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413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0届世界猪兽医学会Word格式.docx

,南非在过去几年暴发PRRS和猪瘟,但是南非现在已经清除了PRRS。

一、大会报告

本次IPVS会议共安排有8个大会报告。

来自新西兰国家农业与森林部生物安全部动物应急组的AndrevanHalderen博士就猪病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作了大会报告,新西兰猪群处于高度健康状态,目前已经没有猪瘟、非洲猪瘟、水疱病、蓝耳病、伪狂犬病、布病、口蹄疫、猪囊尾蚴、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水泡性口炎,新西兰90%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因此防止新西兰受到外来疾病的侵入需要引起关注。

如何保持农产品自由贸易和减少外来动物疾病风险的平衡是需要时刻考虑的课题。

来自荷兰Utrecht大学的FransvanKnapen博士就食品安全以及兽医的职责-减少病原风险做了大会报告,他指出,"

兽医工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兽医的职责是治疗病畜,现在是淘汰病畜并查找发病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阻止下次再发生"

,21世纪的兽医职责将不是治疗患病动物,而是关注养猪生产的过程管理。

美国明尼苏达猪兽医中心的TimLoula博士也谈到了猪兽医的现在与未来,随着生猪产业扩大以及飞速发展,对专门化兽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他本人所在的猪兽医中心,有1个公猪站管理以及繁育专家、1个疾病净化专家、2个生长育肥猪生产以及猪场通风控制专家,另外还有母猪管理与生产效率专家,其他还包括数据分析和研究专家,猪兽医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

家畜生产将面临饲料价格飞涨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兽医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提高生产效率、预防疾病将比控制疾病更加重要"

荷兰Utrecht大学的ArjanStegeman就动物福利做了大会报告,比如随着欧洲和美国很多猪场限制怀孕母猪使用定位栏,这也将改变猪场疾病和流行病学,将来对养猪产业的要求是改善动物福利的同时提高健康状况。

来自英国爱丁堡疾病监测中心的JillThomson博士就猪病的诊断做了大会报告,实验室诊断确定病原是对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的支持证据。

猪业生产中准确诊断对疫病防控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一个最重要例子体现在公猪站,公猪携带蓝耳病病毒往往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PRRS阳性精液会对蓝耳病阴性的母猪群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样品采集,诊断方法的标准化也非常重要。

来自南非ARC-Onderstepoort兽医研究所的WilnaVosloo博士就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了大会报告,世界上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南非等8个实验室都在试图研发一种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但到目前为止都未能获得成功,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来自英国爱丁堡Genesis-Faraday合伙人公司的ChrisWarkup博士就动物遗传的新技术以及对未来养猪产业的影响做了大会报告,Genesis-Faraday合伙人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英国政府资助的24个所谓知识传送网络项目之一,由5个研究机构所有。

公司的目标之一是为世界提供遗传性能更高的猪,这样的猪将更容易适应环境的挑战,更优的饲料转化率以及更高的抗病性,这也是未来猪遗传改良的方向。

二、南非的猪产业

本次大会我们也了解到南非的生猪产业,南非的生猪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变化很快并且组织非常严密,生产水平很高,2006年25%的高生产力猪场平均年产29头活仔,断奶数达25.31头。

南非只有400个猪场,母猪存栏103,000头,每年生产猪肉157,000公斤,猪场规模最小的50头母猪,最大的7000头母猪,250个猪场提供全国80%的猪肉。

与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南非猪场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南非猪肉生产者组织估计未来5年内产量增加15%-20%。

总计每年屠宰210万头商品肥猪,其中45%为鲜肉,55%用于深加工,每人每年平均消费3.8公斤猪肉。

每年进口23,000公斤猪肉。

三、大会专题口头报告分类与关注点

本次大会分为各个专题尤其是猪病防控专题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报告专题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药理学、人兽共患病、繁殖、霉菌毒素、营养、综合性疾病、病毒学、肠道病原、螺旋体病、免疫学、动物福利、流行病学、内劳森菌、猪瘟、圆环病毒、放线杆菌、猪流感、去势、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遗传、沙门氏菌、梭菌、副猪嗜血杆菌、呼吸道病、支原体流行病学、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药理学、疫苗免疫、病理学、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新的病毒、诊断、非洲猪瘟、猪的舍饲方法、肝炎、动物击晕方法。

纵观这次专题报告,其中猪的两种病毒性疾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圆环病毒病(PCVAD)成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PCVAD,随着一些商业化疫苗的问世,圆环病毒的影响和控制成为本届大会的热门话题。

此外猪肺炎支原体、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猪的回肠炎)、副猪嗜血杆菌也受到普遍关注,沙门氏菌病由于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受到关注,呼吸道疾病以及猪的繁殖也有多篇报告交流。

而伪狂犬病由于欧美很多国家已经净化,只有一篇来自马来西亚学者的口头报告。

猪瘟也由于多数国家已经根除,未受到普遍关注。

四、大会专题口头报告中关于主要猪病的防治进展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RRS)

(1)病原与流行病学对于全球养猪业者来说,蓝耳病都是一个难题,有关蓝耳病仍然有太多的谜需要解开。

毫无疑问PRRS也成为本次IPVS大会的关注焦点之一。

由于PRRS病毒的高度异源性,西班牙学者martinez-lobo通过交叉中和试验对14株来源于西班牙、1株来自德国以及荷兰的欧洲型PRRS毒株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毒株诱导交叉中和抗体的滴度差异很大,由于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交叉中和试验分为不同的血清群,但是PRRSV显然与口蹄疫病毒不同,不能通过血清中和试验的交叉反应性来将PRRSV分为不同的血清群。

这是否提示我们这是PRRS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差异显著的原因呢?

Greiser-Wilke报告了德国流行PRRS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在德国猪场,美洲型和欧洲型PRRS弱毒疫苗以及另两种灭活苗都可以应用,Greiser-Wilke通过对50个存在PRRS的猪群分离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弱毒疫苗对田间流行毒株的影响,70%的猪群分离到欧洲型PRRSV,其中只有4个猪场分离到的毒株可能来自欧洲型PRRSV疫苗,这些猪场在采样前刚刚注射过疫苗。

65%的猪场分离到美洲型PRRSV,这些毒株很可能都来自疫苗,其中只有部分场在采样前注射过疫苗,另有些猪场从未使用过疫苗,因此不同的疫苗株在田间的散播能力存在差异。

PRRS的诊断通常采用ELISA方法,要注意的是ELISA不能用于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注射,但是仍有一些临床工作者试图通过ELISAS/P值来判断猪场PRRS的流行状况,为此,德国学者Lillie报告,猪场田间自发感染美洲株疫苗型的PRRSV,其所诱导的ELISAS/P比值与注射美洲型PRRSV疫苗或感染野毒很类似,因此,即使猪场没有注射疫苗,在对猪场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时,也要通过PCR了解流行毒株的背景,否则会引起误判。

(2)PRRS控制就持续控制和清除PRRS的方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Murtaugh教授指出,PRRS疫苗并不能完全控制PRRS,但预防性免疫能够在猪群暴发疾病时减轻疾病的传播并提高猪群生产成绩。

虽然有些猪场通过血清注射的方法对种猪进行接种,但保育猪仍可能发生PRRS,并且毒株可能与母猪相同或者不同,所以母猪的完全免疫很难实现。

另外,生物安全措施对PRRS的防控中有重要作用,PRRS可在猪群形成持续感染,但种猪群在120-180天后就不再传播,如果对猪群开始进行闭群措施,持续6个月的时间内不引进后备猪,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在种猪清除PRRSV,200天后再引入易感猪也不会再受到感染,这表明猪群作为一个整体可从猪场清除PRRSV,环境中也不再有病毒存在。

此外,通过阻止病毒经媒介物、昆虫、车辆和空气传播,并安装空气过滤器,可以阻止相邻猪场的传播,这对于一些高价值的公猪站和养猪密集地区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此,通过免疫学方法和空气过滤器等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控制生长猪的PRRS,控制PRRS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由于蓝耳病感染通常是由于引入了某个异源毒株,而往往感染途径不太清楚,因此区域感染难于控制,这也是PRRS净化的难点,为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DeeS.通过4种感染模型研究了PRRS病毒的传播以及生物安全在控制病毒传播中的作用,这4种设备分别是实验感染组、高生物安全组(过滤器)、中生物安全(无过滤器)以及低生物安全组(人为传播),结果表明,通过空气过滤器以及高生物安全措施可以完全阻止病毒传播。

丹麦学者Elvstroem报告了如何在母猪群清除PRRS的实践。

75%的丹麦母猪群为PRRSV阳性,不清群的条件下控制PRRS的关键在于从PRRS阳性母猪生产出阴性的断奶仔猪。

为此,后备猪进入种群之前应为稳定状态,也就是说配种时不应该排毒。

购入12周龄的PRRS阴性后备猪,将其置于"

攻毒舍"

,使后备猪自然接触APP(传染性胸膜肺炎),M.Hyo(猪肺炎支原体)以及PRRSV等病原,然后添加200ppm替米考星1周以控制继发感染,持续对后备猪进行监测,引入前应为PRRS阴性,而配种前应为阳性,另外很重要的是配种前IPMA抗体滴度不能太高,后备猪28-32周龄配种,"

应位于第二个猪场或本场内与其他母猪群无任何接触的位置。

这也说明PRRS可以在满负荷生产的条件下得到清除,其要点包括:

建立攻毒舍,猪群全进全出,持续的血清学监测。

猪场清除PRRS后,死亡率降低,日增重提高,呼吸道疾病得到较好控制,也不用担心会受到周边猪场的再次感染。

Holm报告了丹麦1个种猪扩繁场19年来通过自然感染的方式为商品场提供高遗传质量丹育后备猪的实践,猪场通过后备猪30kg时与大群生长猪接触,自然接触血清2型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欧洲型PRRSV,4周后引入猪出现血清阳转,10-12周IPMA抗体开始下降,这表明后备猪已经建立了自然免疫,并且排毒量减少。

同时后备猪应免疫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细胞内劳森菌以及萎缩性鼻炎疫苗。

西班牙学者Martinez-lobo对四种商业化蓝耳病活疫苗的散播性进行了比较,虽然所有疫苗接种后都不会产生临床症状,但都能产生病毒血症,各组织器官能检测到疫苗病毒,另外,疫苗病毒能从接种猪排毒并可能对非免疫猪产生感染风险。

但是不同疫苗的传播性存在差异,这也说明不同的商业化疫苗的致弱性不同。

Thacker报告了添加100或200ppmAivlosin在PRRS攻毒动物模型疾病早期可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内病毒量,初步的研究显示这种药物可以协助控制PRRS,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田间情况下的效力。

泰国的Tantituvanont报告了PRRSV感染猪血浆头孢噻呋的浓度低于未感染猪,这提示PRRSV感染猪的疾病状况影响头孢噻呋的血浆药物动力学。

因此,PRRS发病猪应用药物时剂量应有所调整,也提示了PRRS发病猪在继发感染治疗时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

关于疫苗的使用,Polson报告了通过全群免疫、卫生消毒以及控制猪群流动的方法在一个5000头母猪的猪场清除PRRS的实例,具体措施包括生产猪群、后备猪以及生长猪注射PRRS弱毒疫苗,保育猪清群,断奶猪直接移入育肥舍并免疫,育肥舍采取严格的全进全出。

(3)PRRS净化值得关注的是,有部分国家通过严格的检测与清群措施净化了PRRS。

瑞典全国共有约17万头母猪,虽然PRRS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全球广泛传播,但瑞典2007年7月才首次诊断到PRRS,瑞典学者Wallgren介绍了瑞典清除PRRS的过程,在首例PRRS阳性猪群准确诊断后,10天内即对全国所有感染猪群进行了全面检测,2个月内对所有处于风险状态的猪群以及接触猪群进行了监测,清除PRRS后又进行了持续4个月的检测,检测为阳性的猪群全部清群,清洗,消毒,空圈3周再重新建群,随后通过严格控制人工授精站公猪PRRS的方法控制和净化PRRS。

Torremorell介绍了智利的国家蓝耳病清除项目,智利于1999年首次检测到PRRS,智利已经清除了口蹄疫和猪瘟,虽然PRRS并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但智利农业部和国家猪生产者协会还是决定在全国开展PRRS净化项目,参与者包括官方和私人兽医,行业领导者以及国际PRRS专家,净化项目共分为五个方面:

A:

在全国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证诊断方法;

B:

建立法律框架,以使国家指导的净化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C:

对每一个猪群通过全部清群或者闭群方案净化PRRS;

D: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以阻止新的感染;

E:

建立持续的监测方案。

自2007年3月起发现智利所有猪群都为阴性,这表明智利已经没有PRRS感染,当前智利仍处于净化的后监测阶段,如果2009年全国监测还保持阴性的话,智利将成为全球首个实施全国性蓝耳病净化成功的国家。

总结起来,净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

限制猪群的移动,主要养猪公司以及种猪场都保持PRRS阴性,净化方案的标准化和严格监控,参与方各司其职,养猪生产者、政府和行业领导者的精密合作以及智利农业部在净化其他疾病方面的经验。

相信随着更多的国家净化PRRS,这是否将成为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之一呢?

2.圆环病毒病(PCV2associateddisease,PCVAD)

有关圆环病毒病的专题论文是本次IPVS大会最多的主题,随着商业化PCV2疫苗的问世以及对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的担忧,PCVAD的防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1)流行病学和诊断Cunningham报告了加拿大的PCV2流行病学情况,40个猪群每群50份血清ELISA检测结果表明,83.2%样品为PCV2抗体阳性,11.8%阴性,5.4%可疑,100%的猪场都为PCV2抗体阳性,但是8-10周龄阶段以及13周龄阶段阳性率明显较低。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老龄猪的高阳性率:

24周龄猪(233份阳性,1份可疑),后备母猪(208份阳性,1份可疑,1份阴性),母猪(200份阳性,4份可疑)。

Joisel通过ELISA方法比较了PCVAD受影响场和非影响场猪群的血清学检测谱,在存在PCVAD的猪场,能够观察到血清学抗体阳转的曲线发生突然的变化,出现急剧上升的尖峰,这表明存在PCVAD的猪场,病毒的复制未受到控制,相反,不存在PCVAD的猪场,无论是否免疫圆环病毒疫苗,血清学阳转曲线的上升都较为平缓,而母猪免疫猪场,生长猪血清学转化时间推后,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全群血清学监测的方法来从群体上诊断PCVAD。

PIC公司的Geiger通过感染试验发现,140日龄的圆环病毒病康复猪与125日龄的哨兵猪接触45天后,并不能感染哨兵猪,这对于生产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表明育肥后期的猪群,即后备种猪(高于140日龄)不会对较大日龄的移入猪造成感染。

Grau-Roma报告了存在PMWS的猪场,猪群血液中以及排泄的病毒含量明显高于不存在PMWS的猪场,但要从群体上进行比较,并不能对个体猪进行比较。

瑞典学者wallgren通过2004-2006三年间的比较分析,发现瑞典圆环病毒病呈地方流行性,从群体学上诊断,PMWS在综合性猪场比仅提供仔猪的猪场发病率高,育肥场从群体学上未诊断到PMWS,通过加强管理能够控制PCVAD,高强度生产以及早期隔离断奶可能是如今PCVAD发生率比过去上升的重要原因。

(2)致病机理2005年北美重新发生致病性较强圆环病毒病,结果发现新的基因型圆环病毒(PCV2b),加拿大学者Harding通过PCV2a/2b双重接种复制出了PMWS,这表明异源性圆环病毒可能与免疫刺激物具有类似的作用,从而激发PCVAD,这可能是北美重新暴发PCVAD的原因。

西班牙学者Tomas通荟萃分析方法以鉴定在试验条件下成功复制PMWS的相关因子,要最大可能复制出PMWS需要以下条件:

采用3周龄以下的未吃初乳仔猪,接种大剂量基因1型圆环病毒,同时共感染另一种猪病原。

由于圆环病毒病可以表现多种临床形式,在有些PCVAD猪场表现为腹泻,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症状,为此衣阿华州立大学的Opriessnig通过胃管口腔途径接种PCV2,结果复制出了肉芽肿性肠炎,这表明PCV2可以引起肠炎,口腔途径可能是生长猪重要的也有可能是自然感染PCV2的途径。

荷兰学者Wellenberg对荷兰猪群呼吸道疾病与PCV2感染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无论猪群PMWS发生率的高低,PCV2在13-24周龄猪的肺炎和肺部病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比利时学者Lefebvre利用两种基因型的圆环病毒对怀孕母猪进行接种,以考查PCV2对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怀孕中期的胎儿对两种基因型的PCV2都高度敏感,怀孕中期的胎儿接种102.3TCID50剂量引起产木乃伊胎,101.3TCID50主要引起局部的病理学损伤。

PIC美国公司的Torremorell介绍了一种通过体况打分的系统来评估急性圆环病毒病发生猪场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这种数字化方法对于评估急性发病场PCVAD发生的动态非常有帮助。

(3)疫苗免疫本次会议有大量关于商业化疫苗应用的报告,这些商业化疫苗包括应用于母猪的以及应用于仔猪的疫苗,有单针疫苗也有双针疫苗。

明尼苏达猪兽医中心的Reicks报告了疫苗免疫对感染猪病毒血症和排毒的影响,在人工感染前5周免疫圆环病毒疫苗显著减少攻毒4天后血清和血液拭子病毒量,但精液排毒量并无显著差异,猪群感染后再注射疫苗似乎效果不明显,感染一种毒株后(PCV22A)再感染另一种毒株(PCV22B)似乎对猪并无太大影响。

因此,疫苗免疫不能避免感染猪排毒,但如果在感染前接种疫苗可减少体内病毒量。

Besrosiers通过仔猪的单针疫苗应用试验发现,血清学阳转与免疫保护间没有相关性,部分免疫猪注射疫苗后没有发生血清学转化,但能得到保护,另外母源抗体似乎不会干扰疫苗主动免疫。

加拿大的Cardinal在一个12000头母猪场比较了单针和双针圆环病毒疫苗的效率,结果发现新母猪和经产母猪接种疫苗似乎不能改善育肥猪的死亡率,而对应用于生长猪的疫苗,如果按照生产商的免疫程序,可以显著改善死亡率。

美国的Gillepsie同样报告,断奶猪使用圆环病毒疫苗,能显著提高猪群的健康状况,并提高经济效益,无论是日增重、背膘厚还是瘦肉率都有改善。

瑞典学者Paulsson对一个圆环病毒病低发生率猪场种猪接种PCV2疫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免疫后死亡率下降0.8%,一个批次110头母猪相当于520欧元,另外日增重增加26克,达30kg日期缩短2.8天,一个批次的经济影响相当于1093欧元,但是这种差异是否在每个批次间都能体现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Cline同样发现免疫圆环病毒疫苗增强免疫猪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指标,每头猪提高产值9.85美元。

日本学者Miyashita报告,与对照组相比,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显著降低感染猪的病毒血症、死亡率和出现临床的病猪数量,并提高日增重。

日本学者Sato证实了一种病毒灭活疫苗的效率,在断奶后注射疫苗可改善生产指标,并减少排毒量,单针2ml以及双针1ml的安全与效率与双针2ml差异不大。

Delisle报告母猪免疫PCV2疫苗每窝活仔数增加0.5,每窝断奶数增加0.3。

3.猪伪狂犬病和猪瘟

本次IPVS大会伪狂犬病只有1篇口头专题报告,来自马来西亚的Jasbir报告了马来西来伪狂犬病的进展。

检测的15个猪场中有9个猪场存在野毒感染,伪狂犬病仍然在疫苗免疫场流行,如果猪场希望根除伪狂犬病,管理方式和免疫程序都要有所改变。

因此,在全球净化伪狂犬的背景下,中国的伪狂犬净化应尽早列入议事日程,起码种猪场和大型养猪企业应在自己的猪场内利用gE基因缺失疫苗和ELISA检测试剂盒开展净化方案。

同样,由于北美和欧盟已经净化了猪瘟并禁止使用猪瘟疫苗,因此猪瘟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

来自比利时的Vrancken报告了应用一种小分子-咪唑[4,5c]吡啶衍生物-BPIP,通过口服途径饲喂可以抑制猪瘟病毒的复制,因此,这种抗病毒药物可用于降低发病期病毒传播,使得发生猪瘟疫情时有关部门有时间来组织控制疾病,减少捕杀动物的数量,避免短期猪肉供应紧张。

下一步的研究将了解是否该药物可在欧洲猪瘟疫情暴发时与猪瘟标记亚单位疫苗配合使用,以弥补亚单位标记疫苗注射后到产生保护作用的时间窗口。

由于ELISA方法比血清中和试验成本低、操作方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ELISA与血清中和试验的关系如何呢?

来自马来西亚Putra大学的Kim等比较了两种临床生产中常用的检测猪瘟抗体的商业化ELISA试剂盒-CIVTESTTMsuisHC/PPC(LaboratoriosHipra,S.A.)以及IDEXXHerdcheckCSFVAb,结果发现两种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相对于猪瘟血清中和试验,两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分别为96%以及67%,CIVTESTTMsuisHC/PPC更适于作为中和抗体滴度的估计方法。

怀孕母猪使用猪瘟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如何?

来自马来西亚的Ooi报告了母猪怀孕期使用一种由羊肾细胞系生产的"

C"

株猪瘟弱毒疫苗的结果,母猪配种前应用猪瘟弱毒疫苗后于怀孕期再次接种疫苗,其中和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初乳中抗体水平也升高,而于怀孕期接种两次弱毒疫苗与接种一次并无显著差异。

这说明怀孕母猪接种某些猪瘟弱毒疫苗是安全的,因此猪瘟疫苗可紧急免疫使用普免方案,另外怀孕期接种产生的高滴度母源抗体可能对仔猪的主动免疫产生干扰,在临床生产时需要引起注意。

4.猪肺炎支原体(引起喘气病)

Geiger介绍了在一个两点式的560头母猪的猪场通过胎次控制,添加林可霉素和土拉霉素(tulathromycin)的方法净化猪支原体肺炎的实例。

总结起来,成功净化猪支原体肺炎的因素包括:

对全群母猪免疫两次猪肺炎支原体疫苗;

B:

胎次控制,猪场所有母猪最年青为二胎,在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添加林可霉素;

持续配种和分娩;

林可霉素添加1个月(100ppm);

2周内早期断奶(最长10天断奶);

F:

早期断奶仔猪注射土拉霉素;

G:

在引入肺炎支原体阴性的仔猪前对所有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清群。

为什么很多猪场在免疫猪肺炎支原体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