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88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

简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信息循环?

3.简述信息的层次和信息的类型及主要特性。

4.简述管理信息的特点。

6.简述信息系统的定义。

7.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有什么特点?

第2章

1.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应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什么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5.什么是快速原型法?

6.简述在系统分析阶段使用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7.试述本教材为什么选择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为重点讲述内容。

8.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

第3章

1.试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试述系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

3.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系统分析?

其主要目标和活动内容有哪些?

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初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6.可行性研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察?

简述其内容。

第4章

1.简述需求分析中现行系统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的详细内容、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及其描述方法。

2.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

3.简述分层数据流图的组成与基本符号以及绘制步骤。

4.简述数据词典在需求分析中的作用和编写数据词典的基本要求。

5.什么是基本加工?

描述表达基本加工逻辑功能的结构化工具有那些?

特点是什么?

6.某银行发放贷款原则如下:

(1)对于贷款未超过限额的客户,允许立即贷款;

(2)对于贷款已超过限额的客户,若过去还款记录好且本次贷款额在2万元以下,可作出贷款安排,否则拒绝贷款。

请用结构化语言、决策表来描述该原则。

 

7.依据如下决策表,画出决策树。

信件收费决策表

 

1

2

3

4

5

6

是否1000公里以内?

Y

Y

N

N

N

N

是否挂号信?

N

Y

N

Y

Y

N

重量(W)≥30公斤

N

N

Y

N

Y

N

2W

 

 

 

 

 

3W

 

 

 

 

 

2.5W

 

 

 

 

 

3.5W

 

 

 

 

 

2.5W+(W-30)×0.5

 

 

 

 

 

3.5W+(W-30)×0.5

 

 

 

 

 

8.下面是对银行取款活动的描述:

   储户携带存折前去银行,把存折和填好的取款单一并交给银行工作人员检验。

工作人员需核对帐目,发现存折有效性问题、取款单填写问题或是存折、帐卡与取款单不符等问题时,均应报告储户。

在检验通过的情形下,银行则应将取款信息登记在存折和帐卡上,并通知付款。

画出描述该活动的分层数据流图。

9.绘制供应科到货处理的数据流图。

供应商送来发货单及货物,供应科作如下处理:

(1)审核发货单。

经核对合同,将不合格的发货单退回供应商。

(2)处理到货。

对货物作质量检查,将质检不合格的发货单及货物退回供应商;质检合格的开入库单,将入库单及货物送仓库,向财务科发出付款通知,发货单存档。

第5章

1.系统设计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活动。

2.简述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

3.简述系统总体概要设计的内容。

4.简述系统总体布局方案选择的原则。

5.什么是模块?

模块结构图的作用和绘制。

6.模块的独立性怎样度量?

具体内容是什么?

7.简述怎样从数据流图导出模块结构图。

8.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9.简述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0.从下图所示的数据流图中导出模块结构图。

 

 

                                 

 第6章

1.简述系统实施的目标和活动。

2.简述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和步骤。

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简述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非结构化程序的比较。

 

5.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有那些?

6.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简述程序设计风格应达到基本要求。

8.什么是软件系统测试?

其目的是什么?

9.简述软件系统测试的方法。

第7章

1.系统转换的三种转换方式是什么?

 

2.系统转换的主要工作有那些?

3.简述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4.简述系统维护工作的内容和类型。

5.什么是软件的可维护性?

七个特性衡量指标是什么?

6.简述系统维护的管理工作步骤。

第8章

1.简述软件生产的特殊性。

2.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涉及到哪些方面?

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3.试述控制风险的方法。

4.你怎么看待用户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

用户和系统设计者之间的障碍有哪些?

5.怎样处理用户在系统建设中的抵触?

6.简述保证成功进行系统管理的因素。

7.试述现代信息系统对管理人员提出的素质要求。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简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表达的资料经过解释就是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或者说是数据的内在含义。

根据这个定义,那些能表达某种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消息都可概括为信息。

信息包括以下概念:

信源:

即信息的发布者,也就是传者;

信宿:

即接受并利用信息的人,也就是受者;

媒介:

原意指中间物,可用以纪录和保存信息并随后由其重现信息的载体,媒介与信息密不可分,离开了媒介,信息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信道:

指信息传递的途径、渠道。

信道的性质、特点将决定对媒介的选择,比如,在谈话中,传者如果是以声波为交流信道的,那么,声波信道的特性便决定了所选取的交流媒介只能是具有“发声”功能的物体、材料和技术手段。

同样,如果以频道为信息传递渠道的,其媒介选择只能是电子类的载体。

反馈:

指受者对传者发出信息的反应,在传播过程中,这是一种信息的回流。

传者可以根据反馈经验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根据此调整、充实、改进下一步的行动。

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实的符号。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会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它对决策者能增加知识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

2.什么是信息循环?

   第一,引进了反馈机制,将反馈过程与传受双方的互动过程联系起来,把传播理解为一种互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二,在这一循环系统中,反馈还对传播系统及其过程,构成一种自我调节和控制。

传受的双方要使传播维持发展下去,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反馈信息,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使整个传播系统基本上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控状态。

 

 

 

 

 信息传送的反馈模式

3.简述信息的层次和信息的类型及主要特性

根据信息对信息接收者活动的影响程度,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信息的层次

层次    

信息内容

描述的问题

1

迹象

什么?

(提出疑问)

2

事实

是什么?

3

知识

为什么?

4

智慧

怎么办?

   信息接收者收集与利用信息,是为了规划或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好达到预定的目的。

迹象这一层次的信息是发现问题的先兆,这类信息提醒信息接受者情况可能有变,敦促信息接收者去进一步探明情况。

如汽车司机在汽车运行中发现前方有异物,这就是“迹象”层的信息。

司机进一步发现或被告知路有塌方现象,这一信息就反映了当前的事实,是第二层次的信息。

连日下雨,路基不平是造成塌方的原因,这就是知识层的信息。

如何逃过塌方路段,最安全、最迅速的达到目的地,在这一案例中属于“智慧”层的信息。

从上述简单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信息内容所描述的信源与信宿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现实生活中许多比这复杂得多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也都可以分别找到这四个层次的信息的运动。

常见的信息分类主要有:

·以信息的性质为依据,信息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以认识主体为依据,信息可分为客观信息(关于认识对象的信息)和主观信息(经过认识主体思维加工的信息);·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信息可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以信息的逻辑意义为依据,信息可分为真实信息、虚假信息和不定信息;·以信息的生成领域为依据,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思维信息;·以信息的应用部门为依据,信息可分为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等;·以信息的记录符号为依据,信息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等;·以信息的载体性质为依据,信息可分为文献信息、光电信息、生物信息等;·以信息的运动状态为依据,信息可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半连续信息等。

 4.简述管理信息的特点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后得到的。

管理信息有如下特点:

·信息量大。

企业中有大量的原材料信息、物资设备信息、生产信息、人事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等。

·来源分散。

企业内各部门、各产供销环节,企业外的市场、客户、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同行及相关企业都有企业有用的信息。

这使得信息的收集困难化,复杂化。

·信息处理方法多样。

企业中信息处理决非单纯计算。

常用方法有记录、核对、分类、检索、合并、传输、存贮、输出等。

·管理层次与信息特性有关。

不同的管理层次与不同特性的信息打交道,因此,所采用的信息处理技术也大不相同。

 5.什么是知识经济,简述知识经济的由来。

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

 

6.简述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的主要部分是为了产生决策信息所制定的一套有组织的应用程序。

信息系统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示。

但不管何种形式,其输出的结果总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在企业管理这样的人工系统中,信息系统和物流是相结合而存在的,信息系统是反映物流系统的状态的。

而在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物理介质,例如电子介质,卡片等来传递的。

从技术上定义,信息系统是—组由收集、处理、存储和传播信息组成的相互关联的部件,用以在组织中支持决策和控制;同时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和创造新产品。

 7.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有什么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电子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送、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信息系统。

它能实测企业(组织)的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进行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长远规划的目标。

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信息系统的功能。

此外,它还具备其特有的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

1.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应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MIS的建设开发方法学是研究其建设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问题包括:

现行管理的认知体系、MIS建设的战略规划、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等。

 

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任何系统工程都有其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直至被淘汰的过程,即生命周期。

MIS也不例外,其生命周期包括规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

规划阶段是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开发阶段是建设并建成一个系统。

系统建成后便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衰变又不断维护(为了延长其使用时间),直到被新的系统所取代,这一MIS的生命周期便告结束。

而新系统也将经历同样的生命周期。

MIS开发阶段又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所以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