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3994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文档格式.docx

12%

2.2.7牵引种类:

电力

2.2.8机车类型:

HXD,动车组

2.2.9牵引质量:

2700吨

2.2.10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米

2.2.11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2.3建设要求

2.3.1工程质量要求

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实车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

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10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

2.3.2安全生产要求

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落到实处,杜绝生产安全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杜绝因建设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遏制因建设引起的较大铁路交通事故;

减少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铁路交通事故。

2.3.3工期要求

建设工期42个月,隧道土建工程25个月。

3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3.1监理工范围

序号

隧道名称

起始里程

终止里程

长度(m)

附注

1

张学堂一号

DK99+780

D2K100+440

2660

2

张学堂二号

D2K100+545

DK101+595

1050

3

青岗山

DK128+795

DK129+685

890

4

贺家山

DK130+530

DK131+147

617

5

金鸡关一号

D3K133+720

D3K134+200

480

6

金鸡关二号

D3K134+426

D3K136+165

1739

7

万安村

D1K104+980

D1K105+320

340

3.2监理工作重点

全线长大隧道测量控制。

4监理工作流程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工作流程图

 

5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5.1控制要点

为确保长大隧道的贯通精度,监理工作要将实施性控制测量方案的审批;

洞外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洞内导线网控制;

隧道中线、高程的高精度控制;

过程复测等作为监控要点。

5.2监控目标

确保隧道贯通误差复核测量规范要求,平面位置、高程、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3监控手段

5.3.1审查施工单位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核对测量人员、仪器到位情况,未具备条件不得批复开工报告。

5.3.2复核施工单位的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的计算资料。

5.3.3对洞外平面控制网、洞内导线网进行复测。

5.3.4洞内施工放样定期进行平行测量。

5.4具体监控要点

5.4.1一般要求

5.4.1.1测量的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并引入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5.4.1.2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当个别地段无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时,可引用其它高程系统或以独立高程起算。

但在全线高程测量贯通后,应消除断高,换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

有困难时亦应换算成全线同一的高程系统。

5.4.1.3洞外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应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

5.4.1.4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标应书写清楚、签署完整,并应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

各种测量原始记录(包括磁卡、电脑记录)、计算成果和图标应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5.4.1.5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期校验和检定。

5.4.2洞外控制测量

5.4.2.1平面控制测量

以GPS点作为平面控制测量方案,测量精度按GPS点B级精度要求布设。

为了尽可能不改变原设计线路,根据精测结果,隧道控制测量采用分段调整法。

每个隧道口各布设四个GPS点,将隧道的进洞边及线路的切线边纳入GPS控制网内进行平差,即把隧道的洞口处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作为GPS点,另加设两个GPS点。

这样就保证了线路与GPS控制网形成一个整体,既提高洞内测量精度,又方便施工放样。

每个隧道口设控制点四个,保证在个别点位被破坏的情况下仍可满足洞内控制测量的要求。

5.4.2.1.1B级GPS控制测量

(1)总体要求

选测区任一GPS点,假定其为坐标原点,作为本测区的平面起算点,按B级精度进行GPS平面控制测量。

点位尽量选在视野开阔、稳定、牢固的地方;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少于200m;

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便于安置接收机、操作的地方。

各GPS点之间,应保证至少要有一个方向通视,利于发展。

(2)埋石

埋石规格按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进行。

点位选在岩石上和建筑物上,应先打掉表面污物,冲洗干净后,按建筑物上标石要求浇灌。

各种型号的标石面上应压印埋设年代等,并要求字头朝北。

新选埋的GPS点一律采用符合要求的标石。

中心标志必须同时满足水准及GPS观测。

(3)GPS网的观测

仪器:

使用四台GPS接收机。

作业基本规定见表1

表1GPS观测网作业基本规定

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

总数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平均观测时段数

时段

长度

(min)

数据采样间隔(s)

卫星观测值象限分布

PDOP

≥15°

≥6

≥15

≥2

≥90

15~30

(25+20)%-25%

<

6

全网应尽量多地布设复测边,以便及时检验GPS测定的精度及可靠性。

所有GPS点的平均重复设站数应不少于2次。

观测任务结束后,应及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

若发现某基线向量或某闭合环观测不符合精度要求时,及时进行重测或补测。

计算用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应小于10%,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

ds≤2

σ

(4)GPS网平差

在整个GPS网中选取一组完全的独立的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Wx≤2

σWy≤2

σ

Wz≤2

σW≤2

式中,W为环闭合差,W=

,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

闭合环全长闭合差应小于1/80000。

采用随机的软件包进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时基线先投影到参考椭球面上,再归算到高斯平面上。

(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hm=65.0m,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m=6365250m)。

以起算GPS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ΔX,VΔY,VΔZ)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VΔX≤3σ,VΔY≤3σ,VΔZ≤3σ

当超限时,可以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线,应采用软件提供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粗差基线,直至符合上式要求。

5.4.2.1.2洞外导线复测

(1)导线复测说明

按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规定,隧道、大桥平面控制采用独立网进行控制,且独立网的边与线路控制点联测。

整个线路以GPS点作为平面控制,既保证了管内的线路的顺直,又保证了与相邻管段的正确衔接,还方便施工放样。

(2)角度测量技术要求

水平角观测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全部测回,在一个时间段内测定。

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不超过1格,气泡偏离接近1格时,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

角度测量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各三个测回,共六个测回。

因地形原因出现短边时,通过增加测回数提高测角精度。

(3)边长测量技术要求

测边时在成像清晰、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

导线边长测量采用往返观测各两个测回,每测回读数两次。

每站测定温度和气压(高程),现场输入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长大隧道控制网边长投影到27米的隧道平均高程面上。

边长改正计算公式:

D=D0(1+(Hp-Hm)/RA)

式中:

D0——观测水平距离(m)

D——归算到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m)

Hm——测距边两端的平均高程(m)

Hp——隧道平均高程面(m)

RA——地球半径(6371000m)

5.4.2.1.3贯通误差预计

长大隧道因有斜井,故贯通误差预计分两次进行,即进口至斜井,斜井至出口,运用CAD工程制图量取导线点至贯通面投影长度和垂直距离,其计算方法如下:

横向贯通误差计算公式:

m=±

√(mβ/ρ)2ΣRX2+(ml/l)2Σdy2

测角中误差:

mβ=√(f2β/n)/N

测边中误差为常量:

取1/10000

洞内、洞外测量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总值为:

m=±

√m2y外+m2y内

5.4.3洞外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

(1)选用与相临标段共用设计院交桩水准点,作为本测区的高程起算点,对部分GPS点进行三等水准联测工作。

(2)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按《水准规范》要求执行,参与作业的仪器也需按《水准规范》要求检校并记录。

(3)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

表2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m)

每站的前后视距积累差(m 

测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的差(mm 

仪器

类型

视距

(m)

三等

DS3

≤75

≤2.0

≤5.0

±

12√K

12√L

20√R

注:

K为路线或测段的长度(km);

L为附合路线(环线)长度(km);

R为检测测段长度(km)。

(4)平差计算

各项资料必须经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并符合《水准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平差计算。

三等水准网平差计算采用NASEW95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高差计算应进行两差改正。

高差和最后高程及成果均取至1mm。

5.4.4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导线的控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了闭合导线环来控制,见图2,每测一对新点,可按两点坐标反算其距离,然后与实地丈量的距离相比较,这样组成导线环时,角度经过平差,还可以提高点位的横向精度,每前进一步均有检核。

5.4.4.1导线点埋设

洞内导线点的埋设前后两点在250米到300米之间,左右相临两点在3.7米到4.5米之间,风枪钻眼、埋设钢筋、上刻十字丝,取高标号混凝土固桩,顶面比洞内找平层低20-30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施工中遭受破坏。

5.4.4.2洞内导线点的测量

洞内导线一般在隧道掘进400-600米进行一次全面复测,严格按照四等导线测量进行。

复测前必须先检查全站仪2C值、竖盘指标差、大气压、温度、棱镜常数、补偿器、光学或激光对中器、水准管、加常数、乘常数等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基座气泡与光学对中器是否垂直。

角度观测采用4测回,两测回测量左角,两测回测量右角,限差内取平均值,距离往返观测限差内取平均值。

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测回数以及角度限差和应符合表3和表4规定。

表3水平角方向观测测回数

测量等级

测角中误差(″)

仪器型号

测回数

1.0

DJ1

6~9

DJ2

9~12

1.8

2.5

表4水平角方向观测法观测限差(″)

光学测微器两次合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零差

各测回同方向两倍视轴(2C)的互差

各测回同方向值互差

9

8

13

10

导线环的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β=±

(f2β/n)/N

式中fβ—导线环角度闭合差

N—导线环个数

5.4.4.3洞内水准点的测量

洞内水准点与导线点共用,采用三角高程法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并定期使用水准仪,三等水准测量进行复核。

5.4.5贯通测量

5.4.5.1在贯通面附近埋一控制点,然后由进洞两方向,各自测量该点的坐标,所得的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并置镜于该点以测求方位角贯通误差。

5.4.5.2将实测的贯通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进行简易平差,即将角度闭合差平均分配到该导线的各导线角内;

5.4.5.3按平差后的导线角,计算该段贯通导线的各导线点坐标,求出坐标闭合差;

5.4.5.4根据该段贯通导线各边边长,按比例分配坐标闭合差,得到各点调整后的坐标,作为洞内未衬砌地段放样的依据;

5.4.5.5高程贯通误差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

5.4.6施工复测监控

5.4.6.1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勘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并做好交接桩记录。

5.4.6.2施工单位应及时对交接的控制桩进行复测。

5.4.6.3现场交接的控制桩数量应齐全,测量资料应完整,并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的规定。

5.4.6.4控制桩的规格、标识、位置及埋设深度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的有关规定。

5.4.6.5施工复测的方法、仪器、精度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的有关规定。

5.4.6.6施工复测结果应与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成果对照检查,检查判定方法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的有关规定。

5.4.7竣工测量

5.4.7.1隧道竣工后,应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复测工作应依据施工中线进行。

永久中线点,应在直线上没200~250米设一个,缓和曲线的始终点各设一个,圆曲线按通视条件加设。

永久中线点应用混凝土包金属芯标志埋设,规格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附录B的要求。

5.4.7.2隧道直线地段没50米、曲线地段没20米,以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隧道净空断面。

净空断面测量应以线路中线为准,测量内拱顶工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3.0、5.8米处的宽度。

5.4.7.3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应在隧道边墙上绘出标志。

标志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附录B的要求。

5.4.7.4洞内高程点应在复测的基础的上每千米埋设一个。

5.4.8成果整理及技术总结

5.4.8.1观测和计算成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记录明确、计算清楚和格式统一,并应装订成册后长期保管。

5.4.8.2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和凭记忆补记。

手簿必须编列次页、注明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日期、起迄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并应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

5.4.8.3数值取位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数值取位表

项目

平面

高程(mm)

角度

(″)

边长及坐标

(mm)

线条式因瓦水准尺

区格式水准尺

手簿

0.1

计算

0.01

成果

5.4.8.4三角点、导线点、高程点、水准点和中线点的名称,必须记载正确。

同一点名在各种资料中和现场必须一致。

5.4.8.5洞外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1、控制测量说明:

包括隧道名称、进出口里程及长度、平面形状及辅助坑道分布、布网情况、施测方法、仪器型号、平差方法、坐标系统、中线与定测关系,施工日期和特殊情况以及处理结果。

2、洞外控制测量网示意图。

3、角度、边长和高程观测精度及计算方法,平差后的精度。

4、三角锁或导线的边长、坐标和方位角成果。

5、曲线要素。

6、线路里程成果及其与定测高程关系。

7、控制高程成果及其定测高程关系。

8、洞口投点的进洞关系。

9、贯通误差估算及洞内测量设计。

5.4.8.6洞内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包括布点情况、施测日期、施测方法、仪器型号、实际贯通点里程、平差方法和特殊情况及处理结果。

2、洞内控制测量布点示意图。

3、角度、边长和高程观测精度及计算方法。

4、洞外控制点的监测结果及其联测成果。

5、导线边长、方位及坐标成果。

6、隧道中线放样计算。

7、实际贯通误差(横向、纵向和高程)。

8、贯通误差的调整方法。

5.4.8.7隧道竣工测量后,应交净空断面测量资料和永久中线点、高程点的成果及示意图。

6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6.1质量控制方法

6.1.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6.1.1.1监理人员进场

在施工合同规定的开工日期以前的适当时间,派出能满足施工准备阶段要求的监理人员进驻工地,开展监理工作,编制监理规划及细则,并向业主备案。

6.1.1.2熟悉合同文件

合同协议书;

投标书及其附件;

技术规范;

经正式批准的初步设计所出的施工图纸;

标价的工程量清单;

构成合同组成的其他文件。

6.1.1.3熟悉设计文件

了解工程的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了解施工现场,核对施工图纸、资料是否齐全、清楚、工程数量有无差错、不符等问题,若发现错误,监理工程师应提报业主。

6.1.1.4参与设计交底工作

设计交底由业主主持,监理单位通过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施工要求、施工现场条件等,遇有设计变更应经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签认,由监理组织形成四方会议纪要。

6.1.1.5参加施工图纸设计会审

由业主组织承包商、监理人员及邀请有关的专家,就施工设计是否经济合理,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优化设计和改善设计,以及差、错、漏、碰等问题提出意见,并由设计单位对会审意见给予说明。

会后起草会审纪要,经各方签认后作为文件之一存档。

6.1.1.6制定项目监理细则

6.1.1.7审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6.1.1.8查验施工测量放线成果

6.1.1.9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6.1.1.10施工监理交底

中心内容为贯彻项目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参加人员有:

总承包商项目经理及有关职能人员,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监理人员。

6.1.1.11检查开工条件

承包商认为达到开工条件时应向监理站申报《单项工程开工/复工申请报告》。

监理工程师核查下列开工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已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定。

测量控制桩已查验合格。

承包商技术管理人员已到位,施工设备、计量及检测仪器已认证并已按需要数量进场,工程质量自检系统是否已建立,主要材料供应已落实并复检合格。

6.1.1.12监理工程师审核认为具备开工条件时,由总监理工程师在承包商报送的《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上签署意见,报业主审批。

6.1.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6.1.2.1事前质量控制

审查施工队伍的技术资质、人员配备情况。

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

协助承包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对工程所需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与控制;

永久性生产设备的采购、进场验收均应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使用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无技术鉴定或未经试验证明者不能使用;

审查承包商提交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经认可后作为其依据,如有修改,向承包人提出建议,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实施,并向业主提出书面报告。

检查与复核测量、放线设施(标桩、定位线、水准点)可用性及有关数据的正确性;

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当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或设计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时,以书面报告业主,并要求设计人更正。

对开工各项条件检查合格后,总监理工程师经业主同意后方可下达开工令.

6.1.2.2事中质量控制

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检,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材料才允许用于施工;

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

对主要工序及隐蔽作业,监理人员按规定时间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重要部位或专业工程,或检查有疑问时,监理工程师还需进行试验或测试复核;

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按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设计变更或图纸的修改,需经业主确认后方可实施;

根据合同行使质量监控权和指令权。

6.1.2.3事后质量控制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

参与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会议,责成有责任单位及时整改;

审核承包商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的技术性文件;

审核承包商提交的竣工资料、竣工图;

建立工程项目技术档案;

督促承包商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6.1.2.4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除去日常巡视、重点旁站、分项、分部工程检验中解决外,可针对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处理;

对可以通过返修弥补的质量缺陷,应责成承包商先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必要时经业主和设计单位认可)批复承包商处理,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

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问题,除应责成承包商先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意见外,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再与业主和设计单位研究,经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批复承包商处理,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

监理工程师将完整的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归档;

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事故,承包商应按有关规定上报处理,总监理工程师应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应对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结果进行复查。

6.2质量控制措施

6.2.1组织措施

组织机构优化合理,根据工程情况配置专业,选择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监理经验丰富、品质好、责任心强、尽职尽责的人员上岗,职责明确,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6.2.2技术措施

严格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措施。

旁站监督,在现场观察、监督、检查其施工过程,注意并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以便进行控制。

测量是对建筑物几何尺寸、方位等控制的重要手段。

对承包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监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