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5176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理工电气PLC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

×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

(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第1章三相异步电机起动控制线路

1.1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异步电机的长动和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件原理及接线方法。

2、熟悉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1.2实验器材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改刀

一字、十字

5

9

三极断路器

DZ47-60/D16

2

尖嘴钳

10

漏电保护器

NM1LE-100S

3

手虎钳

11

热继电器

NR-25

4

剥线钳

12

熔断器及熔管

RT28N-32X

万用表

DT2025

13

二极断路器

DZ47-60/C16

6

按钮

NP2

14

导线

1.5mm²

7

交流接触器

CJX2-12

15

三相异步电机

8

交流接触器辅助触头

F4-11

1.3实验步骤

1、按控制电路接线图正确连接线路。

2、检查无误后,并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合闸通电试验。

3、操作控制按钮,观查并记录实验结果。

解答思考题,书写心理体会和实验报告。

4、实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切断电源,分析故障并排除后,才能再通电试验。

1.4电路原理

图1-1长动、点动控制电路

1.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SB1:

停止,SB2:

启动,SB3:

点动。

接线完毕后,按下SB2电机开始转动,按下SB1电机停止,SB3按下时电机转动,弹起电机停止。

1.6思考题

1、按下SB1后电机可以转动但不能自锁。

是什么原因?

答:

原因一,没有接KM的辅助常开触头。

原因二,KM的辅助常开触头连接错误,与SB3的常开触头串联。

2、在实验图1中,按下SB3后电机可以转动,但松开SB3后电机仍继续转动。

原因一,SB3的常闭触头没有与KM的辅助常开触头串联。

这样就形成了SB3的常开触头与KM的辅助常开触头并联。

所以按下SB3后造成KM自锁。

原因二,NP-2型按钮的行程较短,按下SB3后其常闭触头断开,如果突然松开SB3,由于KM还没来得及释放,而SB3的常闭触头已经重新闭合。

造成KM自锁。

所以操作时,当按下SB3后,需要缓慢释放SB3,以免造成错误。

第2章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2.1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

2.2实验器材

2.3实验步骤

3、操作控制按钮,并观查实验结果。

解答思考题,书写心得体会和实验报告。

2.4电路原理

图2-1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图2-2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2.5实验结果

实现电机的正反转电路控制,SB2实现电机正转,SB3实现反转,且SB2,SB3互锁。

SB1实现电机停止。

因为SB2,SB3的互锁功能,按下SB2时电机正转,再按下SB3时电机反转,无需停止电机。

2.6思考题

1、在实验图1中,KM1的常闭触头没有与KM2的电磁线圈串联,会出现什么样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能会出现短路,因为正反转接器可以同时闭合。

2、在实验图2中,SB2的常闭触头没有与KM2的电磁线圈串联,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当正转时直接按下反转按钮,可能造成短路,因为正反转接触器可以同时闭合。

第3章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

3.1实验目的

1、掌握CA6140车床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

3.2实验器材

断线钳

1.5mm2

16

行程开关

YBLX-K1/111

17

信号灯

18

3.3实验步骤

3.4电路原理

图3-1CA6140车床控制电路

3.5实验结果

是实际工厂中的某一机床的电路,M1是主机,M2是副电机,M3是点动电机。

SB1,SB2是M1的停止和启动。

SB5,SB4是M2的启动和停止。

SB3控制M3。

只有M1启动时M2才能启动。

所以先按下SB2,再按下SB5。

3.6思考题

1、KM1没吸合时,按下SB5,KM2能吸合。

是什么错误造成的?

可能是KM1的常开触头没有与KM2的线圈串联。

2、合闸后,指示灯亮。

但按下任何启动按钮都没反应,可能出现的故障部位在哪里?

行程开关的触头类型接错或热继电器触头接错。

3、按下SB2,KM1吸合。

但M1电机不转且发出嗡嗡声,是什么原因?

解:

因为缺相,即某一相的熔断器断开。

第4章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PLC控制电路

4.1实验目的

1、掌握PLC对继电装置、电机的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

2、熟悉PLC控制继电装置的编程方法和程序高调试方法。

3、加深PLC在工业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4.2实验器材

PLC

FX1S-30MR

计算机

通用

编程软件

GXDevloper8C

4.3实验步骤

1、根据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设备,进行PLC的I/O分配。

2、用上位机的编程软件编写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经仿真调试运行无误后,方可写入。

3、按电气接线图正确连接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合闸通电试验。

4、操作控制按钮,并观查实验结果。

解答思考题,书写实验报告。

5、实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切断电源,分析故障并排除后,才能再通电试验。

4.4实验原理

输入信号

输入点

输出信号

输出点

过载保护FR

X0

正转KM1

Y1

停止按钮SB1

X1

反转KM2

Y2

正转按钮SB2

X2

反转按钮SB3

X3

表4-1I/O口分配

图4-1PLC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电路

图4-2梯形图程序

4.5实验结果

采用PLC作为控制器,与试验二相比,PLC有很好的稳定性。

并且大大简化了电路,方便分析原理和查找故障等,试验采用三菱FX-1SPLC,用X0作为过载保护,X1、X2、X3作为停止、正转、反转输入端,Y1、Y2作为正转、反转输出端。

4.6思考题

1、两个梯形图程序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两个梯形图分别是输出自锁互锁连锁的经典方式、置位复位的方式实现正反转信号的输出其,效果都是一样的

2、采用第二个梯形图程序时,PLC一通电,就执行Y01、Y02的复位操作,是什么原因?

保证PLC输出寄存器的初始状态都为0,不会出现上电即运行的危险情况。

第5章电机的启动和停止(设计题)

5.1实验要求

为某生产设备的2台电机设计控制电路。

控制要求:

(1)2台电机可以同时启动和停止。

(2)2台电机可以分别启动和停止。

(3)2台电机具有各自的短路、过载保护。

5.2实验器材

19

20

5.3实验步骤

1、根据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设备,进行PLC的I/O分配。

2、用上位机的编程软件编写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经仿真调试运行无误后,方可写入。

3、按电气接线图正确连接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合闸通电试验。

4、操作控制按钮,并观查实验结果。

5、实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切断电源,分析故障并排除后,才能再通电试验。

5.4实验原理

M1保护

M1正转KM1

M2保护

M1反转KM2

M1正转SB1

M2启动KM3

Y3

M1反转SB2

M1停止SB3

X4

M2启动SB4

X5

M2停止SB5

X6

总停SB6

X7

表5-1I/O口分配

图5-1电机启动停止电路

图5-2梯形图程序

5.5实验结果

该实验要求M1和M2不仅可以同时启动和停止,也可以分别启动和停止。

并具有各自的过载保护电路。

同时M1还可以正反转。

学生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电气控制与PLC实验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了很多在实际运用中非常有用的知识与经验。

在硬件方面。

我认识到了电气控制的安装与使用,导线的连接,以及常规工厂电气器件的组装与连接,每种断路器的使用场合,整定值的大小以及如何去选取。

这些都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可或缺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软件方面,我们使用了三菱的FX1S-30MR型PLC,了解到了PLC在工厂电气中所处的优势以及它与西门子的PLC的区别。

掌握到了如何利用自锁和联锁来保护电路的能力。

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也顺利完成了前面的实验。

至此,感谢张晴老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悉心指导与帮助!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

教师

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