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727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管理会计

二、课程代码:

03010157

三、适用专业:

会计电算化

四、课程性质:

职业技能核心课

五、计划学时:

60学时

六、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

七、课程定位:

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

本专业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12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18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

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核心学习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职业核心课程。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管理会计》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

《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会计综合案例》等。

八、课程设计思路:

如何通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达到为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知识型、技能型等应用性人才,其课程设计很重要。

首先,根据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方法制定教学内容。

其次,根据管理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制定教学方法。

由于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并且其管理方法比较灵,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管理当局、不同的管理人员、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管理方法也不一样。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地考虑这一点,不仅要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讲透、讲实,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必要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解决课堂上难于解决的实际问题。

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认真地听、努力地学,真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其成为该学科的真正合格人才。

九、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的方法。

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各种方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3)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掌握生产经营单一产品及多产品的保本分析。

(4)理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掌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5)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各种方法。

(6)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

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的概念和计算。

掌握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

(7)掌握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8)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

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及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对数据进行提炼和计算、建立基本模型。

(2)用各种模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能学以致用。

能够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科学地预测和决策并控制其成本。

同时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即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2)具备与决策者和其它相关人员勾通的能力。

(3)具备良好地思想品德素质,做到思想健康、品德优良;具备良好地业务素质,能做好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管理的参谋。

十、课程内容:

《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一览表

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参考课时

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掌握管理会计的概念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学习情境一

现代管理会计概述

任务1:

了解《管理会计》课程

1

任务2:

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

任务3:

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与对象

1

任务4:

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

1

深刻理解并掌握成本性态分析

学习情境二

成本性态分析

任务5:

理解成本性态分类、掌

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特点

2

任务6:

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历史成本分解法

2

任务7:

了解工程研究法、帐户分类法、合同认定法

2

深刻理解并掌握变动成本法

学习情境三

变动成本法

任务8:

了解变动成本法概念、理解并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区别及相关内容的计算

2

任务9:

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及其结合运用

1

技能训练任务一:

(1)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计算;

(2)讨论两种方法为什么在企业短期生产经营中产销量不同会引起两者计算税前利润的结果不同

2

深刻理解并掌握本量利分析

学习情境四

本量利分析

任务10:

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础知识

2

任务11:

掌握盈亏临界分析,理解影响盈亏临界点的因素

2

任务12:

了解本量利分析的扩展运用

1

技能训练任务二:

(1)熟悉本量利分析模型;

(2)用综合边际贡献法计算保本点销售量(额)(3)利用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对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进行分析

2

掌握经营预测的方法

学习情境五

经营预测

任务13:

了解经营预测基本知识,掌握销售预测方法

2

任务14:

掌握成本预测方法

2

任务15:

掌握利润预测方法

2

理解决策分析的意义、程序和需考虑的相关成本

学习情境六

决策分析概述

任务16:

理解决策分析的意义、程序和需考虑的相关成本

2

深刻理解和

掌握短期经营决策方法

学习情境七

短期经营决策

任务17:

了解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掌握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3

任务18:

了解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的基本因素、企业产品定价的目标,明确定价策略、掌握产品的定价方法

2

技能训练任务三:

(1)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转产进行决策的运用;

(2)对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进行运用

2

深刻理解和掌握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学习情境八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任务19:

理解货币价值观念

2

任务20:

理解风险观念

1

任务21:

理解现金流量观念

2

任务22:

理解并掌握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2

任务23:

理解并掌握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2

掌握全面预算的方法

学习情境九

全面预算

任务24:

了解全面预算的基本知识、理解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2

任务25:

掌握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应交税金及附加的

2

任务26:

预算、直接人工的预算、制造费用的预算、产品成本的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的预算、现金的预算等

1

技能训练任务四:

分析、讨论全面预算的应用

1

了解存货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影响的意义,掌握存货控制的方法

学习情境十

存货控股

任务27:

了解存货的功能及成本、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的基本内容

2

任务28:

了解存在数量折扣时的、允许缺货时的等到经济模型,掌握存货控制的方法

1

了解成本控制含义、充分认识成本控制的意义,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

学习情境十一

成本控制

任务29:

了解成本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标准成本的控制方法

1

任务30:

掌握目标成本的控制方法

1

了解责任会计的含义、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和原则、掌握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基本程序、掌握责任中心的内容及特点

学习情境十二

责任会计

任务31:

了解责任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成本中心特点及业绩考核

1

任务32:

掌握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的特点及业绩考核、了解内部转移价格

1

了解作业成本法

学习情境十三

作业成本法

任务33:

了解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原理

1

十一、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本课程选取的教材是《管理会计》,该教材由张一贞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2008年8月第1次印刷的21世纪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精品教材。

十二、考试/考核主要方法:

本课程最终考核成绩将按照平时成绩40%和期终成绩60%折合计算。

平时成绩将由平时作业和课堂学习表现及到课率综合确定,期终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

十三、教学评价:

本课程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将按学校的相关要求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试卷或报告、成绩等写出分析报告;课程所属教研室将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组织进行学生评价、行业(含校内、外同行)评价、专家(含校内、外督导)评价、社会评价工作。

十四、其它说明:

1.本标准由经济管理系会计教研室制定,经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批准,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执笔人:

余在敏。

2.本标准自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