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630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卫与保健 教学案例Word格式.docx

如果学前儿童耳朵里面发痒,应用手指轻轻揉一揉;

如果耳垢积得太多,可用棉签伸进去卷几下,把耳垢轻轻带出来,或找医生帮忙取出。

天气热暂停户外活动,这样做合理吗

目前一些幼儿园和老师常常以天气、教学任务以及拥有室内活动室等原因,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甚至偶尔不安排户外活动。

你认为户外活动是否必须?

它的意义何在?

幼儿园应贯彻怎样的户外活动原则?

户外活动是必须的。

户外活动可以保证氧的供应,减少呼吸道感染,促进大脑的学业循环和供氧,提高大脑对集体的控制能力及反应的灵敏度、准确性,避免疲劳。

原则:

学前儿童每天至少要有3-4小时户外活动,全日制幼儿园组织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且温暖和寒冷季节都要进行。

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差别不大,是这样吗

萌萌6岁了,因为经常感冒,逐渐养成了用口呼吸的习惯。

家长觉得用口呼吸和用鼻子呼吸差别不大,只要孩子舒服就行,而幼儿园老师则认为这是不良习惯,应该戒除。

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

案例分析:

老师的观点正确。

用口呼吸容易造成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

用口呼吸影响胸廓发育。

用口呼吸不利于睡眠。

用口呼吸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儿童生长发育中存在的城乡差异

案例背景:

2012年5月31日,《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正式发布。

目前,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等情况依然对我国儿童营养改善提出了挑战。

为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儿童营养改善提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扶贫开发战略;

将改善儿童营养与健康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公共卫生重大专项。

《报告》指出,我国农村儿童的身高增幅大于城市,城市儿童的体重增幅大于农村,城乡儿童生长发育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报告显示:

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儿童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是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近20年来,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身高和体重均有增长,增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目前,我国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发育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生长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二是营养不良状况持续减少。

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6%,比1990年下降了74%,已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生长迟缓率为9.9%,比1990年下降了70%;

消瘦率为2.3%,长期保持在低水平。

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明显低于东南亚国家,在金砖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

儿童常见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也有所改善。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自2005年开始持续下降,从19.3%下降到2010年的12.6%;

2011年在全国水平上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临床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已不多见。

三是儿童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因营养改善而显著提高。

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归因于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由2000年的22%降为2010年的13%;

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促进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下降,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

,比1990年下降了73%,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我国儿童营养改善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问题更为突出。

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约为城市地区的3—4倍,而贫困地区农村又为一般农村的2倍,2010年贫困地区尚有20%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

农村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基础尚不稳定,呈现脆弱性,容易受到经济条件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

2010年,6—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28.2%,13—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5%;

流动、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五是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步显现,不仅城市地区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儿童肥胖问题也逐渐呈现。

请试着分析:

  以上案例体现了生长发育那个或哪些规律?

你如何看待和解释生长发育中存在的城乡差异?

分析思路:

可以看出不同的学前儿童或不同地区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案例中体现了身高体重增长快慢的差异,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差异、中国与外国的差异等等。

城乡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营养(城市儿童的营养状况优于农村儿童,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也导致城市的肥胖儿童更多)、疾病(城市儿童疾病的处理速度和方式可能更优于农村儿童,医疗条件更好)、生活方式等。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教育质量、医疗条件、社会经济水平等的提高,农村和城市儿童生长发育的差距逐渐在缩小。

食谱分析

 

 

某幼儿园小班的一日食谱为:

早餐:

馒头1个(标准面粉50克),鲜牛奶200克,猪肝30克;

午餐:

红烧鸡块(肌肉100克),米饭100克,冬瓜海带汤(冬瓜50克,干海带20克)。

晚餐:

韭菜炒鸡肉(韭菜60克,鸡肉20克),榨菜肉丝汤(瘦猪肉10克),馒头1个(标准面粉50克)。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学前儿童锌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12毫克。

常用食物锌含量(毫克/100克)

食品

粳米

1.2

韭菜

0.6

标准面粉

1.8

鸡肫

3.9

猪肝

4.0

海带(干)

3.2

鸡肉

0.9

鲜牛奶

0.34

瘦猪肉

3.8

鸡蛋白

0.1

鸡蛋黄

3.4

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哪些?

请完善该儿童的食谱,以满足其对锌的需要。

锌最好的食物来源是贝类食物,如牡蛎、扇贝等,利用率也较高。

其次,含锌较丰富的食物还有瘦肉、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蛋类、奶类、鱼及其他海产品等动物性食物。

蘑菇、坚果、豆类含锌也较高。

谷物类食物含锌较少。

关于猩红热

2011年香港猩红热个案继续攀升,单日新增32宗感染个案,再创单日新高,并有4所幼儿园爆发,共影响10名年龄介乎3至6岁幼童,现时全部情况稳定。

卫生防护中心化验结果则显示,近日两宗儿童感染猩红热死亡个案,涉及两株不同的化脓链球菌类型,包括今年主流的M12型。

《星岛日报》报道,卫生防护中心指,从5月29日在玛丽医院病逝的7岁女童分离的化脓链球菌株,属于今年猩红热主流细菌类型emm12型,但另一名本周在玛嘉烈医院病逝的5岁男童,其化脓链球菌株属emm1型。

截至23日中午的过去24小时,中心共录得32宗新增猩红热个案,涉20男12女,年龄介乎1至18岁。

另外,再有4所幼儿园爆发猩红热,影响10名3至6岁幼童,病征包括发烧、喉咙痛、出疹及舌红如草莓,其中4人分别入住玛嘉烈、东区、联合及将军澳医院治理。

根据案例,谈谈猩红热的流行特点、症状、护理与预防措施?

案例解析:

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猩红热起病急,可有发热、咽痛、呕吐等症状。

于发病后1~2天出皮疹。

皮疹从耳后、颈部、皮疹细密,压迫可退色。

皮疹之间的皮肤,为一片猩红色,用手按压红色可暂退。

在肘弯、腋窝、大腿根等皮肤有皱褶处,皮疹十分密集,呈现一条条红线。

皮肤瘙痒,两颊发红,但口唇周围明显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于病后2~3天,舌乳头肿大突出,很像杨梅,故叫“杨梅舌”。

对猩红热的护理需用抗菌素彻底治疗,以免咽部长期带菌;

患儿需卧床休息;

常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在病后2-3周时要检查尿,因少数患儿可并发急性肾炎。

预防包括早隔离患儿。

接触者检疫。

在检疫期间发现有咽炎、扁桃体炎,尽早用抗菌素治疗。

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可用食醋熏蒸消毒。

取食醋50ml,加等量水,倒入容器中,关好门窗,煮沸食醋,待完全蒸发后半小时开窗通风换气。

发烧能洗澡吗?

冬冬白天有点发烧,医生说是感冒,开了一些药。

服药后冬冬的烧基本退了。

可是到了晚上,冬冬又发烧了,38.5℃,服药又不见效。

冬冬妈赶紧给医生打电话。

医生详细询问了冬冬的情况,基本确定没有其他疾病,建议冬冬妈给孩子用温水洗一次澡。

可冬冬妈死活不干,说那样会让孩子着凉,病上加病。

请问你认可冬冬妈妈的说法吗?

案例解析

给孩子用温水洗澡,实际上也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

类似的做法还有用湿毛巾敷头、温水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导烧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发时的吸烧作用来降低体温。

此外,洗澡还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

儿童肥胖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5日公布的一项新调查表明,过去10年中,美国总体肥胖率基本维持不变,但学龄前儿童肥胖率却下降近一半。

美国疾控中心对一项全国性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9000多人进行了分析。

数据对比发现,自2003年以来,美国成年人肥胖率维持在35%左右,即3个成年人就有一个肥胖,但两岁至5岁的学龄前儿童肥胖率却从2003年的14%降至2012年的8%。

疾控中心主任托马斯·

弗里登评价说:

“我们持续看到美国儿童肥胖问题出现好转的迹象。

这证实了至少对儿童,我们可以逆转肥胖流行的问题。

该机构表示,尚不清楚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下降的具体原因,但可能与近年来美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量下降、美国母乳喂养率提高等有关。

这一调查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近些年来,美国发起了肥胖阻击战,比如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

奥巴马发起了全国性的“让我们动起来”活动,希望用“一代人的时间”改变美国儿童的肥胖,进而影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就在25日,米歇尔和美国农业部联手提议,禁止美国学校中出现垃圾食品广告。

请根据案例,谈谈你对学前儿童肥胖的认识,包括成因、危害与预防措施?

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机体代谢需要,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而造成的,约占肥胖症的95%~97%。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而且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

要预防肥胖,应帮助家长摒弃“越胖越健康”的陈旧观念,宣传肥胖儿不是健康儿的观点。

父母肥胖者更应定期为儿童检测体重,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科学喂养,少食含糖多的食品,少食油脂食品。

保证每天适当的户外活动和运动。

小波的额头缝针了

一天下午,小班幼儿小波跑着去搬椅子时跌破了额头。

小波在班里年龄最小,动作协调性较差,教师平时就特别关注他。

事发时,周围没有人推他或撞他,教师正提醒他不要跑,见他摔倒急忙奔过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按照我园制定的突发性伤害事故处理流程,主班教师和保健医生立即陪同小波到儿童医院治疗,找了最好的医生,并让美容医生缝针。

当晚,班上两位教师向园长叙述了事件的始末,还买了营养品去看望小波,家长表示这件事不怪教师。

本以为事件就此平息,不料第二天一早,小波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来找教师,要求教师当场写一份保证书并写明赔偿金。

他们说,以后孩子额头留下疤痕怎么办,孩子长大后是要当主持人的。

他们认为,既然事件发生在幼儿园,幼儿园就应该负责并给予赔偿。

主班教师不肯写保证书,家长便拉着教师来到了园长办公室。

我热情地接待了家长。

在心平气和地听完家长的要求之后,我首先站在家长的角度,对他们的担忧表示理解,并安慰他们:

“孩子受伤了,我们心里都很难过,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将对孩子的伤害减至最小。

教师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而带孩子看美容医生,缝了美容针,还买了疤痕贴,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孩子留下疤痕。

医生也说了,这样处理伤口一般不会留疤的。

”接着,我晓之以理,告诉家长保证书和赔偿金不能写。

第一,这一事件不是因教师的失职造成的。

第二,教师判断准确、送医及时、处理规范,目前伤口正在愈合中,情况如何尚难判断,谈赔偿问题为时过早。

第三,即使真的要赔偿,我们也需要咨询医生和律师。

最后,我开玩笑地说:

“你们把目标定得太低了,孩子难道只能做主持人吗,说不定能成为领导人,也可能像比尔·

盖茨那样呢!

”家长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家长向我们坦陈:

“我们主要担心如果留下疤痕就找不到人承担责任了。

”我笑着说:

“你们还怕我跑了吗?

放心,园长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如果以后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要求,欢迎你们随时来和我商量解决的办法。

”经过这番沟通,家长终于放心了。

事后我们分析,这一事件之所以得到圆满的解决,是基于三个要点。

教师在事件发生后判断准确、送医及时、处理规范,避免了幼儿伤势的恶化以及留下后遗症。

这一点是本次事件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

我园曾总结了以往处理幼儿受伤事件的经验,将事件的处理流程概括出来,形成文本,每学期初园里都会组织教师重新学习并加深记忆,以确保教师在突发情况下能够以此为依据冷静地作出判断,准确、规范地处理事件。

教师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地向园长说明了事件的始末。

当家长前来质问时,园长对事件的经过了如指掌,因而可以从容应对。

园长自始至终都十分清楚这一事件,这一方面使家长感受到园方的重视,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园长只听到家长单方面的陈述,无法对事件的真实性作出准确的判断。

园长在与家长沟通时,一方面针对家长的担忧进行安慰,让家长感受幼儿园对孩子的关心;

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立场,向家长表明写保证书和谈赔偿金要有法律依据,并承诺幼儿园会继续关注孩子的伤势。

园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得家长最终收回了不合理的要求。

小文胳膊上的牙印

托班的小赵老师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班上的小谦是同事孙老师的儿子。

一天下午离园时,小赵老师告诉小文妈妈,说小文被小谦咬了。

看到儿子胳膊上的牙印,小文妈妈气得跑过去打小谦,被小赵老师拦住了。

小赵老师怕自己应付不了,就打电话让正在园长办公室开会的主班教师李老师赶紧回去。

在李老师去之前,我提醒她要妥善处理:

第一,要坚决阻止家长打孩子;

第二,请孙老师带着小谦向小文和他妈妈道歉,并陪小文去医院检查伤口。

李老师回班后按我们商议的步骤做了,还买了慰问品给小文。

小文妈妈的情绪稳定下来,接受了孙老师和小谦的道歉。

当天晚些时候,我去向小赵老师了解情况。

她说事情发生在下午起床时,她当时正在帮其他孩子穿衣服,没有看到事情经过,只是因为小谦咬人不是第一回了,小文的手臂上也确实有牙印,所以她判断应该是小谦咬了小文。

当天晚上,事件起了戏剧性的变化。

孙老师回到家责备小谦时,小谦委屈地说,这次是小文先咬他的,他的胳膊上也有很深的牙印。

孙老师又心疼,又委屈,第二天她带着小谦到李老师那里,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还给她看了小谦的伤口。

李老师有些冲动,立即打电话给小文妈妈。

小文妈妈一听非常恼火,认为是李老师偏袒同事的孩子,编造理由合伙欺负他们。

已经熄灭的火又燃烧起来。

第三天,小文妈妈来找园长评理。

我接待了她,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一再就几位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向她致歉,终于得到了她的谅解。

事后,我组织全园教师讨论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最后大家总结出两个要点:

1.教师在处理幼儿之间的伤害事件时要客观,不能凭经验,不能想当然,只要不是亲眼所见就不能随意下定论。

2.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技巧,当面说比在电话里说要好,轻松幽默的陈述比严肃的说教好。

如果发现自己错怪了其中一方,就要冷静对待,并选择一个合适的情境作好解释工作。

针对这一事件,我们还作了延伸分析。

这次事件的其中一方是我们的同事,她对幼儿园家长工作有体验,因此更能谅解我们。

如果双方都是普通家长,那么教师的随意猜测以及冲动的澄清造成的影响会更大,误会将更深。

由此可见,教师应本着对幼儿、对家长负责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行,谨慎地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以及伤害事件。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体会到:

冷静、准确地对待幼儿园突发的伤害事件能将原本棘手的问题轻松化解,而随意、冲动的处理方式则会使原本简单的事件复杂化,进而造成家长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

发生这类事件时,园长应在精神上和策略上给予教师支持,引导教师与家长作好沟通,妥善处理幼儿的受伤事件。

精神上的支持。

园长应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教师达成共识,让所有教师体会到无论哪个班的幼儿受了伤,都不是教师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幼儿园的事,是每一位教师的事。

教师个人在处理事件以及与家长沟通时的失误可能会影响全园的家长工作。

因此,当某个教师遇到难题时,所有教师都要支持他,帮助他出谋划策。

教师也应有这样的共识,一旦发生伤害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告知园长,而园长也要及时到达现场弄清楚事件的始末,了解教师的处理方法,征询其是否需要帮助。

即使教师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园长也要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以防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策略上的支持。

园长在平时可以组织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对以往工作中经历过的事件进行总结,概括出一系列处理突发性伤害事件的操作流程和原则,要求所有教师都能熟记并灵活应用这些集体的智慧和经验。

对于未曾经历过的特殊事件,园长应全程关注,与教师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策略。

尤其是新教师经验不足,面对复杂或从未经历过的问题可能会束手无策,甚至作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此时有园长和他们共同面对问题,讨论解决方案,不但有利于事件的顺利解决,也能使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反思,积累经验,形成策略。

幼儿园安全案例分析——午睡风波张元华

背景: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尤其在午睡这个时段,是事故多发段,许多幼儿园发生事故的时间段往往也是在午睡的时候。

实录:

在我们孩子午睡时发生了这么件事:

我们班的吴思齐突然对我说:

“老师,王梦茜嘴巴里有东西。

”我一听马上走过去,只见王梦茜快速地把嘴里的东西吐在手里,小手紧紧握成拳头。

我问她刚才嘴里的是什么,她看着我露出了很惊慌的神情,不说话。

于是我让她把小手打开,起初她还不愿意,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才终于打开了手心。

我一看,居然是一张芭比公主的橡胶贴纸。

原来她睡不着就玩起家里带来的贴纸来,甚至把它放到嘴巴里玩。

我赶紧把它没收了,想到万一今天没发现,孩子把贴纸吃进肚子里了,万一玩的是珠子、小铁片等更危险的物品,不禁后怕。

虽然这次“吃贴纸”事件是虚惊一场,但是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午睡也不能忽视幼儿的人生安全,这无疑对教师以后的工作起到一个提醒和督促的作用。

分析:

幼儿园中,除了孩子自己会带来贴纸与同伴分享,而且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给幼儿发一些贴纸作为奖励,这时候要特别留意一些橡胶的贴纸,别让孩子在无聊时从口袋拿出后私自玩耍,从而导致吞食。

孩子发生意外事故,这是作为家长、幼儿园、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有时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孩子尚处在幼儿期,身体机能发展不完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面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和防范,因而易受到伤害。

同时,这一现象有时又是可以预防,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反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协助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

请家长不要让孩子口袋揣有异物。

离园时,教师要向家长告知相关情况,以便家长加强观察及提醒。

家长接好幼儿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安全。

第二方面,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例如,用一些事例、故事,让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危险?

让幼儿知道在饮食中,要坐定吃、不奔跑、吃完后再玩。

午睡前检查幼儿的口袋是否有细小的异物,及时拿出。

第三方面,教师要掌握一些幼儿急症的方法,如遇到幼儿气道阻塞,可使用背部敲击法、腹部推压法,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减少对幼儿的伤害。

相信只要家园通力合作,防范于未然,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案例-教师擅离岗位之后

教师擅离岗位之后

一天中午,某幼儿园中班的大部分幼儿都睡着了,还有个别幼儿没睡,这时,值班教师便到别的班去倒开水,并聊了一会儿,待她回班后,发现一名幼儿头部红肿,问其原因,是刚才教师外出后,他在床上玩耍,不小心摔伤的,教师赶忙帮幼儿揉了揉,便安慰他睡了觉,下午当家长接孩子时看到幼儿伤情,非常生气,要求领导解决处理。

疏忽带来的结果

某幼儿园大班中午午睡前,教师在活动室督促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先进去的几名幼儿在过道玩,一幼儿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其他幼儿赶紧告诉当班老师,教师立即检查,发现其没有外伤,两只胳膊也能动,幼儿自己也没有异常反应,便安抚其入睡;

交接班时,由于教师疏忽,未曾将情况交接给下午班的教师,幼儿起床时,下午班的教师发现该幼儿穿衣服时抬不起胳膊,教师翻开衣服发现右肩处红肿,随机将幼儿送医务室,保健医生检查后,建议马上到附近医院拍片检查,经检查,该幼儿锁骨骨折,之后,通知其父母,父母将幼儿领会,于第二日向幼儿园提出幼儿住院的要求。

原因:

第一,教师擅离岗位,玩忽职守,没有尽到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应该有的责任;

第二,在伤害发生后,教师对幼儿的伤后处理方式太随意,不具备基本的保育、保健知识;

第三,幼儿园本身的健康检查制度尤其是全日健康观察没有很好地束缚教师的行为。

   

这样的事件无论是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意外中的意外,但是教师就应该具备处理意外的能力,在幼儿午睡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可以熟睡,有一部分幼儿只是闭上眼睛休息,只要有一点异动,就会激起他的兴奋细胞,我曾不止一次地观察到幼儿园幼儿午睡的时候,很多幼儿一会儿抬起头晃晃脑袋,一会儿去玩身边的幼儿的身体等等;

所以在幼儿午睡的时间,教师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教室内至少应该留有一个教师照看。

在意外发生以后,教师对幼儿受伤这件事情不够重视,处理地太过随意,这是大部分教师的弊病,觉得只是撞了一下,揉一揉就没事了,虽然大部分幼儿受伤后确实都只是皮外伤,但是也有个别幼儿会伤及内部,这是教师应该重视的,幼儿受伤其实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大部分家长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由于教师的疏忽而导致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家长是会很严肃对待的;

所以对于每一个受伤的幼儿都应该提起足够的重视,仔细的检查。

对于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并不是要惩罚或者奖励教师,而是应该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在幼儿园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而不是出了事故后的补救或者推卸责任,树立良好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园得到保障。

 

对策:

教师应该提高工作责任心;

幼儿园应对教职工进行师德、幼儿生理、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使教职工增强对幼儿和幼教事业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