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6582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第1-14讲.doc

南怀瑾老师:

達摩多羅禪經

第1-14講

第一講

我們上課以前先聽孫醫師的報告。

孫醫師的報告:

昨天想到有關做人的問題,既然現在沒有境界可見,反而對每一件事的看法就實在一點。

人就是人,大厦就是大厦,房子就是房子。

有所差別的是什麼呢?

就是以前多差別,現在少差別。

如此來看報身、法身、化身的差別又如何呢?

想到這裏腦子一下爆炸了,眼前一亮每一個人的三身都現在眼前,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每個人的三身都是清清楚楚。

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就在那個時候我体會到智與識的關係。

以前是識,現在是智。

原來每一個人三身都是一樣?

這是種性的果報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結果。

三身之中所現的少許分別,能轉的是法身,所轉的在報、化二身。

因此我看到大道的終極,報身成就,就在不求而得之下示現出來的。

師示:

很好。

比以前有進步。

我們現在講達摩禪經。

我從離開台灣之前到現在,差不多十年之間,不講真正的佛法。

為什麼呢?

因為真正的佛法沒有人修的。

包括你們諸位。

儘管標榜自己在學佛,都不是真的,都是自欺、欺人、被人家欺。

沒有真正學佛的人。

一般所謂的學佛,都是求菩薩保佑我發財。

自己站不起來,靠一個看不見的力量,想要他對我有所幫助,這都是迷信,不是真正的佛法。

這裏面有一個問題,世界上是不是有一個看不見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

這是人類幾千年來的一個大問題。

一切宗教都在我們本身生命以外去求一個不可知的力量來解決問題。

這叫做宗教。

一般人學佛都是宗教的迷信,沒有資格學佛。

其次,你們學是為了好玩,或者是身体健康,或者是好奇。

尤其現在流行練氣功、特異功能等,受到這些影響才來學佛。

第三點,一般學佛的人連做人都沒有做好。

人都沒有做好,沒有做對,那怎麼能學佛。

我基於這三個理由,幾十年都不講真正的佛法。

平常逗你們玩玩的,沒有真正談功夫。

現在講達摩禪經,這就是真的佛法了。

要講真的佛法,你們要先認識出世法。

佛法是出世法不是入世法。

怎麼樣叫出世法呢?

拿現在的話來講,所謂佛法是脫離現實。

絕對脫離現實,跳出現實,這叫做出世法。

你們這些學佛的人,哪一個人能夠跳的出來?

不可能。

以我自己來說,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功名富貴都有了,前途燦爛,我跳走了,到峨嵋山閉關去了。

你們哪一個做到了?

很多人雖然出家了,可是他們也沒有跳出來。

那只是討厭現實生活的形態,換一個生活的形態而已。

也不是真正脫離現實。

所以沒有人真正有資格學佛,都是閙著玩的,我騙你,你騙我。

還有一點,大家叫我老師,我到現在還沒承認過哦!

我不是老師!

你們以為我客氣,不是哦!

換句話說是我傲慢。

我沒承認過你們是我的學生哦!

這是很嚴重的話,不好講太明白,所以只說我不是老師而已啊!

真正學佛,拿現在話來講是追求自己生命的真諦。

生命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不是講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不是這個意思。

生命真諦——這個生命究竟是怎麼來的?

是追求這個。

這個是專門的學問。

拿現在話來講是個大科學。

要經過求證的。

要跳出現實的圈子去求證。

你們一邊想要現實的一切,一邊想成佛得道。

沒有什麼便宜的事。

世界上如果有這麼便宜的事。

這個要特別聲明。

我們就從孫醫師的報告,三身這個問題講起。

佛說我們這個生命有三個身體,摸的到這個肉身,是父母給我們的肉体。

這個肉身是假的,是租用的房子,用了幾十年以後一定沒有了。

當我們生下來第一天已經開始死亡了。

一個嬰兒生下來第二天,比第一天已經老了,第三天更老,前面已經死掉了。

所以莊子也講到“人不要看自己活著,人活著是不亡以待盡。

”你活一百年也要死的,所以生命等於是在等死啊!

所以這個身體是業報的身体,是來受罪的。

也就是說你活一百歲是受一百年的痛苦。

我們也為了這個肉体要吃飯、要穿衣、要追求享受,這一切都被他騙了。

這個業報之身是不究竟的,是報應來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你的身體為什麼天天有病?

有痛苦?

是業報的關係。

自己有病、有痛苦、還不曉得自己業報很重,自己以為了不起,真是一個笨蛋。

假使我們的生命活得只有快樂,沒有痛苦,那個才是究竟。

可是事實上這個身體不是我的,是借用的,所以這個是業報之身。

我們現在的身體是報身,是受報來的。

這一期生命,如果身體健康、有錢、又窮又苦、或者是殘廢,是前生的罪孽(業)帶來的。

受苦報。

所以這個不是道。

要找到法身才是道。

我們的法身是不生不死的。

找到了以後他的功能是千百萬億化身,可以變化出來。

這是普通佛學告訴我們的。

我們現在本身就有這三個身。

這個肉体是報業的身。

男人跟女人在一起會生出孩子來。

這也是化身的作用,變化不已。

本身也在變化。

我們的精神生命是法身。

所以法、報、化三身在現在這個身上就可以體會到。

我們學佛真正要追求的是轉化自己的報身。

把業報的身体轉化了,轉成無病無痛,在絕對的健康中、快樂中。

這個是初步。

慢慢的由這個報身證到不生不死的法身,然後起千百萬億化身的作用。

這才是學佛的主要道理。

至於一般人講空啊!

有啊!

講什麼禪啊!

密啊!

都不要談。

空與有是講法身的原理。

所以一般人學佛談空說有,都是倒果為因,那是佛已經成就了,證到了,所講的最後的東西。

我們聽了最後的東西,打起坐來就想求空求有,都是見鬼了。

你空也空不了,有也有不起來,這是不對的,所以要求證。

求證佛法最基本的要從小乘法門的三十七菩提道品入手。

三十七菩提道品要特別注意。

第二點:

講修持你們不要迷信氣功。

那個是不究竟的,不對的。

我們父母所生這個肉体,當生下第一天我們已經死亡了。

事實上我們現在還活著,真正活到是以哪一樣為主體?

請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就是風大,就是這個氣,這點首先要認得。

所以中國古人講一口氣不來這個生命就沒有了。

佛也說過生命的快速就在這一呼一吸之間。

但是這個呼吸是外表的現象。

能呼吸的是什麼?

這個地方找到了,你才能真正修持,然後也懂得密宗,懂得氣功,懂得道。

第三個問題:

我在如何修證佛法中也講過,佛告訴弟子們修行的十個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佈施、念安那般那等。

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這是兩回事,不可以混淆。

我們平時頭腦不夠清楚,把一呼一吸連在一起。

我們這個身体是由地、水、火、風、空這五大所構成的。

可是五大的性能是分開的,水是水,氣是氣,它是偶然組合來構成這個生命的存在。

所以念身是另外一個法門。

第九個是念休息。

念休息對於現代人來講很重要,一般人的腦子隨時都在忙亂中,沒有休息過的,促成快死。

所以真正休息足夠的人很不可能。

并不是睡眠是休息,而是說真得定、放下、那才是休息。

所以楞嚴經上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歇就是休息,真的放下來休息了就可以得道。

你們打坐也不是算休息,因為你心裏頭還閙得很。

第十個是念死。

念死很重要。

所以佛所歸納的十念法門,第一個是念佛,最後一個是念死。

你想成佛要做到念死,隨時都會死,要把死看清楚。

沒有一個人是永遠活著的。

你忙碌了一生最後是為了死,可是你們只曉得忙碌,沒有準備死,很可憐。

所以我向大家提到過,佛的這十種修持法則最重要的是念出入息。

道家、密宗都有修氣脈的法門,甚至於天台宗的六妙門都是從氣來的。

我常說你們學數息觀,還是學會計?

光去記那個數字幹什麼?

所以真正數息,要怎麼數?

有方法。

你們要注意。

因此六妙門,還有密宗的修持,都是根據增壹阿念經裏頭,佛教羅睺羅修行的法門,就是安般品。

這個資料我們今天不講。

你們回去先看。

安般就是安那般那,就是出入息。

小乘的法門、大乘的法門都是以這個為基礎。

今天主要的課程是達摩禪經。

這一本經翻譯很久了。

文章翻的並不好可是你們要注意,這一本經是翻譯在一千多年前,佛法進入中國不久,而且是由印度的法師傳來中國,他自己先學會中文再翻譯的。

很難得。

“修行方便道安般那念退分第一”

這就是說我們要學佛,修行做功夫,觀想也好,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聽呼吸也好,都是方便道,不是究竟道。

怎麼叫做方便呢?

是一種加工的方法,入門的方法叫做方便。

不是他的目的,目的是究竟哦。

這個方法講什麼?

修這個呼吸出入息,安那般那,修這個法門。

什麼叫做念退分呢?

譬如說你修了一段時間都沒有進步,懶得去搞了,就退步了,叫做念退分。

這個念頭,這個精神,退道了。

前禮牟尼尊熾然煩惱滅

流轉退住者度以升進道

修行微妙法能離升進道

亦滅一切惡成就諸功德

他說頂禮釋迦牟尼佛。

我們凡夫心中的煩惱如火一樣的燒,但是修安那般那這個法門,煩惱就會清淨的。

流轉退住者:

可是修行人都在輪廻中,永遠跳不出來。

甚至有些人修一修就退道了,沒有信心了。

他說我要引導你們以升進道,怎樣去求進步。

修行微妙法、能離退住過。

所以修行要懂得這個方便的方法。

這個方法很微妙的,你真正理論上懂了,去求證,能夠離開退道的心,離開了退住的錯。

也能消滅心中一切的罪惡,可以成就一切修行的功德。

“佛世尊善知法相,得如實智慧,滅煩惱盛火,出熾燃之宅,乘諸波羅蜜船度無量苦海。

以本願大悲力故不捨衆生。

為諸修行說未曾有法,度諸未度,令得安穩。

他說這個法門是釋迦牟尼佛這位大導師,他善解一切法的現象,已經得到了真實智慧的境界。

成了佛。

已經滅除心中一切煩惱了,得到究竟的快樂,跳出了熾燃的火宅了。

所以他成佛了,然後把他的經驗告訴我們。

乘諸波羅蜜船度到了清凉的彼岸。

已經度過了無量苦海。

但是佛以本願大悲的力量,要把經驗教給我們。

他的悲心不願意抛棄了任何一個衆生。

因此佛為修這個法門的人,說了平常不曾說過的法門。

他是為了要引導沒有跳出苦海的人,也使他們跳出來,使一切衆生成佛,都得到安穩快樂的境界。

謂二甘露門,各有二道。

一方便道,二勝道清淨。

具足甚深微妙,能令一切諸修行者出三退法,遠離住縛,增益升進,成就決定。

盡生死苦,究竟解脫,兼除衆生久遠癡冥。

甘露是比喻諸佛菩薩不可言喻的聖水,你喝下去百病皆除。

甘露也是我們做功夫到一種境界的時候,從頭頂起,從腦下垂體下來的一種甘味的液體,從頭頂下來。

他說甘露門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叫做方便道,第二個是勝道清淨。

他說這兩種方法具備了非常深奥、非常微妙,能令一切修行的人,跳出了三種退步的境界,遠離不能進步,被煩惱所束縛、所困住。

增益升進:

使你一步一步的進步,決定可以成功,可以跳出生死之苦,得到究竟的解脫。

兼除衆生久遠癡冥:

修這個方法同時可以除滅,一切衆生沒有智慧,長久的癡迷,可以跳出這個無明的境界。

佛滅度后,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優波崛、尊者婆須密、尊者僧伽羅叉、尊者達摩多羅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羅,諸持法者以此慧燈次第傳授,我今如其所聞而說是義。

他說這個法門是釋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

歷代這些成就的祖師,以此智慧的法門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翻譯這本經的人說,我現在把這個法門說出來。

我今如所聞演說修行地

方便勝究竟如其修所生

修行於善法先當知四種

退減住升進決定諸功德

我現在把歷代祖師傳承下來的方法,演釋開來,修行一步一步的功夫,由方便道到達勝究竟。

如其修所生,修行於善法:

好好去修行這個呼吸法門。

應當知道有四種現象。

哪四種現象?

修行退,退步了。

住,也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停留在那裏。

升是升。

進是進步。

所以他這裡講修行用功是很科學的,分析很嚴謹。

決定諸功德:

這句話說你修行怎麼會退步呢?

怎麼會停止呢?

怎麼樣升進呢?

這個中間有決定性的。

一步有一步的功德,這個功夫有成就了才叫功德。

先當起等意習行慈心觀

須當止瞋恚令暫息不行

煩惱暫止息

他說做功夫不能進步,第一個同你心理影響大有關係。

也就是說你的慈悲心還沒有發起。

他說做功夫起等意,要起平等的意識。

就是說我們修行打坐,做功夫,不是為了自私自利,我修行好了是為了幫助別人。

你先要有這個心。

如果以自私自利的心來修,不會成功的。

先要起平等心意,習行慈心觀,習慣自己的心理,要愛一切人、一切衆生。

要發起慈悲心,沒有慈悲心你不要談修行。

我們大家學佛都是自私自利,都是為自己,要別人來慈悲你,不是你去慈悲人,這個心理自己沒有檢查出來,沒有用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要止息瞋恚心。

怨恨別人,埋怨別人,生別人的氣,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永遠是對的。

這是嗔恚心,這個瞋恚心不能止息,不會進步的。

令暫息不行:

要你真做到慈悲心你做不到,但是假裝一下,暫息這個瞋恚心不動,煩惱要暫時把它止息了。

換句話說,你要做呼吸的功夫,你這個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