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6624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预防预案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 

2.1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 

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海绵胶条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 

3.1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3 

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露筋 

4.1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4.2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

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

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4.3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

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

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

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缝隙、夹层 

5.1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5.2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5.3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

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

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一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

2.5水泥砂浆填密实;

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混凝土通病具体处理措施:

6.1蜂窝:

先用锤、錾子将混凝土表面浮浆、软弱层剔凿掉,然后用清水充分湿润,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灌;

待维修部位干后,用抗裂砂浆(水泥+108胶水)对其进行批方,批方时用美纹纸或者透明胶布将维修部位和非维修部位隔离开,粘贴时注意横平竖直。

6.2吊模错台:

用锤和簪子将错台部位浮浆剔凿掉,用水充分湿润,然后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粉刷。

后续工作同6.1.

6.3混凝土表面麻面:

现将表面模板皮、浮浆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了以后再用抗裂砂浆或者水泥+108胶水对其进行归方。

6.4内外墙接茬处错台:

若错台小于8mm,用磨光机进行打磨然后用抗裂砂浆批方;

若错台大于1.5cm用锤和錾子将凸出墙面部分剔凿后用抹面砂浆找平,最后归方。

外墙四周用聚丙烯在楼层上下10cm范围内刷层间线,前提是外墙接茬平整度在8mm以内,若超过8mm,按照6.4第一条处理。

6.5麻面、漏浆:

先用锤将表面浮灰剔凿后,用水冲干净后用抗裂砂浆归方。

6.6孔洞:

混凝土墙面孔洞严禁用砂浆或者低标号混凝土浇筑,必须用高一强度混凝土或者灌浆料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漏浆保护措施。

待表面凝结并且干了以后,再按照6.1做法进行施工。

2、砌体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砌筑砂浆:

砌筑砂浆是砖砌体组成材料之一。

由于砂浆质量对砌体的影响不如混凝土那样直接,因此人们对砂浆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砂浆配合比、计量、搅拌、使用时间以及试块制作、养护等方面没有按规范的规定执行,从而经常产生一些质量通病。

1.1砂浆强度不稳定。

1.现象 

砂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较多。

2.原因分析 

(1) 

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确。

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以铁铣凭经验计量。

由于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可导致砂子体积变化幅度达10%~20%;

水泥密度随工人操作情况而异,这些都造成配料计量的偏差,使砂浆强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2) 

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如石灰膏、粘土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的掺量,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和易性越好,但强度降低,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降低40%。

但施工时往往片面追求良好的和易性,无机掺合料的掺量常常超过规定用量,因而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3) 

砂浆搅拌不匀,人工拌合翻拌次数不够,机械搅拌加料顺序颠倒,使无机掺合料未散开,砂浆中含有多量的疙瘩,水泥分布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4) 

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和强度取值等,没有执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使测定的砂浆强度缺乏代表性,产生砂浆强度的混乱。

3.预防措施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进行试配,试配时应采用重量比。

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

如低强度等级砂浆受单方水泥预算用量的限制而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应适当调整水泥预算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无机掺合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比较困难,而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故应严格控制。

计量时,应以标准稠度(120mm) 

为准,如供应的无机掺合料的稠度小于120mm时,应调成标准稠度,或者进行折算后称重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

5%以内。

(4)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的掺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5) 

砂浆搅拌加料顺序为:

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

用鼓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砂浆,应配备一台抹灰用麻刀机,先将塑化材料搅成稀粥状,再投入搅拌机内搅拌。

人工搅拌应有拌灰池,先在池内放水,并将塑化材料打开至不见疙瘩,另在池边干拌水泥和砂子至颜色均匀时,用铁铣将拌好的水泥砂子均匀撒入池内,同时用三刺铁扒来回扒动,直至拌合均匀。

1.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1.现象:

砂浆和易性不好,砌筑时铺浆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同时使砂浆与砖的粘结力减弱。

(2)

(2)砂浆保水性差,容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

(3)灰槽中砂浆存放时间过长,最后砂浆沉底结硬,即使加水重新拌和,砂浆强度也会严重降低。

2.原因分析:

强度等级低的水泥砂浆由于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过细的砂子,使砂子颗粒间起润滑作用的胶结材料——水泥量减少,因而砂子间的摩擦力较大,砂浆和易性较差,砌筑时,压薄灰缝很费劲。

而且,由于砂粒之间缺乏足够的胶结材料起悬浮支托作用,砂浆容易产生沉淀和出现表面泛水现象。

水泥混合砂浆中掺入的石灰膏等塑化材料质量差,含有较多灰渣、杂物,或因保存不好发生干燥和污染,不能起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作用。

(3)砂浆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

(4)拌好的砂浆存放时间过久,或灰槽中的砂浆长时间不清理,使砂浆沉底结硬。

(5)拌制砂浆无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用完,而将剩余砂浆捣碎加水拌和后继续使用。

3.防治措施 

(1)低强度等级砂浆应采用水泥混合砂浆,如确有困难,可掺微沫剂或掺水泥用量5%~10%的粉 

煤灰,以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目的。

水泥混合砂浆中的塑化材料,应符合试验室试配时的质量要求。

现场的石灰膏、粘土膏等,应在池中妥善保管,防止暴晒、风干结硬,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3)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和中砂拌制砂浆。

拌制时应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并保证搅拌时间。

灰槽中的砂浆,使用中应经常用铲翻拌、清底,并将灰槽内边角处的砂浆刮净,堆于一侧继续使用,或与新拌砂浆混在一起使用。

拌制砂浆应有计划性,拌制量应根据砌筑需要来确定,尽量做到随拌随用、少量储存,使灰槽中经常有新拌的砂浆。

砂浆的使用时间与砂浆品种、气温条件等有关,一般气温条件下,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后3h和4h内用完;

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用完。

超过上述时间的多余砂浆,不得再继续使用。

2、墙、柱、垛 

2.1砖砌体组砌混乱。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

砖规格尺寸误差对清水墙面影响较大,如组砌形 

式不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影响美观。

(1)因混水墙面要抹灰,操作人员容易忽视组砌形式,或者操作人员缺乏砌筑基本技能,因此,出现了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

(2)砌筑砖柱需要大量的七分砖来满足内外砖层错缝的要求,打制七分砖会增加工作量,影响砌筑效率,而且砖损耗很大。

当操作人员思想不够重视,又缺乏严格检查的情况下,三七砖柱习惯于用包心砌法。

缝宽度均匀一致。

在同一栋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以避免因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方法。

2.2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

竖缝出现瞎缝,特别是空心砖墙,常出现较多的透明缝;

砌筑清水墙采取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度甚至达20mm以上,影响砂浆饱满度。

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于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于砖表面的粉屑又起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改进砌筑方法。

不宜采取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严禁用干砖砌墙。

砌筑前1~2d应将砖浇湿,使砌筑时烧结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含水率达到10%~15%;

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的含水率达到8%~12%。

(4)冬期施工时,在正温度条件下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

负温下施工无法浇砖时,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对于9度抗震设防地区,在严冬无法浇砖情况下,不能进行砌筑。

2.3清水墙面游丁走缝。

大面积的清水墙面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丁砖在下层顺砖上不居中),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搬家等,直接影响到清水墙面的美观。

(1)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如砖的长为正偏差,宽为负偏差,砌一顺一丁时,竖缝宽度不易掌握,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游丁走缝。

(2)开始砌墙摆砖时,未考虑窗口位臵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臵,使窗间墙的竖缝搬家,上下错位。

(3)里脚手砌外清水墙,需经常探身穿看外墙面的竖缝垂直度,砌至一定高度后,穿看墙缝不大方便,容易产生误差,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游丁走缝。

(1)砌筑清水墙,应选取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砖。

(2)砌清水墙前应进行统一摆底,并先对现场砖的尺寸进行实测,以便确定组砌方法和调整竖缝宽度。

(3)摆底时应将窗口位臵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如安排不开,可适当移动窗口位臵(一般不大于20mm)。

当窗口宽度不符合砖的模数(如1.8 

m宽)时,应将七分头砖留在窗口下部的中央,以保持窗间墙处上下竖缝不错位。

(4)游丁走缝主要是丁砖游动所引起,因此在砌筑时,必须强调丁压中,即丁砖的中线与下层顺砖的中线重合。

在砌大面积清水墙(如山墙)时,在开始砌的几层砖中,沿墙角1m处,用线坠吊一次竖缝的垂直度,至少保持一步架高度有准确的垂直度。

(6)沿墙面每隔一定间距,在竖缝处弹墨线,墨线用经纬仪或线坠引测。

当砌至一定高度(一步架或一层墙)后,将墨线向上引伸,以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2.4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

砌筑时不按规范执行,随意留直槎,且多留臵阴槎,槎口部位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

(1)操作人员对留槎形式与抗震性能的关系缺乏认识,习惯于留直槎,认为留斜槎费事,技术要求高,不如留直槎方便,而且多数留阴槎。

有时由于施工操作不便,如外脚手砌墙,横墙留斜槎较困难而留 

臵直槎。

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

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筋,或拉结筋长度、间距未按规定执行;

拉结筋部位的砂浆不饱满,使钢筋锈蚀。

后砌120mm厚隔墙留臵的阳槎(马牙槎)不正不直,接槎时由于咬槎深度较大(砌十字缝时咬槎深120mm),使接槎砖上部灰缝不易塞严。

(4)斜槎留臵方法不统一,留臵大斜槎工作量大,斜槎灰缝平直度难以控制,使接槎部位不顺线。

(5)施工洞口随意留设,运料小车将混凝土、砂浆撒落到洞口留槎部位,影响接槎质量。

填砌施工洞的砖、色泽与原墙不一致,影响清水墙面的美观。

(1)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考虑。

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或一步架留槎,二步架改为同步砌筑,以加强墙角的整体性。

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尽量安排同步砌筑,如外脚手砌纵墙,横墙可以与此同步砌筑,工作面互不干扰。

这样可尽量减少留槎部位,有利于房屋的整体性。

执行抗震设防地区不得留直槎的规定,斜槎宜采取18层斜槎砌法,为防止因操作不熟练,使接槎处水平缝不直,可以加立小皮数杆。

清水墙留槎,如遇有门窗口,应将留槎部位砌至转角门 

应注意接槎的质量。

首先应将接槎处清理干净,然后浇水湿润,接槎时,槎面要填实砂浆,并保持灰缝平直。

(5)后砌非承重隔墙,可于墙中引出凸槎,对抗震设防地区还应按规定设臵拉结钢筋,非抗震设防地区的120mm隔墙,也可采取在墙面上留样式槎的作法。

接槎时,应在榫式槎洞口内先填塞砂浆,顶皮砖的上部灰缝用大铲或瓦刀将砂浆塞严,以稳固隔墙,减少留槎洞口对墙体断面的削弱。

(6)外清水墙施工洞口(竖井架上料口)留槎部位,应加以保护和遮盖,防止运料小车碰撞槎子和撒落混凝土、砂浆造成污染。

为使填砌施工洞口用砖规格和色泽与墙体保持一致,在施工洞口附近应保存 

一部分原砌墙用砖,供填砌洞口时使用。

三、内墙抹灰

内墙普通抹灰最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空鼓—(具体现象为墙面抹灰局部产生脱离空鼓)。

我们分析它所产生的原因:

如:

基层未清理干净或墙面过于光滑,与抹灰粘结不好;

墙面或基层未浇水湿润,抹灰砂浆中的水分被很快吸去,造成脱水;

砂浆配制不好,保水性、和易性差,与基层粘结不牢固;

屋面或楼面现浇板由于模板支设不平整或其他原因,造成厚薄不匀,产生空鼓;

门窗口与墙之间缝隙堵灰不严,造成门、窗洞边产生空鼓;

水泥砂浆养护不好,早期脱水引起空鼓。

防治措施:

认真作好基层处理,表面清理干净并应浇水湿润;

砼墙面过于光滑应凿毛或加刷掺水泥重20%的107胶水泥浆一层;

砂浆应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强度;

适当的掺石灰膏或塑化剂;

现浇板整体和局部高低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门窗口与砖墙间的缝隙用砂浆堵严;

面层养护不少于7天。

裂缝、抹纹(具体现象为抹灰面出现纵向、横向或不规则裂缝或明显的抹纹)。

产生的原因:

底子灰过重,未浇水湿润,罩面灰水分很快被吸去,压光时出现抹纹;

若用多孔板,填灌不密实,起不到整体作用,受荷载后挑曲或受震动,沿板缝出现通常裂缝。

抹罩面灰前应洒水湿润后再抹,并压实、压光;

多孔板灌砼,应按规定操作,作好养护,使其起到整体作用,避免裂缝。

起泡、开花。

(具体现象为面层出现大小不等的起泡或麻点、开花)产生的原因:

罩面灰压光工作跟的太紧,灰浆没有收水,压光后产生起泡;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够,灰内有未熟化的颗粒,抹灰后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表面炸裂,出现开花。

纸筋灰罩面须待底子灰五、六成干后进行,收水后再压光;

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在15天以上,严禁用含有未熟化颗粒的石灰膏。

采用生石灰粉时,宜在施工前3天进行熟化。

若出现开花现象,宜提前1-2天将开花部位松散表面剔除,使石灰膏进行熟化后,重新用腻子找补括平,最后喷浆。

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方正(具体现象为表面凹凸不平,阴阳角不直,不成直角)。

抹灰时未认真做灰饼和冲筋;

阴阳角两边没有冲筋,影响阴阳角的垂直。

按规矩将房间找方、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

在阴阳角两边冲筋抹灰,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

阳角不牢(具体现象为门窗洞口、墙阳角抹灰层脱落)。

在门窗洞口及过道墙阳角处没有做护角,强度低,受外力碰撞易于脱落。

在大面抹灰前,在阳角处用1:

3水泥砂浆打底,待砂浆稍干后,用水泥素浆抹成小圆角。

块材、板材饰面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块材饰面工程用途比较广泛,涉及的种类也比较多。

如外墙常用的彩釉外墙面砖、玻璃饰砖、花岗石饰面板。

内墙常用的釉面砖、陶瓷锦砖(厨卫、游泳池、实验室地面和墙面) 

、大理石饰面板、木磨石饰面、人造大理石、花岗石板。

园林建筑外饰面用的青石饰面板。

虽然材料种类较多,但施工工艺相似,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也是相同的。

对于块材、板材饰面工程中常出现以下几种质量通病,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施工。

块材、板材饰面拼缝不直,缝子不匀(具体现象为板块与板块间接缝粗糙不平直)。

生的原因:

基层处理不好,表面不垂直、平整;

块材规格未严格挑选,尺寸偏差大小不一;

安装前未试排(拼) 

镶贴操作不当,未贴灰饼、挂线,未按线铺设,未经常检查校正,调缝不细,造成横缝不在水平线上,竖缝不垂直。

安装前认真检查基层垂直平整情况,修补平整;

对板块严格挑选、分类堆放使用,翘曲变形的不能使用;

安装前弹线贴灰饼,每2m左右先竖向贴一条砖,作为控制墙面垂直、平整和厚度的标准;

找好规矩,搞好排砖严格认真操作,每贴好一块(或一行),用靠尺检查一次,及时校正横竖缝子,使其平直均匀。

空鼓、脱落(具体现象为局部或大面积的空鼓或脱落)。

基层未清理干净;

墙面未浇水湿润;

板块材粘接前浸泡时间不够,砂浆早期失水,影响饰面与基层的良好粘接;

砂浆配合比不当,调度过大或过小;

砂浆含泥量过大,粘接砂浆厚薄不均匀,或一次抹得过厚,或灰浆不饱满,粘接不实;

砂浆初凝后进行拨缝调直,移动板块材,使粘接力破坏;

受外界温差影响,饰面层与基层收缩不一致,而造成空鼓;

勾缝不严,粘接层进水,受冻胀引起空鼓。

打底灰做到表面平整,并划毛,每层厚度不超过1cm,砌饰面层之前应清理干净,将表面湿润;

板块材浸泡1h后取出、晾干使用,粘接前加刷107胶水泥浆一层;

严格掌握砂浆配合比,使稠度适中,沙子含泥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提高粘接强度减少收缩;

铺粘使砂浆薄厚均匀、饱满密实,粘接牢固;

初凝后严禁调整灰缝;

勾缝做到严密,防止进水、冻结,造成脱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