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6929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优势病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若肝郁化火者,兼见胸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症,宜平肝清热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醋炒香附8g、蒲黄炭12g、血余炭15g以调气理血止血。

(四)、血瘀型

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血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瘀滞冲任,血不循经,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断;

冲任阻滞,经血运行不畅,故血色紫黯有块,“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

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也为血瘀之征。

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

逐瘀止崩汤。

当归10g、川芎6g、三七6g、没药6g、五灵脂10g、丹皮炭10、炒丹参12g、炒艾叶10g、阿胶烊化10g、龙骨先煎20g、牡蛎先煎20g、乌贼骨12g

方中没药、五灵脂活血祛瘀止痛;

三七、丹皮炭、炒丹参活血化瘀止血;

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阿胶、炒艾叶养血止血;

乌贼骨、龙骨、牡蛎固涩止血。

根据辨证分型合理使用中药,崩漏发病缓急不同,出血新旧各异,本着: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之法,对暴崩者止血为先,血止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青春期功血补肾气益冲任,育龄期患者,重在输肝和脾,更年期补脾滋肾。

为使用方便,给中成药:

归脾丸,定坤丹用于肾虚,十全大补丸用于气血两虚,云南白药适合血瘀型。

人工周期中药治疗补肾—活血化瘀—补肾活血调经:

1号方:

月经周期第5天连服5天,熟地、当归、黄精、怀山药各15g,杭芍、菟丝子、杜仲、仙灵脾、桑寄生、仙茅各10g;

2号方:

上方加柴胡、川穹、赤芍、香附、牛膝、木通各10g。

月经第11天服,连服3剂3号方:

加紫河车、鹿角、首乌、龟板,月经周期第22天口服,连服4剂。

针灸治疗:

断红穴、关元、中级、子宫、三阳交。

中成药:

定坤丹乌鸡白凤丸归脾丸

2.西药治疗

治疗原则

青春期功血;

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

更年期止血后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

2.1止血,诊刮:

已婚妇女首选,未婚者如有必要,可在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施行。

性激素、雌激素:

青春期功血,剂量按出血多少定,已烯雌酚片1-2mg,6-8h一次,2-3天渐减量,每次减量不超原用量1/3,止维持量1mg,维持下次月经周期前服2-3天。

苯甲酸雌二醇2mg,肌注,每日二次,以后渐减量。

孕激素:

妇康片5-10mg,甲地孕酮8mg,安宫黄体酮4-6mg,4-6h一次,止血逐渐减量,每日服片2.5mg,甲地孕酮4mg,安宫黄体酮4-6mg,维持止血止后20天。

雄激素用更年期。

三合激素用刮宫后。

2.2控制周期:

雌孕激素序贯法用青春期功血,雌孕激素合并应用各种功血。

孕雄激素合并应用;

黄体酮10mg丙酸睾丸酮25mg每日肌注一次共5天。

2.3促进排卵:

氯芪酚胺配合绒促性素B超监测卵泡成熟,肌肉注射HCG5000-10000U,HMG+HCG,出血干净后每日肌注HMG1-2直至卵泡成熟加HCG。

氯氏酚胺加少量雌激素,口服促排卵药后,在排卵前1-2天口服乙烯雌酚0.1-0.2mg,直至妊娠或行经。

3.手术治疗:

顽固性功血。

除子宫切除术还可以子宫内膜去除术。

 

异位妊娠

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

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

【诊断】

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

临床表现有停经,早孕反应,腹痛或发作性小腹部疼痛,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贫血,休克等症状。

多属瘀血内停,气机阻滞之实证。

宜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

一般分为三型:

  ①休克型:

腹痛剧烈,面色苍白,头出冷汗,四肢厥逆,血压下降,脉象沉细而弱,症属正虚邪实,治以回阳救逆,佐以扶正,活血化瘀之法,用参附汤加丹参、赤芍、乳香、没药,并配合输血补液治疗。

  ②不稳定型:

腹痛反复发作,病情不稳定,胚胎未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属瘀血内停少腹之实证,宜活血化瘀止痛,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加减。

若兼寒证表现有形寒肢冷者加桂、附之类以温经回阳;

兼热症表现有发热腹痛拒按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

兼腹实证者表现有大便秘结,腹胀鼓肠加大黄、枳实、芒硝、胀甚者加川楝子、木香、玄胡。

  ③包块型:

胚胎已死,病情稳定,盆腔形成血肿。

症属瘀血内结,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活络效灵丹加三棱、莪术、穿山甲等。

总之,此证应在严密观察中进行治疗。

如休克不能纠正,或疑似间质部妊娠,胚胎继续存活,或并发肠梗阻者,应行开腹手术治疗。

  急性宫外孕症状、休征典型,多数病人能及时作出诊断,诊断有困难时,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一)后穹窿穿刺 由于腹腔内血液最易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即使血量不多,也能经后穹窿穿刺吸出。

用18号长针自阴道后穹窿刺入子宫直肠陷凹,抽出暗红色不凝血为阳性结果,说明有腹腔内积血存在。

  

(二)妊娠试验 胚胎存活或滋养细胞具有活力时,合体细胞分泌hCG,妊娠试验可呈阳性。

由于异位妊娠患者体内的hCG水平较正常妊娠时为低,故一般的hCG测定方法,阳性率较低,须采用更为敏感的β-hCG放射免疫法或单克隆抗体酶标法进行检测。

  (三)超声诊断 早期输卵管妊娠时,B超显象可见子宫增大,但宫腔空虚,宫旁有一低回声区。

此种图象并非输卵管妊娠的声象特征,需排除早期宫内妊娠伴有妊娠黄体的可能。

用超声检测妊娠囊和胎心搏动对诊断异位妊娠十分重要,如妊娠位于宫外,即可诊断为宫外妊娠;

妊娠囊位于宫内,则多可排除宫外妊娠。

B超早期诊断间质部妊娠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显示一侧子宫角突出,局部肌层增厚,内有明显的妊娠囊。

  (四)腹腔镜检查 有条件及必要时可采用腹腔镜检查。

  (五)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诊断性刮宫仅适用于阴道出血较多的患者,目的是排除宫内妊娠。

宫腔排出物应常规送病理检查,切片中如见到绒毛,可诊断为宫内妊娠,如仅见蜕膜而无绒毛,虽应考虑为异位妊娠,但不能确诊。

2.中医辨证分型:

未破损期:

脉弦滑,症状同西医。

已破损期:

(1)休克型

(2)不稳定型

(3)包块型:

脉细涩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指征:

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及妇科检查体征不明显,辅助检查:

B-HCG小于2000u/L,B超:

盆腔积液少-中等,附件包块《5cm。

(一)中医治疗

1.未破损型:

停经后可有早孕反应,或下腹一侧有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试验为阳性,脉弦滑。

停经妊娠,故可有早孕反应;

孕卵于输卵管内种植发育,气机阻滞,故患侧有包块、压痛,及下腹患侧隐痛。

脉弦滑为瘀阻之征。

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宫外孕Ⅱ号方。

丹参15g赤芍15g桃仁9g三棱6g莪术6g

方中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三棱、莪术消症散结。

杀胚问题:

输卵管妊娠尚未破损,胚胎存活,因此,确切地杀死胚胎是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配合西药米非司酮及MTX一般5-7天可收到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腹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复查B超、血HCG以评价疗效。

2.破损型:

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

临床有休克型、不稳定型及包块型。

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

临床有休克征象者。

突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的体征

孕卵停滞于胞宫之外,胀破脉络,故突发下腹剧痛;

络伤内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则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

亡血心神失养,故烦躁不安:

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为阴血暴亡,阳气暴脱之征。

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生脉散合宫外孕I号方。

生脉散:

人参15g麦冬10g五味子8g

宫外孕I号:

丹参15g赤芍12g桃仁10g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

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而生津;

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以消积血。

对于休克型患者,应立即吸氧、输液,必要时输血,配合中药生脉散积极抢救,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后即加服宫外孕I号方活血化瘀,并及早防治兼证。

若四肢厥逆者,酌加附子回阳救逆;

大汗淋漓不止者,酌加山茱萸敛汗涩精气;

内出血未止者,酌加三七化瘀止血。

(2)不稳定型

输卵管妊娠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够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可能者。

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

脉络破损,伤络而血溢,血不循经成瘀,瘀血阻滞不通,则腹痛拒按;

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故有阴道流血;

气血骤虚,脉道不充,故脉细缓。

活血祛瘀为主。

宫外孕I号方:

丹参15g赤芍12g桃仁10g。

一般不必加减。

若兼气血两虚,心悸气短者,酌加党参、黄芪、当归以益气养血,则气旺而血易行,以助消瘀之功。

后期有血块形成者,可加三棱、莪术消瘕瘕积聚,但用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此期仍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再次内出血的可能,做好抢救休克的准备。

(3)包块型

指输卵管妊娠破损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

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

络伤血溢于少腹成瘀,瘀积成症,故腹腔血肿包块形成;

瘕块阻碍气机,则下腹胀痛或坠胀。

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

破瘀消瘕。

宫外孕Ⅱ号方:

为加快包块吸收,可辅以消瘕散(经验方)。

千年健60g川断120g追地风60g花椒60g五加皮120g白芷120g桑寄生120g艾叶500g透骨草250g羌活60g独活60g赤芍120g归尾120g血竭60g乳香60g没药60g

上药共为末,每250g为一份,纱布包,蒸15分钟,趁热外敷,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

(二)西药治疗

输卵管妊娠不超过3cm,未破裂或流产,无明显出血,B-HCG小于2000u/L可全身和局部用药。

MTX20mg肌注1/日,X5天或MTX75-100mg+5%GS250ml,静脉滴注。

二.手术治疗:

休克,间质部妊娠,要求输卵管结扎术中,保守治疗不佳,胚胎继续生长。

术式:

(1)输卵管切除术;

(2)保留输卵管手术:

切开输卵管取胚胎局部缝合术。

先兆流产

妊娠期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伴腰酸痛或下腹疼痛,子宫如孕月大小,妊娠试验阳性,胎儿存活为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

西医诊断

症状:

有停经史并可出现妊娠反应。

同时,出现少量阴道出血。

有时伴轻微的下腹痛、腰痛及下坠感。

体征:

妇科检查示子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合。

塔氏征阴性(塔氏征即妊娠的子宫外形。

如果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正常的角度,为塔氏征阴性;

如果孕卵从正常子宫底部或附着处剥落,随着子宫纵形肌肉的收缩,使剥落之孕卵下降至子宫内口处或进入子宫内口,此时子宫体与子宫颈之正常角度消失,称塔氏征阳性,表示流产不可避免

实验室检查:

B型超声显象仪检查除有妊娠图象外,子宫壁与胎膜问可存在无回声区,这种无回声区被认为是血肿区。

如果无回声区不继续增大或逐渐消失,提示妊娠可能继续下去;

若无回声区继续增大或不消失,则妊娠往往不能继续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一)中药治疗

1、肾虚型

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肾气虚冲任不固,血海不藏,故孕后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

肾虚髓海不足,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肾虚气化失常,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

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为肾虚之征。

补肾固冲,止血安胎。

寿胎丸

菟丝子12g、桑寄生10g、续断10g、阿胶烊化12g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

桑寄生、续断固肾壮腰以系胎;

阿胶养血止血安胎。

全方重在补肾养血,固摄安胎,肾气足则冲任固而胎漏自止。

兼气虚下坠甚者,酌加党参、黄芪益气安胎。

2、气血虚弱型

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红,质稀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面色胱白,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气虚冲任不固,摄血无力,因而阴道不时少量下血;

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血色淡红而质稀薄;

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肢倦,气短懒言;

气虚阳气不布,故面色觥白。

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为气虚之征。

益气养血,固冲止血。

胎元饮。

人参12g、白术10g、熟地10g、白芍12g、炙甘草6g、杜仲10g、陈皮8g

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固摄冲任;

熟地、白芍补血以濡养胎元,杜仲补肾安胎,陈皮补气健脾,本方双补气血兼补肾安胎。

3、血热型

妊娠期,阴道下血,色深红或鲜红,质稠,心烦少寐,口渴饮冷,溲黄便结,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邪热内盛,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阴道下血而色深红或鲜红,质稠;

热伤津液,故口渴饮冷,溲黄便结;

热邪上扰,故面红唇赤。

舌红,苔黄,脉滑数,也为邪热内盛之征。

保阴煎。

黄芩8g、黄柏6g、生地10g、熟地8g、山药15g、白芍12g、续断10g

方中生地、白芍养血凉血安胎;

黄芩坚阴清热,止血安胎;

山药,续断补肾健脾以固胎,全方有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之效

4.瘕瘕伤胎型

孕后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黯红,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甚则腰酸,胎动下坠,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舌黯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

证候分析;

妇人宿有瘕疾,瘀血内滞小腹或胞脉,孕后新血不得下归血海以养胎元,反离经而走,故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黯红;

瘕疾损伤胎气,则腰酸胎动下坠;

瘀血内阻,气机不畅,故胸腹胀满,少腹拘急;

瘀血内阻,肌肤失荣,故皮肤粗糙;

瘀血内阻,津液不得上承,故口干不欲饮。

舌黯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为症病而有瘀血内滞之征。

祛瘀消瘕,固冲安胎。

桂枝茯苓丸

桂枝8g、茯苓12g、赤芍10g、丹皮8g、桃仁8g

方中桂枝温通血脉,配茯苓渗利行瘀,并能益脾安胎而为君;

丹皮、赤芍合桃仁活血祛瘀清热而为臣佐;

续断、杜仲固肾安胎。

诸药同用共收消瘕安胎之效。

(二).西药治疗

1.给予心理治疗,使患者安定情绪,增强信心。

同时营养丰富,保证充分睡眠,流血期间卧床休息。

2.禁忌性生活

3.药物治疗

(1)鲁米那0.06,每日三次,维生素E100mg,每日三次,叶酸5-10mg,每日三次。

(2)黄体酮肌注20mg,每日一次,用至阴道流血停止三天后,逐渐停药。

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者。

(3)口服甲状腺素片,每日0.03-0.06,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疗效判定】

好转:

阴道流血减少,兼症改善各项检查正常为妊娠。

治愈:

血止胎安,兼症消失,观察两周后,各项检查证实正常妊娠

未愈:

先兆流产症状无好转发展为难免流产行清宫术。

 

诊疗规范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

中医称为“妇人腹痛”

诊断: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一般即可做出诊断。

但有时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异位妊娠及卵巢肿瘤等相鉴别。

  主要症状:

  腰骶部疼痛或下腹痛、或因长时间站立,过劳,性交,或经前期加重,重者影响工作。

或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经血量多痛经,性感不快;

输卵管阻塞、不孕等。

日久或有体质虚弱,精神压力大、常合并神经衰弱。

  主要体征:

  子宫多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或输卵管增粗压痛;

或触及囊性包块;

或子宫旁片状增厚压痛等。

慢性附件炎可以使用一些这方面的专业药物进行治疗。

  盆腔炎的范围主要局限于输卵管、卵巢、和盆腔结缔组织常见的有以下类型:

  一、输卵管炎:

  是盆腔炎中最为常见的。

输卵管粘膜与间质因炎症破坏,使输卵管增粗、纤维化而呈条索状或进而使卵巢、输卵管与周围器官粘连,形成质硬而固定的肿块。

  二、输卵管积水与输卵管卵巢囊肿:

  输卵管发炎后,伞端粘连闭锁,管壁渗出浆液性液体,潴溜于管腔内形成输卵管积水。

有明输卵管积脓的脓液吸收后,也可形成输卵管积水。

如果同时累及卵巢则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

  三、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炎症蔓延到宫旁结缔组织和子宫骶韧带处最多见。

局部组织增厚、变硬、向外呈扇形散开直达盆壁,子宫固定不动或被牵向患侧。

检查化验

  血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B型超声、阴道镜、腹腔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

中医治疗:

(一)

 1、气滞血瘀。

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脘腹胀满,食欲欠佳,烦躁易怒,时欲太息,舌紫黯或有紫点,脉弦涩。

肝失条达,气滞血瘀,血行不畅,冲任阻滞,不通则痛,故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

肝脉不舒,气机不利,则见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时欲太息;

肝郁克脾,脾失健运,则脘腹胀满,食欲欠佳。

舌紫黯或有紫点,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征。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剂:

疏气定痛汤。

  制香附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当归9克,乌药9克,枳壳4.5克,木香4.5克,没药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寒湿凝结型。

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痛减,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寒湿之邪,重浊凝滞,客于冲任、胞中,与血搏结,瘀阻经脉,血行不畅,故小腹冷痛,痛处不移;

得温则瘀滞稍通,故得温痛减;

寒湿生浊,下注冲任,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寒湿之邪,易伤阳气,故形寒肢冷,面色青白。

舌淡,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凝滞之征。

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苍术、茯苓。

3、湿热瘀结型主要症状:

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伴腰骶胀痛,低热起伏,带下量多,黄稠,有臭味,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湿热之邪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血行不畅,故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

瘀停胞脉,胞脉系于肾,故伴腰骶胀痛;

湿热缠绵,故低热起伏;

湿热之邪伤及任带、胞宫,故见带下量多,黄稠,有味;

湿热壅遏下焦,故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热瘀结于内之征。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血汤加败酱草、薏苡仁、土茯苓。

若热结血瘀甚者,症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腹痛拒按,宜泻热化瘀散结,可用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加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

4、肾阳虚型主要症状:

小腹冷痛下坠,喜温喜按,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频数,夜尿量多,大便不实,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肾阳虚衰,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故见小腹冷痛下坠,喜温喜按;

阳虚不能外达,故形寒肢冷;

肾虚髓海不足,外府失荣,则头晕耳鸣,腰酸膝软;

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频数,夜尿量多;

火不暖土,则大便不实。

舌淡,苔白滑,脉沉弱,为肾阳虚衰之征。

温肾助阳,暖宫止痛。

温胞饮。

 上述辩证分型均可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微波理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