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34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

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

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

项目

国外

国内

注塑模型腔精度

型腔表面粗糙度

非淬火钢模具寿命

淬火钢模具寿命

热流道模具使用率

标准化程度

中型塑料模生产周期

0.005~0.01mm

Ra0.01~0.05μm

10~60万次

160~300万次

80%以上

70~80%

一个月左右

0.02~0.05mm

Ra0.20μm

10~30万次

50~100万次

总体不足10%

小于30%

2~4个月

(2)产品结构方面,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的发展。

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表1.1)。

表1.1国内外塑料模具技术比较表

(3)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Ⅱ、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ngineer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

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术对成型过程,如填充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已较广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钢,如:

P20、3Cr2Mo、PMS等,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总体使用量仍较少。

塑料模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且出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

但目前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已达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2.2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方向

(1)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及比例。

由于塑料模成型的制品日渐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要求以及高生产率的要求。

(2)在塑料模模具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

CAD/CAM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近年来模具CAD/CAM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价格已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为其进一步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基于网络的CAD/CAM/CAE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其将解决传统混合型CAD/CAM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分工协作要求的问题;

CAD/CAM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高;

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将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技术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

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塑料制件的原材料和节约能源,所以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是塑料模具的一大变革。

制订热流道元器件的国家标准,积极生产价廉高质量的元器件,是发展热流道模具的关键。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

目前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中正逐步推广使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比传统的普通注射工艺有更多的工艺参数需要确定和控制,而且其常用于较复杂的大型制品,模具设计和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开发气体辅助成型流动分析软件,显得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塑料件精度,继续研究发展高压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以及注射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也非常重要。

(4)开发新的塑料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

以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

(5)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

我国模具标准件水平和模具标准化程度仍较低,与国外差距甚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为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要大力推广。

为此,首先要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生产;

其次要逐步形成规模生产、提高商品化程度、提高标准件质量、降低成本;

再次是要进一步增加标准件规格品种。

(6)应用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对于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7)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

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或三坐标扫描仪实现逆向工程是塑料模CAD/CAM的关键技术之一。

研究和应用多样、调整、廉价的检测设备是实现逆向工程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塑件工艺分析

2.1塑件的工艺分析

如图2.1所示,该塑件为壳体且壁厚均匀,塑件的尺寸不大且结构也较为复

杂。

在塑件的外壁和内壁上都分布有侧孔,这给塑件的脱模造成较大的难度。

通过对塑件的结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方案是模具设计的前提。

2.1.1分型面的选择

为了能够方便顺利的脱模,一定要设计出合理的分型面。

通过对塑件结构分析,设置如图2.2所示分型面。

图2.1分型面取产品最大轮廓处有利于脱模

2.2塑件的材料分析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

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

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

三种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

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

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

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

表2.1ABS注射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

密度(g/㎝

1.05-1.08

收缩率

0.3-0.7

后处理

方法

油、水、盐

温度(℃)

90~100

时间(h)

4

注射机类型

螺杆式

螺杆转速,(r/min)

30-60

喷嘴形式

直通式

喷嘴温度(℃)

180-190

料筒温度(℃)

200-210

210-230

180~200

模具温度(℃)

50-70

注射压力(MPa)

70~90

保压力(MPa)

成型时间(s)

注射时间

3~5

保压时间

15~30

冷却时间

成型周期

40~70

ABS的主要成型特点:

(1)可用注射、挤出、压延、吹塑、真空成型、电镀、焊接及表面涂饰等成型加工方法。

(2)收缩率小,可制得精密塑料。

(3)吸湿性较大,成型前应干燥处理。

(4)流动性中等,溢边值0.04mm,溶体粘度强烈依赖于剪切速率,因此模具设计大都采用浇口形式。

(5)熔融温度较低,熔融温度范围固定,宜采用高料温、高模温和高注射压力,有利于成型。

(6)浇注系统流动阻力小,注意浇口形式和位置应合理,防止产生熔接痕或减小熔接痕数量。

脱模斜度不宜过小。

(7)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热时,应控制在60~80℃。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主要应用范围:

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表2.2注塑模工艺条件

工艺

条件

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

模具温度

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

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

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下最少干燥2小时。

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210~280℃;

建议温度:

245℃。

25~70℃

500~1000bar

中高速度

2.3塑件的表面分析

塑件的用途可知,其外表面要求光洁,故开设分型面应尽量使工件处于一个型腔里以及设置浇口应避免开设在其外表面;

另外设置好注塑工艺参数,就可以实现了。

2.4塑件的尺寸精度

注塑件没有精度要求,但由于尺寸较小,因此取最低精度5级。

以保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对应的模具相关的零件加工可以保证。

2.5塑件的壁厚分析:

塑件的壁厚首先取决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即强度、结构、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能、以及装配等要求。

另外,还应尽量使其各部壁厚均匀,避免太薄,否则会因引起收缩不均匀使塑件变形或产生气泡、凹陷等成型质量问题。

塑件壁厚一般在1~6mm范围内,而通常用的数值2~3mm,大型塑件的壁厚也有比6mm更大的,这都随塑料类型及塑件大小而定。

2.6脱模斜度的分析:

使用脱模斜度为了使塑件便于脱模,但对于高度不大的塑件,可以不取斜度,本产品是属于小型塑件,高度不大,因此没有设置脱模斜度。

这样不会对于塑件有太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考虑。

2.7塑件的圆角分析: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塑件强度,改善塑件的流动情况及便于脱模,在塑件的各面或内部连接处,应采用圆弧过度。

这样尤其对增强塑件更有利于填充型腔。

另外,塑件的圆角对于模具制造和机械加工及提高模具强度,也是有利的,塑件的各连接处均应有半径不小于0.5~1mm的圆角。

2.8塑件上孔的设计:

塑件上的孔是用模具的型芯成型的,从理论上说,可以成型任何形状的孔,但是形状复杂的孔,其模具制造困难,成本较高。

因此,用模具成型的孔,应采用工艺上易于加工的孔。

塑件上常用的孔有通孔、盲孔、形状复杂的孔等。

这些孔均应设置在不易削弱塑件强度的地方。

在孔之间和孔与边缘之间均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

塑件上固定用孔和其他受力孔的周围可设一凸边来加强。

本塑件是一个平行的通孔,结构简单,也便于设置。

2.9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查找《塑料模设计手册》和参考工厂的实际应用的情况,ABS

的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

试模时,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做的调整。

常用国产注射机的技术规范

注塑机型号

XS-ZY-250

注射量/cm3

250

螺杆直径/mm

160

注射压力/Mpa

注射行程/mm

400

注射时间/s

6

注射方式

锁模力/KN

300

最大成型面积/cm2

320

模板最大行程/mm

模具厚度/mm

100-400

拉杆空间/mm

250*250

模板尺寸/mm

锁模方式

液压-机械

喷嘴球径/mm

SR16

喷嘴孔径/mm

Φ15

第三章模具设计

3.1整体设计

3.1.1模架结构选择

通过对塑件的结构分析,该塑件结构复杂,并且有比较多的侧抽和内抽所以适合做一模两腔。

故采用GB/T1225.6~12556.2-1990《塑料注射模中小型模架》中A3型模架定模采用两块模板,动模采用一块模板,设置推件板推出机构。

适用于薄壁壳体类塑料制品的成形以及脱模力大、制品表面不允许留有推出痕迹的注射成形模具。

采用斜导柱侧抽芯的注射成形模具。

如图4.1所示。

根据塑件的尺寸初选200×

200㎜的模架。

图3.1A3型模架

3.1.2注塑机的选择

由于塑件形状不规则,根据对塑件的属性分析,测得其体积为:

V件=2.4cm3

浇注系统的体积取塑件的18%,

则:

V浇注=2.4×

18%=0.43cm3

V总=V件+V浇=2.83cm3

因为

=1.03~1.07g/cm3,在此取

=1.05g/cm3,所以塑件和浇注系统的塑料质量m为:

m=V总

=2.83×

1.05=2.98g

由V总≤80%V注;

即塑件总的注射量小于等于注塑机额定注射量的百分之八十;

又采用一模两腔,故注塑量为2846g。

注塑机的注射量表示法是指用注塑机的注射容量(单位㎝3)表示注射机的规格,以标准螺杆注射时的80%理论注射量表示[5]。

容易得知,塑件需要的注塑机理论注塑量大于500㎝3;

由第三章的推荐注塑压力不能小于500MPa。

3.2系统设计

3.2.1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通向模具型腔的流动通道。

因此它应保证熔体迅速顺利有序地充满行腔各处,获取外观清晰、内在质量优良的塑料件。

对浇注系统的具体要求是:

a)模腔的填充迅速有序,并且同时充满各个型腔;

b)热量和压力损失较小,尽可能消耗较少的塑料;

c)能够使型腔顺利排气;

d)冷料不能进入模具型腔;

e)浇注流道凝料容易与塑件制品分离或切除,浇口痕迹对塑料件外观影响很小。

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1)注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为一圆锥孔,其小端正对注射机的喷嘴,因喷嘴端为球面,所以主流道小端的外形应为一凹球面。

为了配合紧密,防止溢流,凹球面的半径比喷嘴的球面半径大2㎜~3㎜。

(2)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长度取决于模具型腔的总体布置方案和浇口位置。

从减少输送熔体是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的要求去发,应力求缩短长度。

分流道截面尺寸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塑件质量、壁厚、塑料黏度和分流道本身的长度。

分流道截面面积应保证行腔充满并补充因腔内塑件收缩所需的熔体后方可冷却凝固。

因此,分流道的截面直径或厚度应大于塑件的壁厚。

为了便于加工和凝料脱模,分流道大多设置在分型面上,分流道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梯形、U形、半圆形及矩形等。

圆形流道比表面积小,热量损失和流动阻力较小,对于流动性不太好的塑料或薄壁塑件,通常采用圆形流道,这样可以减小熔体的流动阻力和热量损失。

但是流道应开设在动、定模两个部分,所以对机械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

分流道的截面直径为∮6mm。

(3)浇口的设计:

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

除了直接浇口外,它是浇注系统中截面最小的部分,但却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

浇口的位置、形状及尺寸对塑件的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很大。

根据本方案的特点以及ABS材料的性能满足,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

侧浇口又称边浇口,浇口一般开始在产品侧面上,塑料熔体于型腔的上面充模,其截面形状多为长方形,调整其截面的厚度和宽度可以调节熔体充模时的剪切速率及浇口封闭时间。

这类浇口加工容易,修整方便,并且可以根据塑件的形状特征灵活地选择进料位置

图4.4浇口尺寸

(4)冷料穴设计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出口一端,对于立、卧式注塑机用模具,冷料穴位于主分型面的动模一侧,冷料穴是注流道自然延伸[5]。

因为立、卧式注塑机所用模

流道在定模一侧,模具打开时,为了将注流道凝料能够拉向动模一侧,并在推出行程中将它脱出模外,动模一侧应设有拉料杆。

应根据脱模机构的不同,正确选取冷料

图3.5冷料穴与Z形拉料杆匹配方式

3.2.2排气系统设计

从第三章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塑件本身产生的气穴都分布在塑件的上表面,即开设的分型面上;

又因为该模具型腔结构简单,属于小型模具。

因此可以利用其分型面、同时利用配合间隙排气。

同时还可以利用内抽斜滑块和推杆进行排气。

3.2.3模温系统设计

在注射成形工艺过程中,模具温度直接影响塑件的充模和塑件的定形,也直接影响注射周期和塑件质量,因此,必须对模具进行有效冷却,使其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因ABS要求的模温为40℃~70℃,不超过80℃,故无须设置加热装置。

只需要对其冷却系统进行设计。

冷却回路的设计应做到回路系统内流动的介质充分吸收成形塑件所传导的热量,使模具成形表面的温度稳定地保持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并且做到使冷却介质的回路系统内流动畅通,无滞留部位。

注塑成型中常用的冷却剂用常温(25℃)的水作为模具冷却介质,取其出口温度为28℃,并且冷却水在通道内呈湍流状态。

已知模具温度为60℃。

模具宽度为320mm。

根据热平衡原理,单位时间内塑料熔体凝固释放的热量应等于冷却水所带走的热量。

于是有:

Qin=

(4.1)

式中Qin——塑料传给模具的热量

N——每小时注射次数

G——每次的注射量(Kg)

m——每小时注射的塑料量(Kg)

Δ——塑料的热焓量之差(KJ/Kg)

取Δ=400KJ/Kg

设注射周期为60s,则:

n=3600÷

60=60

Qin=400×

60×

1.05×

3.835×

0.001=96.6KJ·

h-1

又有Qout=mwCw(tout-tin)(4.2)

式中Qout——冷却水每小时从模具携走的热量(KJ/h)

mw——冷却水每小时的用量(kg/h)

Cw——冷却水的比热容4.2KJ·

Kg-1·

º

C

tout——模具的出水温度º

tin——模具的进水温度º

由热平衡条件:

Qout=Qin可得:

mw=ΔnG/[CW(tout-tin)](4.3)

其中,tin为25℃;

根据入口与出口温度控制在2~3℃,取tout为28℃;

mw=96.6÷

4.2÷

(28-25)

≈7.7kg/h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V=mw/60

,求得V≈0.12m3/min。

查《注塑模具设计手册》得到其对应冷却道直径为20㎜。

其对应的水道最低却流速v=1.66m/s,则实取v=2.0m/s。

3.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导向机构是保证定模和动模合模时,正确定位和导向的零件。

导向机构主要有定位、导向和承受一定侧压力三个作用。

而导柱导向机构的主要零件是导柱和导套。

3.3.1导套

选用标准导套(GB4169.4-84),材料T10A,处理50-55HRC,采用H7/m6配合镶入模板,如图4.6所示。

图4.6导套

3.3.2导柱

对导柱结构有五点要求:

1、长度导柱的长度必须比凸模端面高6-8毫米,以免导柱未导正方向而凸模先进入型腔与其相碰而损坏。

2、形状导柱的端部做成锥形或半球形的先导部分,使导柱顺利地进入导向孔。

3、材料导柱应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多用低碳钢(20号)渗碳淬火处理,或者T8、T10淬火处理。

4、配合精度导柱装入模板多用二级精度第二种过渡配合。

5、配合导柱固定端与模板之间采用H7/k6过渡配合;

导柱导向部分采用H7/f7的间隙配合。

本设计导柱采用标准件(GB4169.4-84)。

图4.7导柱

3.4.1成型镶块

本塑件采用动定模两板式结构,根据分型面的开设,由于本模型已经对尺寸进行0.5%收缩,故直接利用润健的模具模块对模型进行分模,得上型芯开在定模板上,型腔位于定模板上,如图3.5.1所示。

图3.5.1型腔

图3.5.2型芯

3.5.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

1)制造误差模具的最大制造误差:

δZ=ΔZ=1/3~1/10Δ

(其中:

△Z为制造误差△为塑件公差)

2)成型零件的磨损允许的磨损量:

δC=1/2ΔZ

3)塑件收缩率的波动

收缩率引起的尺寸量:

①δS=(Smax-Smin)Ls

②S=(Lm-Ls)/Lsx100%

由《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可查得:

ABS的收缩率S=0.5%

(S—塑料成型收缩率Lm—模具型腔在室温下的尺寸Ls—塑件在室温下的尺寸)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可查得塑件上的所有孔的直径和长度

解:

(1)型芯径向尺寸计算

塑件长度尺寸24mm塑件一模两件,

校核:

δZ+δc+δs≤Δ

已知(公差Δ=0.64mmΔZ=1/3ΔδC=1/2ΔZ)

(Scp:

平均收缩率Scp=0.009)

1Lm1=〔Ls(1+SCP)+3/4△〕0-ΔZ

=72mm

塑件宽度尺寸为24mm

②Lm2=〔Ls(1+SCP)+3/4△〕0-ΔZ

=45mm

(2)型腔径向尺寸计算

塑件尺寸长度尺寸为24mm宽度尺寸为:

24mm,

3.5.3推出机构设计

为了保证塑件成形后从模腔或芯心上顺利取下,模具结构中必须设置可靠有效的脱模机构。

对脱模机构的基本要求:

a)运动灵活顺畅,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工作稳定可靠,容易制造和装配,更换方便;

b)接触塑件的配合间隙无溢料现象;

c)对塑件顶推力分布均匀合理,对塑件外观无明显损坏,不会引起塑件变形或使塑件破裂;

d)有利于将塑件和流道凝料带向动模一侧;

e)复位可靠。

推杆的设计

本模具采用推杆脱模机构,脱模动力来源,采用最普遍机动脱模,即通过动、定模分开时动模的运动,借助注塑机的顶出元件,推动模具内设置的脱模机构是塑件从芯心上脱出。

推杆采用普通推杆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