、丙二人构成侵占罪C.对其中的8000元,乙、丙二人构成诈骗罪

D.对其中的5000元,乙、丙二人构成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犯

20.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捏造虚假事实诽谤他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B.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公诉

C.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自杀的,成立虐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D.遗弃被扶养人,致死被害人死亡的,成立遗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21.关于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结果的情形,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使用暴力方法强迫他人劳动,导致他人重伤的,成立强迫劳动罪与故意伤害(重伤)罪,属于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B.使用暴力方法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致使妇女重伤的,成立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C.使用暴力方法强迫他人从事特定经营活动,导致他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成立强迫交易罪与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暴力抗拒检查,将检查人员打成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数罪并罚

2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以杀人故意、乙以伤害故意共同对丙实施暴力,造成丙死亡,但丙只有一处致命伤,却不能查明该致命伤由谁造成。

甲、乙两人的行为与丙死亡结果之间都没有因果关系,所以甲、乙两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B.甲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到商场刷卡消费,收银员识别出该卡属于伪造的信用卡,但为了报复单位仍然予以盖章认可,甲为此获得价值2万元的商品。

甲的欺骗行为与商场的损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未遂)

C.甲明知被害人当时身无分文,但使用严重暴力,压制其反抗,迫使对方下午交付财物的,被害人下午如期交付了3000元。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所以甲成立抢劫罪(未遂)与敲诈勒索罪(既遂),数罪并罚

D.甲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

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

甲的杀人行为与钟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钟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23.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司机甲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导致被害人乙头盖骨骨折,甲没有救助而逃跑。

事后发现,即使甲将乙立即送往医院也不能挽救其生命。

甲不救助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乙没有共谋而分别向丙开枪,都没有击中丙的要害部位,虽然两个伤口同时出血导致丙死亡,但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

C.非法行医的甲让身患肺炎的乙到药店购买感冒药治疗疾病,导致乙没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行为,导致乙身体重伤,乙在前往医院途中,被丙驾驶的汽车撞死。

但甲不知道这一事实,一直认为是自己杀死了乙。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4.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欲杀害其情敌乙,故意为其购买机票,劝其外出旅游,乙答应,但旅游时遇突发海啸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乙将一颗即将爆炸的手雷扔到李某的身边,李某立即将其踢开,将王某炸死的,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杀害儿童后逃离,儿童的父亲李某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救助,导致儿童失血过多而死亡的,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D.丁在寒冷的冬天为了取乐而将500元纸币扔入河中,李某为了拾取500元跳入河中而死亡的,丁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5.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公交车上为争座位而和素不相识的田某发生争吵,在相互扭打过程中,甲推了田某一掌,后者倒地后因诱发脑溢血、心脏病死亡,甲的行为和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B.甲以故意杀害乙,致使其昏迷,甲误以为乙死亡,为了毁尸灭迹,将乙扔到水中,导致乙最终溺水而亡。

本案存在因果关系错误,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甲投放100%致死量的毒药毒杀乙,2小时后乙必死无疑。

在1小时50分钟的时候,张某开枪将乙击毙。

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D.甲杀乙,乙仅受轻伤,但乙因迷信鬼神,而以香灰涂抹伤口,致毒菌侵入体内死亡的,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6.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绑架人质之后,警方在解救过程中误将人质当作犯罪人予以击毙的,甲的绑架行为与人质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乙射杀正在湖中心划船的李某,但没有射中李某。

李某受到惊吓,落水湖中而溺毙。

乙的行为和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进入李某家,将李某卧室房门反锁。

在丙搬运财物的过程中,李某醒来但不能走出房间制止丙的行为。

丙的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丁在李某的住宅内向李某的饮料内投放安眠药,打算两小时后进入住宅取得财物。

但李某喝了饮料后外出,乙再进入李某住宅取走其财物的,乙的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7.关于特殊身份,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脱逃罪的主体包括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而不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C.窝藏、包庇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明知他人是犯罪分子,进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所以窝藏、包庇罪属于身份犯

D.邮政所的清洁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情节严重的,即使其自以为是邮政工作人员(实际不是),也不成立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而且不成立其他犯罪

28.①聚众斗殴罪只处罚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因此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属于聚众斗殴罪的

犯罪身份②患有严重性病者属于传播性病罪的犯罪身份,但不属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身份③盗窃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属于盗窃罪的犯罪身份④受贿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等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的教唆犯或者帮助犯

关于上述四句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B.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C.第②④句正确,第①③句错误D.第②③句正确,第①④句错误

29.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以单位名义或者单位形式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尽管刑法没有规定单位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但应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追究相关自然人的形式责任

B.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所有的,由于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因此只能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C.单位犯罪是单位本身作为主体实施的犯罪,而非单位内部自然人犯罪的集合。

因此,有的单位犯罪不需要单位存在犯罪故意或者过失,而且单位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

D.即使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只要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就要处罚负责任的自然人,还要对单位适用罚金刑

30.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虚报注册资本成立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正当业务经营,后经公司股东集体讨论,以公司的名义走私汽车,利益均分。

甲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乙法院集体研究决定收受贿赂,进而徇私枉法,重罪轻判的,乙法院成立单位受贿罪与私枉法罪,择一重罪处罚

C.丙工厂为厂房投保,后来该工厂为了骗保,集体研究决定放火焚烧厂房,然后向保险公司理赔,获取了300万保险金。

该工厂成立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D.丁注册某咨询公司后一直亏损,后发现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盈利,即以此为主要业务的,丁成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31.《刑法》第20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__不法侵害__,而采取的制止__不法侵害__的行为,对__不法侵害人__造成损害的,属于__正当防卫__,不负刑事责任。

“__防卫行为__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款规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__犯罪行为__,采取__正当防卫__,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__防卫过当__,不负刑事责任。

”上述空格中:

A.有2处填“不法侵害”,3处填“正当防卫”B.有3处填“不法侵害”,1处填“防卫过当”

C.有2处填“不法侵害”,2处填“正当防卫”D.有1处填“防卫行为”,2处填“防卫过当”

32.①根据刑法理论,____是指客观上阻止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但主观上没有防卫意图的情形②根据刑法理论,误以为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而实施所谓“防卫行为”的,叫做____③根据刑法规定,“____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④根据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____,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上述空格应该依次填入:

A.偶然防卫-防卫不适时-正当防卫-正当防卫B.防卫挑拨-防卫不适时-防卫行为-防卫行为

C.偶然防卫-假想防卫-正当防卫-防卫行为D.偶然防卫-假想防卫-防卫过当-正当防卫

33.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发现李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而将李某打成轻伤,致使李某在随后三天内无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由于甲阻止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故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李某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甲,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追了200米后将李某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由于李某的不法侵害已经结束,故甲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而属于超法规的自救行为

C.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王某持刀袭击。

王某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丙搏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