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870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Word下载.docx

这个定位是准确的,上层设计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了。

那么就应该是以依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目前在计算机方面,市场迫切需要大量的面向服务外包的软件人才,在服务外包的软件开发中,占80%的是对日软件开发外包,因此我们拟从这方面作为突破口,进行改革。

3、“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方案的构建

3.1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日本市场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具有创新意识。

能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可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以及从事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团队协作、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日本语水平达到相当三级水平,训练有素且深谙日本企业文化,能胜任日文软件开发和应用工作的各个层次实用型人才。

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完成各层次技术课的基础上,将加强日本语言、日文软件开发平台、日文软件开发流程与规范、日文软件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项目实战等针对日文软件设计开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

我们的学生在学期圆满后不再是只能掌握良好理论知识,他们将是同时还具备突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离开学校以后能被企业所用,和社会接轨。

3.2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了解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

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a.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备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b.掌握二门外语(英语、日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掌握将计算机运用于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c.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工电子技术、企业管理等。

d.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建模、总体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项目管理与维护、文档写作、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

e.具有本专业领域内对日软件外包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f.获得现代工程思想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织。

g.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淮。

3.3培养模式

实行3+X培养模式:

前3个学期进行“公共基础教育”;

后X个学期实行“专业基础教育”、“对日软件开发专业教育”和“工程实践教育”。

在前3个学期在学校集中接受系统的公共基础教育和基本的工程科学素质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含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电工电子基础课程。

后X个学期是指4~6个学期,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软件开发技能情况和是否修满要求的学分而实行的弹性时间段。

从教育模式上,后X个学期又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但是这两个阶段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相互进行交叉和重叠。

第一个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教育”和“对日软件开发专业教育”,让学生系统的接受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语言(日语和开发语言)基础、数据库基础、网络基础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第二个阶段主要进行“工程实践教育”,通过让学生在校进行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以及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工作等方式达到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

实行学分制和学年制相结合:

在前三个学期主要实行学年制,按照学年制的要求学习要求的课程,但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又贯穿学分制,在后面的X个学期中,学生在学习完成一些必修的课程以及必要的选修课程和工程实践项目,达到要求的学分即可毕业。

4、“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特色

4.1注重软件开发基础和工程实践的训练

对日“外包”企业对计算机语言的需求是能至少精通一门语言和数据库的专才,而非通才。

所以对程序设计课的教学理念不应求全,而要精益求精。

在程序设计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和作法是值得借鉴的,他们重视以算法驱动、案例驱动来介绍程序设计技术,如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开设的程序设计及编程语言课多达15门,既有讲解C、C++、C#、Java的专门的程序设计课,也有强调面向对象为特征的“C++与面向对象的编程”、“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等编程课,还有讲解JavaScript、HTMLCSS、XML的网络客户端编程课;

既有横向比较各语言难点和精髓的高级编程课,也有突出训练程序设计能力的软件实践课,还有编程语言基础理论课。

通过现国内对比可以看出,在专门的程序设计课上国内外是相同的,都开设并重视C、C++、Java等课程。

因此,在试点班中,将加大加足C、Java语言、数据库方面的课时量,夯实学生软件开发的基础。

同时,大力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第一,在校学习期间,加大开发语言类和数据库类课程的上机课时,让学生达到熟练的使用编程语言和数据库;

第二,加大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实际性,并增加课程设计的课时。

以面向工程实际为背景规划设计内容,遵循实际项目开发的流程,按照实际项目的管理模式,遵照实际项目的管理规范来设计、完成课程设计。

第三,让学生到企业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接受实际项目开发的工程训练和积累实际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

4.2以日资软件企业的具体需求为导向

以各种对日软件外包企业,日资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实用和规范的软件开发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日语的学习和培养学生日本特色软件工程规范,所学为所用。

始终关注对日外包软件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动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动态随时调整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工程实训的内容。

4.3实行学分制和学年制相结合,灵活学生的学习和管理

实行学分制,学生在学习完成一些必修的课程以及必要的选修课程和工程实践项目,达到要求的学分即可毕业。

注重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的多样化,重视学生个体素质上的差异和注重具体行业要求的差异性,突破学年制“一刀切”式的弊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行学分制,使学生的学习不受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修满学分,提前毕业;

也可滞后一定时间毕业。

4.4实行校企合作

积极加强与对日软件企业的合作,保证至少有一年时间让学生在对日软件开发企业实训或顶岗工作。

目前,由我校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创办的软件开发公司已经有了两家:

西安日资倍丽软件有限公司和西安泰托有限公司。

他们都是专门从事对日软件外包服务的公司,在日本方面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日本企业界有些联系,东芝已经为倍丽公司培养了17人,培训期都在一年以上,其中一半以上是西安工大的学生,他们了解对日软件开发,有些日语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这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条件。

同时,我们还积极联系其他的对日软件开发公司,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对日软件工程师试点班”培养计划

专业编号与学制

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专业编号:

080611

学科类别:

工学

学制:

四年

面向招生的专业

面向全校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3年级学生招生。

培养目标

日本语水平达到国际三级水平(力求取得国际三级证书);

技术素质达到训练有素且深谙日本企业文化,能胜任日文软件开发和应用工作的各个层次实用型人才;

培养方式上,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完成各层次技术课的基础上,加强日本语言、日文软件开发平台、日文软件开发流程与规范、日文软件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项目实战等针对日文软件设计开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

最终目标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不再是只掌握了良好理论知识,他们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实际开发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离开学校以后能受企业欢迎,和社会接轨。

培养规格

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相关学科:

网络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

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主要实践环节

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日文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电装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企业实训、企业顶岗工作。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毕业条件

第5~8学期完成101学分。

培养模式

本次培养计划修订草案

本次的试点班从第5学期开始招生,故本次培养计划的修订原则是:

第一二学年基本执行原教学计划。

第三学年及第四学年培养计划按附件执行

第四学年进入企业(是有实际项目的,而非培训公司的)经过不太长时间培训以后能够跟进实际项目开发。

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

注:

结合第一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实际教学计划可以作些适当调整。

总之,方案加强了实践环节的工程训练和对日软件开发的两个方面

一、总周数分配表

学期

周学时

入学教育

生产实习

理论教学

机动

军训

考试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假期

金工实习

电装实习

社会调查

毕业教育

写生

身体素质达标

测绘

教学实习

毕业实习

学年论文

合计

第五学期

24.25

16

1

6

25

第六学期

24.21

19

26

第七学期

5

8

第八学期

18

二、教学进程

2

3

4

7

9

10

11

12

13

14

15

17

20

21

22

23

24

27

第5学期

:

<

=

第6学期

第7学期

第8学期

>

B

*

J

+

O

#

$

θ

D

S

&

X

三、各学期课程安排

1.第五学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必修

选修

考核

类型

学分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

3358

日语

(1)

4.5

72

3030 

操作系统 

64

56

3042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考查

1周

3359

高级C程序设计

48

3360

高级数据库编程

32

4509

形势与政策

0.25

862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6 

862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8636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40

2.第六学期

3361

日语

(2)

2890 

软件工程 

3077

Java语言程序设计 

3024 

人工智能

8634 

组件技术 

3362

WEB程序设计★

3363

嵌入式软件开发★

4509 

498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96

3.第七学期

3364

日语(3)

3365

日本企业文化

企业

3366

日文JAVA语言及相关平台

日文C/C++及相关平台

企业 

3367

日文Windows和Office及数据库操作

3218

软件需求工程 

3255

软件测试技术

3369

软件案例与文档写作

3065

6周

4743 

大学生就业指导

3370

组件技术与WE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周

3371

日文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3372

日文软件开发规范

备注:

第七学期选修课程小计20学分,要求每生至少选修12学分,有部分课程在企业开设。

4.第八学期

3049

9004 

第5~8学期学分总计:

101

其中:

第5学期学分数:

23.75第6学期学分数:

30.75

第7学期学分数:

27.25第8学期学分数:

19.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