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8235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军作战手册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各分队在行军队形中的位置,力求有利于接敌时能迅速展开,或对敌人可能的威胁能迅速作出反应。

只要地形条件允许,便以装甲部队或机械化步兵为先导。

行军队形的编组主要由受领任务、敌人的兵力及可能的抵抗程度、地形条件和部队所能获得的物资补充等因素决定。

3、指挥与控制

在行军过程中,由于部队相对分散,队形较长,指挥官通过下述手段实施指挥与控制:

及时下达行军命令行军命令在部队行军开始前下达,以便各级部(分)队做好行动前的准备。

命令中包括关于编组、行军序列、行进轴线、报告线和部队跃进的距离等内容。

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络印军强调行军途中必须建立起良好的通信联络,以保证指挥官对部队的直接控制。

行军途中主要来用无线电通信手段。

指挥位置靠前印军要求指挥官的位置适当靠前,但不宜过前,以免妨碍下级的行动。

实行交通管制在行军开始前要拟制好交通管制计划。

行军途中使用宪兵机动巡逻队保持道路畅通。

除宪兵外,有时还使用其他经过训练的人员协助执行效能维护任务。

4、行军队形

行军队形的编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任务如下:

侦察分队为行军队形的先导,其编成主要取决于侦察正面的宽度、敌人可能的抵抗程度和所担负任务的性质。

侦察分队通常以装甲兵或机械化步兵分队为基础,适当加强具他支援兵种,并且能够得到不间断的炮火支援和近距离空申支援。

侦察分队一般由先头旅指挥,其任务是:

查明敌人阻滞阵地的位置、防御间隙或控制薄弱的地区,并搜集有关地形及道路的情况。

侦察分队在前卫的前方或翼侧行动,不受行进轴线的限制。

侦察分队与前卫之间的距离视地形、战况以及先头旅的行军方式而定;

如侦察分队需要实施侦察,先头旅纵队将放慢行速度。

侦察分队的路线和搜索范围由先头旅指挥官决定,一般取决于地形、侦察分队的兵力和通信距离。

侦察所获情报要求迅速送回,以便指挥官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对策。

、一旦与敌接蚀,侦察分队对其保持不间断的观察。

在前卫接敌展开后,侦察分队即离开正面,负责掩护翼侧。

前卫一般由各兵种混合编成。

根据地形和敌人的威程度,其兵力可为1个加强步兵营或l个装甲团。

如步兵营担任前卫,要为其配属一定数量的装甲兵。

若没有足够的装甲兵,则配属反坦克导弹和无坐力炮分队。

通常,给担任前卫的步兵营配属1个装甲连、l个反坦克导弹排、1个野炮连、1个轻炮连、1个工兵排、1个野战救护分队(通常是1辆救护车)、1个空中支援通信分队前方机动小组和空中控制小组。

在整个行进过程中,要求给前卫提供不间断的炮火支援和空中支援。

在预计的敌人抵抗区域,为其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前卫的任务是:

防止主力部队盲目进人敌防御地域;

击退敌小规模抵抗,如遇敌人大规模抵抗不能克服时,则负责建立稳固基地,掩护本队展开;

提供有关敌情、地形、遭路及障碍物等情报。

前卫由前方尖兵和前卫本队组成。

前方尖兵通常由l个装甲连或l个加强步兵连担任,其任务是:

从正面掩护前卫本队;

提供有关敌情;

击退敌小规模抵抗;

如遇敌强大抵抗不能击溃,则负责建立稳固基地,掩护前卫本队展开。

侧卫通常以装甲兵或步兵为主,适当加强其他支援兵种。

侧卫在与主要行进轴线平行的路线上运动或在敌人可能的接近路上负责警戒。

在不指派侧卫的情况下,由装甲兵或机械化步兵巡逻队侦察暴露的翼侧,提供有关敌人威胁的早期警报。

如遇敌威胁,由配置在本队纵队内适当位置的机动预备队对付之,或本队成多路纵队快速运动,使敌人顾此失彼,难以集中足够的预备队威胁前进纵队的翼侧。

本队由旅和营编成。

印军要求,本队各部(分)队在行军中的位置应有利于其在与敌主力部队接触后灵活地调遣使用。

5、行军序列

行军序列一般为前方尖兵、前卫本队和本队。

前方尖兵和前卫本队在符合安全警戒的要求下,以最大速度运动。

在开阔地,通常由坦克引导。

无坐力炮和反坦克导弹分队在行军序列中的位置,要便于在与敌接触时迅速展开。

如果存在敌装甲兵的威胁,并因兵力不足而未能派出侧卫时,无坐力炮和反坦克导弹分队要配置在前卫本队。

担任前卫的加强步兵营乘车前进时,如车辆密度为每公里20辆,加上与前方尖兵之间的距离,其行军长径为9~12公里。

前方尖兵指挥官紧跟先头坦克排或步兵排之后,前卫指挥官在前卫本队的先头。

本队在前卫后面一定的距离上运动,其行军序列力求能够迅速集中支援兵种和接替前卫。

工兵及其装备在行军序列中的位置要便于清除路障、地雷和其他障碍物。

工兵器材力求靠前,以便及时调用。

在有河道的开阔地行军时,先头旅配备具有两栖作战能力的装甲车辆,配属先头旅的装甲分队配备架桥坦克。

根据水障宽度,携带下列渡河器材:

架桥设备先头旅只携带能越过一道水障的架桥器材,其余的需要时调运,以免过多占据行军长径并搅乱行军队形。

突击渡河器材前卫配备足够的突击波河器材。

由于架桥费时,常用二级浮桥运载无坐力炮。

师属工兵团的1个加强野战工兵连随先头旅运动,其余随师本队前进。

当步兵师在一条轴线上运动时,师属装甲团的主力通常配属给先头旅。

野炮团的1个野炮连配属给前卫,其余配属给先头旅。

炮兵在行进中至少要有l个野炮连为前方尖兵和侦察分队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支援。

6、行军保障

行军保障主要包括:

侦察、警戒、道路保障、效能管制和后勤保障。

(1)侦察

行军侦察一般由侦察分队和配置在翼树的装甲分队实施,必要时可派出空中侦察分队协助侦察。

侦察范围根据敌人的抵抗程度及将要通过地域的自然条件而定,通常要覆盖先头部队在未来24小时内将通过的整个区域。

(2)警戒

为确保行军部队的安全,通常向正面、翼侧和后方派出足够的警戒分队。

如有可能,将给先头旅配属防空火器以对付空中威胁。

通偏联络力求严格保密,必要时实行无线电静默。

(3)道路保障

为保证前进轴线的畅通,要派出工兵分队在障碍区开辟通路、修复和维护道路及在必要时设置路标。

行进中,如遇被炸毁的桥梁,先头部队在工兵的协助下,为车辆寻找迂回道路。

如无迂回路,在渡河器材到达后由工兵侦察分队决定如何克服障碍。

轮式推土机配给前方尖兵的工兵分队以填平弹坑,路障通常用爆破来清除。

为使部队顺利开进,对原有道路往往需要进行扩展。

师工兵团只负责工程量较小的道路维修,主要的维修任务由军以上部队所属工兵团完成。

(4)交通管制

通常每隔15公里设l个交通管制点。

交通管制点设在重要的狭窄路段,其附近要有合适的隐蔽地,以便必要时运动分队离

开道路进行隐蔽。

轴重队通过后,交通点即关闭,其人员作为预

备队返回师本队。

(5)后勤保障

行军开始后,虽然行军初始弹药消耗不多,但燃料消耗最较大,装甲部(分)队更是如此。

为此,印军要求充分使用一线运输车辆保证燃料供应。

各部(分)队在行军开始后的72个小时内应力争自给。

如有可能,则实行空中补给以保持前进速度。

后勤分队要始终与作战部队保持接触,但要尽量减少运动,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前方包扎所通常采用跳跃方式前进。

如果部队沿多条道路前进,则向每条道路派出前方包扎所。

机动野战医院通常设在师的后勤地域内并相对固定。

二、行军的实施

1、行军方式

步兵师的行军方式一般有徒步行军、乘车行军和徒步、乘车混合行军三种方式。

徒步行军 在即将与敌接触或敌情严重、地形条件不允许乘车行军等情况下采用。

徒步行军时,先头旅前卫的车辆和支援分队以短距离跃进的方式随同前进。

先头旅的其余车辆可编成车队,在旅控制下于前方尖兵之后跃进,但旅通信、指挥车辆随前卫本队运动。

徒步行军速度见下表:

(公里/小时)

乘车行军在尚末与敌接触或敌已失去抵抗能力,而地形开阔,路况又较好,或任务紧迫等情况下采用。

乘车行军时,师本队向预选先定的隐蔽地域逐次前进。

道路阻塞或被破坏时,离开道路向两侧疏散隐蔽,以防敌空袭。

混合行军一般在地形、敌情允许乘车行军,但车辆不足的情况下采用。

可以徒步和乘车两种方式交替实施;

也可在同一时间内部分部(分)队乘车,其余步行。

采用后一种方式时,通常先头旅乘车,其余部(分)队徒步前进。

2、行军的实施

师根据敌情、地形和道路的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距离,确定行军是在宽大正面还是狭窄正面上实施。

在地形开阔、通信保障良好的情况下实施宽大正面行军时,一般以2个旅率先前进,从而缩短行军长径,便于迅速展开和防敌空袭。

在狭窄正面上行军时,通常以1个旅为先导,但因行军长径长,展开比较困难。

夜间行军辨别方向和指挥控制困难,一般在狭窄正面上实施。

先头旅根据师作战命令规定的时间通过出发点,此后,前卫按规定的速度向前运动。

先头旅在展开规定的行军长径后,采取经隐蔽地域逐次跃进的方式前进。

两个跃进点之间的距离以不超过半小时的行车时间为宜,以便在遇到情况时能迅速集中或展开。

昼间行军时,采取长距离跃进的方式,以免浪费时间。

但要适时轮换前卫分队,以免过于疲劳,影响行军速度。

夜间行军以短距离跃进为主,并增加休息次数,以检查部队所处的位置和行军方向是否有误。

前卫以逐段跃进的方式向前运动,每次跃进后应稍作休息,以便与本队各部(分)队协调运动速度。

师本队一般不采取逐次跃进的方式运动,以减少疲劳。

只有

在次日有可能实施进攻时,师本队才在集结地域集中。

帅本队与

先头旅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超过1小时的行车时间。

三、山地行军

1、行军计划的拟制

鉴于山地地形因山洪、雪崩常常发生变化,印军要求在拟订行军计划时,要尽量利用最新的地图、航空照片,以及部署在当地的部队和可靠居民提供的有关地形和敌情的情报,同时,还要派出轻装的侦察巡逻队,在尽可能远的地方或敌后方进行侦察,以补充和证实其他途径得到的情报。

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行进轴线一个山地师一般沿一条主要轴线前进,另外根据敌情和地形选择1条或几条辅助轴线。

安全措施要求尽且减少负责部队本身安全的兵力数量,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集中大部分兵力。

行军速度主要根据地形、单兵负荷和后勤补给能力规定行军速度。

在可能与敌接触的情况下,行军速度较慢。

与敌遭遇时的处置在运动中如遇到敌小股阻滞兵力,往往采取使翼进攻、后方进攻或正面进攻方式消灭之;

如过遇兵力占优势之敌,则抢占有利地形,阻止敌人。

指挥与控制在山地前进时,无线电通信因受到地形的影响而不会始终畅通。

因此,计划中详细规定,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络的方法、控制前进速度的方法、协谓各部队行动的方法,以及指挥所的位置等。

2、行军编纽与各部队任务

山地师行军时的编组为,侦察巡逻分队、掩护部队(由前卫、侧卫和后卫部队组成)、本队、辎重队。

(1)侦察巡逻队

侦察巡逻队一般在距前卫相当远的地区进行侦察和警戒。

在执行任务时,侦察巡逻分队一般离开道路,沿靠近前进轴线的山脊活动,如有可能,可渗入敌方阵地,获取详细的情捉,有时也绕过敌方阵地,从翼侧和后方进行侦察。

师独立行动时,侦察巡逻分队由师司令部控制;

在其他情况下,则由派出巡逻队的部队负责控制,但要随时同师司令部报告其进展情况。

(2)掩护部队

印军强调,在山地,敌方小股部队有可能从翼侧或后方阻挠和迟滞开进中的纵队,因此,掩护部队不仅要从前面而且要从翼侧和后方掩护本队,使其不受地面观察和突然袭击。

掩护部队的兵力要足以击败试图渗入或己经从翼侧或后方渗入的小股敌军。

前卫一般由1个步兵营担任,并得到炮兵和工兵的加强。

它在先头旅前方1小时以上行程的距离上行进。

前卫的任务是用自己的力量尽快克服敌方抵抗;

若无法克股敌方抵抗,则原地坚守并支援先头旅实施进攻;

如有可能,则迂回包围敌军。

一般借况下,前卫在与l个营的敌军进行过遭遇战之后即被替换。

侧卫的任务是掩护前进部队免遭敌从侧面的袭扰。

当部分部队在离主要轴线很近的辅助轴线上运动时则不在该侧另派侧卫。

但往往对两条轴线之间的制高点进行搜索,以防袭扰。

侧卫的编成要视地形和敌情而定。

它以步兵为基础编成,具有一定的自给能力,并能得到主要轴线上炮兵的支援。

侧卫行动方式如下:

在敌方威胁不大、地形比较开阔的情况下,担任侧卫的步兵分队离开主要轴线,占领两侧制高点和敌军可能利用的小路,以待纵队通过;

在行军纵队通过后,回到主要轴线上,归还原建制。

在存在敌方威胁和地面观察困难的情况下,以步兵连或营为基础的比较强大的侧卫,在本队的翼侧以跃进方式逐次占领制高点。

侧卫还将派出自己的巡逻队,以免追到突然袭击。

本队要降低运动速度,并与侧卫的运动速度相协调。

后卫由行军序列中殿后的部队自行担任,一般为步兵部队,并能得到主要轴线上炮兵的支援。

后卫也将派出巡逻队,以保持与侧卫的联系。

(3)本队

师的大都分部队均在本队内。

本队的编成、行军序列和行军间隔,取决于地形、在辅助轴线上使用的部队以及敌军抵抗情况。

小队的行军序列根据师长的指示确定。

各旅则按投入战斗的先后顺序行军。

炮兵的位置除便于在主要轴线上全力支援道遇战外还要能连续支援所有的部队,包括前面的侦察巡逻队和辅助轴线上的部队。

本队以跃进方式运动。

(4)辎重队

轴重队包括师各勤务部队以及师各部队的后方梯队。

其编组较大,只要提供后勤支援的往返路程不超过l天,就不必转移。

淄重队能组织自身的防御。

向前方部队运送补给品时,派出足够的部队保障运输队的安全。

山地行军的速度取决于部队编组、行军序列、后勤保障和部队人员体力状况等因素。

地形和气候也会影响行军速度。

因此,一般很难精确计算部队的行军速度。

一般情况下的行军速度见下表

条件

行军速度

平均每小时3.2公里,海拔每升高450米或下降750米,加1小时。

滑雪部队在坡度适宜时平均每小时可达7公里。

平均每小时3.2公里,海拔每升高300米或下降450米,加1小时。

特殊情况

在与敌接触的情况下,或因地形险要、气候恶劣,1个山地师每天可前进8-10公里。

3、兵种运用

(1)炮兵的运用

由于行军中没有时间和合适地域构筑炮阵地,炮兵要缩小正面,并且横跨主要轴线作大纵深的配置。

侦察分队与炮兵部队拉开距离,以便为其构筑炮阵地争取更多的时间。

由于观察受到限制,炮兵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侦察机、航空照片等情报来源。

当一个旅或一支其他部队离开主要轴线越野前进时,一般能得到炮兵的加强,并由师提供运轮畜力。

通常只给旅配备有限的几门火炮,但弹药比较充足。

(2)工程兵的运用

工程兵在行军中的主要任务是架设与修复桥梁、索道,修筑与维护道路;

沿行军路线排除雷障并开设供水站,修筑直升机起降场。

在修筑与维护道路以及克服较小障碍时,工兵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

工程兵所必需的辅助劳力由当地居民提供。

·

(3)通信兵的运用

在开进中,无线电是主要通信手段。

离开主要轴线的部队一般只携带驮载或人背的电台以及预备电池或充电机。

由于山地对无线电通信影响较大,印军往往在中间的合适高地上设置中继站。

(4)航空兵的运用

在山地行军中,航空兵的主要任务:

一是遮断,打击炮兵不能有效打击的目标,如纵深内的设施、集结的部队、运动中的部队和炮阵地等,二是侦察,对步兵侦察巡逻分队不能侦察的作战地域进行战术侦察与照相侦察;

三是近距离空中支授;

四是运输支援,使用运输机和直升机运送空降部队,以便夺取隘路或敌后战术要地。

第二节宿营

一、宿营地位置的选择

旅长先在地图上选择宿营地位置,并指示设营主任前往现地勘察。

在选择宿营地位置时要考虑到以下因求,是否适合宿营;

是否利于防护;

是否利于隐蔽,是否足以供部队疏开。

设营主任现地勘察和分配备分队的位置时力求尽量做到:

步兵营配置在宿营区的外沿,以防敌突袭,宿营范围不应太大,以免防护困难;

各主要单位必须有各自的出入口,以便在进出宿营地时节省时间并防止阻塞道路。

二、宿营方法

各分队接到命令后,立即派先遣组前往指定地点会见设营主任。

其成员包括分队有关军官和所属小分队的向导。

设营主任率领备分队先遣组前往宿营地。

在宿营地,设营主任负责:

对宿营地进行初步勘察;

向各分队先遣组指挥官下达有关敌情、宿营的防护部署、地域分配、旅分进点以及交通路线的指示,明确集合地点与集合时间,要求各组指挥官在现地勘察后按时到集合点向设营主任报告;

在集合点与实施现地勘察后的各先遣组指挥官见面,对以上指示进行必要修正,进一步协调各分队从旅分进点进入各自地域的路线,在旅分进点设置标志。

营先遣组指挥官负责:

勘察本营宿营地域,并向所属分队的代表下达宿营位置的分配、防御职责、行军序列、本营地域进、旅分进点以及营部位置的指示,实施勘察后,在集合点会见设营主任;

对各分队地域和防御部署进行必要调整;

安排修造通往主干道的必要的车辆出入口;

派向导到分进点和本营宿营地域进口或下车地点,迎接所属各分队。

旅长在宿营前15分钟下达宿营命令。

各分队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进入宿营地:

①车辆由向导在本分队人口处迎接并直接驶入分配的地点,

②车辆停在宿营地域以外,并加以掩蔽,人员一律步行进入各分队宿营位置,待分队宿营地域能容纳车辆时车辆再驶入;

③车辆停在单独设有警戒的停车场,并加以掩蔽,人员步行进入各分队宿营地域。

三、进入宿营地后的行动

各分队到达指定位置后,立即采取下列防护措施,指派警戒哨;

派出巡逻队进行奋戒;

构筑散兵壕、时击掩体和掩壕,以形成环形防御。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将架设通至各连的有线通信线路,补充用水,保养车辆,擦拭武器和进行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遭遇战斗

印军认为,在现代条件下,由于部队的突击力和机动力明显增强,发生遭遇战斗的机会大大增多了。

除了双方都企图夺占重要地形时易发生遭遇战斗外,在进攻和防御战斗中也常常会发生遭遇战斗。

在进攻战斗中,遭迟战斗通常发生在部队突破敌防御后向敌纵深开进时、追击退却之敌时。

在防御战斗中,遭遇战斗通常发生在对敌实施反冲击时、阻击开进之敌时、解救己方被围部队时。

一、遭遇战斗的基本观点

1、在宽大正面不间断地实施侦察

印军强调,遭遇战斗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先敌采取行动,而要先敌采取行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侦察手段,包括地面侦察、空中侦察、无线电侦察,电子技术侦察、雷达侦察等手段在宽大正面上不间断地实施侦察。

侦察内容包括敌军运动方向,行进速度、兵力编成,可能发生道遇战斗的地点等。

2、迅速定下决必,确保先敌行动

印军认为,在道遇战斗中时间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对方相对而进,组织战斗的时间极为有限,指挥官必须依据概略的情报,在运动中快速制订作战计划;

定下战斗决心,给各级部(分)队及时下达战斗任务,确保先敌行动。

3、夺取并保持主动权

一旦与敌遭遏,印军通常夺取并保持主动权,始终使己方处于有利态势。

为此,印军要求先敌实施火力突击,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先敌展开主力,先敌发起冲击。

炮兵和航空兵对敌实施不间断的火力袭击,打乱敌战斗队形,压制敌火力,前卫和侧卫要保障主力的展开和加入战斗。

4、集中力量打击敌翼侧

在遭遇战斗中,由于中双方都有明显暴露的翼侧和间隙地,因此,印军采取的战法往往是:

以前卫和侧卫在正面牵制敌人,发起有限的攻势行动或就地阻击敌人,而以本队的绝大部队兵力对敌翼侧实施迅猛的冲击,力求在敌主力展开前便将其歼灭。

在打击敌翼侧的同时,印军比较重视保障己方翼侧和后方的安全。

二、遭遇战斗的组织

进行遭遇战斗时,印军通常将都队划编为两个主要部分:

牵制部队和打击部队。

牵制部队占现有力量的三分之一,一般由前卫、侧卫和其他部(分)队组成。

任务是消灭敌人前卫,牵制敌人主力。

在装甲旅一级,牵制部队通常由一个战斗群(重机械化步兵)担任。

该战斗群本身又可分为牵制分队和打击分队。

打击部队是一支编有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的主力部队,分为攻击部队和预备队。

装甲旅的打击部队编为两个战斗群,预备队亦可作为一个战斗群。

打击部队的任务是向敌人翼侧和后方迂回,给敌主力以决定性的打击并消灭之。

装甲师设一个指挥所指挥牵制部队作战,另设一个指挥所指挥打击部队,并保持1至2支预备队。

如果敌人主力已先于己方展开,则要保持1支更大的预备队。

三、遭遇战斗的实施

遭遇战斗的实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接敌阶段和交战阶段。

有时两个阶段互相交错,或同时开始,很难将其分开。

接敌阶段,从前方尖兵或前卫与敌前卫部(分)队接触时开始,到主力实施机动、展开并做好发起冲击准备时为止。

其持续时间依前卫完成任务(如消灭敌前卫并牵制敌主力)和主力机动与展开所需时间而定,首先接敌的侦察分队深人至敌前卫后面,接近敌主力,对其部署、机动方向以及炮兵阵地进行侦察。

如敌人仍在行进中时,便首先使用航空兵对其实施猛烈攻击。

炮兵只要射程够得上便可对敌射击,为主力队发起攻击技准备。

这时,担任牵制任务的部(分)队应迅速通过下述方式完成牵制任务:

①占领并扼守预定的与敌接触线,牵制住敌人的主力部队;

②坚决、果断地消灭敌人前卫部(分)队,并向前靠近主力部队;

③撤退并将敌引诱至己方主力部队已展开之地域。

在接敌行军中俘获的敌官兵,一般由紧随先头部队的步兵负责看管。

交战阶段:

从主力部队实施机动、展开并做好进攻准备开始至交战一方被迫转人防御或撤退时为止。

打击都队在牵制部队的配合和掩护下,隐蔽机动到敌人翼何和后方。

迅速发起冲击。

根据战场形势和地形条件等具体情况,冲击部队可以采取同时攻击和顺序攻击两种方式实施冲击。

前一种方式要求除预备队以外的所有打击部队同时发起冲击,以便做到集中兵力、协同作战。

当未能及时将所有部队展开,并可能失去主动权时,可采用后一种方式,将部队按部署顺序展开并投入战斗,

打击部队的队形通常是装甲部队在外沿,机械化步兵在中间。

在敌人可能突破的地区,牵制部队迅速实施仓促防御,阻止敌人突破。

当敌人利用天然障碍或人工障碍物将装甲兵与步兵分隔开以阻滞部队前进时,步兵要等待装甲兵设法通过后再继续前进。

在遭遇战斗中,打击部队可采取一翼迂回、两翼包抄和正面

机动三种机动方式。

一翼迂回当打击部队只能在敌一侧展开时采用一翼迂回方式。

这时,牵制部(分)队在正面牵制住敌人,打击部队则迂回至翼侧发起冲击。

两翼包抄当己方部队数量大、地形条件允许并且敌人尚末展开时采用这一方式。

牵制部(分)队在中央牵制住敌军,打击部队从两翼迂回包围敌主力。

此时要明确区分主攻和助攻部队的任务,以免误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