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227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Word下载.docx

A、清风明月酒一樽 

B、樽酒清月风一明

C、酒樽清月风一明 

D、一尊清酒明月风 

5、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A.彝族 

B.苗族 

C.高山族 

D.傣族 

6、“红娘”出自哪本名著?

王实甫的《西厢记》

7、被称为“世杰第八大奇迹”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始皇兵马俑

课堂导入

你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吗?

以下是其中说明蟋蟀的一段话: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蟋蟀的住宅

2、选段按照从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外内

重点难点

一、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

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事物的形体、结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按语言风格:

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二、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

三、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

即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

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

即按事物的空间方位说明事物。

如《故宫博物院》。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

如《苏州园林》。

通常包括:

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个别、从特点到用途。

一篇说明文可以采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既有时间顺序又有逻辑顺序(一般到个别)

四、说明文的方法

举例子——真实有力(或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分类别——能给人以概貌的了解,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别,使说明更有条理。

列数字——可以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极具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准确、简明、科学)地揭示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打比方——可将抽象的事理或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加以具体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摹状貌——对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加以形象化地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画图表——能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引用——能使说明内容更丰富充实,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也可以引出说明对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五、说明文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在准确性的前提下,有的语言平实,有的语言生动。

【例题精讲】

“零高度”飞行

1)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标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

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2)众所周知,超音速飞机要在几千米的高度飞行,直升飞机也至少要有十几米的高度才能飞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

3)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4)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

这种磁悬浮列车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5)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保证磁场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厘米的间隙。

这个间隙是使用气隙传感器来控制的。

6)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

7)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

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

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N极排斥。

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转过来了,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

这样循环交替,列车就可以持续向前奔驰了。

8)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

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列车和导向轨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运行在曲线或者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来保持这一侧向间隙,从而到达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目的。

9)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比普通货车要快好几倍。

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

10)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

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

而最小的半径也达到1300米,即使是高速行驶中的转弯,乘客也同样感觉平稳舒适。

11)列车与轨道没有接触,安全制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磁悬浮列车的制动方式有三种:

电磁制动、涡流制动、滑撬制动。

当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快速判断,对三种制动方式进行最优化选择,使列车停在合适的位置。

12)由于磁悬浮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

万一轨道上出现障碍物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威胁怎么办?

据介绍,磁悬浮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几无可能。

13)总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真正实现了陆上交通工具的“零高度”飞行,是人类在交通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本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零高度’飞行”的含义。

(2分)

指磁悬浮列车能够在距离轨道仅约1厘米的地方悬浮运行,且速度极快。

(2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联系下文“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即可。

2、本文围绕磁悬浮列车的“‘零高度’飞行”主要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况。

(3分) 

①磁悬浮列车如何腾空②磁悬浮列车怎样行进③磁悬浮列车如何保障行驶安全(3分,每方面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细读文章,根据其每段的内容总结写出即可。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

(3分)

 

转弯半径足够大;

通过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安全制动;

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先进的隔离装置,防止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分析能力,从文中找出其安全优点,答出即可,注意要全面。

4、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______和 

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举例子、列数据 

用具体的例子和准确的数据,说明了磁悬浮列车最大和最小转弯半径的长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转弯半径要足够大。

(4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即说明内容,根据不同说明方法的不同作用来回答。

5、文章第12自然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示例:

准确严密:

“目前”限制时间,说明磁悬浮列车的隔离装置在当前这段时间内是最先进的,表达准确严密。

生动形象: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轨道平铺在地面上、毫无遮拦的样子。

(3分,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注意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

生动形象,运用修辞方法两方面考虑。

【课堂练习】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人类的朋友,尤其是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

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

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

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①(缩小、萎缩、减少),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②(气候、气温、温度)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

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从文中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用到横线①②处。

横线①处;

横线②处。

2.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

3.按要求说明画线句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第一个画横线句的作用:

从结构方面看,第二个画横线句的作用:

4.阅读全文,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

①吞水吐雨器:

②吞碳吐氧机:

5.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①”的两个原因。

6.作者将“森林”说成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其作用是什么?

7.加点词“近200年间”强调了,“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

-------------------------------------------------

Le

1、萎缩气候

2、逻辑顺序

3、总领全文承上启下

4、

(1)涵养水资源

(2)提供氧气

5、

(1)采伐严重

(2)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

6、通过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森林就相当于身体的肺部一样,主管呼吸,突出了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

7、森林的破坏速度之快森林的破坏范围之广

纸的故事

纸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纸使得人们更加方便地传达知识,下面是我对纸的一些调查。

 

大约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开始用丝织成的“帛”来写字了。

用墨水写字在帛上,要比简牍方便得多,而且帛又轻又软,还可以卷起来。

现在有时称一部书为一卷书,即来源于此。

可惜的是,这样的“帛纸”虽然很好用,但价格昂贵。

在汉代,一匹帛相当于720斤米的代价,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因此,直到汉代,“帛纸”和简牍还同时被人们应用着。

这时一个天才的横空出世宣告了纸张的普及成为现实。

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

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

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

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

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将他的造纸方法上奏皇帝,正患病卧床的汉和帝非常赏识并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

后来,汉安帝因蔡伦发明纸有功,还封他为龙亭侯。

我国的造纸术后来传入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又经非洲北部传到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最杰出的贡献之一。

蔡伦的名字也被留在了世界科技史中。

蔡伦造出了纸,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纸的用途、种类、特征越来越多了。

时至今日,造纸的原料越来越多,造纸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纸的品种更是五花八门了。

有人统计过,现在世界上大约有12000多种不同用途的纸,它们满足了人类各方面的需要。

有一种纸会“说话”。

这种纸叫磁性纸,是在厚纸上涂上一层磁性物质而制成的。

它可以像录音磁带那样在录音机上录音,也能放送出声音。

如果用这种纸给远方的亲友写信,可不必动笔,只需用它录下你的说话,然后把它装入信封寄出,亲友收到后,将纸放到录音机里,就可以听到你的声音了。

还有一种香味纸,特别受小朋友欢迎。

美国有家出版公司曾出版过一本特殊的水果画册,看书的小朋友只要用手触摸画中的香蕉、苹果等水果,就会闻到它们的香味。

这是因为书上的水果是用带有不同香味的纸剪贴上去的。

当用手摩擦画面上的水果时,这种纸就会因摩擦生热而散发出香味来了。

前苏联的一位科学家文丘纳斯,在80年代发明了一种最为离奇的纸。

造纸原料是你根本无法想象的玄武岩、凝灰岩等石头。

文丘纳斯先将玄武岩等石头熔化成液体,再利用一种快速拉丝装置,将岩浆拉成极细的丝束。

将这种“石纤维”浸到酚醛树脂里,就成了褐色的薄纸状物,再经过一道工序,加进一些白垩(è

)粉后,出来的纸就是雪白的纸了。

这种纸强度很高,所以可做得很薄,5张纸合起来,才有我们平常的一张纸那么厚。

 ⑪这种石头纸韧性极好,可以快速抽拉而不断裂,用它来印报纸的话,可使印报机的速度提高好几倍。

由于石头纸的着色性能好,用它印成的画报颜色十分艳丽。

此外,石头纸还不怕水、火和细菌,用它印刷的书,保管起来要省心多了。

石头纸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随着石头纸的大量生产,代替了树木作材料可以使无数森林免遭砍伐,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⑫从蔡伦发明纸起,人们用的造纸原料,不管是破布、破鱼网、树皮、麦草、稻草、芦苇、毛子、木头,都是纤维类材料,石头纸是第一种非纤维类原料制成的纸。

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新纸问世呢?

我们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归纳蔡伦改革使纸张为民众接受的重要工作步骤。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

段画线句中的加点字“大约”能否删去?

请简述理由。

3.第

段画线句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这里“说话”的准确含义是

4.第

段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在第

段画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使文意通顺。

1.

(1)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

(2)改进造纸技术(3)提高纸张质量

2.“大约”表估计,不能去掉,说明12000种纸是个约数,并未经过严格统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表示特殊含义;

厚纸上涂上磁性材料,具备了录音、放音的功能。

4.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石头纸的厚度,突出了石头纸非常薄的特点。

5.例如:

新材料做成的纸,一定会不断涌现。

小试牛刀

玻璃之王

“玻璃之王”是这样诞生的:

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等人用制造玻璃的方法,将高温金——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

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地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

这种不透亮、看起来“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

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

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

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

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

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

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

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

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

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200℃以下;

第二,液体状态的合金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容易被“冻结”成非晶体。

这样,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合金后再来获得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目前,金属玻璃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韧性、刚性、优良的磁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人们赞扬它是“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

金属玻璃已被用于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

因为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质,金属玻璃还被用于制造高压容器、火箭等重要部位的零部件。

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

1.从选文内容看,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玻璃之王”的?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选文第

段划线句“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

4.选文第

段“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

”一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

为什么?

5.依据选文内容,找出作为“玻璃之王”的金属玻璃目前都得到了哪些应用。

1.①玻璃之王(或金属玻璃,后同)的诞生②玻璃之王形成的原理③玻璃之王的获得④玻璃之王的应用(4分)

2.逻辑顺序(1分)

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分)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

(1分)

4.不能删掉。

(1分)“可能”表猜测,说明金属玻璃在将来也许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