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812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1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套学案 华师大版docWord下载.docx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

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

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③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

④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

A、采用公元纪年法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4、今年,我们隆重举行了国庆60周年大典。

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

()

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

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5、拿破仑曾说: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雄狮醒来,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每年的10月1日——10月7日,我们都要放国庆长假。

是因为()

A为了庆祝国民党的失败B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为了宣告中国现代化的实现D为了让全国人民更好休息

8、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

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9、2008年3月14日,达赖集团组织策划了企图分裂祖国的严重暴力打砸抢烧事件;

西藏是哪一年和平解放正式纳入新中国中央政府统辖的?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9年

10、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日战争胜利

1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

12、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那一天?

(2)该历史事件的圆满召开也就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那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分)

1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下图是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

(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4)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先烈怎样的革命精神?

思维拓展材料: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当《风云儿女》开拍时,田汉作词,并请聂耳谱曲,但田汉歌词还未写出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田汉后来被关在龙华监狱,他在狱中偷偷地把歌词写在两个烟盒的被面,趁家属探监之便带了出来。

聂耳接到歌词时,已准备去日本,他立即谱出初稿,让朋友试听,并听取意见,但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修改,只好带到日本。

聂耳到日本后不几天,就将曲谱修改好了,很快地寄回电影公司,进行组合录音。

随着影片《风云儿女》的问世,《义勇军进行曲》很快流传开来。

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发出了公开徵求国歌词谱.收到的稿件虽多,但是足以应选者尚少。

因此,著名画家徐悲鸿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此建议得到周恩来、梁思成等代表的一致赞成。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政协会议的“特别邀请人士”

为了能够更好地代表和反映全国各界人民的意愿,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中,专列“特别邀请人士”之类。

在这个名单中有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有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有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老同盟会会员张难先,北洋军阀时期任过教育总长、司法总长的章士钊,有曾经是南京国民政府和谈代表之一的张治中,有老解放区、艺术界、少数民族的知名人士、还有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一、整顿经济秩序:

1、措施:

⑴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

⑵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

⑶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2、成果:

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

二、抗美援朝:

1、时间:

从年10月到年7月。

2、英雄人物:

、等。

3、结果:

年7月,美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意义: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也使

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

三、土地改革:

从年6月开始。

2、法律依据: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的《》

3、内容(目的):

废除,实行。

4、意义:

废除了,极大地解放了,推动了

的恢复与发展,为创造了条件。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

A、抗美援朝 

B、整顿经济秩序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

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

③ 

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

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

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5、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

歌中唱道: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

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C.打击美国侵略者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6、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越南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7、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

“……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

……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

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

”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

A抗战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9、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10、列举1949——1953年间,党和政府为克服内忧外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重大行动。

(三点,一点2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图片中“雄赳赳,气昂昂,越过鸭绿江”的这支军队名称叫什么?

(3)作者魏巍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最可爱的人”?

请写出这支军队中两位家喻户晓的“最可爱的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

(1)材料中的“改革”指的是什么改革?

(2)为什么说“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

“香玉剧社号”飞机

抗美援朝时期,空军赴朝作战,人民群众听说作战飞机数量不足,就自发捐钱买飞机。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用半年义演170多场的全部收入,捐购了1架米格-15战斗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现在还收存在中国航空博物馆。

1953年春天,香玉剧社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的主要成员之一,赴朝鲜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演出,常香玉在朝鲜前线大受欢迎,空军指战员用击落的敌机残骸为她精心制作了一件纪念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摘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二章土地的没收和征收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

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三条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

但对依靠上述土地收入以为维持费用的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等事业,应由当地人民政府另筹解决经费的妥善办法。

清真寺所有的土地,在当地回民同意下,得酌予保留。

第四条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

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

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

工商业家在农村中的土地和原由农民居住的房屋,应予征收。

但其在农村中的其他财产和合法经营,应加保护,不得侵犯。

第五条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均不得以地主论。

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百分之二百者(例如当地每人平均土地为二亩,本户每人平均土地不超过四亩者),均保留不动。

超过此标准者,得征收其超过部分的土地。

如该项土地确系以其本人劳动所得购买者,或系鳏,寡、孤、独、残废人等依靠该项土地为生者,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虽超过百分之二百,亦得酌情予以照顾。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地,亦予保留不动。

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

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

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土地相抵计算。

第七条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八条本法规定所有应加没收和征收的土地,在当地解放以后,加以出卖、出典、赠送或其他方式转移分散者,一律无效,此项土地,应计入分配土地的数目之内。

但农民如因买地典地而蒙受较大损失时,应设法给以适当补偿。

第九条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及其他农村社会阶级成分的合法定义另定之。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一、过渡时期(1949——1956)的总路线:

1、制定时间:

年党中央制定。

2、内容: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实现对农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简称为“一化三改造”)。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从年开始至年完成。

2、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立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3、巨大成就:

⑴到1957年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⑵不仅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的不合理布局。

三、三大改造:

1、内容:

改造、手工业和。

2、实质:

对实行变革,使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到的变革。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此,中国进入阶段。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颁布时间:

年9月。

2.颁布机构:

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通过。

3.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4.意义:

使我国的和法制建设有了。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化三改造”D.“一五计划”

2、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B.时间相当长,任务十分艰巨

C.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

D.体现了工农联盟的原则

3、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的实施

4、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其中不包括()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

“现在我们能做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地城市,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

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B.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8、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9、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

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通过赎买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土地改革运动

11、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讨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出台

C.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出台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

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

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

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

1957年比1952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具体内容。

(要求写出四点具体史实)请列举出两个当时建立,并长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名称。

(2)你认为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一历史结论?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

(1)材料反映的是哪部文献的内容?

制定于何时召开的什么会议?

(2)这部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在它产生之前,是哪部文件代替它起到了临时作用?

(3)这部文献的颁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重新振兴

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起步很早,在清朝末年就有日本的企业在此设厂,利用这里的煤、铁、石油资源,主要发展军工。

日本在此一直经营到抗战结束,所以这里的基础工业设施比较完善,经过解放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里产出新中国第一桶石油,第一台机床,第一辆汽车等等;

已基本形成了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

形成了以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为轴线的东北工业基地。

辐射有齐齐哈尔,大庆,吉林,鞍山,本溪等等工业城市。

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

吉林则是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而黑龙江重在石油和煤炭工业。

另外东北也是中国主要的军工业基地。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三大改造”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合作社。

毛泽东认为,为了逐步提高农民的觉悟、逐步地使农民适应新的变化,避免大的震动,应分三步走。

即:

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首先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几户或十几户在一起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然后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号召农民组织以土地、农具、牲畜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

最后在生产发展和农民觉悟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组织大型的、按劳分配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

并强调在一般情况下都应该遵循上述步骤,同时他也认为,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走直路,直接搞合作社。

批小脚女人掀农业合作化高潮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