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750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Word下载.docx

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教师过渡:

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

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

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

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

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三)总结: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练习

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 

2、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

板书设计:

作 

练习写钢笔字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

年级 

三 

主备人 

高达飞 

备课时间 

2010年 

8月 

29日

2

第二课时 

认真写毛笔字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了解写毛笔字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培养习惯 

观察法、练习法

听、记、观察 

练习

带毛笔 

墨汁 

毛边纸

一)指导看图

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

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些毛笔?

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欣赏作品

(二)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1、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

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2、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3、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

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

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练习写毛笔字

语文课程教案

年级 

2010 

年 

8月 

29日

3

让我们荡起双桨

基本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 

听、记

预习要求: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自学生字新词。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

2.介绍北海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2,范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 

四周…………我们…………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4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

(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

(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

(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

作业 

1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红领巾 

阳光

课程教案

月 

29 

5

第三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诵课文。

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

2、找一些有关北海的质料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

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

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1,补充习题册

2,听写生字词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

问谁安排(感情)祖国

6

学会查无字词典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2、能凭借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理解"

无字词典"

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自主看图,思考图上画了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一、导入新课:

1.出示"

骄阳似火"

、"

惊涛拍岸"

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

2学会查"

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三、指导课内预习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学会查“无字词典” 

7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讨论法

练习

对照图画思考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的更好呢?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

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板书:

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